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必修二生物期中知識點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二生物期中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必修二生物期中知識點1
1.同源染色體: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母方。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作聯會。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作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經常發生交叉互換。
2.減數第一次XX與減數第二次XX之間通常沒有間期,染色體不再復制。
3.男性紅綠色盲基因只能從母親那里傳來,以后只能傳給女兒,叫交叉遺傳。
4.性別決定的類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5.艾弗里通過體外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6.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7.凡是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遺傳物質是D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8.DNA雙螺旋結構的主要功能特點是:
(1)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內側。
(3)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A一定與T配對;G一定與C配對。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作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高一必修二生物期中知識點2
1、生物體沒有顯現出來的性狀稱隱性性狀隱性性狀是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所得子一代中沒有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的性狀,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沒有顯現出來的性狀。
2、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雙親只具有一對相對性狀不是“雙親只具有一對相對性狀”,而是研究者“只關注了一對相對性狀”。不存在只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生物。
3、雜合子自交后代沒有純合子理論上,具有一對等位基因的雜合子,自交的后代中有一半是純合子。
4、純合子雜交后代一定是純合子相同的純合子雜交后代是純合子;不同的純合子雜交后代是雜合子。
5、基因在子代體細胞中出現的機會相等基因包括核基因和質基因兩類,對于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核基因在子代體細胞中出現的機會相等;質基因在子代體細胞中出現的機會是不相等的。
6、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細胞學基礎二者的細胞學基礎不同;前者是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后者是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7、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也可能不同。原因是環境條件不同。
8、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表現型相同,基因型可以不同。如,在完全顯性時,含有相同顯性基因的個體。
9、基因型不同,表現型一定不同基因型不同,表現型完全可能相同。如,在完全顯性時,含有相同顯性基因的個體。基因型不同,表現型可以不同。如,在完全顯性時,隱性純合子與含有顯性基因的個體。
10、表現型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表現型不同,基因型也可能相同,原因是環境條件不同。
高一必修二生物期中知識點3
1.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分為兩類: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2.伴性遺傳的特點:
(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遺傳現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一般是男性通過女兒傳給外孫);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親傳給致病基因.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連續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患者全部為男性;致病基因父傳子,子傳孫(限雄遺傳).
高一必修二生物期中知識點4
1.作為運載體務必具備的特點是:能夠在宿主細胞中復制并穩定地保存;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以便與外源基因連接;具有某些標記基因,便于進行篩選。質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運載體,它存在于許多細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夠自主復制的很小的環狀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驟包括: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③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④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
3.重組DNA分子進入受體細胞后,受體細胞務必表現出特定的性狀,才能說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達過程。
4.區別和理解常用的運載體和常用的受體細胞,目前常用的`運載體有:質粒、噬菌體、動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體細胞有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酵母菌和動植物細胞等。
5.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做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鑒定被檢測標本的遺傳信息,到達檢測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療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到達治療疾病的目的。
高一必修二生物期中知識點5
1、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有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稱為體液。分為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其中細胞內液占2/3。
2、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內環境。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血漿;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組織液。
3、內環境不僅是細胞生存的直接環境,而且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4、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種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做穩態。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是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
5、溶液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溶質微粒的數目。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有關。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生理鹽水的濃度是0.9%的NaCl。細胞內液滲透壓主要由K+維持。
6、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7、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種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8、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發射弧,反射弧通常會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由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9、興奮的產生:靜息時,由于鈉鉀泵主動運輸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經細胞內K+濃度明顯高于膜外,而Na+濃度比膜外低。靜息狀態下,由于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產生外正內負靜息電位。受刺激時,細胞膜對Na+通透性增加,Na+內流,此時為協助擴散,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外側,產生外負內正動作電位。
10、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雙向的
11、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單向,只能從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到下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
12、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13、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進行的調節,這就是激素調節。
14、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做反饋調節。反饋調節是生命系統中非常普遍調節機制,對于機體維持穩態具有重要意義。
15、激素調節的特點: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細胞。
16、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稱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激素種類多,量極微,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調節生命活動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統的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臟、淋巴結、扁桃體)、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統的功能:防衛,清除和監控。
20、非特異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高一必修二生物期中知識點6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高一必修二生物期中知識點】相關文章:
生物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05-16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12-30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2-27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3-11
必修一必修二生物知識點03-01
高一必修二生物知識點歸納筆記07-17
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識點歸納07-24
必修二生物知識點01-03
高考生物必修二知識點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