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職業認知小結
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相信大家都積累了不少經驗吧,不如讓我們小結經驗,展望未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計算機職業認知小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現狀
計算機應用已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就業市場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許多職業學校為了吸引學生,紛紛設置了計算機專業。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我國今后每年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將突破100萬,而每年高等院校培養的此類人才數量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那么,彌補這樣大的一個人才缺口的重擔,就落到了中等職業教育的肩上。但計算機學科分支越來越細,實踐性很強,內容更新速度快,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結合緊密,因此對創新教育的要求比較高。
計算機人才是現在人才市場上需求量最大的專業人才,但供需矛盾也十分突出,市場需求與學校教育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用人單位更加重視學生本人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但現階段,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并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主要表現在:大部分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并沒有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崗位,專業對口率低;本屬于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崗位,往往我們的畢業生卻不能夠勝任等。中等職業教育的計算機專業應以技能訓練為主,培養一般應用人才。但由于許多中職學校在辦專業之初缺乏對計算機專業的科學認識,盲目辦學,致使培養的學生既學不到專業知識,又學不到系統的基礎知識,學生畢業后就業率低。
二、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的主要做法
最近幾年,許多學校已認識到,如果不對計算機專業進行改革,將很難生存。因此,許多學校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以期改變這種狀況,主要的做法有:
1.將計算機專業細化為許多小專業,在專業名稱上做文章,如網絡技術專業、廣告專業、辦公自動化專業等。
2.優化課程內容,編寫校本教材。
3.在課堂教學中嘗試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分層分級教學法、模塊教學法等。
4.以就業為導向,改革考核制度。
三、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的不足
以上做法各有各的價值,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辦學上存在的弊端。
1.不可否認,近幾年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情況十分嚴峻,而且招收到學生大部分在初中時都被視為教師眼中的“差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多學生就是抱著“拿一張文憑,找一份工作”的態度走進職業學校的大門的,他們在選擇專業時,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樣,對計算機各學科的認識也是很片面,甚至有可能一無所知,所以對專業的選擇大部分是盲目的。針對這一現狀,筆者認為,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授課模式已不能適應計算機教學。如在調查中筆者就曾問過一位上課愛睡覺的學生,他的回答是這樣的:“不是我想睡覺,而是我實在聽不懂老師在說什么,而且我感覺學習的內容根本沒什么用,整天坐在教室里,就跟坐牢一樣度日如年,上課就盼望著下課,上學就盼望著放學,這樣還不如爬在課桌上睡覺。”這樣的回答令筆者思索良久,怎樣使學生上課時不再睡覺,不再覺得他們所學的東西根本沒用,讓他們能聽得懂,這正是我們在教學時應該做的事情。目前,將計算機專業細化為小專業,雖然解決了過去課程設置時廣而不精的狀況,但學生的選擇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
2.過分加大實踐教學的課時容易造成學生“教什么,會什么”的狀況,而計算機知識更新較快,學生如果沒有知識的更新、擴展能力,今后的轉崗能力差,仍然會被淘汰。
3.改進教學方法雖然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沒有改變學生的知識結構,問題同樣沒有解決。
4.有部分學校嘗試推行“寬基礎、活模塊”課程模式,但從可以查到的資料表明這些學校存在以下不足:(1)大部分是理論上的探討,構建了課程模式之后,沒有具體的實施細節;(2)實施之后的數據統計不夠完善;(3)沒有進行深入的反思及經驗總結;(4)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5)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企業實訓時間,讓學生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應當說,以上這些辦法各有價值,也都相應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都不可能帶來職業學校中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質性變化。要解決計算機專業存在的問題,應該從問題的根源出發,全面重構計算機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模式,進而從根本上全面推進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改革。
【計算機職業認知小結】相關文章:
職業認知小結09-25
職業規劃自我認知小結06-28
大學生職業認知小結07-22
機械認知實習實習小結12-17
護士職業工作小結12-07
職業分析小結范文08-29
計算機的認知實習報告01-16
計算機專業認知報告08-20
計算機專業實習小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