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去年的樹》評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評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去年的樹》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堂課的呈現體現了一個老師一個階段的教學思考。“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堂課,一百個老師可能有一百種上法,同樣一堂課,一百個老師聽了可能有一百種解讀。聽了吉夏虹老師執教的《去年的樹》,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一、 以讀促悟、感悟文本吉老師在開頭用得很好,通過感受“天天”一詞讓學生很容易進入當時大樹與鳥兒友好的情誼之中,引起了學生心里的共鳴。為此,也能讓學生體會當時鳥與大樹的情感。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于是,它心里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對話。課文所說明的道理也在這四次對話以及后來鳥兒的表現中逐步顯現出來,告訴我們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品讀重點詞句,體會小鳥與樹分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鳥尋訪大樹時的焦急、傷心之情,以及鳥兩次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的內心活動,讓學生自已去猜想,說出對友誼的看法,以及自己是怎樣對待友誼的,體會鳥對樹的深情與留戀。二、緊扣目標,突出重點在教學中,吉老師緊扣目標,突出重點。例如小鳥的三個問句:當它只見到樹根時,問:“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這是鳥在尋找樹,要用詢問的語氣來讀,當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著時,心里是非
常焦急的。所以,讀鳥向門先生和小女孩的問話時,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當它得知樹被"砍倒",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賣掉了""火柴已經用光",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火還亮著,它的內心越來越憂傷,讀時要突出一次比一次傷心、一次比一次難過。在此,建議吉老師讓學生通過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讓學生帶著憂傷,帶著對大樹的同情,深深的去體會,去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去年的樹》評課稿】相關文章:
去年的樹評課稿01-13
《去年的樹》評課稿06-20
《去年的樹》評課稿04-10
【精華】《去年的樹》評課稿07-06
《去年的樹》評課稿優秀02-12
《去年的樹》評課稿精品01-19
(優選)去年的樹評課稿10-02
《去年的樹》評課稿7篇04-11
《去年的樹》評課稿經典8篇06-28
王崧舟去年的樹評課稿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