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1
一、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非生物部分指陽光、溫度、水分、空氣、土壤、濕度等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須的生活條件(即:物質和能量)。
生物部分綠色植物
【生產者】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為植物體本身和其他生物以及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必須的物質和能量,因此,綠色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是屬于生產者。還有些化能合成細菌,如:硫細菌、硝化細菌和藍藻等,它們在生態系統中也是屬于生產者。
動物
【消費者】動物細胞中不含葉綠體,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所以,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是屬于消費者。
腐生的細菌和真菌
【分解者】腐生的細菌和真菌能把動、植物尸體等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綠色植物再利用。還有極少數的腐生動物,如:蚯蚓、屎克螂和白蟻等在生態系統中也是屬于分解者;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聯系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是相互依存、密切聯系、缺一不可的。
二、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營養結構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鏈條式的營養聯系,叫做食物鏈。
如:草→昆蟲→食蟲鳥→蛇→鷹。
食物網在生態系統中,許多條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因此,就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營養聯系,叫做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都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來完成的。
重要功能物質循環物質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往返循環,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環等。(分解者對此起著重要的作用)
能量流動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固定的太陽能是沿著食物鏈的單向傳遞,叫做能量流動。
能量流動的特點
(1)逐級遞減:能量在沿著食物鏈各個環節的傳遞過程中,一般以所獲能量的10%—20%傳遞給下一個環節而成形成能量金字塔。而有毒的物質由于難以分解,又不易排出體外,所以,通過食物鏈流動時,是不斷積累,逐級增加的。如:農藥中的DDT、樂果以及重金屬中的汞、鎘和水銀等。
(2)單向流動:不能循環。
1、右圖為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該生態系統中有8條食物鏈,各食物鏈的生物由于食物關系構成了食物網。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流動。
(2)由于能量在沿食物鏈各環節的傳遞過程中逐級遞減,就使得該食物網中草的數量最多,鷹的數量最少。
當草原鼠類大發生時,短時期內,該生態系統中狐和鷹數量會隨之增加,而隨著上述兩種動物數量的增加和綠色植物數量的減少,鼠類的數量也會隨著減少。使生態系統逐漸恢復原樣。這表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3)牧草留種區,為了預防鳥啄食草籽,用網把留種地罩上。后來發現,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或食蟲鳥飛不進去,昆蟲失去天敵的制約而大量繁殖)。當草原被有毒物質污染時,該草原生物體內有毒物質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鷹。
如果人們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大量捕捉草原中的鷹、狐和鳥類,會造成鼠、兔、昆蟲大量繁殖,毀壞草原。
上述例子說明:人們如果不按生態規律辦事,生態平衡就會遭受到破壞。
(4)除了非生物環境外,該生態系統還有一個成分沒有畫出,這個成分是分解者,它在生態系統中所起的作用是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2、右圖是王明同學調查某生態系統后而繪制的簡圖,請根據圖答題:
(1)請幫王明同學將圖中的生物按形態結構特點進行歸類:
植物:禾谷類、水草。
動物:昆蟲、食蟲鳥、兔、魚、鷹。
微生物:細菌、真菌。
(2)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陽光、空氣、
水等屬于非生物因素。細菌、真
菌在生態系統中扮演分解者角色。
(3)請寫出圖中陸地部分有捕食關系的食物鏈。
①禾谷類→昆蟲→食蟲鳥→鷹。
②禾谷類→兔→鷹。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2
一、苔蘚植物
1、常見種類:葫蘆蘚、地錢、泥炭蘚、黑蘚
2、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一般具有莖和葉,但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只起固定作用)。所以苔蘚植物植株矮小。
3、意義:苔蘚植物的葉很薄,只有一層細胞構成,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藻類植物
1、淡水藻類:藍藻、水綿、衣藻、剛毛藻、輪藻、小球藻
2、海洋藻類:海帶、紫菜、石花菜、裙帶菜、馬尾藻、鹿角菜
3、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上的陰濕處。藻類植物的整個身體都浸沒在水中,全身都能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
4、藻類的經濟意義:
①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還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可供地球90%的氧氣)。
②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
③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三、蕨類植物
1、常見種類:真蕨、卷柏、貫眾、滿江紅、腎蕨、中華水韭
2、主要特征: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注意:整個地上部分都是蕨類植物的葉)。
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
①有些可食用(如蕨菜);
②有些可供藥(如卷柏、貫眾);
③有些可供觀賞;
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如滿江紅);
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相關文章: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0-23
中考地理生物知識點歸納01-06
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10-08
生物知識點歸納10-31
歷史中考知識點歸納總結08-20
生物知識點歸納最新08-29
高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03-10
中考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02-27
中考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