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數學近似數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近似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數學近似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理解近似數的含義,體會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
2.理解近似數的含義,并會合理的取近似數。
3、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具、學具以及課件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以現實情境為基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在交流中體驗近似數的特點,并將數學知識延伸到課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導入
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考考你們誰能起來介紹一下我們學校?最好是用上一些數據。
剛才你們介紹了我們學校的一些情況,老師課前也了解了一些情況,知道我們學校大約有20個班級,學生700多名,教職工大概70人。
問:你能猜猜我們學校的這些信息的準確數據是多少嗎?
生猜。
老師去了解了一下,知道我們學校有21個班級,學生713名,教職工74名。
2、觀察數據、比較
用小黑板或者多媒體課件出示相關數據,讓學生觀察這兩組數據,看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可能會回答這兩組數據很接近)
問: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答案:(它們有什么含義?有什么區別很聯系?)
師:看來數字里面還有很大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些數字。
(設計意圖;介紹自己的學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兩組數據對比,讓學生產生疑問感知近似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組織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多媒體課件 出示例8的主題圖。
聰聰去調查了育英小學的學生數,他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育英小學有1506人,約是1500人。”育英小學到底有1506人還是1500人呢?為什么?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1)后半句約1500人是什么意思?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預設小組匯報結果:
A、認為育英小學的認數是1506人,因為他告訴我們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說的是約是1500人,是說他們學校的人數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認為育英小學有1506人,他說約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師小結:我們把1506這個很準確的數字就叫做“準確數”,而1500這個和1506差不多的數就叫做“近似數”。(邊說邊板書)
1500是1560的`近似數
師:你認為那個數好記呢?
(學生討論)
引導學生明白近似數更容易記,因為它正好是整百數。
匯報交流:都覺得1500更容易記住
出示例8主題圖比較一下1506和1500這兩個數,體會一下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住。
2、 聰聰那天不僅調查了育英小學的人數,還調查了新長鎮的人數是9992人,約是( )人,先獨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誰來說說你寫出的近似數是多少?
預設回答:
A、約是10000人,因為我覺得9992人接近10000人,B、我寫的是“約9990人”因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這兩個數都是1000的近似數,哪個更好呢?為什么?
(設計意圖:一個數的近似數并不是唯一的,教師要給予肯定,并讓學生比較哪個數更容易接近準確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住)
(生討論交流)
板書:10000是9992的近似數
問:生活中為什么要用到近似數?
師生共同小結:我們用近似數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記住,所以,一般我們都用整百、整千、整萬數。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的學習,理解近似數的含義,感受到近似數的作用,同時掌握會合理的取近似數)
3、你還能舉出近似數的例子嗎 ?
(設計意圖:請學生列舉生活中的近似數,體會近似數的價值,從而在生活中恰當選用近似數)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做一做
(1)陳東家到學校有603米,約是( )米。
(2)每臺洗衣機售價為1198元,約是( )元。
(3)這個果園有597棵蘋果樹,約是( )棵。
(4)這個收費站昨天通過7006輛汽車,約是( )輛。
2、下面哪些是近似數,哪些是準確數?
(1)小明身高約140厘米,體重35千克。
(2)二年級二班有56人,全校約有800人。
(3)大天鵝可以飛越海拔88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讓學生深入體會,準確數與近似數的區別,并會合理的取近似數)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孩子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那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
板書設計
近似數
1500是1560的近似數
10000是9992的近似數
近似數更容易記
小學二年級數學近似數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課本第77頁例8及練習十六第6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理解近似數的含義,體會近似數在生活
中的作用。
2、 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培養
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 接著數數。
1998、( )、( )、( ) 9997、( )、( )、 ( ) 497、( )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數。
1001 996 1008 ( ) > ( ) > ( )
205 306 402 ( ) < ( ) < ( )
二、新課教學
1、組織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出示例8的主題圖。
聰聰去調查了育英小學的學生數,他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育英小學有1506人,約是1500人。”育英小學到底有1506人還是1500人呢?為什么?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思考:后半句約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組匯報:
A、認為育英小學的認數是1506人,因為他告訴我們就是1506
人,后半句他說的是約是1500人,是說他們學校的人數和
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認為育英小學有1506人,他說約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師小結:我們把1506這個很準確的數字就叫做“準確數”,而1500這個和1506差不多的數就叫做“近似數”。(邊說邊板書)
引導學生明白近似數更容易記,因為它正好是正百數。
出示例8主題圖比較一下1506和1500這兩個數,體會一下
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住
(2) 聰聰那天不僅調查了育英小學的人數,還調查了新長鎮的人數
是9992人,約是( )人,先獨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
交流。誰來說說你寫出的近似數是多少?
個別匯報:
A、約是10000人,因為我覺得9992人接近10000人,B、我寫的是“約9990人”因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學們你們同意哪位寫的呢?為什么?
師生小結:我們用近似數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記住,所以,一般我們都用整百、整千、整萬數。
2、請你說說身邊的近似數,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數。按照教師的要求,先獨立想想,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
3、組織活動3——猜一猜。
(1)(練習十六第9題)
提出題中的要求。
請大家獨立動腦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們手猜的一樣嗎?互相說說你們為什么要這樣猜。
(2)組織進行集體交流。說一說你猜出來的結果是什么樣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時肯定回答好的學生,并幫助學生總結應當怎樣猜。
讓學生將所準備的`卡片,按照教師的要求擺一擺:將所準備的卡片組成三位數或四位數;讀一讀:同桌相互讀擺出的數;
說一說:再互相說一說對方所擺事出的數的組成;
比一比: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三、課外訓練
1、組織數學游戲——猜價格/
(1)電視節目“幸運52”猜商品價格的游戲大家看過嗎?
其實這樣的游戲應用的也是數學知識。今天我們也來玩一玩這樣的猜數游戲。
(2)游戲規則:老師給你一個提示,比如這個數幾千幾百的數,然
后就開始猜,老師提示手中的數比你猜的數大還是小。同學們再根據這個提示繼續猜直到猜對為止。
(3)進行第一輪猜數游戲。
板書設計:
求近
例8
育英小學有1506人,約是1500人。
人約是10000人
1500是1506的近似數
似數
小學二年級數學近似數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感。
3、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近似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
猜數:教師或學生悄悄指定一個4位數,學生猜猜是什么數。猜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所猜數是否與目標數接近,猜中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8
(1)出示主題圖和近似數“約是1500人”。
請猜猜育英小學的準確數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問:你如何想到這個數的?
(2)比較1500和1506兩數
指出:1506是一個準確數,1500是它的近似數,在不需要準確數據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近似數可方便記憶。
(3)一個數的近似數不唯一
出示主題圖2 “新長鎮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數有什么?
同學們說的數哪個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準確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哪個數來表示新長鎮的人數?為什么?
小結:一般情況下選擇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數,方便記憶。
2、生活中的數學
近似數的使用
舉例:二年級同學304人,可說大約300人。
購物總價錢2998元,可說大約3000元。
學生舉例
3、練習
P79 4、5、6
小學二年級數學近似數教學設計4
設計說明
1、聯系生活實際,發展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因此,本設計通過讓學生調查電視機的價格、比較電視機價格等活動,讓學生比較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2、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它能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自主探究是一種在教師科學指導下的創造性學習活動。因此在本設計中,為學生充分提供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充滿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調查資料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前幾天,我們開展了“我是小小調查員”的活動,同學們調查了自己家、親戚家或鄰居家中電視機的'價格,有的同學還特地到電器商店做了一番調查。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的調查結果。
(學生匯報調查結果)
2、觀察圖表,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調查結果匯總表,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提出數學問題。
(2)匯報提出的問題。
問題一:這些電視機中哪個最貴?
問題二:這些電視機中哪個最便宜?
3、揭示課題:這些電視機的價格不同,那么該如何比較這些價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和近似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調查電視機的價格,觀察調查結果匯總表并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認識到要想知道誰最貴誰最便宜,就要學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從而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學習新知,探究規律
(一)教學教材90頁例9。
1、初步比較數的大小。
(1)(課件出示例9)引導學生觀看課件,發現并提出問題。
(2)學生匯報。
預設
生1:1號和2號比,哪個貴一些?
生2:3號和4號比,哪個貴一些?
生3:2號和3號比,哪個貴一些?
(3)學生自由選數比較,并討論:如何比較這些數的大小?
(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匯報比較的結果和方法。
預設
生1:我比較的是940和1899。因為940<1000,而1899>1000,所以940<1899。
生2:我比較的也是940和1899。我是這樣比較的:因為940是三位數,而1899是四位數,三位數一定比四位數小,所以940<1899。
生3:通過比較我知道了1350<2365,我是這樣想的,因為1350<20xx,20xx<2365,所以1350<2365。
生4:通過比較我知道了1899>1350,因為1899>1800,1800>1350,所以1899>1350。
2、合作交流,比較發現,探究規律。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幾組數,找到這幾組數的不同之處。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
【小學二年級數學近似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商近似數》教學設計05-12
小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02-26
《求億以內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06-26
小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6篇05-22
五年級數學“積的近似數”教學設計04-20
小學數學比較數的大小的教學設計04-11
數學統計平均數教學設計05-03
數學教學設計——億以內數的寫法03-02
小學數學《百分數》教學設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