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科技館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技館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技館作文 篇1
今天太陽終于出來了,火紅火紅的,正是我們去科技館的好日子。
爸爸開車去科技館,還沒等媽媽買好票我就馬上跑到門口了。
科技館里有各種各樣有趣的玩具。我最喜歡玩一樓的釘墻和拔河。釘墻很好玩,它就是把一個個小豎釘給釘起來,然后就形成一面墻,我輕輕一推釘子就下去了,可以印出手印、肩膀印、腳印和身體印。
拔河就是繩子在游戲口里,看著游戲機的圖像就要迅速把繩子拉長就成功了!
三樓的東西是與電有關的。首先我看了看星球,里面有木星、水星、土星等等;然后就看是怎樣發出電的。我玩了一件有趣的.東西,轉動把手,就能用一個長方形的鐵塊吸住小鐵片,把手轉得越快,就能吸住越多的小鐵片,把手一停,小鐵片就掉了下來。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四樓,我立即玩起了打飛碟的游戲,我把槍放好準備開槍。飛碟來了,我一個又一個打著飛碟,一個個被我打爆了。
科技館太好玩了,我下次還要來。這個周末可真快樂!
科技館作文 篇2
一路上,風景優美,桃紅柳綠,我們歡聲笑語著,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抵達了春游的目的地——廈門科技館。
一到廈門科技館,我們就被這里一件件神奇的陳列物品給牢牢地吸引住了。一樣樣令我們驚訝不以的物品琳瑯滿目,它們當中有使人難以把握重心的“神奇小屋”,有使人摸不著頭腦的“拼圖游戲”,有令人流連忘返的“平面排球賽”,還有許許多多讓人叫都叫不出名來的奇怪的、有趣的陳列物品。
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物品是一個會靜電的臺子。工作人員表演時,讓一個小女生站在那個會靜電的臺子上,然后開始放電。你看:那個小女生的頭發奇跡般地一根一根豎起來了!一直到停止放電,她的頭發才慢慢地倒了下去。那么電在哪呢?工作人員用一根棒子碰了臺子旁邊的攔網, “劈劈啪啪”的一聲,我心中的結馬上就打開了。原來,電都全部轉移到了網上,臺子上沒電了,那個小女生的頭發就不再豎起來了。這個試驗真使我受 益匪淺。
科技館作文 篇3
清晨,從旅店中醒來,我們收拾好東西,開始了新一天的旅程。走出門,微風就來了個擁抱,似乎在歡迎我的到來。乘上地鐵,我們來到了奧體廣場,到了路口,往左拐,就來到了中國科技館。
新建的科技館,很是漂亮,一條條橫平豎直而又變化多端的線條,使建筑活了起來,充滿了奇幻和創意,門右邊還延伸出一條通道,連接起一個巨大的由一小塊一小塊玻璃鑲成、有三四層樓高的球體——世界上頂級的球幕電影。整個科技館,規模幾乎可以和鳥巢相媲美。
我們出發的很早,還是一路小跑,可卻還是人山人海,他們或是買票,或是談論,或是點擊觸摸屏。等買到了票,我們便進入了大廳,來到第一展廳“華夏之光”。一進去,視野頓時開闊,眼前頓時一亮:只見寬闊的大廳里,每一件展品,每一次介紹,都展現著華夏五千年文化智慧的結晶,龍盆噴出的水花讓振動浮現在眼前,走馬燈旋出的動感讓應用無處不在。拿起一個玉杯,倒滿清水,看著水順著杯底流出;扶著一個香碗,反復撥動,卻都一動不動地沖向上方。地動儀、拓片、水利機關,更是散發出耀目的光彩。
一樓逛完了,我們便乘電梯來到了二樓的'“探索與發現”展廳,在這里,我領略了聲、光、電、磁、數、理、化、生、地等等這些現代科學的魅力。在三樓的“科技與生活”,告訴了我科學與技術的相互依存以及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應用,大到星際航行,小到作物灌溉,從衣食住行到綠色環保,家電、植物、健康、環保、智能電氣、新型材料、食物處理、交通、航天、網絡計算機、機械無不說到。在四樓,“未來與挑戰”展區,讓我們認識到了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造成的物種減少、資源枯竭、土地沙化、溫室效應,以及DNA和克隆等人們對明日隱患的挑戰以及各種未來的科學技術。
轉眼間,已經快要閉館了,我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中國科學技術館。這次游館,令我受益匪淺,這就像一個科技的盛會,來者都是滿載而歸。溫總理曾經說到:“中國科技館,承載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歷史重任。”是啊,祖國是要我們學好科學,用好科學,我想我一定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學以致用,為祖國做一份貢獻!
科技館作文 篇4
5月13日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到科技館游玩,我們先去了“生物萬象”館——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有豐富的物種,它的面積只占地球陸地面積的'7%,但它的物種數量占地球的50%。
我發現有兩種植物是我家有的,一種是扇芭蕉,它的葉子象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它的根部里面有一個“儲水器”;另一種是鳳梨,它剛長出的葉子是紅紅的,象一朵紅花,慢慢得它的葉子會變成綠色。
【科技館作文】相關文章:
科技館作文11-05
科技館作文11-06
科技館作文11-06
科技館作文11-16
科技館作文11-16
科技館作文11-16
科技館作文11-17
科技館作文11-17
科技館作文11-18
科技館作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