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比斗繼續進行,經過初始的幾回合角力之后,雙方都沒有占到多少便宜,青頭寡果然犀利,好幾次攻擊都足以致命,而劉海這邊靠著精妙的控蟲技巧,躲過了幾次攻擊,并且狠狠地還以顏色。
眼看快到半盞茶工夫,雙方依舊沒有分出勝負。劉海一邊指揮著“西府霸王”與青頭寡纏斗,心中卻有著另一番計較,他感覺今天黑蠻子的.戰術有些古怪,以往比斗雖說自己能穩贏,但他承認,黑蠻子的技巧也算是有些過人之處的。而今天卻不同,黑蠻子所用的戰術幾乎都是橫沖直撞,沒有章法地以傷換傷。
想到這里,劉海心中突然生起一個不好的念頭——難道……這黑蠻子原本就打算拖垮“西府霸王”?
與此同時,“西府霸王”躲過了青頭寡的一擊,順帶著就要朝青頭寡的側面咬過去,而青頭寡卻不管不顧,擺頭做出搏命的姿態,劉海心中大驚,連忙引著自家蟲兒退守,然后下意識地看了黑蠻子一眼,卻見胡黑一臉猙獰,嘴角布滿笑意。
“他果然是打著這個主意!”剎那間,劉海猜出了對方的想法。他一開始就打算靠著青頭寡和自己血拼,贏了固然好,就算輸了,“西府霸王”也不見得能全身而退,只要這第一場把“西府霸王”打殘了,后面自然有別人來收拾劉海!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展望歷史的動人畫卷,感受中華的五千年風采,那些傳統節日如香茗般散發著清香,久久常繞。
品味淡淡的茶香,品味又一年的端午。
今年的端午和往年的一樣,我照例和爸爸媽媽去公園游玩。還沒進門就感受一股喜慶的氣氛。進入園內,哇,可真是人山人海,而且有許多外國人,我心里暗自欣喜,今年的端午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來到長街上,巨大的條幅躍入眼簾“長跑慶端午,萬人齊報名”,這么盛大的節目,我當然踴躍參加,本自以為跑的很快,但結果只得一個鼓勵獎“粽子”,還蠻好吃的,端午節的粽子真香。
我們又來到江邊,一列列龍舟像將要離弦的箭,躍躍欲試,舟上有黃頭發的美國人,他們露著自信的笑容,仿佛一定會勝利,其他外國人也都滿意急切的盼望著比賽開始。我看到中國人正在舒展胳膊,已經勝籌在握,心里暗自為他們加油打氣,隨著鑼鼓的響起,龍舟奔涌而出,我扯著嗓子為中國選手吶喊著,終于他們不負眾望,贏得比賽。外國人雖輸掉比賽,但依舊伸出友誼的'手,相視一握,傳達出對中華文化的無限贊嘆與喜愛,端午節,真自豪。
我們又來到大橋上,這里有許多人都拿著粽子向江里投去,眼里滿是懷念與贊嘆,我知道他們是在懷念屈原,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演繹一曲曲生動的愛國史詩,我拿出粽子深情的拋下,心想:屈原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們新時代的英才應當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端午節,充滿回憶與追念。
最后,我們乘著車回家,在路上遇到兩個俄國人,我們順便搭他們到賓館,下車時他們用不怎么標準的中國話說:“中國的端午節真熱鬧,中國人真熱情,將來我們還會來中國過端午。”我聽心里別提多高興!
品味端午,只那濃濃的粽子;品味端午,只那淺淺的自豪;品味端午,只那淡淡的追憶;品味端午,是中華民族舉世矚目的風采,是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的傳承。
我堅信中華文化即將成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華民族將成為東方一頭傲立的雄獅,品味端午,品味濃濃的中華情。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的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美麗的西施故里游玩。
走啊走,我看到了一根愛心棒棒糖,很想吃。就跟媽媽說:媽媽,我想買這根棒棒糖!回來的時候再給你買媽媽說。我點了點頭,又向前走去。走著走著,我發現前面熱鬧非凡。我想:這么熱鬧的.場面怎么能少得了我魯一諭呢?我鉆過人群一看,原來是讓我們兒童去劃船,其實就是一個船加上左右兩個轉盤,轉盤上連著一個把手,讓我們轉動,兩個把手全都轉,船就會在水里前進或者后退。只轉一個,就會朝不轉的轉盤方向轉彎。我一會兒就學會了。我玩得很開心,忽然,一個穿綠色衣服小男孩開著船撞了過來,我急忙把船轉彎,但還是被他撞到了玩了十分鐘,我們就回家了。唉,這一玩就用去了十元錢,我們只帶了十二元錢,現在只剩下了兩元,我想那根棒棒糖肯定買不成了,因為那是一個大大的。可在西施故里的門口,我看到買木蓮豆腐的老婆婆,我就上去買了一杯,真便宜,一元錢就夠了。我回家的時候,看到媽媽幸災樂禍地笑著。我問媽媽:媽媽,你怎么這么開心?媽媽說:你沒能吃到棒棒糖,卻吃到了木蓮豆腐!媽媽真是個樂天派!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因為在這一天,可以品嘗到美味的粽子,可以獲得短暫的假期,更在于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的間接縮影。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已經與國慶節、勞動節等具有了平等的地位,因為端午節的這一天,也成為了國假。每到這一天,學校會給予我們一天的假期。這表明了我國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而慶祝民族節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自己身處的國家——楚國被秦國所滅,他萬念俱灰,但不愿成為亡國之人,寧死也不辱節。就這樣,他以一死表明了自己的赤膽忠心——投汨羅江。當時的士大夫認為死是十分崇高的,以死方能明志。屈原投江之后,楚國人民十分焦急和悲傷,但心中仍留存著一絲希望,就坐船在汨羅江中不斷搜尋屈原。可惜已經太遲了,屈原的靈魂就此要長眠于湍急的汨羅江水之中。人們擔心無知的魚兒會啃食這位悲情的士大夫的肉體,就在江中投下了很多米團,供魚兒們食用。這樣,頑皮的魚兒就會“嘴下留情”了。發展至今,屈原投江的那天被定為“端午節”,當年搜尋屈原的船演變成了“龍舟”,產生了“賽龍舟”這項運動。青色外皮的“粽子”也是基于當年米團的原型。
每到端午節這天,幾乎每家都要吃粽子。一般常見的粽子是三棱錐型的,碧青的蘆葉中包裹著的是雪白的糯米。糯米的口味大相徑庭,有肉餡的、蜜棗餡的,還有顆顆紅豆點綴的。在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是蜜棗餡的。因為我覺得帶糯性的食物如果和甜的味道相融合,就會很完美。如今長大了,但對于粽子依然很偏愛。至今,粽子似乎已經發展成了一種飲食文化,各種外形的`粽子屢見不鮮,除了常見的三棱錐型的,別出心裁的四棱錐型、長方形的也進入了銷售市場。各種口味的一應俱全,包括水果系列的。迷你型的小粽子,最能吸引小孩子們的眼球了。由此觀之,粽子作為端午節這一節日的代表,其影響已經深入人心了。
對于我們而言,端午節最大的特征非吃粽子莫屬。其實在很多地區,賽龍舟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運動。比賽開始,兩舟在河面競渡。伴隨著船槳的有力舞動,河面激起了白色的浪花,那爭先恐后之勢,實在激動人心。雖然我未曾親眼目睹,但僅從熒幕上就可以一覽參賽者們的風采,便也無憾了。
有些地區在端午這天有喝雄黃酒的習俗。沈從文的《邊城》就有對這一情景的描繪。湘西人民在端陽這天喝雄黃酒,婦女孩子,還需蘸著雄黃酒在額頭上畫個“王”,目的是辟邪,保佑平安。
端午節,是為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設立的,這一點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無論是美味可口的粽子,振奮人心的賽龍舟大賽,還是辟邪的雄黃酒,都寄托著我們對于這一偉大愛國者的悼念。屈原的亡魂不會孤單,因為有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為他祈福。我們更需要記住的,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一點,我們應該具備。做到了這些,我們的紀念才會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我們終于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是個熱鬧的節日。
據說在屈原投江之后,當地的百姓聞訊,紛紛劃船前去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都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誰知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只好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邊。當其他的百姓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原大夫時,馬上冒雨行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這個習俗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每年賽龍舟的時候,河岸兩邊總是站滿了人,在比賽開始的時候,天空就會燃起美麗的煙花,五彩斑斕的,美麗極了!特別是龍舟比賽開始的.時候,舟上的人們分工進行,有六人劃船,還有兩人負責擊鼓,鼓聲轟隆震天,看的人也激情奮昂。扣人心弦的龍舟競渡,把端午節的節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百姓們又怕湖里的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說是讓魚蝦吃飽了,魚蝦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身。后來就漸漸演變成吃粽子的習慣。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啊!有唐代文秀《端午》一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以外,還要飲雄黃酒、吃咸蛋、吃田螺、懸掛菖蒲和艾草等。端午節的習俗數也數不清,夸也夸不完!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去奶奶家走親戚了。
我和妹妹很開心,今天中午我大有口福,因為我奶奶給我們走了燉肉,別小看這一鍋燉肉,奶奶做的燉肉味道鮮美,好吃極了。吃完飯,我和弟弟妹妹歡蹦亂跳地去床上午休。其實,看上去是午休,其實就是上床上玩,覺沒睡好,我叔叔嬸嬸就會來了,但是我以為我叔嬸會來了我弟就就會安心的睡覺,但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簡單,我弟不但沒有睡覺,反而和我打起來了。
我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弟就開始打我了,剛開始我以為他跟我鬧著玩,所以我就沒怎么理會他,繼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一會兒我弟變本加厲,打的越來越疼,所以我忍不住了,我就打他一下,我弟又打我一下,沒一會兒,床變成了我倆的戰場,開始真正的打起來了。我氣的.火冒三丈,我弟的嘴撇著看著非常嚇人,我弟還給我的衣服扯爛了,我就真的惱怒了,我就毫不客氣的跟我弟打起來了,最后我還是把我弟真的打哭了。
看來我弟又些欠收拾了。但是我作為一個大姐,不能打他,只能好好教育了。
這就是我在老家度過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小懶蟲!快起床,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著。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還是很快地起床,跟媽媽學著包粽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里的粽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驟:
①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粽葉。
②把糯米放在折疊好的粽葉里,包好。
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粽子里。
④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
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來包粽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粽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粽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著,可是這粽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粽子都沒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粽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著些虛榮心努力的學著。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看著手中的這個小粽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著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后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里到處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粽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粽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的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我家鄉的端午節要比其他地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來吃,粽子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白白的粽肉,咸粽子里紅紅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姥姥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我家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09-02
(經典)端午節的作文08-22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7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8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0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07-10
【精選】端午節作文07-13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