- 相關推薦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1
孔融,字文舉,孔子的后代,漢末山東曲阜人,漢獻帝時曾任北海相,人稱"孔北海"。他為人剛直敢言,后應觸怒丞相曹操而被殺。
相傳,孔融四歲的時候,父親帶回一些梨讓他們弟兄分吃。因孔融最小,全家人都讓他先挑?兹谀昧艘粋最小的梨。大家都很奇怪,父親問他為什么要揀最小的拿,他回答說:"我年齡最小,應當吃最小的梨。"從此,幼年孔融這種懂禮謙讓的美德,受到人們的稱頌。后代教育家們又把"孔融讓梨"的故事寫進啟蒙課本《三字經》中,以此教育兒童學會禮貌讓人,使這個故事得到廣泛流傳?兹陂L大后,成了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是"建安七子"之一,并步入仕途,做過北海相。雖權重位高,但仍保持著謙虛禮讓樂于助人的美德。他在北海做官時,有一次被敵兵圍困城中。正當危急之時,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敵陣,左突右沖,解了重圍,前來拜見孔融,說道:"我叫太史慈,剛從遼東回家探親,聞知敵寇圍城,家母平日蒙君恩顧,特地命我前來相救。"原來,太史慈有一老母住在城外,孔融聽說老人孤獨無靠,常派人送去粟、帛之類,逢年過節,還親往探望。老人家深為感動,才命兒子太史慈來救。
孔融為官數十年,"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甚得人心,不能說跟他謙虛禮讓平易待人的美德沒有關系。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2
來到岳飛廟,看到慘兮兮地跪著的秦檜。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段風雨飄搖的歲月。
岳飛出生于1103年,老家湯陽縣。當時金兵入關,到處燒殺搶奪,百姓不得安寧。當時的,李剛,宗澤,王淵,也沒有辦法,十分著急。你從小立下志向,“精忠報國”,當你有這志向時,也決定了你的命運。
在讀到你的詩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笔堑模趹饒錾,你戰袍披身,槍戟在握,英氣逼人。堅韌地負起母親的叮嚀“精忠報國”為了救回靖康二帝,為了統一中國,你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復建康,你擊敗“鐵浮圖”挫金銳氣,郾城大捷,就在你準備一舉拿下大金的時候,十二道金牌就像十二個鬼魂繞住了你,你掙扎著,多年的'努力就此白費?打完這仗在回,還是現在回,你憤怒,彷徨與苦痛,如陰云籠罩著你的世界。但你回去了,可回去了意味著什么,意味這一切都沒有了,一切的一切呀。
但失去了一切一切的你,也不忘這個“忠”字,你寫下《滿江紅》,家人朋友來接你,你就不走,說要沒有朝廷讓我走,我就不走,想現在看,這種“忠”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岳飛因“忠”而活,也因“忠”而死。
人們都說秦檜害死了岳飛,但大家想想如果岳飛把靖康二帝,接回來,那現在的皇帝還會當皇帝嗎?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飛,是他嗎?還是皇帝?是的就是皇帝!“莫須有”是不是“也許有”?誰讓你渾身功夫,卻無用武之地,誰讓你滿懷抱負,卻趕上一個有重病而無良藥的時代。命運就是如此。秦檜壞,能有多壞?他只是一個代罪羊罷了。是,他接受了金國的賄賂,如果是你呢?你不接受,那皇帝也會殺他?稍诠糯实鄄粫艿阶l責可憐秦檜在岳飛廟前一跪就是八百年,也可憐岳飛有渾身功夫,滿懷抱負,卻不懂人心呀!
是的,這就是命運,你的臉上蒼白而靜寂,緊鎖的眉頭,是如此滄桑。在你不經意的哀嘆里,我知道,我開始懂了你的命運。
當善良遇上惡毒,依舊善良,惡毒遇上善良,愈發惡毒。
岳飛死時寫下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目昭昭”也許這就映照了,北宋南遷,最后滅亡嗎?這八個大字是否在寫,老天在看,還是在寫什么?現在誰也不知道,因為誰也沒有體會過岳飛的心酸,絕望呀!
岳飛死時三十九歲。
您錚錚的誓言,不屈的信念,偉大的人格,在當年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中,將你升華成歷史上那顆最亮的星星。
是的,你是我心中的永遠的英雄!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3
秦青是戰國時有名的歌唱家。有許多人都慕名前來,投到他的門下拜師學藝。在他的學生中,有個名叫薛譚的人長得很帥,也很有唱歌的天賦。他在秦青這兒學了幾年,歌唱水平大大提高,于是,他產生了自滿的情緒,以為自己的水平已經快要趕上老師,沒有必要再向老師學習了。
有一天,他就向老師提出回家的要求。秦青很喜愛薛譚,有心要把他培養成為出名的歌唱家。這時,他見薛譚前來辭行,知道他有點驕傲自滿,但他也沒有當面批評和挽留薛譚,只是說:“哪好吧!明天我在大路口為你設宴送行。
第二天,秦青帶著其他學生,備了酒菜,在大路口設下酒宴為薛譚送行。席間,秦青對薛譚說:“你就要走了,我唱首歌給你留作紀念吧!”秦青說完,就一面打著節拍,一面唱了起來。這是一首專為送行而作的歌,歌聲雄渾悲壯,充滿了依依不舍的真摯感情。秦青唱得很投入,聲情并茂,極富感染力。那些樹木仿佛被他的歌聲震動了,連天上飄浮的云朵也好像被他的歌聲所吸引,止住了腳步聆聽著,不再飄動。薛譚聽了老師的.歌,感到非常慚愧。他這時才知道,自己的歌唱水平根本無法與老師相比。他跪在秦青的面前,誠懇地請求老師的原諒,表示自己還想繼續跟老師學習,不回家了。秦青見薛譚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非常高興,就讓他留了下來。
從此以后,薛譚更加努力地學習,終于成為一名很有造詣的歌唱家。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4
1796年的一天,一個青年開始做導師留的數學題。
前兩道題完成順利。只剩第三道題:要求只用尺規,畫出一個正17邊形。
這位青年絞盡腦汁,但是毫無進展。困難激起了斗志。他終于完成了這道難題。
導師看到學生的作業驚呆了。他激動地說:“你知道嗎?你解開了遺留兩千多年的'數學難題!”
原來,導師因為失誤,把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學生。
每當回憶時,這位青年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
這位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5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著名學者,是杰出的文學家、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其父歐陽觀是一個小吏。在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歐陽修的母親鄭氏身上。為了生計,母親不得不帶著剛4歲的歐陽修從廬陵到隨州,以便孤兒寡婦能得到在隨州的歐陽修叔父的照顧。
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出生于一個貧苦的'家庭,只讀過幾天書,但卻是一位有毅力、有見識、又肯吃苦的母親。她不斷給年幼的歐陽修講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講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個總結,讓歐陽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導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隨聲附和,不要隨波逐流。歐陽修稍大些以后,鄭氏想方設法教他認字寫字,先是教他讀唐代詩人周樸、鄭谷及當時的九僧詩。盡管歐陽修對這些詩一知半解,卻增強了讀書的興趣。
眼看歐陽修就要到上學的年齡了,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里窮,買不起紙筆。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她就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復復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茍。這就是后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6
東漢后期,宦官專權,陷害忠良。大臣張儉得罪了中常侍郎侯覽,侯覽等人便找到一個機會,將張儉判為死罪。
張儉預先知道了消息,趁機逃跑。于是朝中下了一旨,有藏匿留宿張儉者,罪當連坐,即也要獲死罪。
張儉和孔融的哥哥孔褒十分要好,便跑到孔褒家去躲藏?墒莿偤每装獬鰶]有歸來,他的弟弟孔融在家,孔融剛剛16歲,知道張儉是逃難而來,便說道:“兄雖外出,難道我就不能為君做主嗎?”于是留張儉住了幾宿。
不想張儉留宿孔家的消息被官府聞知,官吏到孔府追捕,這時張儉已經走了。官吏無法報命,就把孔融及剛剛回家的孔褒抓了去。
在公堂上,孔融首先站出來說:“張儉留宿我家確有其事,今已他去,不知何往。只是吾兄沒在家,是我留的張儉,要判死罪,我去承當好了,與兄長無關。”
此話剛落,孔褒也站了出來說:“張儉本與我交厚,他是來投我的'。而我的弟弟年少不懂事,與弟弟無關,有罪我去承當,把弟弟放了吧!
不一會兒,大門口又進來一個老婦人,原來是孔母。孔母對官吏說:“妾夫已死,吾是一家之主,家事都由我承擔。所以留宿張儉的罪過,應該只是我一個人,而與他們兄弟無關。”
這一下把官員弄懵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只得把供辭申報朝廷。最后,朝中下了批文,把孔褒連坐問斬,孔母及孔融釋放回家。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7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殺了吳王僚,奪得王位。他十分懼怕吳王僚的兒子慶忌為父報仇。慶忌正在衛國擴大勢力,準備攻打齊國,奪取王位。
闔閭整日提心吊膽,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設法除掉慶忌。伍于胥向闔閭推薦了一個智勇雙全的勇士,名叫要離。闔閭見要離矮小瘦弱,說道:“慶忌人高馬大,勇力過人,如何殺得了他?”要離說:“刺殺慶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辦。”闔閭說:“慶忌對吳國防范最嚴,怎么能夠接近他呢?”要離說:“只要大王砍斷我的右臂,殺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慶忌。”闔閭不肯答應。要離說:“為國亡家,為主殘身,我心甘情愿。”
吳都忽然流言四起:闔閭弒君篡位,是無道昏君。吳王下今追查,原來流言是要離散布的。闔閭下令捉了要離和他的'妻子,要離當面大罵昏王。闔閭假借追查同謀,未殺要離而只是斬斷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關進監獄。
幾天后,伍子胥讓獄卒放松看管,讓要離乘機逃出。闔閭聽說要離逃跑,就殺了他的妻子。這件事不斷傳遍吳國,鄰近的國家也都知道了。要離逃到衛國,求見慶忌,要求慶忌為他報斷臂殺妻之仇,慶忌接納了他。
要離果然接近了慶忌,他勸說慶忌伐吳。要離成了慶忌的貼身親信。慶忌乘船向吳國進發,要離乘慶忌沒有防備,從背后用矛盡力刺去,刺穿了胸膛。慶忌的衛士要捉拿要離。慶忌說:“敢殺我的也是個勇士,放他走吧!”慶忌因失血過多而死。要離完成了刺殺慶忌的任務,家毀身殘,也自刎而死。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8
劉備伐吳的時候,張飛奉命帶兵去江州會合,還沒出發,因鞭打士卒,被部下張達、范強所殺死的。
張飛脾氣暴燥。在閬中鎮守,聞知關公被害,旦夕號泣,血淚衣襟。諸位將領以酒勸解,張飛酒醉后,怒氣更大。帳上帳下,只要有過失士兵就鞭打他們,以至于多有被鞭打至死的。劉備知道后,就勸他,你鞭打士兵,還讓這些士兵隨你左右,早晚都要被禍的。對待士兵,平常應該寬容。有一天,張飛下令軍中,限三日內制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
次日,帳下兩員末將范疆、張達,入帳告訴張飛:白旗白甲,一時無可措置,須寬限才可以。張飛大怒,喝道:我急著想報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賊之境,你們怎么敢違抗我作為將帥的`'命令!就讓武士把二人綁在樹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打完之后,用手指著二人說: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備!如果違了期限,就殺你們兩個人示眾!打得二人滿口出血。二人回到營中商議。
范疆說:今日受了刑責,讓我們怎么能夠籌辦?這個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辦不齊,你我都會被殺。堖_說:比如他殺我,不如我殺他!范疆說:只是沒有辦法走近他。張達說:我兩個如果不應當死,那么他就醉在床上,如果應當死,那么他就不醉好了。二人商議停當。張飛這天夜里又喝得大醉,臥在帳中。范、張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時分,各懷利刀密入帳中,就把張飛給殺了。當夜,拿著張飛的首級,逃到東吳去了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9
慕容垂重小就勇冠三軍,深受父親慕容皝的.喜愛。后來卻被太傅慕容評逼走,在在付堅麾下忍辱負重幾十載,直到須發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甚得慕容皝寵愛,后來得到慕容恪賞識,曾為前鋒都督,前燕吳王。369年晉將桓溫率軍攻前燕,在枋頭撤退,慕容垂以三萬騎追到襄邑(今河南睢縣),大敗晉軍。后被太傅慕容評逼走,攜妻子投降前秦。淝水之戰中進攻被委派進攻襄陽,暗中保存實力,在前秦敗后叛變,慕容垂糾合鮮卑、烏桓,建立后燕,率軍二十萬攻鄴,一年后奪據鄴城。
386(60歲)年稱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歲)年消滅慕容泓的西燕政權。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與本是藩屬的北魏關系惡化。395(69歲)年太子慕容寶征北魏,于參合陂之役大敗,隔年慕容垂反擊,但病死于親征途中。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10
因為年代太久遠,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傳說他活了100歲,這畢竟是傳說。不過說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沒問題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傳奇性,不過可能沒幾個人有這樣的'運氣。當然自己的實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姜尚年輕時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宰牛賣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做過賣酒生意。他雖貧寒,但胸懷大志,勤苦學習,始終不倦地研究、探討治國興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大展宏圖,為國效力。直到暮年,終于遇到了施展才華之機。姜尚在輔佐周文王期間,為強周滅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內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發繼位,拜姜尚為國師,尊稱師尚父。姜尚繼續輔佐周國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舉兵伐紂,在牧野大獲全勝。周朝建國之后,姜尚因滅商有功,被封于齊,都城營丘(今日臨淄市臨淄北)。
中國有句老話“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張了。不過我記得在那里看過,說姜尚72歲被拜為國師,可信度就高些。無論是八十遇文王,還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勵我們每一個人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11
陳獨秀生命里的那對悲情姐妹花
1897年8月,在安徽懷寧,一場門當戶對的盛大婚禮正在舉行,賓朋歡呼中,18歲的陳獨秀和時任安徽統帥部副將高登科的女兒高大眾三拜九叩成親了。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作為將門閨秀的高大眾恰好比陳獨秀大三歲,無論家世和相貌都無可挑剔,而少年得志的陳獨秀也前程似錦。這是一段被格外看好的婚姻。
最初,年少夫妻倒也說得上琴瑟和鳴。十年間,高大眾為高家添了三男兩女?呻S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婚后,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在杭州求學的陳獨秀進行反清宣傳活動,因受通緝,最后逃亡日本。回國后,陳獨秀就成了高大眾眼中的“怪咖”,而在陳獨秀眼里,妻子高大眾也成了徹頭徹尾的“古董”。自從母親去世后,陳獨秀就很少回家,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幾乎放棄了平常人世的天倫之樂。聚少離多,再加上個性和才情的天淵之別,夫妻之間越發人疏情薄。
作為一個接受封建傳統教育的妻子,高大眾希望丈夫能安分守己,所以她對陳獨秀的所作所為極為排斥,甚至加以阻攔。得不到理解和安慰的陳獨秀,偶爾回來面對的也是無休止的嘮叨和數落,這使得他更對這份包辦的婚姻和舊式的妻子充滿厭惡。于是,家庭失和,口舌之爭在所難免。日復一日,家,再也不是讓人棲息安生的場所,情,冷漠之后就成了禁錮自由的.監牢。
就在他們的婚姻陷入僵局之際,一天,高家迎來了位意外之客——高大眾同父異母的妹妹高君曼。高君曼本名小眾,小姐姐10歲,從小接受新式教育,性格活潑,熱情奔放。她在北京女子師范學校讀書時,就對姐夫發表的作品尤其鐘愛,帶著仰慕和崇拜,她走進了陳獨秀死水般的婚姻生活。
陳獨秀原本對這些世俗的親戚關系并不上心,但高君曼時尚的裝扮、燦爛的笑容、新潮的思想和不凡的談吐還是讓他耳目一新。于是,高君曼借著各種機會與陳獨秀單獨接觸,或促膝談心,或小徑漫步,在密集相處中,陳獨秀被她新式女性的一切行為驚喜著。在高大眾眼里,妹妹的到來也許能給這個家庭帶來生機,她從不懷疑丈夫和妹妹的交往會出現任何問題。可感情是一把燎原的火,稍有風助,則不可遏制也難以澆熄。
一顆求教上進乃至產生愛慕的粉絲之心,一顆急于沖破藩籬尋找慰藉方向的自由之靈,在一來一往的碰撞中,探討變成了約會,親情轉向了愛情,情感在愛慕中升華,日子在分分秒秒中難舍,等他們警覺到危險性時,彼此已泥足深陷,難以自拔。
面對接踵而至的風言風語和世俗家族的壓力,思想前衛的高君曼毫不在意,而樂于打破束縛的陳獨秀也不顧人言,非議反而讓離經叛道的兩個“忤逆者”抱得更緊。各種打壓扼殺無效后,高調“自由戀愛”的他們被逐出家門。
1910年,懷著對愛情的向往,他們一同來到杭州,正式同居。彼時,陳獨秀在杭州陸軍小學任教,打扮入時的高君曼陪伴在側,他們出訪高朋,聽琴作詩,“徜徉在湖山之間,相得甚歡”。
新歡良宵短,舊愛寂寞長。面對丈夫的背叛,妹妹的掠奪,在老家恪守婦道的高大眾飽受錐心之痛但又無計可施,只能忍辱負重,如往常一樣上孝公婆,下撫子女。她沒有大吵大鬧,更不想家丑外揚,只是整天悲郁哽咽,閉守房門。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陳獨秀被任命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高君曼陪他重回安徽。很快,他們的女兒和兒子相繼出生。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后,陳獨秀面對追捕不得不再一次逃離家鄉。在輾轉逃命的歲月里,高君曼不離不棄,飽經風霜,承擔了全部家務和養育子女的重任。只是動蕩的生活擊垮了她的身體,她患上了肺結核,整日咳血不止。但她并不后悔,真正讓她心寒齒冷的,則是陳獨秀對家庭關系的偏執。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高大眾所生的兩個兒子前來謀生,作為姨母和繼母,高君曼想把孩子們接到家中食宿,沒料想陳獨秀堅決不允,并罵她“婦人之仁”。見陳獨秀如此不近人情,兩人開始爭吵,后來,竟然動了手。
因為長期生病,從1922年起,已轉戰北京的陳獨秀開始對高君曼逐漸冷淡,并且外面盛傳他另有紅顏,心高氣傲的高君曼怎受得了如此對待,心灰意冷之下于1925年帶著兒女移居南京。自此離別,一南一北,他們再也沒有相見。
1930年9月,高大眾在老家走完此生的第55個春秋。高君曼帶著兩個孩子為姐姐奔喪,時光荏苒,二十多年過去了,但家族依舊對她鄙恨難泯。一年后,孤立無援的她舊病未愈又添新疾,最終病殞南京。
在陳獨秀的一生里,一共有四段感情,高君曼離開后,他與一名女醫生施芝英漸生情愫,并公開同居。晚年落魄之際,陪伴他走向生命終點的則是一位相差30歲的女士潘蘭珍。1942年,陳獨秀在重慶病逝,彌留之際他也許才終于明白夫妻間同甘共苦、永不言棄的意義。只是,面對陳獨秀情感的過往,那一對風姿卓絕的高家姐妹花,雖然個性截然不同,但殞滅的悲慘命運又何其相似。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相關文章:
經典英雄事跡素材11-08
中國歷史偉人事跡07-07
抗戰英雄事跡素材09-23
偉人的事跡10-22
偉人的事跡10-07
中國偉人的事跡05-07
(精華)偉人的事跡08-22
偉人的事跡作文11-06
偉人的事跡范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