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評課稿模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評課稿,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那么什么樣的評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環境評課稿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環境評課稿模板1
聽了姚老師的《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一課,感到深受啟發,作為一名思想品德課的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把兩綱教育融合在學科教學的始終,使思品課凸顯出學科的育人價值。
一要把學科教學與兩綱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教材中實施兩綱教育的素材。
在思品課的教材中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素材無處不在,但需要我們教師有一雙善于發現的xx火眼金睛xx,要善于去挖掘,同時又要避免到處貼上標簽,這樣才能真正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自然而然的獲得情感的升華和認識的提高。比如姚老師在《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這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新課導入,用多媒體顯示唐代王維的山水畫作品和王維的詩《畫》,xx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xx。引導學生欣賞詩與畫的美景,然后話鋒一轉,將這四句詩以另外的情景展現的話,大家還覺得它美嗎?圖片顯示出環境臟亂帶來的后果。這段材料的選取體現了教師善于發現和挖掘資源的xx眼光xx和能力,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導入作用,也體現了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主題。
二要引入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共鳴。
思想品德課教學要遵循xx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xx的原則,善于在教學中將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情景引入,使思品課教學內容生活化,這就要求思品課教師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需要大膽地整合教材內容、合理補充材料,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使使思品課發揮出學科的育人價值。姚老師在教學中運用了黃浦江死豬事件、限塑令、無車日、環保生態高鐵等發生在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情景,使學生感到實在、親切,也容易接受。
三是要注重過程和體驗,重視內化為學生的行動。
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課前調查,設計過程,注意根據教學內容挖掘xx兩綱xx教育的引發點,重視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真實的體驗,注意調控引導,淡化結論使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和研究活動中感悟,在體驗中提高認識,并在潛移默化中轉化為學生內在的道德品格和素養。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呈現了圖片xx優美的校園、家園xx、xx難堪的環境問題xx、設計了學生活動xx金點子、倡議書、暢想畫xx等,把課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注重了讓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行動,具有積極意義。
總之,思品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兩綱教育素材,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重視學生實踐體驗,注重實際效果,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實施兩綱教育,發揮德育功能的學科目標
環境評課稿模板2
從教學效果看,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并能初步運用于實際,進行簡單的互動探究。我個人認為這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引導新穎、效果顯著。
課一開始,教師展示黃川草莓圖片和相關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接著,展示出本節學習目標,做到xx心里有數xx,這樣利于xx知己知彼、百戰不殆xx。
二、教學過程有效開展,教學活動步步為營。
整節課,共設置了三個教學內容,內容鏈接上有序、緊實而無雜亂,顯示了教師較為扎實的xx基功xx,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重點與難點。雖然由于種種原因,多媒體沒用上,但學生表現較為突出,表現能力較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利于師生間的互動。
三、教師語言與承轉合情合理合時。
整節課在講解過程中,每個知識點的鏈接上教師運用的言語較為合情合理合時,拿捏的尺寸恰當而又不羅嗦,這顯示了教師良好的基本功和多年的教學經驗的積累,值得肯定。
四、閱讀課本知識是必須的。
整節課教師要求學生閱讀課本知識的.部分較多,一利于學生進行識記和理解知識點,二是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尤其是3分鐘速記,起到對重難點的掌握和識記,是好的。
五、講解透徹,有的放矢。
本節課一大特色是教師講解得清晰明了、透徹,有的放矢。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步步推進,層層解剖。
總之,教師個人的教學基本功扎實,董老師作為一名年青的教師,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很強,用語簡潔、準確、清晰、規范,制作的課件生動、形象,對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環境評課稿模板3
在聽了高一地理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公開課后,地理教師們進行了課題探討,教學者也談了自己的設計意圖和教學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過聽課和評課,感觸頗深,提出來供同行們思考。
第一部分教學者說設計意圖和教學效果
一、關于三維目標。
從三個層面進行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自然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和具體表現;
2.通過閱讀教材和學習活動,能夠解釋和繪制地理過程示意圖;
3.能結合具體例子,說明各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地理教學,結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環示意圖,培養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結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環示意圖,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結合大綱的要求和教材內容,根據班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特點,確定本節的重難點。
1.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因分析;
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的關系及其產生的新功能。
三、教法與學法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體性,采用小組討論法和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直觀性,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四、教學過程
采用小組討論法和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完成以下課堂教學任務。
(一)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1.水循環
2.巖石圈物質循環
3.生物循環
(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1.生產功能
2.平衡功能
教學者自己認為的不足之處:
1.課堂容量有限,學生參與課題教學的積極性還不夠;
2.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的氛圍不夠濃厚;
3.教師講解太多,學生的主體性沒全面的體現出來;
4.教態還不夠自然大方,略顯拘謹;
5.講練結合不夠,練習的針對性不強等等。雖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總的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
第二部分聽課教師的聽課評價
優點評價:
1.教學目標確定得比較準確,并且落實得比較好;
2.教學方法比較靈活,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輔助地理教學,能幫助學生化解思維難點,提高教學的直觀性;
4.教學語言和藹可親,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5.重點講解細致,難點能夠化解,學生參與了課堂教學;
6.板書清晰,結構合理,課堂教學環節緊湊,環節承轉自然,課堂結構科學。
不足之處:
1.雖然地理教師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圖片入手來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突出了新課程xx用教材xx和緊密聯系生活與生產實際的理念,但是如果這些圖片能夠結合鄉土地理,這種設置情景的方式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2.雖然地理課堂力圖體現教學的xx雙邊性xx,學生也參與了課堂教學,但是從總體的感覺上看,學生整體的參與度不高。
3.雖然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是由于教師對課堂基本情緒的把握不準,使得這種過分的制造xx愉快xx,反而減緩了學生的思維、抑制了學生的思維、分散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4.雖然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雖然也有大量的圖片、視頻的呈現,幫助學生將問題變得簡單化,但是地理教師在課堂中過分依賴和夸大了多媒體的作用,使得多媒體的作用過度地代替了教師的作用,有被多媒體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5.雖然教師在教學中力圖體現師生合作和交流,但是教師還是不敢大膽放手,其實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地理問題,如xx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因分析;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的關系及其產生的新功能xx等教學難點和重點,就可讓學生去探究、討論,而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探討只是淺嘗輒止,那么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6.雖然教師的`講解還較全面、很細致,但是對教材中的xx非重點、難點xx也進行面面俱到的的講解,因而顯得教學重點不突出,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教學的效率不夠高。
第三部分參加評課的一些體會
1.公開課后進行認真的評課,教學者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老師們營造了濃厚坦誠的評課氛圍,在評課時能夠放開手腳、拋開思想顧慮,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雖然各自的見解可能xx有褒有貶、有優有缺xx,但這種見解和建議是真誠的,這種評課氛圍能夠給予每位教師以教學的啟迪、智慧的升華。
2.通過聽課者和上課者的評課,使得聽課者和上課者都能夠得到啟發和實質性的收獲,對于地理教師的教學知識、技巧與技能的駕御,對于地理的教學方法、教育內容的把握,以及對教育的社會價值、個人價值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新課程強調地理教師的課后反思,但是課后反思和評課的效果如何,是否xx為了反思而反思,為了評課而評課xx,是值得地理教師思考的問題。其實在反思和評價成功之處的同時,更應該總結和反思失誤和教訓,使之成為以后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醒自己,完善自己,為自身的業務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環境評課稿】相關文章:
評課稿 優秀評課稿優秀08-18
優秀評課稿優秀評課稿02-13
英語評課稿 英語評課稿07-13
“比”的評課稿09-28
評課稿08-04
(經典)評課稿08-06
語文評課稿 語文評課稿優秀08-25
心理課評課稿01-18
課賽評課稿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