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后感(經典3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年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讀后感1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舉世聞名的一本書,是高爾基寫的《童年》。我讀完《童年》,感受到了主人公阿廖沙兒時的悲慘遭遇,覺得我是幸運的,起碼我比他幸福。因為阿廖沙3歲時,父親病死了,而自己的母親就帶他回了娘家。可惜外祖父是個自私、貪婪而又專橫的'小業主,殘酷剝削雇工,放,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的發財夢,從此破產以至于貧困潦倒。但是在這個家里有一個勤勞、善良、堅強的外祖母。她給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故事。在這個家里還有兩個自私、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雅可甫舅舅和哈伊爾舅舅。
阿廖沙的童年是不快樂的、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每天都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殘酷事情。我的童年是豐富多彩,每天都快樂快樂的,每天都會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而不是像阿廖沙那樣黑暗、那樣不快樂。所以我們就從現在起好好的過生活,不再浪費;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
童年讀后感2
每個人都有童年,并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么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里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是更努力得讀書,準備孝敬辛苦的媽媽。
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著做人的道理: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高爾基在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數學。在一節數學課上,老師出了一個題目考在班上的同學,題目是:“1+2+3+4+……+100=?”這可為難了很多同學,他們一個個都很著急,只有高爾基算出來了,等于5050。從此,老師不會再因為他們家窮而瞧不起他們,而是覺得他很有數學天賦。我們要向高爾基學習。
童年讀后感3
《童年》中描述的外祖父一家的生活狀態,正是作者高爾基苦難的童年生活,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童年》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正是因為它的內容,內容使人有時歡喜、有時悲傷,讓讀后有一種忘不了的情懷。高爾基的童年是一個很悲慘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幸福的,有爸爸媽媽的關愛,我們用自己的童年和高爾基比比,珍惜我們的童年吧!
一定要好好學習,才是給自己的一個快樂的童年!
【童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童年趣事作文12-21
《童年》的讀后感02-28
童年的讀后感12-18
【精選】《童年》讀后感09-06
《童年》讀后感【精選】07-15
童年讀后感01-09
童年的讀后感11-30
(經典)童年讀后感09-12
《童年》讀后感08-08
童年讀后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