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科技小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技小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技小論文 篇1
1.問題的提出
今天,我走在路上看見一位老爺爺嘴里叼著煙,我每看見他吸一口煙,就聽見她不斷的咳嗽聲,我想我一定要查出煙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2.搜索資料
我們利用電腦上網,閱讀報刊等多種方法搜集資料。
煙中的.有毒物質一支煙中有20中致癌物質比如:丙酮是一種脫發劑,砒霜劇毒劑,尼古丁殺蟲劑等致癌物質。
煙中的尼古丁煙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尼古丁,一支香煙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二十支香煙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頭牛。
吸煙中毒人數現在世界上有300萬人引煙毒而死亡。
吸煙人口中國有60%以上的男性和4%的女性是煙民。
3.結論
痰是由氣管和支氣管內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所粘著的灰塵和細菌等形成。
吸毒損害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和肺的疾病,對神經、循環、消化等器官系統也有危害。
我現在在這里和大家說:“吸煙有害健康,請少吸煙。”
科技小論文 篇2
雨過天晴,天空中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太陽公公露出笑容,溫暖了整個大地,人們疾步走著。而我卻慢悠悠的走著,觀察著地上的幾灘水。
強烈的陽光照射這那幾灘水,水中立刻出現了許多種顏色,我用手攪了一下水,水的顏色就像年輪一樣回旋著,但是顏色始終沒有消失,而且越變越美麗。我不能阻擋自己的好奇心,便開始研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忽然發現這灘水正被強烈的.陽光照射著。為了證明是因為被陽光照射著才有了水中彩虹的理論,我用背擋住了陽光。水中的彩虹立刻消失不見了,我一讓開,彩虹果然不出我所料又出現了。
哦!我明白了,陽光本來就是多彩的,只是肉眼看不見而已,再加上水本來就是透明的,陽光一照射,水中就會出現美麗的彩虹。而一遮住陽光,彩虹就會立刻消失,所以,一切都是因為水是透明的,陽光是彩色的。
科技小論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科技節又到了,我們恨不得把每一個項目都參加一次。今年我們最好奇的就是科技節的小發明。說起小發明,同學們紛紛議論起來,我們都在想:到底要發明什么東西呢?因為老師說這個發明一定是我們生活中可以用的,是為了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的'。這一來,可難倒我了。
周末里,媽媽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了一張紙,只見那張紙上都是自己可以發明的東西,其中有爬樓梯車,有自制羽毛球,有自制香皂紙,有自制手電筒等等。我一看,就選定了自制手電筒。
目標選定了,我們就開始著手準備那些材料了,我們需要的材料有:一只空的易拉罐,一些厚的瓦楞紙,兩節1號電池,一個小燈泡,一段導電線,紙板卷,雙面膠,剪刀等。
開始做了,先將易拉罐起掉一頭的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接著用厚瓦楞紙板卷起兩節1號電池,電池的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易拉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子扣在易拉罐上,在盒子中央挖一個圓形的小洞,洞的大小剛好適合一個小燈泡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導電線兩端削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上炸一個小洞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看燈泡、電池是否緊密接觸。到了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
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易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電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科技小論文 篇4
“克隆”這個、詞對大家來說想必已經耳熟能詳了吧,克隆是英文Clone一詞的單譯,意為無性繁殖系,即通過無性繁殖(如細胞絲分裂)可連續傳代并形成的群體,常用于細胞水平的描述。克隆技術(Cloning)則指由眾多的基因或細胞群體中通過無性繁殖和選擇獲得目的基因或細胞的技術操作。如基因克隆是指某種目的基因的分離過程,通常是將生物材料的遺傳物質如DNA以酶切成片斷,插入到載體中,通過無性繁殖(細菌或細胞的倍增)使其擴增,然后再以某種探針選擇、釣取目的基因。細胞克隆技術在制備單克隆抗體的B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中運用的最為充分,永生性骨髓瘤細胞與某種抗體生成細胞融合后,接種于多孔板或軟瓊脂上,生成的細胞集落性狀各不相同,采用特定的標記抗原即可篩選到產生目的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系。可是我們對這個詞并不抱樂觀的態度。
我覺得“克隆”技術對人權的侵犯是極重的(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世上誰希望多出一個跟自己長的一樣的'人呢?這是多么可愛的一只克隆羊啊,可是大家知道,用來克隆多利羊的母羊有6歲,那么多利羊的生理年齡是從6歲開始累計呢,還是像新生羊那樣從零歲開始累計?1999年5月27日,培育多利羊的英國PPL醫療公司和羅斯林研究所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宣布,多利的染色體端粒長度比同年齡普通綿羊要短。這意味著多利可能會比普通綿羊更快地走向衰老和死亡,表明了現有克隆技術的局限性。在看下一條消息: 4月6日,多國媒體紛紛報道了一個重大消息:曾引起廣泛爭議的意大利婦科醫生塞韋里諾.安蒂諾里5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布扎比參加一個有關克隆和基因工程的學術會議時宣布,他正在進行一項克隆人的計劃,有5000對夫婦參加了該計劃,而且目前有一名婦女已經懷有8周身孕。如果報道屬實,這位婦女懷的將是得到確認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植入人體的克隆人胚胎。如果她成功誕下腹中嬰兒的話,該嬰兒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克隆人。 早在20xx年1月,安蒂諾里和扎沃斯在美國肯塔基州列克星敦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宣布,他們將聯手嘗試克隆人,以幫助不育夫婦獲得后代。安蒂諾里當時就表示,由于歐洲對克隆人“談虎色變”,他不會在歐洲進行克隆人實驗,其地點很可能會選擇在海灣某個國家。
安提諾里的計劃宣布后曾引起世界范圍內對克隆人問題的大辯論。由于克隆人會導致很多復雜的倫理道德以及技術問題,世界很多生物技術發達的國家都立法禁止克隆人。面對一心想當“克隆人之父”的安提諾里,各國媒體不由得紛紛驚呼:狼來了!意大利醫生安蒂諾里繼上周五(4月5日)宣布一名不育婦女,已透過復制胚胎技術懷孕八星期后,又表示全球首名復制嬰兒將成為阿拉伯一名富商的兒子。
非常嚴重先天不足的情況下,貿然踏上克隆人之路是非常不負責的。實際上,克隆嬰兒能不能活下來就是個問題。我希望最好的結果就是胎兒夭折!”
科技小論文 篇5
有人說云和霧都是蒸發到空氣里的水蒸氣,飄浮在高空的是云,彌漫在地面上空的是霧。為了證明這個說法是否正確,我們鋁棒展開了仔細的調查。
調查情況:
(1)包圍整個地球的空氣中,不僅飄浮著很多煙、塵等固體微粒,還有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是從海洋、江河、湖泊等水面和土壤、植物的表面蒸發而來的。
(2)水蒸氣是看不見的。冬天人呼出的“白氣”,
并不是水蒸氣,而是呼出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燒水時壺里噴出的“白氣”,也是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
(3)物質從氣態變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自然界中有很多由水蒸氣液化成水的現象。白天氣溫較高,地面上的水大量蒸發,空氣中含有較多的水蒸氣;夜間氣溫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就在地面上的草木、石塊上凝成小水珠,這就是露。如果空氣中有較多的浮塵,水蒸氣凝結在這些浮塵上,這就是霧。
(4)當含有很多水蒸氣升上高空中時,由于高空溫度低,水蒸氣就附著在煙塵上凝結成小水珠。當溫度降低到零下幾度時,水蒸氣還會直接凝結成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在高空中,便構成了我們常常看見的云。
調查結論:原來云和霧真的不是水蒸氣,云只是大量的小水珠和冰晶聚集在一起產生的自然現象,而霧也只是小水珠凝結在浮塵上產生的自然現象。
結論論證:在炎熱的夏天,許多人一回到家就立刻跑到風扇面前,他們都說吹風扇能降溫,到底吹風扇能不能降溫呢?
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洗過的衣服晾在屋子里,一段時間后衣服就晾干了。為什么?很簡單,這是因為衣服上的水變成水蒸氣跑掉了,這種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做蒸發。而且把洗過的衣服晾在通風的地方衣服很快就會干了,這表明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得越快,蒸發得越快。
這和電風扇能不能降溫同一個道理,人身上有汗水,沒有風,會使人感到十分難受,必須要讓涼空氣進來才能使身體舒服點,雖然風可以使人感到涼快,但是風并沒有給身體降溫,這就如同將一塊濕布纏在酒精球上,然后再用電扇對著溫度計吹,加快濕布蒸發速度,這時,溫度計的酒精往下降了,表明濕布上的溫度降低了,這是因為水在蒸發時要消耗能量,要從周圍吸收熱。如果把水擦到手上,手也會覺得涼快,使你皮膚的溫度下降。
實驗說明了電風扇吹出來的風只能使表面涼快并沒有真正讓身體降溫,所以,鋁棒電風扇是不能使身體降溫的。
科技小論文 篇6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勤儉質樸的優良傳統的民族,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保持著這一種良好的作風。
無論是在生產勞動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都體現出這個特點,總要力圖以最節省的方式,盡可能辦好每件事情。
正是由于這一良好思想觀念,我們才懂得去節省能源。
能源問題對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的大規模開發,能源緊缺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的現代化建設。
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仍舊提倡節儉的作風,在奧林匹克場館的重大建設中,國家就是從實際需要考慮,提出了“節儉辦奧運”的口號;在今年的55周年國慶相繼提出“節儉辦國慶”的口號。
我們國家就是從顧全大局的角度出發,從節省能源方面做到勤儉的作風的。
節省能源可以減少開支,促進經濟的增長,還可以保護自然環境,也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先決條件,更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
在城市的夜晚,公路的兩旁都亮著密集而又整齊的路燈,看上去宛如一條巨龍騰空,雖然這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但是許多時候這些路燈的光亮都白白浪費了,因為很大一部分時間里,路上是空蕩蕩的,這種情況尤其出現在經濟、交通不是很發達的地區。
電力資源的極大浪費,給這些地區的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無一利而有百害。
那么,有沒有既方便晚上行人和車輛通行,又節省能源的自動控制裝置呢?
節省能源,實際上就是盡可能減少能源損失。
偏僻的公路上,交通流量極少,長時間的打開路燈,不管是有車輛,還是沒有車輛,有行人,還是沒有行人,都造成能源的極大的.浪費。
即使有車輛經過,也不應該全線路燈都開亮,只應在車輛行駛的有效范圍內打開路燈,否則那會造成多么巨大的損失!行人在路上走路也是如此,只應在行人走路的相應范圍內打開路燈,滿足照明的需要即可。
如何分辨是否有人在街上呢?
我們可以利用一種儀器,當有人或車在街上時,路燈會自動響。
那么這個感應器不能是通過聲音產生的空氣震動控制的,而是要通過車輛和行人對路面的沖擊和壓強而產生的路面震動控制,這兩種震動是不同的,否則就會陰差陽錯,說不定是動物的叫聲,路以外的喧嘩聲就把燈亮了,同樣達不到節省能源的目的。
倘若車輛、行人發出的聲音很小,燈不會亮呢?那么就形同虛設,毫不起作用。
汽車的行駛、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會對地面產生沖擊和壓強,使路面震動,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動來控制路燈亮還是熄滅。
這個裝置就是利用沖擊和壓強產生的震動來控制路燈的,能夠起到很好的節省能源的作用。
發電需要消耗許多資源,節約用電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節電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在家里使用電冰箱時,省電的做法是:
1。不要放很多食物在冰箱里
2.不要反復開關冰箱門
3.在擺放冰箱時,在兩邊和后面留出空間,幫助冰箱散熱
4.不要把冰箱與微波爐等電器放在一起
中國是電池生產大國,更是電池消費大國。
現在各種電子產品層出不窮:手機、MP3、快譯通、電子計算器、電子手表、照相機等等,數不勝數,這些產品都需要使用電池。
而使用后的電池如果不集中處理,隨便丟棄,將會對環境造成很嚴重的污染,比方說,一粒廢鈕扣電池就能污染60萬升水,可見其危害有多大了。
在用完電池后,我們可以把廢舊電池運送到專門的廢舊電池處理中心,讓他們幫我們回收利用。
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電池的污染,還可以第二次利用,一舉兩得。
在我們發展經濟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了保護能源的重要性,節省能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
科技小論文 篇7
我們都知道螞蟻搬家就是要下雨了,那么螞蟻為什么能預知天氣呢?下面,就讓我來一一解開它們的秘密吧!
有一次下雨前,一片片烏云蓋住了藍藍的天空。這時我看見一群黑黑的小螞蟻正在急急忙忙地搬著家。我健步如飛地跑回家拿了一把雨傘,又回到了原地,可它們已經不見了蹤影。
后來,我在網上去查閱一些資料,才明白了為什么螞蟻能預知天氣。
天氣變壞時,空氣中水蒸氣增加,泥土反潮,螞蟻的家特別潮濕,螞蟻難以安居。動物能預知空氣濕度,當它感覺空氣濕度過大時 ,就知道要下雨了,螞蟻的窩是歇通地下的,所以下雨會把它們的窩完全淹沒,因此它們要搬到地勢更高的.地方去居住。
螞蟻搬家的秘密可真有趣,只要你細心觀察,一定會有所發現的。
科技小論文 篇8
比如說,工業的發展可能造成水和空氣的污染;克隆技術可能引理問題,擊碎人類幾千年文明進步所形成的家庭觀念;網絡技術會給渲染暴力、色情、犯罪、文化侵略等帶來可乘之機,高科技犯罪、計算機犯罪將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棘手問題;航天技術造就了先進的軍事技術,也增加了傷害人類的幾率。美國一位著名科學家說,無規則的科技創新,可能會毀滅人類。原子彈可以通過國家之間制定核不擴散條約來控制,但今天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得到了發展,如果機器人失控則可能會毀滅全人類。
科學技術發展未必能帶來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搞不好就造成人欲橫流、物欲橫流。西方國家已經出現一批青少年,他們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想干,沒有責任意識,他們被評論為“智能強盜、經濟動物、人格低下、精神空虛、道德淪喪”。
美國“9.11”事件震驚了世界,不僅在美國歷史上絕無僅有,而且在世界歷史上也聞所未聞。恐怖主義是一種反人類的思潮,其特征是神秘、狂暴、虛無,以非理性代替理性。當今世界最使人傷腦筋的除了艾滋病,就是國際恐怖主義,有人把它稱為21世紀的“政治瘟疫”,一場永無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戰”。但值得高度關注的是當代恐怖主義呈現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特點,一些高學歷、高智商的人加入到恐怖集團中,他們對高科技了如指掌。
美籍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講,策劃“9.11”事件的人里面有高手,有智商很高的人在設計。他說,飛機撞到大樓頂部,頂部去掉一塊,撞到大樓底部,底部缺一塊,但大樓均不會塌。兩架飛機撞的都是同一部位,三分之一部位,從力學觀點看,那是能把大廈撞塌的部位。日本的邪教――奧姆就是網羅了一批高水平的'化學專家、物理專家、電腦專家、醫學專家,制造了日本東京地鐵毒氣恐怖事件,造成了幾百人死亡的慘劇。
恐怖組織在進行恐怖活動時不僅利用最先進的交通、通信工具和最新式的武器,而且還直接利用網絡高科技手段對攻擊對象實施網絡恐怖襲擊。在1993年和1994年,被美國聯邦政府司法部稱為“計算機”的凱文米特尼克就利用網絡多次進行恐怖襲擊,竊取了價值高達幾十億美元的數據文件和信用卡賬號。由于網絡恐怖襲擊具有低成本、破壞性大和隱蔽性強等特點,因而受到意大利的“紅色旅”和法國的“直接行動組”等恐怖組織的青睞,導致近年來網絡恐怖襲擊事件大幅增加。
國際恐怖主義現象歸根到底是在全球化進程中國際社會貧富兩極分化,以及西方與非西方文明矛盾沖突空前激化的極端表現形式。分析“911”等恐怖事件,我們應對道德教育進行深思:人類必須學會共處,國家必須學會共處,民族必須學會共處,人與自然更需要學會共處。學會共處,根本一點就是要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關心集體,關心他人,特別要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貪欲心理。有學者指出:“培養21世紀的公民,我們必須不斷設法幫助學生學會用他人的眼光、心理、心態來看待事物”,“建立一種要求我們為地球上人們更好地生活負責的價值體系。”因此,要培養青年學生的全球意識,對青年學生進行和平主義和共同發展教育,使青年學生學會關心和尊重他國人民的幸福和命運,樹立全球、全人類共同利益的觀念。
高科技要有高素質的人掌握,人的素質是根本。如果人的道德水平和人文修養不高,其科技水平越高危險就越大。一位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當上了美國一所中學的校長,每當一位新老師來到學校,他就會交給那位老師一封信,信中這樣說:“親愛的老師,我是納粹集中營的一名生還者。我親眼看到過人類所不應當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婦女和嬰兒被受過高中或大學教育的人槍殺。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么?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應當被用于制造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變態狂、受過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其價值。”
科學技術發展應當有利于社會進步,而不能違背人類的根本利益。法國思想家盧梭曾經擔憂地講,隨著科學和藝術的光芒在我們天邊的升起,德性也就消失了。當今世界最大的危險不是原子彈,不是核云蓋頂,而是人類道德的墮落;最大的殘疾不是身體重要部件的殘疾,而是人類心靈的殘疾。科技固然重要,道德比科技更重要。高科技應該給社會帶來財富,給人類帶來幸福。任何高科技都有兩面性,被素質不高的人利用,就會給社會和人類帶來災難。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我們對人類具有更高的道德責任感。
科技小論文 篇9
20xx年9月21日天氣晴
今天科學老師交給我們一個任務,就是種綠豆。我們要種兩組綠豆,一組綠豆名字叫“實驗組”,一組叫“對照組”。兩組綠豆分別種四天,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實驗組”的綠豆有適宜的水,和充足的陽光、還有適宜的溫度,而“對照組”的.綠豆只有適宜的水,和適宜的溫度,卻沒有充足的陽光,要用一個盒子蓋住,來觀察幾天。“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有四顆綠豆。
20xx年9月22日天氣陰
今天是第二天,“實驗組”的綠豆已經有三顆發芽了,只有一顆還沒有發芽,而“對照組”的綠豆卻只有一顆發芽。這令我很奇怪,為什么“對照組”的綠豆長得慢呢?科學老師的回答是:“因為陽光是綠豆發芽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陽光,那么綠豆就會長得非常慢。而有陽光,那么綠豆就會長得比較快。我還有一個小秘訣:就是在未發芽的綠豆上鋪一層濕紙巾,綠豆就會長得非常快。
20xx年9月23日天氣多云
今天已經是種綠豆的第三天了,綠豆已經全部發芽,并且“實驗組”的綠豆有兩顆開始長莖了,樣子很可愛。但是“對照組”的
綠豆長得非常慢,還沒有全部發芽呢!但是已經發芽了的綠豆也長得不錯,只是非常瘦弱。這些發現讓我十分驚喜,因為我的綠豆長得不錯,就連“對照組”的綠豆都長出了小芽,實在是太可愛了。
20xx年9月24日天氣晴
今天是種綠豆的最后一天了,綠豆長得都非常好,而且“實驗組”的所有綠豆長莖了,有些綠豆長得還挺長。“對照組”的綠豆全體發芽,有三顆長莖了,還蠻長的,就是特別瘦弱。
科技小論文 篇10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了動物園,我們去看了很多動物,比如:孔雀、老虎、猴子、長頸鹿等等。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大猩猩,因為我搞不明白為什么它總是要捶胸脯。特別是有個調皮的小孩子用樹枝伸進籠子里去戳大猩猩的時候,大猩猩大吼一聲,用兩支爪子使勁地捶打自己的胸脯,嚇得我心驚膽戰。我問媽媽,媽媽也不知道為什么,但她建議我回家到網上查查。
我回到家里,給爸爸說了今天去動物園的事情,還特意講了大猩猩有多兇。但是爸爸說,大猩猩應該是一種很溫順的動物啊。我更加好奇了,就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腦,在百度里搜索起來。
啊!找到答案了!網上說大猩猩捶擊自己的胸脯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當有人或者其他動物妨礙它們行進時,常常會以拳擊胸脯作為一種警告恫嚇的手段趕走對方。二是當它們被激怒時,便會猛地站立起來,伸出前肢不斷捶擊胸脯,并且發出大聲吼叫,以此來威脅對方。三是在度過了某種危險后,也往往會以捶擊胸脯來表示欣慰和慶幸。四是在情緒極為興奮或激動時,它們也常會情不自禁地用雙手捶擊胸脯,以宣泄自己的情感。在同一群體之間相互接觸時,它們也常以捶擊胸脯作為彼此打招呼的方式。總之,大猩猩捶擊自己的`胸脯是它的生活行為之一。在大多數時候,大猩猩還是比較安靜的。
哦,原來是這樣的,大猩猩也是為了保護自己才裝出那么兇惡的呀。多虧有了網上的知識,我才沒有誤會可愛的大猩猩呢。我越來越喜歡巨大而又溫順的大猩猩了。
科技小論文 篇11
雨過天晴,經常會有一道彩虹劃破天際,望著天空中美麗的彩虹,我產生了疑問:彩虹是怎樣產生的呢?
我拿來了一個三棱鏡,把它放到陽光下,其中一面對著陽光。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三棱鏡把陽光分解成了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這不就和彩虹相象嗎?那么,又是誰起到了分解陽光的'作用呢?
于是,我又做了一個實驗,把一個倒滿清水的盆,放到有陽光的桌面上,又拿來一張鋁箔紙開500平方毫米的長方形切口,然后用這張紙包起一面鏡子,把切口留在鏡中間,最后把鏡子迎著陽光斜著放入水中。墻上也出現了一條五顏六色的光帶,也象彩虹一樣。難道……難道起到分解作用的是……水?!
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我查閱了資料,果真如我想的那樣,陽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雨后,空中有許多小水珠與云霧,太陽在照射這些小水珠與云霧時,這些小水珠把陽光分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
世界之大,無其不有。一個小小的彩虹就有這么多秘密!大自然是一位魔術師,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才能發現真象。
科技小論文 篇12
諺趣尋理第一站
請閉上你的眼睛,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一些民諺俗語吧。想到沒,我可想到咯!不知你是否聽過摘不到的是鏡中月,撈不著的是水中花。?這句話里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哦,找出來了沒?對了,它就是我們熟悉的平面鏡成像原理。如果你沒聽過,那我就說幾個耳熟能詳的吧。像人心齊,泰山移,想必大家都聽過吧?你能找出物理的藏處嗎?它可是力學家族的一員哦!聰明的你找到了沒?它的意思是如果各個分力的方向一致,則合力的大小等于各個分力大小之和。很簡單吧?這種捉迷藏式的學習很有趣吧?我要派個難找的出來和你對戰咯,你準備好了嗎?我的題是破鏡不能重圓有人找到沒?是說當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大時(大于幾百埃),分子之間的引力很小,幾乎為零。所以破鏡不能重圓嗎?唉:藏得這么隱秘還是給你找到了,好吧,我認輸了。下次我一定會贏你的!
或許,不是物理乏味,只是我們學習的方法存在誤區。有時換種方式,像把物理融入諺語中來學物理效果會更好些,趣味也將會多到無窮無盡。這一站我們就先尋訪到這了。要記得捉迷藏這個有趣的游戲哦。最后,我再給你們留一道題,題目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等你們找到它之后要記得告訴我哦!我期待著那天的到來!
特殊的感覺第二站
這一站我們要拜訪的是一名電家族的成員電梯,不知當你們乘坐電梯時會不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呢?想要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嗎?如果想,就跟隨我一起去探尋答案吧!
經過多天的努力我終于找到答案了,原來這和超重失重有關。那超重失重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實這是兩種物理現象。地球上任何的事物都受重力的作用,如果有力使物理克服重力向上加速運動。那么就會呈現超重現象。如果物體沿著重力向下加速運動,那就會呈現失重現象。這是不是很神奇啊?電梯還只是電家族中的一員,這也就意味著還有更多的奧秘等待細心的你去探索!
當你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不妨多問些為什么哦,希望你們都能夠有滿腦子的問號,并親自去解開這個迷哦!這站的路途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還是按照慣例吧。快快跟上我的腳步哦,我要出題咯:微波爐為什么會加熱均勻,而且熱效率高呢?讓我們開動腦筋一起去生活中尋找答案吧!期待得到你滿意的回答!現在請帶上你們的心和我一起探索即將到達的第三站!
蛋的世界第三站
第三站到了!同學們,是不是很不解呢?蛋!它和物理有什么聯系呢?要不先想想應該如何把蛋煮得好看呢?介紹兩種煮蛋的方法及其中物理知識給你們。
一,溫泉蛋:蛋清的凝固溫度大約是70℃左右,而蛋黃的凝固溫度卻只有60℃左右,所以我們在煮雞蛋時只要將水溫控制在60℃70℃之間,便可煮出一種奇特的蛋溫泉蛋:蛋黃已凝固,而蛋清卻還是晶瑩剔透的液體!很漂亮哦!淌心蛋:用急火煮雞蛋,當水沸騰后,由于蛋清在外層,首先被煮熟凝固,而由于蛋清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此時的蛋黃由于受熱不充分,基本上還處于液態,如果此時就將雞蛋取出,便就煮成了我們所說的淌心蛋了。挺有趣的吧?不凡在家試試看看效果吧。煮雞蛋有花招,那玩雞蛋是不是也有方式呢?也和物理有關呢?
一:轉雞蛋:將一枚生雞蛋和一枚熟雞蛋以同樣的速度在桌面上轉動,將會發現生雞蛋很快就會停下來,而熟雞蛋轉的時間會較長一點。原因就是生雞蛋在轉動時,蛋清蛋黃由于慣性就會阻礙蛋殼的轉動
。二:想必不倒翁大家都很熟悉吧?知道如何制作嗎?首先將生雞蛋的一端敲一個小孔,將蛋清蛋黃慢慢甩出,涼干再在其中裝入適量的沙子,滴入一些膠水以固定住沙子,在蛋殼外畫上臉譜,便制成了一個不倒翁。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個不倒翁,在探索物理和人生的道路上永遠不被打倒!
這次的路程就快結束了,那三個站點還記得嗎?我們一起回憶一下。第一個是在諺語的王國里,第二個是在電器家園,再后來我們就去了雞蛋的世界。很有趣吧?是否還想繼續探索呢?那就加油!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努力學習,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我希望下個站點的導游是你哦。期待這天的到來哦!
科技小論文 篇13
一天清晨,我和爸爸一齊去小區晨跑鍛練。
跑累了,我和爸爸坐在小區的椅子上休息。突然,我發現我的左手邊有太陽,同時右手邊又有月亮。只是月亮沒有晚上那樣的皎潔明亮,而是和天空融為一體,只能看見它的輪廓。起初我以為沒什么大不了的,這應當是月亮還沒降得下去吧?可是我錯了,在傍晚,我們一家出去散步的時候又發生了這樣的情景。為什么呢?平時都沒有發現這樣的現象啊?我跑到爸爸面前,問:爸爸為什么此刻天上既有太陽又有月亮呢?爸爸撓撓腦袋:這個這個,算了,我還是去問媽媽吧。我迅速跑到媽媽面前,問:媽媽,為什么此刻天上既有太陽又有月亮呢?我問爸爸,他不明白。媽媽回答:我也不明白。唉,看來還得求助無所不能的電腦了。
回到家后,我趕緊跑到電腦前,等待熟悉的電腦開機聲響起,不一會兒電腦開機聲便響了起來,我輸入密碼后,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我常用的網址上網從那里開始,點入后,我在搜索欄上輸入為什么有時能在天上同時看見太陽和月亮這幾個字,太好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果然有答案,真是天助我也,哈哈哈。對于其他熱心網友的解釋我最信任的是這條:白天能看到月亮是由于太陽的亮度不是很大,所以造成白天有時會看到月亮。一般來說月亮都是出此刻太陽落山之后的夜晚,可是有時候我們會在大白天看到淡淡的月亮掛在天上,這時太陽的'亮度不是很大。遇到這樣的事,您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因為您只要多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實際上這是常有的事。您想明白這是為什么嗎?原先,月球繞地球轉,地球又帶著月亮一齊繞太陽轉的時候,月亮和太陽的位置就不斷變化。有時候月亮和太陽位于天空中同一方面。白天太陽在天空中出現的時候,當相隔不遠時,月亮就在它的旁邊,但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我們無法看到月亮。當月亮與太陽距離相差很遠的時候,月亮就只能在夜晚的天空中見到。如果遇到月亮與太陽離得不太遠也不太近,月亮就會在大白天與太陽同時出此刻天空中,有時出此刻太陽的東面,有時出此
刻太陽的西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日月同輝。
原先大自然中有這么多奇妙的事啊!只要我們平時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秘。
科技小論文 篇14
前言:科學技術,簡稱科技,科學與技術的通稱,通常人們先于掌握科學的原理之前,早有利用該原理的技術。它的競爭性和滲透性強,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重大影響的前沿科學技術。這將是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科學與技術是集辯、證一體,技術提出課題,科學完成課題,科學是發現,是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發明,是科學的實際運用。
論文主題:放大鏡的改良
談到放大鏡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放大鏡是用來觀察物體細節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物體在人眼視網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對眼所張的視角。視角愈大,像也愈大,越能分辨物的細節。移近物體可增大視角,但受到眼睛調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鏡,令其緊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點以內,成正立虛像。放大鏡起放大視角的作用。
早于幾千多年前,人們已把透明的水晶或透明的寶石磨成“透鏡”,這些透鏡可放大影像。也成為凸透鏡。
放大鏡主要是由固態鏡柄和可視性透鏡構造而成的,玻璃——一種透明的固體物質。廣泛應用于建筑物,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且不可回收。此次的論文就是圍繞玻璃進行的。
眾所周知,放大鏡所用的可視性透鏡一般是由玻璃做成的`。玻璃不僅造價高,而且廢棄的玻璃作為世界各國環保部門共同的難題之一,廢玻璃本身就是固體垃圾,也是對人類的一項威脅。制造放大鏡難免會有廢棄的玻璃,而那些廢棄的玻璃也不可回收,我覺得這是一筆極大的浪費。何不換一種方向思考:把玻璃調換成另一種材質——平滑的高透明度薄塑膠。( )
塑料——可回收再利用,且造價低,價格實惠。
有人會說:把玻璃調換成塑料會妨礙放大鏡的使用,達到反效果。這樣雖然節省了材料,卻改變大大地改變了放大鏡本身的用途。
但是,我還沒說完:雖然把玻璃調換成平滑的塑料會改變放大鏡的用途,但是我也想出了對策——往兩片鏡片間的隔層里注滿水,水可以起到放大物的作用,于是——我便有了這個大膽的想法。
這個想法源自我的生活中偶然的一個小發現。
記得那是在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酷暑難耐,有很多同學愛買那種進口礦泉水,我也不例外。瓶身的形狀不同于康師傅礦泉水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它是完完全全的和醫用吊瓶一樣的平平整整,透過水瓶可以看見上面的營養成分表,而且字體又大又清晰,手捏在水瓶上還可以清晰地看出指紋。而把水倒出來后,看到的事物便與平常無異,這是為什么呢?我做了個簡單的小實驗:A組:把同一個礦泉水瓶剪下一部分,然后滴一滴清水進去,往下面墊一張報紙,看看報紙的字體有沒有變化,是否清晰。B組:同樣的把同一個礦泉水瓶剪下一部分,直接放在報紙上,看字體有沒有變化。而得到的結果卻是:A組的字體確實放大了,但是卻因為水是液體而搖曳不定,看的不是十分清楚。B組的字體沒有變化。我想:如果水沒有搖曳不定的話,那么是否可以將報紙的字體看得更加清晰?說做就做,我拿出了一個0。5厘米高的正方形的固體封口透明模具,注滿水,把蓋子蓋上。果然,水沒有搖曳了,把模具放到報紙上,報紙的字體不僅被放大了,而且十分清晰。
綜上所述,說明了用塑膠代替玻璃成為放大鏡的可視性透鏡這個想法是可行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想法可以實現,
此次的論文話題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科技小論文】相關文章:
科技小論文03-30
【合集】科技小論文05-15
科技小論文作文03-01
科技小論文60012-17
科技小論文(15篇)02-08
科技小論文500字12-17
科技小論文450字12-17
科技小論文作文[精華]07-16
高中科技小論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