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端午節作文8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作文 篇1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而古老的節日——端午節。我喜歡這個節日,因為我特別喜歡吃粽子。
聽爸爸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因報國無門,在這天投江而死。老百姓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兒去咬屈原的身體,紛紛劃著船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各地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了。
在我的家鄉,賽龍舟是組織不了的,但吃粽子的習俗是必不可少的。那也是我的最愛,大人們圍在桌子旁,七手八腳地包著粽子,而我站在旁邊,一邊看著她們裹粽子,一邊聽著老人講故事,像過年似的,非常開心。等到粽子下鍋,不一會兒,廚房便彌漫著層層粽香,讓人垂涎欲滴;熟了,便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一口咬下去,哇!那感覺沒得說啦!
除了吃粽子,那天飯桌上還有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等菜,爸爸還要喝黃酒,爸爸說這叫“五黃”,因為端午節是五月天熱的開始,蛇蟲開始活躍,而傳說中“五黃”可以驅邪解毒,所以端午節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祈求防疫祛病、驅毒、健康長壽的`重大節日,有的地方還有佩香囊、掛鐘馗像的習俗呢!
真想不到端午節有這么多的講究!我喜歡這個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2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飲雄黃酒、賽龍舟等等。
今年端午節,姑姑也包起了粽子。只見姑姑熟練地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腌好的五花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然后用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很快一個個又大又好看的粽子就包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好后,大家都坐在桌子旁,吃起了香噴噴粽子,感覺太好了!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帶著我去曾國藩詩文島看龍舟比賽。到了漣水河邊,我看到四面八方早已人山人海了,突然,河面上一架紅色龍舟快速地飛馳而來,激起人群的一片吶喊聲。而在不遠處,有個黃色龍舟卻呆在那兒一動也不動,我很奇怪,爸爸說:“紅色的龍舟那是在熱身,而黃色龍舟在休息”,哦,原來如此。過了一會,黃色龍舟慢慢地游到起點,好!只聽到一聲炮響,比賽開始了,很快,紅龍一下就把黃龍遠遠地給拋在后面了,當黃龍游到我們面前時,隨著站在岸邊上的我們大聲呼喊,黃龍不知哪來的勁,飛快地向終點駛去,黃龍最終超越了紅龍,一開始就拿了第一名。第二場比賽很快又開始了,紅龍還是在前面,不知是為什么,站在岸邊的我們只要大聲喊加油,黃龍就跑得得非常快速,但我們沒有呼喊時,黃龍就又在紅龍后面了,就這樣來來回回的搶先,太過癮了。最后,紅龍贏了,它們就這樣打成了平手。看完比賽,依依不舍的回家后,我的`腦海還仍就記得那激烈的龍舟比賽!真的很棒!
端午節作文 篇4
從甜甜的睡夢中醒來,我伸了伸懶腰,一想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興奮得從床上蹦了起來,沖到廚房里找媽媽。
“媽媽,今天是端午節,我可是要吃粽子的呀!”一進廚房,我就嚷到。只見媽媽像變魔術似的,從袋子里“變”出了一串又肥又大的粽子。那粽子散發出陣陣濃香,把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巴不得馬上就拿一個來解解饞。
媽媽就像是我肚子里的小蛔蟲,指著我的小鼻子說:“小饞貓,我現在就弄點給你吃。”媽媽用剪刀剪開扎著粽子的繩子,剝開包著的兩層竹葉片。粽子像跳水運動員翻了個身,落在媽媽早已準備好的碗里。一塊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呈現在我眼前,只見那粽子是黑紅黑紅的',上面點綴著黑色的蘑菇,又白又紅的肉,白色的雞蛋,粒粒糯米,就像顆顆小小的珍珠。這些糯米你粘著我,我粘著你,就像七兄弟。
我秋風掃落葉般,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粽子就被我掃了個精光。
我還覺得不過癮,還想再吃一個,就對媽媽說:“媽媽,再來一個粽子。”媽媽看了看我,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連眼淚都流了出來,我看媽媽笑成了一團,摸不著頭腦,跑到鏡子前一看,呀,我就像馬戲團里的小丑,成了個大花臉。甚至連眉毛也不能“幸免于難”。我連忙用毛巾把臉洗了一干二凈。
我又重新回到桌上,津津有味地吃起第二個粽子。
這一個端午節真有趣!
端午節作文 篇5
一看到老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老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能避免災害,由此能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老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老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老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并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能放一些大棗、葡萄干、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老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今天我參加了宋卓侖和徐子豪昊組織的“吉祥端午體驗民俗”親子社團活動。
早上起床后,爸爸給我準備了艾蒿水讓我洗臉,爸爸說:“端午節這天,用艾蒿水洗臉和身體能去除疾病。”我突然想起,我以前的蕁麻疹就是用艾蒿水泡好的。洗完臉,我和爸爸就出門了,我們步行五分鐘就到了活動地點。
同學們都到齊后,盧老師說:“同學們,我先來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為什么在端午節這天用艾蒿水洗臉和身體嗎?”王梓明名說:“能去寒。”李佳月說:“能去疾病。”盧老師說:“對了,能去除疾病。另外,在手腕和腳踝上系五彩繩也能去病去邪,在端午節過后的`第一場雨,把繩子剪掉扔進水里,所有的病痛和災難都會隨之而去。按照端午節的習俗,除了用艾蒿水洗臉和身體、系五彩繩之外,還要吃美味的粽子。下面讓王若菲姥姥教我們包粽子吧!”
王若飛姥姥說:“下面我來教大家包粽子。首先把棕葉對折,卷成漏斗形,放一些米進去,等米離邊沿大約一厘米時,放一顆大棗,用米填平,再灑點水,以防米松散,最后用葉尖把口包好,用細繩捆好打結粽子就包好了,可以準備放鍋里蒸了。”王若菲姥姥講完后,我們就開始自己包粽子了。
同學們都包得很認真,可是我包粽子包到把一顆大棗放里,用米填平灑點水就不知道該怎么包了,后來我請求王藝博媽媽幫我把粽子包好了,我學會了,等我包第二個粽子的時候,很快就包好了。
今年,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還能吃到自己包的粽子,我很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昨天和前天都是潑水節。
今天,媽媽從明水帶著我和我弟弟、有我姨、還有我叔叔去了百脈泉,走啊走啊,走了不久看見了個牌子上面只有兩個字叫墨泉,我說:“媽媽我們去墨泉吧?”媽媽說:“這就是要去墨泉。”到 了墨泉,我姨說:“誰怎么倒著流呢?”忽然。我一抬頭,看見了潑水節的照片,下面寫著好多小字,讓人看不清楚。我就不給大家講了。叔叔說:“我們出去吧,不早了。”于是我們就出去了。這一 次打的字很少。
端午節作文 篇8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走過別人家的廚窗,飄來粽葉的清香把我又帶回到久遠的那年那月那個地方,粽葉的香味帶給游子們想家的甜美,也是粽子的淳樸味道讓我更想家。
童年的端午節,媽媽會帶上我去山上找粽葉(蘆竹的葉子)。在找粽葉的時侯,媽媽也會在山上帶我去找些艾葉,菖蒲,桉樹葉,梔子花,獨頭蒜等回來,找回來后媽媽會把葉子洗干凈放在一口大鍋里煮軟待用。煮葉子的間隙,媽媽就把采回來的艾葉,菖蒲等用稻草一小扎一小扎地掛在每道門上,據說這樣是可以避邪(我們老家是嘉陵江支流邊上,每年端午節都會發洪水,也是這樣的洪水時不時會破壞我們的莊稼,還會偶爾讓某家的小娃娃溺水,記得我們家有一片地靠在水渠的邊上,每年端午節漲了大水,長在邊上的南瓜絲瓜白瓜等都被淹在水里,瓜蔓上都是紅泥,每次漲大水大人們都是特別的`心痛,所以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避邪,也用粽子去獻給河神,祈求她會保佑我們平安健康)。
粽葉煮好了,媽媽再清洗一遍泡在盆子里,另一個盆子上面有一個竹做的器皿,可以把糯米里面的水份濾掉,糯米邊上還會放上幾碟紅豆綠豆花生紅棗等,再配上高腳板凳 (把綁粽子的繩子系在高腳凳上,繩子也是從山上扯來的燈芯草,呵呵,是不是很環保,完完全全正宗的綠色食品)。一切準備就緒,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一張張綠油油地葉子經過媽媽靈巧的手把白白的糯米紅豆綠豆紅棗花生等象變魔術一樣地包成一個個的金字塔,(包粽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要包至少100個以上,那年那月,眾鄉親間都有著淳厚的友誼,媽媽會多包一些,等粽子熟了,媽媽會叫我送去給曹媽雷媽楊媽宋媽家,這送的過程中媽媽是想讓我們多給大家交流,多學些待人處事的道理,多去關愛身邊的長輩,因為是眾鄉親看護我們長大的,要懂感恩,哎,媽媽真是用心良苦)。
煮粽也是一個等待的過程,媽媽會在灶里加上很多大塊的木柴,讓柴火自己慢慢燃燒。這期間媽媽會找來針線幫我們串項圈了,看到這你肯定不知道是啥,那就是把最早采回的艾葉尖兒,菖蒲根(用刀切成一個個小圈兒,梔子花,獨頭蒜串成一個圓,然后掛在我們的脖子上。若剛巧那年家里有一個年滿12周歲的娃娃,還得用紅布包些棉花做成一只俏皮的猴子一起掛在脖子上。記得那年小妹12歲時,媽媽親手做的一個乖巧好看的紅猴子,妹妹戴出去,滿村的嬸子大娘們都夸媽媽手巧呢)。然后媽媽會把從街上買回的雄黃放在白酒里面磨成雄黃酒,聽媽媽說雄黃酒是百蟲的克星,媽媽就用雄黃酒涂在我們的額頭正中(很象一個美人點),下巴,胸口,背上,腿上等,等這些做完鍋里的粽子熟了。
鍋里不時飄出來的粽香早都把我們這幫娃娃們饞得不行了,媽媽把頭天晚上特制的紅糖漿端出來倒在青花瓷碟里,然后從鍋里為我們撈上一串飽滿的粽子,剝開綠色的粽葉兒,跳入眼瞼的是如水晶一樣晶瑩剔透的金字塔,綠豆紅豆就那么害羞地暈染開來,把一個個水晶透瑩的糯米點綴得極有食欲,極不可奈地用筷子串上一個在糖漿里打個滾兒,使勁兒地咬上一口,糯滑,香甜,美極了。只三口就把一好好的金字塔給吞了。粽子的香味兒也招來了小伙伴們,每個小伙伴們都饞涎欲滴地望著鍋里的粽子,媽媽總是樂呵呵地為每個小朋友們剝上一粒,用筷子串上遞給他們。一群小家伙吃飽后,媽媽也會把磨好的雄黃酒替沒有抹上的小伙伴們抹上,一邊抹一邊也會念叨:請河神保佑娃兒們健健康康地長大,不生瘡不害病。
吃飽了,媽媽就用竹筐裝上包得最好最好的粽子去拜河神,河面上是各村備好的龍舟。每家每戶都把上供河神的供品放在龍舟上,然后由最權威的那個首領帶去河最深的地方投下河。等一切上供結束,就是那天的龍舟賽了,一個個身強體壯的小伙兒用盡全身力氣劃呀劃呀,首先到達岸邊的勇士們一個個笑開了花,奪冠都那么神彩飛揚。
兒時的粽香還在腦海里回味無窮,現在屬于我的端午節在哪里?!我期待那淳厚濃郁的粽香,也感恩生我養我的母親,更想在每個端午節我都能回到那年那月那個地方!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端午節作文03-26
端午節作文03-26
端午節作文03-26
端午節的作文03-27
端午節作文03-24
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作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