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優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插艾葉、包粽子、做香囊、劃龍舟來慶祝它。
聽媽媽說,在很久以前的中國,我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心耿耿的為國家出謀劃策,但是,糊涂的國王不但不采納他的意見,反而,多次把他發配到邊遠地區服勞役,在那年的五月初五,他的國家被其他國打敗了,聽到這個消息,屈原悲憤交加,投身跳進汨羅江里,當地的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掉他,就把米團做成的粽子扔到江里,并劃船四處打撈尸體。
我的家鄉晉城也沿襲了這個傳統,每到端午節,我們村的人都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來紀念他。在我家,奶奶包的粽子可以說是色香味俱佳。清晨,奶奶先把綠色的葦葉和竹葉洗干凈備用,再把昨晚泡的糯米、紅棗、花生米端過來,準備工作就緒后,只見奶奶把洗凈的竹葉折成一個三角形形狀的'空殼,然后加上糯米、花生、紅棗和葦葉,填滿后再小心翼翼的包好,接著把它放入鍋里用熱水蒸大約半小時,一個香噴噴、綠瑩瑩的粽子就出鍋了。
聞著清香誘人的粽子,我真想咬上一口,“喂,小饞貓,不怕燒著嘴嗎?”奶奶笑著說。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更愛清香撲鼻的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它飄進了千家萬戶,也飄進了我家。
你瞧,奶奶正在廚房包粽子。只見她熟練地把糯米娃娃放進蘆葉媽媽懷抱,再放進兩個紅棗,把蘆葉一折,再用繩子將它們綁住。近看,一個個粽子昂首挺胸,活像一群威武的小兵丁。
爸爸右手拿掃帚,左手拿雄黃水噴灑瓶,一邊把灰塵掃干凈,一邊噴灑雄黃水。在爸爸手里的掃帚,如同一輛“坦克”,把灰塵大軍殺得人仰馬翻,可灰塵大軍人多勢眾,一次又一次地向“坦克”進攻。“坦克”勢單力薄,但也不甘示弱,一顆顆炮彈呼嘯著飛向灰塵軍隊。最后,灰塵軍隊全軍覆沒,“坦克”也累得倒在了地上。
這時,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在屋子里噴灑雄黃水呢?”“每逢端午節,人們在屋子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媽媽回答道。媽媽停了停又說:“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像賽龍舟、插五端、吃五黃……”我又問:“那食俗有哪些呢?”我邊說邊舔了舔嘴唇。看著我那饞嘴的樣子,媽媽便笑著說:“端午節的食俗是吃粽子,傳說屈原投汨羅江自殺,村民們用竹筒裝著米飯灑進江里,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尸體……”
“過節嘍!”奶奶喊道,我們趕緊向飄著粽香的廚房奔去。我們吃著香噴噴、熱騰騰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夏季的節日豐富多彩,而我對端午節情有獨鐘。在這個節日里,空氣中彌漫著艾葉的淡雅清香與粽子的撲鼻香味,時不時傳來鑼鼓聲和劃槳聲。再仔細聆聽,遠處傳來汨羅江潺潺的流水聲……
時間后退到公元前278年。
汨羅江邊,矗立著一個人,他就是屈原。他的臉上滿是悲憤,幾天前,秦將白起攻破楚都,他卻無能為力。他的選擇是,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善良的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遺體,用粽葉包裹糯米蒸制成粽子,用線捆好,扔到汨羅江里,說,魚啊,來吃粽子吧,別吃屈大夫的遺體啊……
現在,端午節吃粽子成了一個重要的習俗。剝開那層墨綠色的'外衣,露出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這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艾葉香,香滿堂……”兒時的童謠仍在耳旁縈繞。艾葉清雅淡雅,是一味著名的中藥;。端午節這天,一棵棵艾草被用象征吉祥的紅繩捆成一小扎一小扎。掛在門上。據說,將艾葉掛在門上,既可以辟邪,又可以驅蟲。
走進廚房,沸騰的鍋中煮著幾顆青鴨蛋。拿起鴨蛋,陣陣艾葉香撲鼻而來。艾葉不愧是端午的主角,處處都彌漫著清香。家鄉有個有趣的習俗,端午那天,編織五彩袋,并在里面裝個青鴨蛋,掛在脖子上。據說,在中午12點時,誰能將蛋不借助外力立起來,誰就會擁有一年的好運氣。
點雄黃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習俗。傳說,端午是蚊蟲出行的時候。在端午時,將雄黃點在額頭和耳根后,就能驅逐蚊蟲。
“咚、咚、咚”“加油!加油!”遠處的江面上隱約傳來聲音,走近一看,江面上正在舉行劃龍舟比賽。兩條龍舟在起點上就位。隨著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
龍頭的鼓手負責助威,隨著有力而有節奏的鼓聲,一位位龍舟運動員迅速進入狀態。“一二!一二!”他們大聲喊著,給自己助威。手上的槳有節奏地劃動,讓龍舟往前駛去。“加油!”觀眾席上爆發出熱烈的加油聲。這似乎是運動員前進的動力,只見他們更加使勁了,龍舟在水面上飛快地前行,啊!近了!離終點近了!沖刺!在到達終點的一瞬間,觀眾席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劃龍舟——端午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空氣中彌漫的粽香,清新的艾葉香,劃龍舟時的鼓聲與觀眾的加油聲,這些都是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蒲菖酒美清尊共。”這首繪聲繪色的《漁家傲》,乃宋代大家歐陽修所作,描繪的正是端午節場景。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又稱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浴蘭節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兩千多年來,每逢這個佳節,人們紛紛佩香囊、掛菖蒲、觀龍舟等,當然,最緊要的還是包粽子、吃粽子。
大江南北,甜粽、咸粽,棗粽、豆粽,肉粽、蛋黃粽等等,各種口味、諸般形狀的粽子,包裹著新鮮的竹葉、葦葉,散發著美食的清香,慰藉了人們味蕾的同時,也將節日的溫馨和甜蜜,一絲絲化進人們的心田。
這樣的端午佳節,既是舌尖上的歡慶,亦是文化上的`盛時。如果說那首著名的《漁家傲》,給人以美食美景的直接感觀,那么,一首名為《端午》的唐詩,則道出了這個節日的“精神根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斯人已去,唯余江波。詩人的傳奇,卻未隨時光流淌,消失在浩淼江際。后世的人們,敬仰其德,追思其舉,甚至創造出了一個特殊節日,以美食為佐、以賽舟為載,將緬懷之情含在舌尖、銘刻心頭、融入傳統。千年未絕的大道傳承,也賦予了佳節厚重意蘊。
歲月穿梭,滄海桑田。逢“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自國門打開,西風東漸,異域之節日,如愚人節、圣誕節、情人節、萬圣節等,而今已不為國人陌生,甚至追隨者甚眾。關于端午節為外國申遺成功的“傳聞”,更加深了一些人的憂慮:傳統的華夏佳節,是否到了全民保護之時?
其實,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此憂慮大可不必。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始終是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歷觀中國的文明史,凡開放者榮,凡閉關者衰,此乃歷史的鐵律。以大國之自信,對于外來文化,大可不必有狼來了的小心驚恐。君不見,小小的粽子,不也還是國人最愛?美食的形,文化的根,早已深入血脈。
不過,卻也不必妄自菲薄,將傳統的精髓,一概掃進了歷史的垃圾簍。緊要之處,應是珍惜當下,善待文明。端午吉時,從舌尖上品味,留住對美食的念想,嘗出文化的滋味,感悟歷史的韻味。過節,過節,亦是文化傳承的契機。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五月五日。午飯后,我們一家人去閩侯竹岐的金水湖看龍舟比賽。
在去祝祺的路上,天空突然布滿了烏云。很快,開始下毛毛雨。當我們到達比賽場地時,湖里已經擠滿了人。當我找到座位時,四艘船已經準備好開始比賽了。湖中央有四條軌道,軌道上有四個浮標。誰先拿到浮標上的旗子,誰就是冠軍。
比賽開始了。四艘船一起沖出起點。只聽得鑼鼓喧天,第二、第三只船就占了第一、第二席。
沖刺開始了。第三艘龍舟和第二艘龍舟并駕齊驅。最后,兩艘龍舟幾乎同時到達了終點線。只有當第三艘龍舟的船員把槳舉過頭頂時,他們才知道第三艘龍舟贏了。
預賽結束了。從前四場預賽中選出的最后四支隊伍將進入決賽。我無法把目光從它身上移開。只有一個彩色耀斑從湖里釋放出來。比賽開始了。成敗在此一舉。四艘龍舟都沖出了起點。在最初的300米中,四艘龍舟在湖上并排行駛。
只剩下300米,四艘船開始沖刺。第一艘和第四艘龍舟慢慢地遠離了另外兩艘。第三名只剩下100米,第四泳道的`龍舟突然加速,最終以3~4秒的優勢獲得冠軍。
我認為:贏得冠軍的隊伍一定是一支團結的隊伍。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端午節作文04-12
端午節的作文04-12
端午節的作文04-13
端午節作文04-13
端午節作文04-13
端午節的作文04-14
端午節的作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