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合集(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跡吧,事跡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1
當孩子比不上“別人家孩子”的時候,當家長覺得孩子總是不盡如意的時候,可曾想過,除了一味指責,是不是更應該為孩子提供幫助和支持,陪他尋找更多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沒有人會生來成功,如果孩子們在學習過程遇到了問題,我們也不能急于指責孩子,而是應該耐心地找出問題,分析解決辦法。譬如,試著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建立錯題集,改進寫字速度……總之,請相信,這世上沒有毫無理由的成功,不過是找準方向,然后不斷努力罷了!
頂級運動員如此,我們的孩子更如此。
蘇炳添父母對兒子的評價很低調,只說努力了就好,結果怎么樣現在誰都不能下定論;兒子能有多點時間回家看望父母,他們倒是高興,一年見不上一兩次面,挺想念兒子的;當然,不能影響比賽和學習,兒子既要好好比賽,也要好好讀書,將來年紀大了跑不動了,能有份穩定的工作就好。
也正是蘇炳添父母對孩子不驕不躁的教養態度,蘇炳添對待比賽時才能永遠保持一顆冷靜踏實的平常心。
自律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蘇炳添一直很小心地看護自己的身體。他作息非常規律,晚上23點睡覺,早上7點多起床,不抽煙不喝酒,也不追求大運動量訓練。他曾提過自己在2020年上半年訓練到骨裂的一段“小插曲”。
“2020年在封閉備戰的時候,成績也不比今年的成績差很多的,但是一直沒有比賽,然后在5月底的時候就訓練過度,就出現了一些骨裂,然后看到鉆石聯賽取消,國內所有的比賽都取消,我自己就請假回家了。”
這就是蘇炳添之所以能夠在31歲依舊成為中國短跑領軍人物的重要原因——不管面對任何情況,他都極度自律地完成訓練計劃;不管年齡多大,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成績,將技術推進到新的高度,他都愿意做出改變和嘗試。
有時,那些努力和嘗試并不一定能幫助到他,就像他所說,有的帶來了傷病,讓人不得已選擇放棄,但有也有另一些帶來了積極的進步,激勵人繼續打磨到完美。
正是蘇炳添對待短跑的極度自律和不斷探索的精神,他才能一次次突破極限,做到更好。我們的孩子不一定要成為冠軍,但也應該有進取心,對待自己想要做好的事保持專注的態度,自覺自律地努力達到目標。
“我們這一代能做到的,也就是這一點(站上奧運決賽)了,我希望我們后面的年輕運動員,可以借鑒我的訓練手段,然后調整,這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資源。”
站在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里,蘇炳添說到了劉翔,“劉翔就像是中國田徑的開路人”。而如今,蘇炳添成了下一座燈塔,把劉翔給他帶來的那束希望之光,照得更亮、照得更遠。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2
這個暑假,人們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奧運會了。當奧運健兒經過奮力拼搏獲得獎牌的那一刻,全場掌聲雷動,榮譽和嘉獎紛沓至來。可是,很少有人體會到這些奧運健兒所經驗過的苦痛和磨難。
奧運會田徑男子100米短跑預賽,中國隊的三名選手出戰,蘇炳添、謝震業和吳智強。最終蘇炳添以10秒05小組其次名勝利晉級到半決賽,他連續兩屆奧運會晉級到半決賽,也創建了紀錄。謝震業10秒16和吳智強10秒18缺憾出局,半決賽中蘇炳添跑進了職業生涯最好的`成果挺進決賽。 9秒98,在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沒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或許是受到英國選手休斯搶跑的影響,他的起跑反應慢了一點,導致他最擅長的起跑沒能做好,最終只能是略有缺憾的獲得第六名。 雖有缺憾,但這已經是中國田徑選手的最好成果,同時也是亞洲選手的最好成果。一個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站在了幾乎是黑人專屬的奧運百米決賽賽道上,這是很多年前我們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0.01秒眨擠眼就過去了,但每個0.01秒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極限。”蘇炳添曾這樣描述0.01秒的定義,看運動員在場上拼搏的時候,身為中學生的我們應當也不斷超越自己,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奮斗。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3
最初,其實沒人看好蘇炳添。他的身體條件并不優越。小時候在體校,甚至曾因身材矮小,而遭遇教練勸他離開田徑隊。從10秒59到9秒99,蘇炳添用了整整9年。
我們總以為天才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生來就是天才。殊不知,那個在舞臺上閃著光的人,他在灰暗的角落遭受過多少寂寞,付出了多少無人問津的努力,又耐受了多少回脫胎換骨的自我蛻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是因為從父母眼中看到了光,孩子未來的'模樣才被被慢慢點亮。就拿運動健兒來說,如果您也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終身鍛煉,終身成長,在家庭中也不能忽視體育的重要性。
首先父母要有體育鍛煉的愛好,定時拿出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只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父母要有良好的體育習慣,以自己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帶孩子多進行體育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體魄與身體素質。
其次,體育鍛煉是提升孩子意志力、自制力的重要方式,當然,這需要家長充分引導,以身作則!孩子由于還處于未成年階段,對待困難容易氣餒,容易放棄。父母應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失敗觀。
此外,家長還可以及時關注一些體育方面的話題,讓孩子接受到一些體育知識,提升體育的興趣。在飯桌上,茶余飯后之時,不再只一味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多給孩子講講體育新聞或者趣聞,對提高孩子對體育的興趣頗有助益。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4
中國田徑一直有一個夢,那就是在百米賽場上,中國選手能占有一席之地。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百米賽場“飛人”大戰中一飛沖天,成功圓夢。
夢想的實現離不開不懈奮斗,在百米跑道上,運動員每快0.001秒,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每一次的自我超越,都離不開對夢想的執著和日復一日的堅持。每次站上賽場,他都拿著卷尺測量起跑器距離的'細節家喻戶曉。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訓練場上他一遍又一遍地蹬踏起跑器,一次又一次地回看錄像。壓低身體向前,起身,沖出跑道,再回到起點,俯身,沖出跑道……每個動作都全神貫注、精益求精,每場訓練都會全力以赴、力求突破。成千上萬次的錘煉,艱苦卓絕的奮斗才成就了賽場上的速度突破。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沒有一蹴而就的勝利,體育競技的賽場也不例外。他在重大賽事中因為搶跑被罰下場,但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把照片存進手機,提醒自己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25歲時,他萌生了更換起跑腳的想法,這意味著他既要與自己長期訓練中形成的習慣對抗,也要與可能出現的一連串不理想成績對抗。30歲時,骨裂和腰傷的苦痛曾一度令他消沉,但最終他還是憑借頑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走出低迷,堅韌不拔,鍥而不舍,不向挫折低頭。
從首次突破10秒大關到10次跑進10秒,從追平亞洲紀錄到將亞洲紀錄大幅提升0.08秒……他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但其實除了短跑運動員的身份,他還是一名老師。在課堂上除了耐心指導動作外,他也樂于分享自己運動生涯中的奮進故事,“若不是百煉成鋼,誰能飽經風霜;若不是咬緊牙關,誰能一路向前”,他正在更多人的心中埋下拼搏的種子、注入前行的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5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上,蘇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亞洲紀錄,成為首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亞洲人。這種突破創造了歷史,這種突破振奮人心,而蘇炳添的那種堅持“進步”的精神,更加值得我們學習。
半決賽中,蘇炳添在第三小組第四道。發槍前,他揪了揪緊身衣,雙手合十,大拇指與食指擺出一個“一厘米”的手勢。賽后記者跟他求證手勢的意思,他說這是提醒自己“進步一點點就好”。
蘇炳添的“進步一點點”是中國人的一大步,也是亞洲人的一大步。但是這“一點點”是突破極限的挑戰,是要建立在日復一日的訓練與自我突破上。蘇炳添說,自己從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時間。此后,他又為自己制定接下來的0.01秒的目標,“聽起來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愿意去嘗試。”
為此,他保持嚴格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堅持訓練,讓自己的身體機能在32歲還保持在巔峰狀態。就是為了能不斷實現“進步一點點”。
在知乎上回答“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種怎樣的體驗時”,蘇炳添也說訓練很累,“很枯燥,有時候確實練著練著就會想,太累了,明天還要練啊太累了,還要練那么多年,怎么堅持啊……”但他也說,“這樣堅持下去也是一個再次挖掘自己潛力的過程。”
蘇炳添做到了,他以9秒83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成功闖入奧運會決賽,成為中國奧運歷史第一人,刷新了亞洲紀錄。這背后是他鍥而不舍的努力、始終如一的堅持。
拿金牌可喜,刷新記錄可喜,但這些站上世界頂尖賽場的運動員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更可寶貴。“進步一點點就好”不僅是蘇炳添的追求,更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座右銘。
我們常說,“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立長志者,不期速成,從“進步一點點”開始,堅持“進步”,必將會離目標越來越近。龜兔賽跑的故事,“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語,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能堅持的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例子:有人說要減肥,然后呢,就一頓操作猛如虎,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餓死,或者恨不得把自己累死。這種狀態明顯不可持續,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減肥”僅僅成了一句天天掛在嘴邊的口號;有人說要閱讀,讓自己變得“有深度”,于是捧一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看了兩頁之后覺得“太有深度”,棄之……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曾經說過:“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同樣的道理,想要做成事,就不要妄圖一口吃成個胖子。要學會循序漸進、持續發展。“進步一點點就好”,就是這樣。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我們也應該提醒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訝到了,博爾特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飛人,連續三屆拿到奧運百米金牌。可是博爾特也被蘇炳添驚到了:沒有想到站在身邊的小伙子居然反應這么的快,起跑的那一瞬間讓他不知所措。
博爾特曾在一次采訪中說:“槍聲一響,我身邊的小伙子就飛奔出去,我有點不知所措,結果就失足了。”他對于蘇炳添的實力也是非常的認可,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后面才會拼命追趕上去。
能進入百米決賽是每個亞洲人都不敢幻想的奢望,只有跑進10秒才有希望。為此,蘇炳添2014年底,選擇了一個比較大風險的決定:就是把起跑腳換了。為什么要換?是因為想要得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新的節奏,這樣的話在100米才可能會有一個突破。
而做這個改變和選擇太難了,改變之前問了很多的專家:不做出一些改變的話可能很難突破10秒,參考了劉翔的“八改七”,所以蘇炳添最后狠下心來做出了這個改變。就像剛開始是用右手吃飯,突然間變左手,你夾都夾不到,怎么不難呢?蘇炳添剛開始,連起跑怎么發力都完全不會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三組對決過后,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成功入圍男子100米決賽,也成為首位闖進奧運會百米決賽的中國人。而在奧運賽場上,9秒83也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成績。2016年里約奧運會,博爾特奪取金牌的成績是9秒81,蘇炳添只比博爾特僅僅慢了0.02秒。32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通過多年以來的努力,終于站在了100米跑道上面。
蘇炳添一戰打破了三個紀錄:
首先,新中國從1984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到現在37年的歷史上,首次有中國男性運動員打進到100米決賽的賽場,絕無僅有,這個意義不亞于當年劉翔闖進奧運會決賽并且奪冠。
第二,在1932年的奧運會上,曾經有一位日本運動員打進到奧運會男子100米的決賽圈,但他不是第一名,而且那個時候是用手計時的時代,跟電子技術時代差的還比較多。
第三,亞洲國家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也就是第2屆奧運會上,到現在121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位亞洲運動員以100米半決賽第1名的身份進入到世界最頂級的百米飛人大戰的決賽。
這是史無前例的偉大榮耀,屬于偉大的中國,也屬于亞洲。年過30的蘇炳添,靠著頑強的自律,靠著超強的意志品質,成功的打進到了100米的決賽當中,為全亞洲人長臉。就連中國田徑名將劉翔在微博上也發文祝賀蘇炳添:“封神!9秒83!”
此前展望半決賽時,蘇炳添強調,半決賽就是自己的決賽:“對我來說,能夠進入決賽就算完成任務。如果能夠突破10秒大關,進決賽應該沒問題。”
看了比賽,真是激動得哭了!太不容易了!簡直是一戰封神!正像劉翔所贊揚的那樣,這是中國奇跡和中國速度,這也是亞洲奇跡和亞洲速度!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每一次踏上賽場,蘇炳添的腦海里都只有一件事:竭盡全力跑出“中國速度”,為祖國添彩!能打破亞洲紀錄,打破黃種人的極限,站在東京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所有的夢想都在這一瞬間變成了現實! 把半決賽當成決賽。是啊,人生路上關鍵的每一步都需要這種精神,我要向蘇炳添學習,他是我最崇拜的奧運英雄。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6
奧運賽場奇跡的背后,更有一位田徑老將不斷嚴苛訓練,并且不斷改進技術的職業精神。我們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蘇炳添訓練備戰的視頻——蘇炳添從壓腿、拉伸到高抬腿,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茍,甚至在適應跑道的起跑訓練中,他還拿著卷尺反復測量起跑器到起跑線之間的距離,要求精確到毫米。
成功沒有捷徑可以走,我們共同見證了蘇炳添的輝煌,也不該忽視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刻苦訓練。這個世界上不乏天才和智者,但不能持之以恒,注定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就。看到鏡頭里蘇炳添壯碩的肌肉、健美的身材,我們就能感受到他為自己的事業付出了多少。
或許,蘇炳添很難得到奧運金牌,很難成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但他通過努力和奮斗接近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極限。這種自我挑戰的精神,是一位運動員留給后來者的寶貴財富。
蘇炳添,一個讓中國觀眾有了“百米短跑摘牌”念想的名字。倫敦、里約他連續跑進半決賽,在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他繼續締造中國傳奇。半決賽跑出9秒83,打破亞洲紀錄,成為首位站上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跑道的中國人。
在參加比賽之前,蘇炳添對著鏡頭做出手勢,表示自己“每次能進步一點點就好”。作為一位優秀的運動員,他深知自己到達一定水平后,再想往上攀登,可謂難上加難。
這個道理也適用于我們這樣的普通人。無論身處哪一個行業和崗位,只要我們能做到精益求精、不斷進取,都有可能取得讓自己和旁人意想不到的成績。事在人為,這正是蘇炳添的故事最值得學習的地方。
8月1日,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蘇炳添跑出了9秒83的驚人成績,在刷新個人最好成績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由此,蘇炳添也成為了歷史上首位闖入奧運會百米決賽的黃種人。
在男子一百米這個被黑人運動員統治的運動中,亞洲本土選手想跑進10秒都非常困難,9秒85一度被認為是黃種人百米的極限速度。而被稱作“跑得最快的亞洲人”的蘇炳添,一直不斷挑戰著極限。蘇炳添曾在不同的場合表達過,他覺得亞洲人是可以跑到9秒85這個成績的,如今蘇炳添做到了,他用成績證明了:黃種人的極限遠不止此。
蘇炳添參加此次東京奧運會之前,一直非常的低調,除了不得不與外界接觸以外,基本上每天就是進行常規室內訓練和在跑道上度過自己一天,他為了自己的田徑事業可以說沒有其他別的愛好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如何讓自己更快的道路上,從上一屆亞錦賽上蘇炳添一戰成名后,能夠來到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并且帶給大家新的驚喜,是他的理想,甚至他擁有能夠在奧運會賽場上奪冠的野心。從小接觸體育競技的.他樹立了好勝心,每次參加比賽,其實教練組對他已經非常滿意的時候,他總是能夠為自己挑出毛病,那時候可能蘇炳添沒有說出來,他在那時就已經胸懷世界了,他沒有跟自己的隊友進行比較,一直在和世界一流水平找差距。
誰說黃種人跑步不進10秒,誰說亞洲人不能夠在100米世界比賽上取得好成績,這是蘇炳添一直不服氣的東西。他是個非常聽話的人,對于教練員安排的訓練任務從來不打折扣,但是他唯一不服氣的就是自己,已經成為亞洲記錄保持者的同時,他想要做的就是如何突破10秒這樣的魔咒,他每天的訓練強度非常的大,100米運動是無氧運動,經常在連續的訓練中導致腦部缺氧,出現惡心頭暈的癥狀,但是很少能夠在他的嘴里聽說休息這兩個字,對自己不能適應跑道上比賽的問題,他進行室內的基礎訓練,為了保證正常需要的營養,并且又能夠保證身體肌肉鍛煉需要的營養,他每天都是按照教練組安排的飲食進行就餐,從來沒有隨心所欲過,對于一些平常人可以隨意飲食,對于他來說這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蘇炳的毅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其他運動員的主教練都是在叮囑訓練,只有蘇炳添的教練叮囑的就是讓他多休息,他是一個閑不住的人,為了田徑事業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讓田徑成為了他的人生,他的人生也是為田徑而生的。
初中進入學校田徑隊,蘇炳添并不像別的體育生那樣張揚,一直都顯得安靜低調。在學校田徑隊的時候,從來不缺勤,每次訓練都積極參加。即便剛剛入隊,還沒有成為正式隊員,蘇炳添也從來沒有把參加訓練當做可有可無的隨便試試,對教練布置的任務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這種自律的態度一直伴隨著蘇炳添成長。每次家庭聚會,大家都是吃吃喝喝,蘇炳添從來不亂吃東西,不吃豬肉,更從來不喝酒。省隊教練也大贊蘇炳添的自律能力,在省隊、國家隊都是統一的飲食,有嚴格規定,但放假回家,很多運動員都會放松對自己的約束,而蘇炳添回家之后也是嚴格按照飲食要求,滴酒不沾。
2015年年初,為了爭取看似簡單的“更快”二字,蘇炳添開始改變起跑技術:起跑腳由右腳改為左腳,改變發力習慣,步數由原來47步增加到48步。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冒險,就如同從右撇子改為左撇子,十幾年訓練積累下來的肌肉記憶和發力習慣不是一下子就推倒重來的。賭上的,不僅是自己的身體,還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蘇炳添說,“我相信自己,不相信極限”。于是,新的大門為這位敢“以剛克剛”的男人打開。
蘇炳添今天的成就絕對不是偶然,而是自己努力的結果,9秒83的背后,暗含了蘇炳添多少的努力,可以已經沒有數量能夠形容了,用自己的心血來證明自己。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7
2013年3月6日,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南京站男子60米預賽,蘇炳添以6秒56平全國紀錄的成績晉級,決賽以6秒55的成績問鼎冠軍,并刷新了自己保持的全國紀錄。4月27日,全國田徑大獎賽肇慶站男子100米決賽,蘇炳添以10秒23的成績獲得亞軍。5月21日,國際田聯世界田徑挑戰賽北京站百米飛人大賽,蘇炳添以10秒06(順風0.1米/秒)的成績獲得銅牌,刷新個人最好成績。5月29日,全國田徑錦標賽暨十二運會田徑項目預選賽男子百米飛人大戰,蘇炳添在決賽中以10秒17(逆風0.9米/秒)的成績率先沖線,第四次問鼎全錦賽男子100米冠軍,并實現了在該項目的三連冠。 7月4日,第20屆亞洲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飛人大戰,蘇炳添以10秒17(逆風0.3米/秒)的成績衛冕,成為第二位兩獲亞錦賽桂冠的百米飛人。 8月11日,莫斯科第14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預賽,蘇炳添跑出10秒16(逆風0.1米/秒),與隊友張培萌創歷史地雙雙闖進半決賽。9月8日,在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10秒12的成績奪得亞軍。 9月11日,蘇炳添與梁嘉鴻、譚巨全和莫有雪代表廣東隊以38秒73成功衛冕男子4×100米冠軍。10月8日,第六屆東亞運動會男子百米決賽中,蘇炳添成功衛冕,并追平該項目賽會紀錄。
2014年2月9日,在比利時根特舉行的國際田聯室內賽60米比賽,蘇炳添以6秒66獲得亞軍。 [46] 3月8日,在波蘭索波特舉行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男子60米大賽中,蘇炳添在預賽和半決賽分別跑出6秒58和6秒57的佳績,成為第一位殺入世界大賽短跑決賽的中國選手,并以6秒52勇奪第4,并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全國紀錄,創中國在室內世錦賽短跑項目歷史最好成績。9月28日晚,在仁川亞運會男子百米飛人大戰,蘇炳添以10秒10為中國隊獲得男子100米亞軍。10月2日,在仁川亞運田徑男子4 x 100米接力的比賽中,他和陳時偉、謝震業、張培萌組成的中國隊以37秒99破亞洲紀錄的.成績奪冠,這是中國隊連續在兩屆亞運會上打破紀錄的方式奪得該項目的冠軍。10月9日,獲得2014年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比賽亞軍。
2022年1月,國際田聯公布了2022賽季各單項首期世界排名。在男子100米(含室內50米-60米)排名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1325分排名第8,同時他也是世界前10中唯一一名亞洲選手。上賽季,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中跑出9秒83的個人最好成績,成功躋身決賽。
蘇炳添早年經歷
蘇炳添,廣東中山人。初中時期,蘇炳添與短跑結緣,上初二時,他為了逃避留校補課而參加學校的田徑隊。2004年11月,15歲的蘇炳添第一次參加了正規的比賽——中山市中學生田徑比賽。他自發參加比賽,結果他在100米的比賽上以11秒72的成績(秒表計時)拿到第一名。之后,中山市體校田徑教師寧德寶把蘇炳添招進了麾下。12月,蘇炳添被中山市體育運動學校錄取,開始接受系統的專業化訓練。訓練了三個月后,蘇炳添第一次參加省里面的邀請賽,100米和200米都進入了決賽,其中100米的成績達到了電計時11秒7。2005年11月,蘇炳添參加廣東省田徑公開賽以7秒31獲得60米比賽第三名,以11秒34獲得100米第三名。2006年,在香港對抗賽上,蘇炳添收獲了100米和200米比賽的冠軍,在100米跑出10秒59、200米跑出的21秒多的成績都接近了健將級運動員的水平。9月,蘇炳添參加廣東省田徑邀請賽以10秒66奪得100米冠軍。同年12月,蘇炳添被招進廣東省田徑隊進行更高級別的訓練。
蘇炳添教練評價
“蘇炳添雖然個子不高,但是身材勻稱,在跑的時候節奏感很好,眼神顯得很堅定,跑出去那種氣勢就像脫韁的野馬,步頻快,很有殺氣。”(中山市體校田徑教師寧德寶評價)
“蘇炳添很有天賦,在他還是青年運動員的時候就已經在省運會上獲得了男子100米和200米項目的金牌,當時他100米最好的成績是10秒59。”(教練袁國強評價)
“我帶了他快十年了,可以說他是我帶過的最自覺的隊員。十年來,在訓練場地上他只要出現在我的視線范圍內,就絕對是在訓練,從不偷懶。而且他在隊員中從來都是以身作則,不會在訓練過程中拉著隊友聊天,玩手機。訓練之外,蘇炳添的生活最多就是上上網,很多運動員抽煙喝酒,夜不歸宿等不良習慣他看不慣。所以作為教練我很放心,即便他不在我眼皮底下,也能保質保量地完成訓練,動作永遠是最規范的。”(教練袁國強評價)
“蘇炳添非常偉大。過去我們一直認為自己跑不過黑人選手,每到大賽,輸竟然成了‘正常’結果。整整等了幾代人,我們才贏來了蘇炳添的爆發。他的突破有一個特別大的意義,那就是打破了我們長期被禁錮的思想和一些神話性的東西,挖掘出了隊員的潛力。”(中國田徑隊總教練馮樹勇評價)
“他的訓練態度是中國田徑運動員中少有的,根本不需要教練去鞭策。”(外教亨廷頓評價)
“蘇炳添太自律了,而且太職業了。他身上具備的這些素質,是大部分中國運動員仍然要學習的。”(外教亨廷頓評價)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8
8月1日晚上八點五十分東京奧運男子百米飛人大賽正式上演,由于蘇炳添半決賽以九秒八三的成績成為了首個在奧運會闖入決賽的亞洲人,這場比賽自然引起了全體中國人的極大關注,我也聚精會神地全程看了比賽,八人參賽,氣氛緊張得空氣像要凝固,讓我想起了觀看劉翔參加一百一十米爛倫敦奧運會決賽有極為類似的心情,因為實在太緊張了有一名選手搶跑,本次比賽對搶跑是零容忍,這名運動員被直接罰下失去了比賽資格,決賽只剩七名運動員發令槍再次響起。
七名運動員如離弦之箭射向向終點,蘇炳添雖然拼勁全力還是始終沒有取得領先,最終以九秒九一取得第六名的成績讓中國人的名字第一次寫上了奧運會百米飛人大賽的成績單,我沒有感到意外只是能夠理解這個結果,恰恰就是蘇炳添自己的選擇,是他根據自己的實力現實地選擇了讓自己最好的'狀態以最好的成績九秒八三確保能夠進入決賽以實現零的突破,而不是留在決賽真是一場精彩的比賽,向這位三十一歲的老將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9
東京奧運會的一戰封神又一次讓中國“飛人”出現在了大眾的眼前,而立之年對于一個短跑運動員來說算得上高齡,在觀看過2021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之后我懷著敬佩的心情去了解了這位傳奇的運動員。
蘇炳添是男子六十米、一百米短跑亞洲紀錄保持者。回望這位中國“飛人”的職業生涯,值得夸贊的不只是他取得無數榮譽,還有他鍥而不舍、勇于突破的精神。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于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作為一名專業運動員,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之中常常會遭受傷痛的困擾。2010年上半年,蘇炳添由于傷病原因基本未參加訓練,主要以養傷和力量訓練為主。然而在這種自身條件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他與陸斌、梁嘉鴻、勞義組成的中國隊在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中奪冠并刷新全國紀錄和亞運會紀錄,其實力可見一斑。除了超人的實力外,蘇炳添的成功離不開他時刻的自我反省和超越,2015年,他將十幾年的訓練全部推翻,開始改變起跑技術,所幸付出沒有白費,他在那一年首次突破“十秒大關”。2019年,因為腰傷蘇炳添被迫離開賽場,當所有人認為他會選擇退役的時候,他站上了東京奧運會的賽場跑出了9秒83的優異成績,又一次刷新了亞洲紀錄,老將不老,32封神!更高、更快、更強,蘇炳添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一次又一次詮釋奧運精神。
如果雛鷹不離開自幼依賴的巢穴將永遠無法翱翔于空中;如果蝴蝶不掙脫溫暖安逸的蛹室將永遠無法領略鮮花的芬芳;如果種子不沖破肥沃厚實的泥土將永遠無法收獲累累碩果。成長本就是一個不斷突破過去的自我然后尋找新的自我的過程,正如人民日報所說“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身為當代青年大學生,我們正應該學習蘇炳添身上這種不服輸、敢拼搏的精神,在個人的學習與生活中勇于嘗試、勇于拼搏、敢于跳出舒適圈尋找更優秀、更耀眼的自己。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10
這個假期,人們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奧運會了。當奧運健兒經過奮力拼搏獲得獎牌的那一刻,全場掌聲雷動,榮譽和獎勵紛沓至來。可是,很少有人體會到這些奧運健兒所經歷過的痛苦和磨難。
奧運會田徑男子100米短跑預賽,中國隊的三名選手出戰,蘇炳添、謝震業和吳智強。最終蘇炳添以10秒05小組第二名成功晉級到半決賽,他連續兩屆奧運會晉級到半決賽,也創造了紀錄。謝震業10秒16和吳智強10秒18遺憾出局,半決賽中蘇炳添跑進了職業生涯最好的成績挺進決賽。
9秒98,在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沒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或許是受到英國選手休斯搶跑的影響,他的起跑反應慢了一點,導致他最擅長的起跑沒能做好,最終只能是略有遺憾的獲得第六名。
雖有遺憾,但這已經是中國田徑選手的最好成績,同時也是亞洲選手的`最好成績。一個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站在了幾乎是黑人專屬的奧運百米決賽賽道上,這是許多年前我們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0.01秒眨眨眼就過去了,但每個0.01秒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極限。”蘇炳添曾這樣描述0.01秒的定義,看運動員在場上拼搏的時候,身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也不斷超越自己,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奮斗。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 】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11-19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01-11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11-06
【推薦】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最新04-25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通用01-31
蘇炳添的感動事跡07-07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先進事跡12-15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精選15篇)01-06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15篇)01-31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精選16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