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冬至節幼兒園活動方案2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節幼兒園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節幼兒園活動方案1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湯圓的資料和圖片。
2、制作課件。
3、制作面食的手工盒及餐具。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親手實踐,體會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的甜蜜。
2、通過多種方式查資料,了解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受到更多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
3、通過話湯圓、包湯圓,煮湯圓,吃湯圓,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會收集各方面資料,逐步養成正確的勞動觀念,掌握一種勞動技能,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熱愛生活。
教學重難點:
掌握包湯圓的勞動技能。
課前交流:
(1)同學們,你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學生自由說)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咱們的傳統節日!(投影)
(2)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獨特的寓意和期待,有人曾詼諧地說,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吃的文化,老師考考你們:什么節日吃粽子?(端午節)什么節日吃豆子(二月二,也叫春龍節)什么節日吃月餅?(八月十五)什么節日喝粥?(臘八節)什么節日吃湯圓?(元宵節)你還知道元宵節的其他的習俗嗎?
評價:同學們知道的真多!準備好上課了嗎?上課。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8分鐘)
(—)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節日
(1)剛才我們聊到湯圓這個話題,知道人們喜歡在元宵節的時候吃湯圓。古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有的地方,在春節、冬至這兩天也是吃湯圓。千百年來,人們喜歡在不同時間吃湯圓,這是為什么呢?請看老師帶來的一段資料:老師想請4名同學們合作讀:
春節吃湯圓(農歷大年初一):象征和諧、吉祥。
元宵節吃湯圓(農歷正月十五):象征團圓,快樂。半年節吃湯圓(農歷六月十五):象征思念,平安。冬至吃湯圓(公歷12月21~23日):象征如意,圓滿。
(2)總結:原來湯圓中蘊含著人們那么多美好的愿望,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配樂播放各種湯圓圖片):老師發現,看到這些精致誘人的湯圓,有的同學瞪大了眼睛,有的同學在悄悄地咽口水,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談感受)
(3)師:想不想親手包一包?(想)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制作傳統美食————包湯圓。(貼課題)
二、學習探究,操作過程
(—)包湯圓
1、探究一:包湯圓的原料
師:誰知道包湯圓需要什么原料呢?(面和餡)
師:是的,包湯圓需要的原料是面和陷。面可不是平時我們所說的面粉,而是糯米面。他的和法和平時的蒸饅頭、包水餃不同,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餡卻有很多種。你都吃過什么餡的湯圓?(花生餡一一評價:美味;黑芝麻餡一評價:香甜;紅糖餡一評價:甜美……)
師:你們吃過的湯圓還真不少!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湯圓的種類越來越多,完全可以根據口味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餡料。今天老師給同學們準備的是最經典的黑芝麻餡、紅糖餡,就放在每個組的小碗里,大家聞聞香不香?
2、探究二:包湯圓的方法
(1)師:細心地同學一定發現了餡的旁邊是老師課前用溫水和好的面團。現在原料有了,怎樣包湯圓呢?請同學們結合課前調查的資料,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湯圓的制作方法調查報告
采訪內容:湯圓的制作方法
采訪對象:
記錄人:
制作方法步驟
(2)剛才同學們討論的很熱烈,小組推薦一個同學來試一試吧!(2分鐘)
師:老師剛才看到有的.同學很快動起手來,有的同學卻一直在弄面團,出現了什么問題?(餡包不住、漏餡。)看來包湯圓還需要技術支撐)下面看老師來示范。老師先準備一下,洗下手,注意衛生。
3、教師示范(不說話,讓學生認真看)。
教師示范方法:用拇指在面團正中間壓一個小窩,然后與食指把這個小窩的邊緣捏一捏,窩的邊緣厚薄要均勻,深淺要恰當;放餡,不要太多;用右手的食指利拇指捏住湯圓的口,左手的食指或拇指和這兩指靠到一起,封口,要封嚴,這封口不嚴,再多下,攥到湯圓表面變得光滑柔軟;團圓的時候要輕柔。
師:誰來說一說,老師剛才是怎么包的?先一接著———然后—…最后——(板書包的過程)
師:你覺得老師包的怎么樣?生評價。(一枚好的湯圓應該外觀飽滿,表面光滑)
4、實踐與體驗
師:了解了湯圓的制作方法,你們想不想親手試一試?(想)現在請同學們利用剛才講的方法動手做—做吧!
學生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師:(隨機拿兩個湯圓)哪個令人滿意,為什么你覺得是哪個環節
師: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升:包湯圓的時候要注意,壓窩要適當,放餡要適最,封口要嚴實,團圓要輕。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掌握了包湯圓的技巧,剛才我們包湯圓用的面團是老師用白開水和的面,看:老師今天還帶了這樣的面團,你知道它們是怎么做成的嗎?(生答)教師展示彩色面團的做法。
師:這些彩色面團都是用新鮮的果汁做成的,用這樣的面團做出來的湯圓外形更加美觀,口味更加香甜,今天我們就用這樣的面團進行小組比賽好不好,看哪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包的大小差不多,還能互相幫助,合作默契。別急,先聽明白要求:
1、小組合作,每組至少做3個湯圓,限時5分鐘。
2、制作過程中,注意方法,團結協作,講究衛生。
3、做完后及時清理桌面。
學生做湯圓。
師:湯圓做好了嗎?小組長把你們的作品帶到講臺前來,展示一下吧。誰來評價一下,你覺得哪個小組做的好?
評價:老師也覺得他們組的湯圓大小均勻,外形美觀,富有創意。
(二)煮湯圓
師:湯圓包好了,下面我們開始煮湯圓。(老師再次洗手。)看,水已經開了,煮湯圓要開水下鍋,一定要讓湯圓沿著鍋的邊緣慢慢地滾人水中,否則濺出的熱水容易燙到自己。(隨手把盤子放桌洞里)當湯下鍋后,我們要用勺背輕輕推一推,讓湯圓旋轉幾下,這樣就不粘鍋底了。請看現在的湯圓在鍋里是怎么樣的?(下沉)
(三)話湯圓
師:離湯圓煮熟還有一段時間,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來聊一聊湯圓吧。課前,各小組從湯圓的起源傳說,詩詞歌賦和發展變化三個方面搜集資料并進行了梳理。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
(1)湯圓的起源傳說,哪個小組搜集到了?請你。(生說)其它小組有補充的嗎?真了不起,搜集到這么多的資料。
(2)湯圓已有長久的歷史,你都搜集到哪些描寫湯圓的詩詞歌賦?是的,湯圓不僅香甜可口,還代表著團圓,在中國沒有什么比團圓更讓人高興的事了。這么美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那發展變化呢?誰關注到了?(引導學生從形、色、味、吃法、人群等方面陳述)教師補充吃的變化。
師:你們知道嗎?為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為七個傳統節日設立形象標志,讓我們看看元宵節的:兩個印著動感花紋的碗上下疊加,組成一個有趣的陶瓷娃娃形象,碗中盛著元宵節的代表食物————湯圓,紅紅的色調,歡喜的孩童,大氣時尚,喜慶可愛。寓意團團圓圓,中國傳統佳節代代相傳。
師:現在,我們看看鍋里是什么情形?生:有些湯圓已經浮上來了
師:湯圓馬上就可以吃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吃之前的注意事項:
(1)吃得要慢,避免燙傷。(2)細嚼慢咽,避免被噎(ye)住。(3)不要過量,避免胃不舒服。師:湯圓已經盛好了,小組長們還等什么,趕緊來排隊領湯圓吧!
四、括展與創新
師:先讓湯圓涼一會兒,誰來說說本節課的收獲:(我們門學會了包湯圓,煮湯圓,還品嘗到了自己親手包得湯圓,體會到到了人們盼團圓的心情)
師: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學們要多動手,勤動腦,爭取掌握更多的勞動技能,來豐富我們的生活。
(湯圓的味道怎么樣?這是因為是你們自己親手包得湯圓,是你自己的勞動果實。)
冬至節幼兒園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喜歡泥工。
2、學會搓圓的技巧。
3、了解湯圓的吉祥的意義。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搓的技巧。
活動難點:吃湯圓的意義。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吃過湯圓嗎?
2、還記得湯圓是什么形狀嗎?(圓圓的,小小的)
3、什么時候吃湯圓?為什么要吃湯圓?(一般是在元宵、冬至、春節吃,但是現在超市里天天都有,平時也可以吃。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
(二)出示橡皮泥搓出來的湯圓
1、你們看這像湯圓嗎?這是用橡皮泥搓的湯圓。
2、你們看里的湯圓是什么樣的?它們的顏色是怎樣的?
(三)示范搓湯圓的動作
1、講解:先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搓出一下塊放在手掌心,用另一個手掌蓋在橡皮泥上,然后反復揉幾下,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2、現在你們空手跟老師做這個揉的動作。
(四)注意事項
1、搓好的湯圓放在蓋子上。
2、別把泥掉到桌面上或地板上。
(五)幼兒動手搓湯圓,教師指導
(六)對作品進行評價
【冬至節幼兒園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冬至節活動方案02-23
冬至節幼兒園活動方案08-12
冬至節幼兒園活動方案03-13
冬至節活動方案06-13
冬至節的活動方案01-20
冬至節活動方案03-24
冬至節主題活動方案12-16
冬至餃子節活動方案11-23
幼兒冬至節活動方案09-12
小班冬至節活動方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