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實用(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飄香,龍舟鬧。在端午節當天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粽子和看賽龍舟。
關于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一段傳說。愛國詩人屈原積極革新政治,受到舊族的反對。在五月五日那天,他懷著悲憤和絕望的心情跳進了汩羅江。
善良的人們為了不讓魚和蝦吃他的尸骨,就把粽子扔進江中并通過賽龍舟來趕走魚蝦。
后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班舉行了別開生面的包粽子活動。特意邀請了會包粽子的家長來為我們做示范。首先,我用右手把兩張干凈的粽子葉卷成圓錐形。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糯米舀進粽葉里。接下來,把剩下的粽葉蓋過去。最后,用細線把它捆好。眼看就要完成了,可是,俗話說的好看起容易做起難。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男孩,總想著鉆出來透透氣。哎,無奈之下我只好再向家長請教。家長手把手耐心的教我,我終于把粽子包好了。
放學回到家,我飛快地做完作業,打開電視機,觀看劃龍舟比賽。比賽開始了,有紅隊和黃隊。紅隊先超過黃隊,加油吶喊聲此起彼伏,過了一會,紅隊慢了下來。黃隊看時機成熟了,就像脫韁的野馬趕了上去,最終黃隊贏了。
在端午節里,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到精彩的龍舟比賽。這個過程,這種氣氛,這種樂趣,真讓我回味無窮!
端午節作文 篇2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說道端午節,你們一定想到詩人屈原吧!端午節就是為紀念屈原定下的。那時是春秋時期,當時有五個國家,屈原是楚國人,屈原很希望統治者能夠管理好國家,但是統治者讓屈原失望極了,屈原就跳江自殺了,他為了不讓自己浮起來,在跳水時還抱著一塊大石頭。人們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吃屈原,就包了粽子扔在水里。因此,端午節就有了包粽子吃粽子的傳統。
媽媽告訴我,在她小的時候,端午節那一天,天還沒亮,孩子們就起床出門了。為了是到野地采摘新鮮的艾蒿,一定要在太陽升起來之前采好,這樣的艾蒿香氣特別濃。把艾蒿采回家,插在門窗上,可以防蚊蟲。又用艾蒿煮水洗臉。然后吃早飯,當然是粽子啦。媽媽說她很懷念那時的樂趣呢!
住在大城市的我,是不能享受這種樂趣了。于是,端午節前一天包粽子就是我最感興趣的事了。看著外婆和媽媽,把三片兩片的粽葉在手里折一折、卷一卷,再配上糯米和紅棗什么的,就成了一個粽子,像變戲法的.一樣,太奇妙了。我也吵著學,盡管外婆不厭其煩的教我,可我怎么也包不好。外婆安慰我說是因為我手太小了,等長大了就一定能包好粽子了。聽外婆這么說,我就沒那么灰心了。于是,媽媽就讓我幫忙我粽葉里裝米,這個我也很愛干呢!
粽子,有好多餡的,有肉的,有紅棗的,有大黃米的。可我只喜歡吃什么都不加,只有糯米的。沾著白糖吃,又甜又糯又清香。
有一次端午節媽媽想偷懶,說要買現成的粽子吃,我堅決反對,纏著她一定要在家包粽子,我總想知道,我的手是不是長大了,是不是可以包粽子了。
我喜歡端午節,喜歡和媽媽、外婆圍著米盆包粽子,更喜歡吃甜甜香香糯糯的粽子。
三(3)班 胡慧冬
端午節作文 篇3
每到農歷的五月初五,家鄉熱鬧的端午節也就到來了。
早上,天剛蒙蒙亮,家家戶戶的人們也就忙碌起來了。他們有的包粽子,有得做包子。因為我聽說玉溪過端午節有吃粽子和包子的習俗,有的人家還會在自家門口掛上艾草、菖蒲,聽大人們說這樣做可以辟邪。
上午,超市和菜市里的人們也忙碌起來。超市里掛起了大降價的牌子,所以里面人山人海。菜市場也是熱鬧非凡,賣艾草和菖蒲的,還有賣粽子的,到處都是。這樣一來賣其他東西的人們生意就顯得清淡一些。
下午時分,人們往往會三三兩兩的開著車,到撫仙湖邊觀看賽龍舟。等我們到的時候,湖邊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龍舟賽馬上要開始了。張眼望去,五只龍舟一字排開,紅、黃、藍、綠、白,煞是壯觀。此時,“砰”的一聲槍響,五支龍舟像箭一般沖了出去,岸上響起了助威的吶喊聲,各自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加油,龍舟上則響起了戰鼓聲和隊員的號子。這時,五支龍舟交替前進,一會兒紅隊領先,一會兒綠隊領先,一眨眼,黃隊又沖到了最前頭。終點越來越近了,五只龍舟都卯足了勁爭第一。但實力也顯現了出來,我發現龍舟比賽需要整體有較強的`實力外,協調配合更為重要。最終技高一籌的藍隊獲得了第一。
觀看龍舟比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一個人的強大很重要,但整體的協調配合更為重要,因為他們是一個集體。
家鄉的端午節真熱鬧,明年是什么樣子呢,我盼著。
端午節作文 篇4
“哇……真好吃!實在太好吃了,媽媽的手藝又有長進了!再來一個!”聽到這話,你一定知道我在吃東西吧,吃什么呢?當然是吃老媽做的餃子咯!
老媽做的粽子別提多香了,種類也是很多,比如有:紅豆沙棕、肉粽、紅棗棕……我最喜歡吃的當然是最好吃,最有味道的:肉粽!你那味道可真叫個香。
輕輕一咬,絲滑的肉汁在你的'嘴里來來去去,回味無窮,一點也不膩,再咬一口,只見那黏米裹著的半塊咸肉,還有半塊呢?當然是在你的嘴里,悄悄的,慢慢的融化。對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那天吃到多少為止吧!我吃飽為止。減肥計劃又泡湯了!
你們還知道有關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嗎?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習俗夠多吧!
端午節作文 篇5
端午節這個節日剛剛才過去,就像日歷上的一張紙一般被人們匆匆度過,但是在異鄉度過的端午節卻讓我久久不能忘記。
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必須得在南方發展,而我為了能夠陪伴在父母的身邊,也就跟隨了過來,這也使得我只能和我的小伙伴們暫時的分開。雖然我人在南方,小伙伴們在北方,但是我們的心底里都為彼此留一個位置,彼此牽掛著。
還沒過端午節之前,我和北方的朋友們視頻聊天,往日的端午節都是和家人還有他們一起度過,再一想這個端午節不能與他們度過不禁向她們訴說起對他們的思念。視頻后的`幾天,我收到了一個快遞,收到快遞的時候我是吃驚的,我記得我沒在網上買什么東西,當我打開包裹的時候,看到盒子中有兩個手鏈,往常端午節我總會和朋友們一同編起這個手鏈,而現在在異鄉卻有心無力。
看到手鏈時,我就猜到了是小伙伴們從家鄉親手編好后寄來的,上面的一節節都是她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慢慢編出來的,上面承載著她們對我的思念和滿滿的友誼,那絕對是我收到過端午節中最好的禮物。
端午節作文 篇6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
聽媽媽說,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的居民都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地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我們這里也有習俗就是吃粽子、掛艾草、貼葫蘆。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在大門上貼上了做工精美的葫蘆,掛上了艾草,聽說這樣是可以驅邪的。
今天的美食就是吃粽子了。姥姥要包粽子了,我連忙過去觀看,還迫不及待地要幫忙。以前,我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做的,另一種是竹筒的;粽子餡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的、豆沙的、水果的、肉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非常好吃。
姥姥今天準備的是紅棗和豆沙餡的,都是我愛吃的。姥姥先把竹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泡好的紅棗或者豆沙餡放進去,再放點米,接著就把竹葉包起來,然后用線把粽子捆好,這樣連續包了很多個。我也學著包,鼓搗了半天才包了一個,雖然樣子很難看,但是心想,一會兒就會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別提多高興啦!
粽子包好了,姥姥拿來鍋,加了半鍋水,就把粽子放到鍋里煮起來。粽子煮了半個小時,停火后又悶了半個小時,香噴噴的、熱騰騰的'粽子終于出鍋了。媽媽還精心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吃飯了,全家人圍坐在餐桌上,吃著這香甜可口的粽子,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快樂的笑容。
今年的端午節,我覺得非常高興,不僅懂得了端午節的來歷,還學會了包粽子,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每家每戶的廚房里都飄出一陣一陣的清香——粽子。現在粽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
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談開了。
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
我和爸爸搶著回答:“是端午節!”。“那么端午節這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于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創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
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
后來,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源自]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后,都去尋找屈原的尸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里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尸體,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里喂魚。
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那天,定為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賽龍舟。”
聽了屈原的故事后,我格外感動。屈原這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后,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粽子。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09-15
端午節作文03-20
端午節的作文03-21
端午節的作文03-21
端午節作文03-21
端午節作文03-22
端午節作文03-22
端午節作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