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重陽節演講稿小學生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演講稿小學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同學們、老師們:早上好!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這一年的10月13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同學們,你們知道農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嗎?根據古書《易經》的解釋,其中將數字“六”視為陰數,“九”視為陽數。因此,當九月九日這兩個陽數相加時便得到了“重陽”,也叫作“重九”。另外,“九九”與“久久”諧音,并且九在數字中代表最大的數值,寓意著長久和長壽。而秋季是一年中收獲最豐富的季節之一,因此重陽節有著深遠的含義。到了東漢時期,人們陸續開始了登高的習俗,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為“登高節”。在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下了許多描寫重陽登高的詩篇,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和杜甫的七律《登高》等。重陽節還有吃“重陽糕”和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修改后內容)
而如今,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自古以來就寓意著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美德。20xx年起,我國決定將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將這一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成為了老年人們值得慶祝的節日。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傳統。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我們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表達了對老人的尊重和關愛之情。古時候有像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的佳話;而現代也有像陳毅探望母親的感人事跡,它們都深深地觸動了人們的心靈。因此,老人節的設立有著重大的意義。它提醒著我們要銘記先輩們的付出和智慧,珍惜他們的存在,并與他們共享快樂。更重要的是,它呼吁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尊重、敬愛、愛護并給予老年人足夠的關懷和幫助。讓我們共同慶祝老人節,讓老年人感受到他們的存在是如此重要和寶貴。通過行動,我們能夠傳承中華民族的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為社會營造出更加溫暖和諧的氛圍。
“花依然開放,人未曾老去。”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傳承尊老、愛老的美德。在重陽節,我們可以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祝福,感謝他們為我們所付出的一切;平時,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多陪伴他們,成為他們的乖孩子,讓他們笑容滿面。同時,我們也要給社會上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懷和援助之手。正如孟子所說:“敬老尊賢”,就是要尊敬、愛護自己的家人,同時也要像對待自己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其他老年人和小孩。當然,尊老敬老并不僅限于重陽節這一天,而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給予他們心理上的慰藉。
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加強小學生對老人的敬重意識,相城區教育工會計劃在全區小學中舉辦一系列名為“敬老月”的活動。活動以“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為主題,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對老人的關懷和孝道精神。活動將從10月1日持續到10月31日,其中包括出一期有關尊老敬老的黑板報,并組織部分學生前往敬老院開展親身體驗活動。我們應該將尊老敬老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值此“敬老月”活動之際,我提議向同學們發出倡議,每位同學都能以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老人們的關心和愛意。請大家用真心去獻上一份心意給老人們,其中可以包括:-給老人們寫一封感謝信,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親自去敬老院探望并陪伴老人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愛。-主動幫助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購物、打掃衛生等。-和老人們聊天交流,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和經歷,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與友誼。通過這些實際行動,我們將能夠向老人們傳遞出我們對他們深深的尊敬和關懷。希望大家積極參與“敬老月”活動,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傳承下去。
1、幫助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把好吃的東西與他們分享,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乘車要主動給老人讓座。
2、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有禮貌,經常給他們捶捶背,聊聊天,不提無理的要求,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
3、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在身邊的,要經常給遠在他鄉的老人打電話報平安。節假日、休息日要經常和爸爸媽媽一同去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同學們,你們能做到嗎?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在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重陽節演講稿小學生】相關文章:
小學生重陽節日記04-07
重陽節小學生作文11-19
小學生描寫重陽節隨筆10-22
小學生重陽節活動方案01-16
重陽節的小學生作文范文11-14
小學生朗誦重陽節詩歌01-30
重陽節小學生朗誦稿01-26
重陽節小學生朗誦稿(經典)07-01
小學生重陽節活動策劃12-14
小學生重陽節的主題班會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