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生物學觀點的培養的反思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我們該怎么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生生物學觀點的培養的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生物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我認為,現代的生物教育,不能滿足于只教會學生意識,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用生物學觀點統率具體知識的學習,指導具體問題的解決,據此培養學生的能力。這樣,素質教育才抓住了關鍵,才能落到實處。
生物學基本觀點是指滲透在中學生生物課知識及方法中,具有普遍適應性的本質觀點。如進化觀點、生態觀點等。
如何培養學生的生物學觀點,并用于指導學生的學習呢?下面談點粗淺的體會及反思。
(一)關于生命物質性觀點的培養
從病毒到細菌,直至真核生物。他們的身體都是由元素和化合物構成。這些元素和化合物是細胞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生物大分子、細胞器、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實際上是生命物質不同水平、不同形態的存在形式和運動形式。這就是生命的物質觀點。實際上這種認識應該從初中開始,早滲透,早培養。教師可以從《種子的成分》、《骨的成分》、《酶的催化作用》等實驗中逐步培養。因為通過實驗耳濡目染,學生較易接受和篤信。知而行之。教師還要教育學生根據生命物質性的觀點,保持坐、立、行的正確姿勢,養成不吸煙、不隨地吐痰的衛生習慣。
根據生命的物質性觀點,指導學生澄清對概念的認識。如根據完成反射的物質基礎“反射弧”,區別“反射”與“應激性”。
(二)關于進化論觀點的培養
進化觀點是重要的生物學觀點。中學生生物學教材高度重視生物進化觀點的教育。這體現在教材內容的體會上,體現在教材的體系上,而且從初中到高中逐漸深化。
我是從化石、胚胎學、比較解剖學方面的證據入手來培養學生的進化觀點。采用掛圖、模型、教學軟件等主觀手段進行教學,使學生深信不疑。
初中學生在學習第三冊《生物》時,常感知識繁雜,茫無頭緒。我指導學生按高等動物進化的順序,列表比較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育類的形態結構、主要特征。這樣學習條理清晰,綱舉目張,易學易懂。
到了高中階段,進化論觀點應從理性的高度加以培養,并用進化學說解釋生物的多樣性、適應性和生物進化。
(三)關于生物與環境相適應觀點的培養。
生物都不得不生活在環境中,時刻受到環境各種生態的影響。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所以生物的適應具有普遍性。因而培養適應性的觀點,對生物的教與學大有裨益。
我從貓頭鷹捉田鼠、仙人掌能生活于沙漠等有趣例子入手,讓學生接受這一觀點。
有了這一觀點,教師便可以從生物的環境入手,引導學生掌握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例如,在講魚類特征時,依據魚生活于水中,引出“魚體呈梭形,減少游泳阻力”,“體表被鱗,保護身體”,“體側有側線,感受水流方向和流速”、“用鰭游泳”、“用鰓呼吸”、用魚鰾控制浮沉等特征,用適應性這條“線”把知識串起來,何等省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當然,生物學基本觀點還有生態觀點等,由于篇幅有限,不容贅述。“初步建立生物學基本觀點”。是新大綱提出來的,是一個新東西。以上做法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行家指正。
【中學生生物學觀點的培養的反思】相關文章:
中學生物學科的教學反思12-12
生物學教學反思07-30
生物學科教學反思03-30
生物學科教學反思07-30
生物學科的自主學習教學反思12-12
生物學科教學反思【必備】09-24
初中生物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思考論文12-13
觀點作文模板06-14
生物學科教學反思4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