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調研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薦)紅色文化調研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色文化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基本情況
我縣主要革命遺址共有60處,主要分布在環白蕩湖的橫埠、湯溝、藕山、會宮、浮山等鄉鎮,樅陽鎮,三公山周邊、錢橋鎮等地也相對集中。目前納入省保2處(渡江指揮部、浮山中學“中大樓”),市保3處(章逐明、陳雪吾、黃彬烈士墓,另有李光炯墓、房秩五墓也是市保,屬其他遺址),縣保1處(渡江烈士紀念塔,指原在旗山小學附近的,不是現在的樅陽烈士陵園)。
今年擬公布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安慶中心縣委八縣聯席會議舊址、樅陽縣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活動舊址(章伯鈞故居)、黃鎮故居、三公山抗日活動舊址、桐南新四軍抗日活動舊址、桐南游擊中隊中隊部舊址、渡江戰役樅陽起渡點、童長榮故居等。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紅色文化遺址開發難度較大。我縣紅色文化遺址分布點多線散,很不集中,大多橫跨幾個鄉鎮,有些在深山老林里,集中連片開發利用難度大。
(二)紅色文化資源深度挖掘不夠。紅色文化景點內部展陳都十分簡易,沒有利用現代化聲光電手段,講解水平普遍不高,沒有紅色精神、紅色故事、紅色歌謠等紅色文化衍生的產品,沒有形成紅色文化資源品牌。
。ㄈ┪奈锉Wo專項經費短缺。我縣沒有設立文物保護專項經費,大多數紅色文化遺址包括樅陽烈士陵園目前都不是縣以上保護單位,沒有得到及時修繕保護,破損嚴重。少數列入保護范圍之內的紅色文化遺址,每年的維修管理費用離實際需要差距很大,僅停留在“防止危房倒塌、補漏、加固”等敲敲打打的非專業水平上。
(四)文物保護專業人才缺乏。紅色文化遺址保護是一項是特殊性、專業性較強的工作。目前,我縣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工作主要由文化和旅游局負責,但人員編制嚴重不足,缺乏文物保護、遺址修復的專業人才。
三、對策和建議
全縣上下要嚴格按照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的要求,緊緊抓住樅陽獲評全國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片區和編制“十四五”規劃的機遇,深入發掘我縣紅色文化內涵,認真做好紅色歷史研究、紅色資源開發、紅色基因傳承、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游振興等一系列工作,切實為推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為此建議:
。ㄒ唬┘訌婎I導,夯實紅色文化傳承保護責任。建議成立紅色文化傳承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建立工作調度機制,把工作真正的抓起來、動起來。要按照“重要優先、搶救優先”的指導思想,科學編制縣域紅色舊址保護工作方案,及時搶救修繕章家大屋、黃鎮故居、八縣聯席會議舊址等“搖搖欲墜、亟待保護”的重要紅色舊址。要科學謀劃紅色旅游,列入全縣“十四五”規劃,將一個個重要的革命文物點,串成紅色旅游線、紅色旅游區。要將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納入鄉鎮綜合目標考核,明確各鄉鎮政府任務清單,借鑒“河長制”“林長制”成功經驗,將各紅色舊址保護“包點”到各級干部。
。ǘ┐蛟炱放疲哟蠹t色文化傳承保護力度。一是打造環白蕩湖紅色旅游圈。興建環白蕩湖公路,改變交通不便狀況,把橫埠、湯溝、藕山、會宮、浮山等紅色旅游點串聯起來,重建山鎮桐南區抗日民主政府、桐南游擊中隊部、中共桐廬縣委機關、浮山農民運動講習所等紅色遺址,修繕章逐明、張舜卿、張孟卿等烈士墓,環湖精心打造一批黨史黨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二是重建重點紅色文化遺址。選擇中共桐城直屬支部成立遺址、童長榮陳列館(紀念館)、八縣聯席會議舊址、育才小學平民教育促進會遺址等重點紅色文化遺址進行重建,同時邀請省內外專家,組建專門的團隊,高起點、高定位、高標準,量身打造一批高品位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點。三是著力實施城鄉紅色提升工程。重點圍繞三公山旅游、上碼頭建設、道路命名、雕塑設計等相關內容,進一步注入和突出城鄉紅色元素,使“紅色基因、革命文化”體現在城鄉建設方方面面,充分發揮其潛移默化、資政育人的積極作用。
【紅色文化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紅色文化調研報告07-11
紅色調研主題報告范文02-22
農村文化調研報告02-26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05-20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經典】05-25
文化旅游調研報告07-14
文化旅游調研報告11-02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11-12
文化旅游調研報告(經典)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