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評課稿錦集(合集2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于信息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數學評課稿錦集,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評課稿錦集1
今天,聽了李老師執教《6和7的認識》我感觸很深,這已經是我聽的第三節課了。李老師上課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課堂上老師的自如,學生的踴躍發言,值得我反思,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學習的。
1、創設貼近學生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整節課自始自終圍繞著數學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復習舊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和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的教學理念。老師利用了一個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面“師生打掃教室”來開展學習,這雖是一個普通的情景。但蘊涵著濃烈的師生之情,以及講衛生、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齊心協力互相幫助的人文精神,教師先讓學生體會這種和諧的氛圍,再進入主題,數出圖中人、物的數量。在關注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取的同時,也注重生活傳遞給我們的情感體驗。
2、數學學習需要活動,讓活動進入課堂。本節課李老師安排了數一數、擺一擺、寫一寫、比一比、填一填五個活動,這五個活動貫穿于課的始終,且層層深入,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3、重視評價的激勵、導向作用。
李老師通過小組之間奪星比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李老師多次使用這樣的語句:“你真棒!”“你說得真不錯”“你的想法很好!”“你觀察得真仔細!”……這些贊賞的話語,讓一個個小家伙得意地坐下去,體會成功的喜悅。
兩點個人看法:
1、教學環節還要重組,有關6和7的人物圖、點子圖、擺小棒、數等內容應該有序的安排。數字6和7應該在擺小棒后直接引出,這樣有利于學生從圖中抽象出數,還有利于學生發現6和7兩個數之間的關系。另外兩次操作應合并為一次,節省時間。
2、有關序數和基數的認識做得還不夠。7缸魚第7缸有什么不同,沒有落實到位。同時序數和基數的認識是本節課的難點,應該更深入點,可以設計一個游戲環節,利用班級的現成資源如7位學生站成一排,第7位小朋友…,前6個小朋友……等活動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序數和基數的.意義。
一年級數學評課稿錦集3
低段教學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要善于與學生站在一個高度,這樣學生學習會快樂而輕松, 12月8日,聽了王老師講的一年級《5、4、3、2加幾》一課,眼前一亮,這樣的課堂正符合低段學生。
一、教師用兒童化的語言與學生交流,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和藹可親的態度,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暖融融的愛,學生的學習變成師生的輕松,快樂的交流,教學效果良好。
二、教師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節課教師用去花果山做客為情境,通過過河、旅游、企鵝等等故事情節的形式,將枯燥的計算變得有意義,學生的計算興趣特別高。
三、教師抓住了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充分注重湊十法學生的理解,通過學生表達自己的算法,讓學生形成清晰的思路,同時用語言表達出來,加強對算理的理解,在教學中,王老師不僅顧全大局,更關注個體的學習,通過個體發言,抓住學生有疑問的地方,進行強調,并通過再練習再提高。
四、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習慣培養會成就學生。而一年級又是學生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王老師特別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注意傾聽,注意坐姿,注意回答問題的聲音,時刻提醒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如果長此以往學生一定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利用小組爭星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培養學生的集體的意識和情感,在為自己爭得榮譽的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小組爭光,這無疑又是教學的助推器。
一年級數學評課稿錦集2
今天聽了周老師執教的《找規律》一課。她分別從猜謎導入,引出規律、創設情境,探索規律、動手操作,感受規律、聯系實際,尋找規律、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總結評價,延伸規律這十二個層次展開教學。
一、猜謎導入,引出規律
讓學生從簡單的猜謎游戲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規律的存在,通過先出示熊貓、小狗,讓學生猜后面的動物,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心,為找規律奠定心理基礎。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這一環節,教師利用主題圖,為學生創設了紅花和藍花的問題情境,突出了學生的主題探索活動,在學生隨意觀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發現、交流,使每一位學生都經歷了不同的探索過程,有不同的體驗和發現,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發現的規律,增強他們探索、研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三、動手操作,感受規律
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分析,使學生把獲得的具體的、感性的認識逐步上升為數學思考,初步感受有關的簡單數學模型。并通過讓學生從前往后看和從后往前看,感知不同的規律。
四、聯系實際,尋找規律
通過欣賞與廣泛尋找生活中具有相同規律的現象,拓寬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體會生活中規律的普遍性。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啟發學生用數學思想審視生活,使學到的知識更加牢固有用,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五、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布置開放性作業,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晚會時用的禮帽,進一步把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使學生體驗用數學知識裝扮生活,美化生活的愉悅。
【一年級數學評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評課稿01-28
數學評課稿(精選)10-01
數學評課稿03-01
(精選)數學評課稿06-14
初中數學評課稿 初中數學評課稿最新08-19
數學課評課稿03-08
初中數學評課稿精選04-09
數學評課稿【薦】07-31
數學《統計》評課稿04-09
數學方程評課稿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