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秋天的懷念》評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評課稿,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天的懷念》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下午好,首先感謝各位為我鎮提供這樣的一個展現的平臺,讓我們在這樣一個平臺中,展現我們在近一階段以高效課堂為主旨,所進行的課堂教學研究成果與困惑,下面我就針對曹老師的課進行簡單的評述:
“遠山初見疑無路”
曹老師首次執教《秋天的懷念》這一課時,文本解讀有其深邃的思想融入其中,這種思想的彌蓋,使我們最終失去了方向,只是感到學生的情感是被動的、受牽制,致使在一階段,整個教研小組都陷入迷茫中,百思不得解。
“曲徑徐行香引路”
就在曹老師陷入這樣的漩渦時,劉老師、朱XX對存在的問題,大膽予以提出,尤其是教研室高XX,竟不惜自己休息的時間,幫助我們尋找癥結,就是高XX的“刮骨療毒”,使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我們對語言形式的教學理解的偏激,沒能做到培養學生在文本的整體聯系中去讀懂語言的能力,致使帶領學生解讀文本一環節的片面性,具體表現為:如暴躁無常一詞,我們卻生硬的將其從文本中搬出來,獨獨理解詞語的意思,沒有將其投放到一篇文章中,聯系上下文去解讀它,方法上的缺失致使一些語言支離破碎、彼此孤立存在的。 高XX還在文本整體解讀上,引導我們去發現史鐵生獨具匠心的地方,這恰恰成為我們對學生在頭腦中建構寫作模型有意識的培養。
“花明柳暗又一村”
在各位專家的悉心引領下,寶華老師克服了首次執教的不足,并且有了新的突破。這次執教,教師打破了常規的教學思路,大膽嘗試、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文中的三個“三”為切入點,統領全文,使學生深切的體會到了關鍵語言在表情達意上所起的特殊作用。在語文的教學中,老師做到了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構寫作模型,引領學生感悟文章的寫作特點和表達方法,揣摩表達順序,這真正是對學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有著語文工具性這一積極影響的同時,人文性的影響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使偉大母親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在心中。
不僅如此,曹老師在這節課還將一篇文章投放到史鐵生的相關作品中去解讀的這節課由學習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到閱讀他的作品《我與地壇》,實現了學生由課內到課外的拓展閱讀,這樣的投射,不僅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為我們身在一線的教師,做了一次引領。
“白璧尚有微瑕”
我們在看到優點的同時,也深知存在的不足:教師在課堂上一些環節的把握和問題處理存在不當,學生積極性亦未充分調動,期待各位專家對我們做的不到之處加以指導。
最后,我感謝各位昔日來對我鎮教師在教學成長的道路上給予的指導和幫助,感謝在座的**和同仁們的熱情參與,同時也真誠的期待市教研室為曹老師這一課做精彩的點評!謝謝大家!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相關文章: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04-03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01-20
《秋天的懷念》經典評課稿06-25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經典】01-25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09-02
(精選)《秋天的懷念》評課稿03-19
聽秋天的懷念的評課稿08-19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精華)07-06
關于秋天的懷念的評課06-19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4篇(合集)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