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優美古詩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優美古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優美古詩1
1、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3、已酉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4、端午感興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
5、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6、同州端午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7、端午感興
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8、午日處州禁競渡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9、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10、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11、端午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12、端午日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13、和中甫端午韻不依次
黃茅古道外,羸馬發南州。
有客嗤齊魯,何人念楚囚。
歲年付流水,風雨滿滄洲。
手把菖莆看,黑頭非所求。
14、五日(選一)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15、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
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風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
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
九嶷云闊蒼梧暗,與說重華舊德音。
端午節的優美古詩2
1、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2、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3、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出處:邊貢《午日觀競渡》
4、碧艾香蒲處處忙。——出處:舒頔《小重山端午》
5、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6、萱草榴花,畫堂永書風清暑。麝團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續同心縷。——張孝祥《點絳唇》
7、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已酉端午》
8、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陸游《春晚嘆》
9、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端午(唐·李隆基)
10、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出處: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
11、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賈誼《吊屈原賦》
12、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3、碧艾香蒲處處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14、有意莊嚴端午,不應忘卻重陽。菖蒲九葉,金英滿把,同泛瑤觴。——朱翌《朝中措》
15、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競渡詩(唐·盧肇)
16、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7、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出處:文森《九日》
18、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19、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
20、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21、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元夕無月》
22、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
23、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浣溪沙·端午》
24、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25、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已酉端午(貝瓊)
26、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出處:蘇軾《浣溪沙端午》
27、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已酉端午》
28、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29、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
30、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31、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滄狼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涉江》
32、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正月十五夜》
33、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菩薩蠻(宋·陳與義)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34、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出處:趙蕃《端午三首》
35、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凄涼心事,山雨打船篷。諳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訴衷情》
3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37、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出處:吳文英《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端午節的優美古詩3
1、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
2、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李隆基《端午》
3、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杜甫《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
4、畫船縱橫湖水濱,彩絲角黍斗時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幾人?——胡仲弓《端午》
5、梅夏暗絲雨,春秋扇浪風。香蘆結黍趁天中。五日凄涼千古、與誰同?——萬俟詠《南歌子》
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7、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秦觀《端午》
8、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9、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
10、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11、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十五夜觀燈》
12、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癡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懷舊》
13、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滄狼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涉江)
14、我游南賓春暮時,蜀船曾系掛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陸游《三峽歌》
15、餐菊飲朝露,平生不啜。與龍爭角黍,無乃謗湘累。——宋·劉克莊《乙卯端午》其一
16、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浣溪沙》
17、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楊無咎《齊天樂·端午》
18、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癡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高箸《重午懷舊》
19、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佳人相見一千年。——宋·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20、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王充《滿江紅》
21、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22、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23、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
24、條脫閑揎系五絲。——李清照《端午》
25、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張榘《念奴嬌》
26、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盧肇《競渡詩/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27、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劉克莊《賀新郎·端午》
28、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杜甫《惜別行》
29、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杜甫《端午日賜衣》
30、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文天祥《端午感興》
31、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蘇軾《少年游》
32、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宋·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
33、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出處:貝瓊《已酉端午》
34、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35、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36、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閑驚破紗窗夢。
端午節的優美古詩4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宋代」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
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里黃驪時一弄。
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端午節的優美古詩5
1、同州端午
唐-殷堯藩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2、端午-其三
宋-趙蕃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3、端午
宋-胡仲參
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來吊汩羅。
江上畫船無買處,閉門風雨讀離騷。
4、如夢令-兩兩鶯啼何許
宋-范成大
兩兩鶯啼何許。尋遍綠陰濃處。
天氣潤羅衣,病起卻忺微暑。
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5、端午試筆
宋-楊萬里
月季元來插得成,瓶中花落葉猶青。
試將插向蒼苔砌,小朵忽開雙眼明。
6、端午帖子
宋-曹勛
雨后風微荷芰香,頓驅初暑作疏涼。
黑云卷盡青天大,卻倚湖光看夕陽。
7、端午日事
宋-余靖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聞風俗彩舟輕。
空齋無事同兒戲,學系朱絲辟五兵。
8、揚州端午呈趙帥
宋-戴復古
榴花角黍斗時新,今日誰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風客,卻隨蒿艾上朱門。
9、端午
宋-張玉娘
曉糝浦玉泛瓊漿,臂結紅絲暗自傷。
莫漫相逢宜楚節,獨婁清夢隔瀟湘。
10、端午感興
宋-文天祥
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11、重五
宋-鄭剛中
異鄉逢午節,臥病此衰翁。
竹筍迸新紫,榴花開小紅。
山深人寂寂,氣潤雨濛濛。
煮酒無尋處,草蒲在水中。
12、江城子-年年端午又今朝
宋-陳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鬢蕭蕭。思搖搖。
應是南風,湘浦正波濤。
千古獨醒魂在否,無處問,有誰招。
何人簾幕倚蘭皋。看飛橈。奪高標。
饒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綠綺,鼓離騷。
13、午節
元-方回
年年節與物相符,筍已成竿燕欲雛。
客里不知端午近,賣花擔上見菖蒲。
14、嵩縣遇端午
明-李禎
老大偏多故里心,一逢佳節一沾襟。
誰知此日菖蒲酒,又在山城獨自斟。
15、點絳唇-午節感懷
清-張友書
蒲酒家家,年光又是逢重午。
彩絲角黍。俗尚沿荊楚。
佳節年年,總在他鄉度。
添愁緒。汀蘭岸杜。綠遍天涯路。
【端午節的優美古詩】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經典古詩12-16
端午節經典古詩10-17
端午節的古詩10-28
端午節古詩06-20
【經典】端午節古詩09-10
端午節古詩03-16
端午節的古詩及賞析06-26
端午節古詩【推薦】01-18
【薦】端午節的古詩01-24
【薦】端午節古詩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