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經營分析報告范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產經營分析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生產經營分析報告范文1
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報告分析注重財務指標分析,極少提到審計報告和會計報表附注分析,這就給那些經營效益不好的單位管理者有機可乘。他們利用報表分析的不完善,大肆操縱利潤,濫用關聯方交易以及一些假銷售手段等使本來虧損的中小企業變得利潤豐富。所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財務報告分析體系必須擴展到審計報告分析、財務指標分析和會計報表附注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環境的變化,會計信息系統越來越復雜,原有的財務報告分析體系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在分析的需要,再以以前的分析體系分析現有的財務報告,有時會出現很大的偏差,甚至得出相反的結論,所以應從以下方面進行補充。
1、中小企業會計報表附注分析
(1)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分析。應收賬款是指在中小企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流動資產,如果不實行科學的管理,就很容易形成陳年呆賬、壞賬給企中小企業造成損失。所以,中小企業必須在財務報告附注中列示應收賬款的賬齡及壞賬政策,以便投資者準確判斷中小企業的資產質量及財務狀況。這樣投資者可以分析應收款增加的原因、應收賬款結構是否合理、是否按規定提取壞賬準備。
(2)中小企業的存貨分析。通過財務報告附注可以清楚地看出存貨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看出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如果原材料存貨增加,而產成品存貨減少或略有增加,說明該中小企業正處于成長期或成熟期,銷售量較大,能產生較高毛利潤;如果原材料存貨減少,而產成品增加,說明該中小企業正處于衰退期,該產品正逐漸被新產品代替,或者這種產品生產過剩。這樣的中小企業唯一的出路就是迅速轉移新產品的生產。另外,通過財務報告附注還可了解到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情況,如果存貨計提的減值準備大,表明可收回金額比成本低很多,存貨很可能過時或毀損。
(3)中小企業的營業外收支分析。營業外收支是指與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收支,屬于非正常項目,在進行財務指標分析時,應注意是否排除這項非正常項目,這就得根據重要性原則,即相對于凈利潤的比例,比例較大即為重要,應排除。因為它是偶然性因素,不能長期給中小企業帶來收益和損失,不排除就會影響分析結果。
(4)中小企業的關聯方交易。會計準則規定,中小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應在附注中披露關聯方交易的金額、定價政策、未結算項目的金額或相應比例,關聯交易披露最重要的是定價政策和交易金額。關聯方為了操縱利潤,經常通過關聯方來達到某種目標的目的.。
2、中小企業的補充財務指標分析
(1)中小企業的主營業務收現率。主營業務收現率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主營業務收入收現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此指標可以彌補銷售現金比率的不足,當中小企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隨業務量的增長銷售現金比率一般都較低,但不是收益質量不夠好,而是隨業務量的增長,存貨和應收項目自然增長的結果。該指標接近117%,說明中小企業產品銷售形勢看好,相對于購買者存在比較優勢,或中小企業信用政策合理,催賬工作得力,中小企業能夠及時收回現金,保證生產經營順暢周轉,收益質量較高。反之,如果該指標較低,說明中小企業銷售形勢不佳,或可能存在不正常銷售和舞弊的可能性,或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收賬不力、收益質量較差。尤其在分析該指標時,還應結合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應收賬款及營業收入的變化越勢,分析該指標在大于117%時,是否是由于中小企業近年來銷售萎縮,以前年度的應收賬款得到收回而形成的。
(2)中小企業的主營業務付現比。①主營業務付現比=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主營業務成本。此指標可以反映中小企業現金支付能力,表明中小企業每發生1元的主營業務成本,實際支付的現金數額。如果該比率約為117%,說明主營業務成本基本是付現成本,中小企業沒有因購貨而形成對銷貨方的負債;如果比例大于117%,說明中小企業除了支付了當期主營業務成本以外,還償付了前期拖欠的購貨款,樹立了良好的商業信用;如果比例遠小于117%,說明存在賒購,對中小企業形成負債壓力,可能會影響中小企業的商譽。②凈收益營運指數。
凈收益營運指數,是指經營凈收益與全部凈收益的比值。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凈收益營運指數可以評價一個公司的收益質量。非經營收益多,收益質量就差。因為非經營收益的持續性差,非經營收益主要來源是資產的處置和證券交易收益。資產處置不是中小企業的主要業務,不反映中小企業的核心能力。許多中小企業正是利用“資產置換”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通過證券交易獲利靠的是運氣。因此,非經營收益也是收益,但不能代表中小企業的收益“能力”。
(3)中小企業的審計報告分析。隨著會計信息的復雜化,非專業人士利用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對中小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對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按照《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7號──審計報告》的規定,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應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編制是否符合《中小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會計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狀況和所審計期間的經營成果、資金變動情況,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是否符合一貫性原則發表意見。根據審計結論,注冊會計師應出具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拒絕表示意見中的一種審計意見。
一是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注冊會計師出具的是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表明被審計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準則及有關規定;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會計報表內容完整,表達清楚,無重要遺漏;報表項目的分類和編制方法符合規定要求,因而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無保留地表示滿意,則會計報表使用者即可按照通常的會計報表分析方法進行。
二是如果審計意見是保留意見,則出具保留意見的原因(在審計報告的說明段)即成為會計報表使用者關注的一個焦點,在分析報表時必須予以重點關注。
三是如果出具的是否定意見,則說明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或者資金變動情況已被嚴重歪曲,表明會計報表不可信,會計報表使用者提高警惕,減少與此單位發生更多的經濟關系,因為風險太高。
四是如果出具的是拒絕表示意見,往往是由于某些限制而未對某些重要事項取得證據,沒有完成取證工作,此財務報告的風險是非常大的,最好與此中小企業少發生經濟關系。
生產經營分析報告范文2
(一)建設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其安全生產條件和設施進行綜合分析,形成《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條件論證報告》,并報同級安全監管部門審定后備案。書面報告內容應包括:
1、建設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件(復印件);
2、建設單位的基本狀況和建設項目概況;
3、安全生產條件分析:
分析內在危險、有害因素和可能發生的各類事故,對周邊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居民生活的影響,周邊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居民生活對建設項目的影響,當地自然條件對建設項目的影響等;
4、主要技術、設備、工藝及其安全可靠性分析;
5、安全設施分析(對工藝和裝置中應選用防火、防爆、防毒害設施以及監控、聯鎖設施進行必要性論證分析);
6、應急救援分析(分析應急救援器材、設備配備等情況);
7、采取的安全對策措施和建議(從保證建設項目安全運行的需要出發,對項目的總圖布置、功能分布、工藝流程、設施、設備、裝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術對策措施);
8、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定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二)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進行設計,安全設施設計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審查,形成書面報告,并報同級安全監管部門審定后備案。書面報告內容應包括:
1、設計單位的資質證明文件(復印件);
2、設計依據;
3、建設項目概述;
4、建設項目涉及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危險、有害程度及周邊環境安全分析;
5、建筑及場地布置;
6、重大危險源分析及檢測監控;
7、安全設施設計采取的防范措施;
8、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或者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情況;
9、從業人員教育培訓情況;
10、工藝、技術和設備、設施的先進性和可靠性分析;
11、安全設施專項投資概算;
12、《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條件論證報告》提出的安全對策及建議采納情況;
13、預期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4、可能出現的事故預防及應急救援措施;
15、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定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三)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實施,形成《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告》,并報同級安全監管部門審定后備案。書面報告內容應包括:
1、建設項目營業執照(復印件),核準(備案)文件(復印件),設計、施工、監理單位資質等其他資料或證明文件;
2、安全設施設計的采納情況和已采用(取)的安全設施水平;
3、定性定量分析危險有害程度、安全條件;
4、需要進行試生產(使用)的,試生產(使用)中表現出來的.技術、工藝和裝置、設備(設施)的安全可靠性和安全水平;
5、試生產(使用)中發現的所有設計缺陷及事故隱患的整改情況;
6、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演練情況,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的建立和人員配備情況,應急救援器材的配備情況;
7、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或者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情況;
8、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及資格情況;
9、安全專項投資及其使用情況;
10、特種設備、安全設施、用具的檢驗、檢測證明文件;
【生產經營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生產經營分析報告范文實用02-29
生產經營情況報告12-22
生產經營情況報告范文08-23
生產經營情況報告[經典11篇]03-05
生產經營情況報告精選[4篇]04-30
培訓分析報告12-21
反思分析報告01-03
案例分析報告12-30
稅收分析報告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