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秋節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那么,什么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節隨筆1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歡慶這個傳統的節日。
一大清早我便起床洗漱完后,和媽媽一起做月餅,月餅的口味很多,有五仁味的,豆沙的,芝麻的等,但我還是喜歡吃傳統的豆沙月餅,所以我做的全是豆沙月餅。先把豆沙餡兒包進面團兒里,然后用模具卡出各種各樣的圖案。最后放進烤箱里烤半個小時之后,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月餅新鮮出爐了。
關于中秋節,爸爸給我講了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嫦娥被迫登上月亮后,一只修行千年心地善良的白兔,不忍看到嫦娥這樣悲痛寂寞,便到月宮,變為玉兔陪伴著她,因為嫦娥被罰在月亮上搗藥,玉兔來到后就替嫦娥接下了這個懲罰,人們望月是想念嫦娥和這只善良的'玉兔。
我吃著月餅,聽著爸爸講的故事,看著那朦朧的月亮,一眨眼就是深夜了。我喜歡中秋節,喜歡花好月圓的這一天。
中秋節隨筆2
中秋月兒圓呀……”這句話常在我耳邊回蕩。今天,我盼望一次又一次的中秋節到了,我們相聚在外婆家,一家人吃完團圓飯后,便開始賞月了。月亮圓圓的,可上面怎么隱隱約約有一道道黑條和黑點,我想:是不是二郎神沒把他的犬管好,來“咬”月亮了呢?月亮圓得又像一個掛在天空中的.銀盤,閃閃發光,好像是嫦娥隨手扔下的盤子,這個嫦娥真不講禮貌……
看著看著,我好像走進了月宮,呀!真美!哎,那不是嫦娥姐姐嗎,她也正在吃月餅了。真是天上人間都在同慶這月圓佳節!
中秋節隨筆3
中秋,是一個美好的節日。
每年中秋那天,我們全家都要去拜訪親戚朋友。今年也不例外。我跟著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出發了。
第一個拜訪親戚的是三姑婆,我們拿了一大盒月餅,還封好了紅包。我們一進三姑婆的家門口,她的'孩子們就倒茶給我們喝,大人們一邊喝茶,一邊家長里短的聊了起來,氣氛十分融洽。我呢,當然是跟表弟表妹們玩啦,玩玩具,看書,我們也玩得不亦樂乎。
跟三姑婆說完再見,我們又驅車來到第二個親戚家。他的家很豪華,全部東西都很精美。我們來到他家的門口時。一眼看過去,哇!巨大的吊燈高高懸掛在客廳上空,就像滿天的繁星閃閃發光,一顆一顆就在你的眼前,仿佛一伸手就能摘下其中的一顆。我好羨慕啊!大人們聊了很久,回憶了很多過去美好的事情。我也在一旁乖乖地聽著,聽著大人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故事。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親情是一根繩子,用它的身軀,把心與心緊緊地連了起來。
我最喜歡過中秋節了,因為在中秋節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我們平時沒有時間拜訪的親戚朋友,因為在中秋可以跟家人團聚,因為在中秋我們可以體會到深厚的親情。
中秋節隨筆4
十五的月亮真的皎潔,一個掛在天上,一個浸在水里,誰是誰非,說不清,有道是,兩個明月相映生輝,即溫暖人間,又璀璨大地,我把目光從天上移到水里,只見那靜靜的水面,沒有一絲波紋,看著柔情的`水抱著透明的月,我也醉了情……
我用這份恬靜,撫平我十五年來缺憾的心境,感慨,家依然備至,人依舊溫馨,而我卻忽略了此情此景,讓心跟著我四處流浪,與家疏遠,與愛疏離,我感嘆,愧疚了親人,愧疚了鄉情,愧疚了十五的月亮,寄予我的那份心……
中秋節隨筆5
關于中秋節起源說法較多,一種是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拜月亮,這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古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一種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地里的農作物和各類果實恰逢這個季節成熟,又恰逢秋天的一半,農民為了表達這種喜悅的心情就以農歷八月十五這天作為“秋報”來予以慶祝,并將這一活動方式一直延續下來。還有的一種說法是隋末唐軍于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這天,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發明了現在咱們所吃的'食物“月餅”,以此作為軍餉解決了大量反隋義軍的糧餉問題,為了紀念這一天一直延續到現在。不管是哪種說法吧,都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表達方式。古人們在這天的活動各式各樣,有觀潮、燃燈、猜謎、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等,各民族之間所表現出來的慶祝方式也不盡相同,蒙古族,他們喜歡做追月的游戲,熱情奔放的蒙古族人們跨上駿馬,在月色皎潔的星空下奔馳在草原上,圓圓的月亮自東而升,自西而下,騎手們就這樣執著的追逐著。廣西侗族有“行月”的習俗,中秋之夜各寨的人們相繼而出,手執蘆笙與各寨寨民賽哥賽舞,徹夜長歡。朝鮮族到了這一天也有他們的方式,中秋節對朝鮮族來說也叫“秋夕節”,在這天他們會祭拜祖先、給祖墳除草掃墓,還會進行其他一些活動,穿上漂亮的朝鮮族服裝,戴著象帽,挎著長鼓,盡情的展示本民族的歌舞。
吃月餅是節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道環節,到了如今更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一個形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賞著天上的明月,品著一壺香茗,吃著手里圓圓的月餅,它象征著一家人的美滿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后就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楊光輔寫到“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如此看來當時的月餅已和現代的十分相近了。中秋佳節云稀霧少,月明星稀,可對于遠在他鄉的朋友們來說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又到佳節時,在此借助蘇大詞人的一首千古佳作來表達一下遠在他鄉他國的朋友們的一種思念。
中秋節隨筆6
在這個舉家團聚的日子,無論你在天之南、水之北、海之上或是云之下,一定會在這個金桂飄香的夜晚,舉杯邀月,對酒當歌。人一生中,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回不去的'是故鄉,此時此刻,無數個游子的孤寂,異鄉的思念,夾雜著遠古的情愫,都在這一方寧靜淡雅中,在這一樽樽濃香美酒中,無限釋懷,完美顯現。
月是故鄉明,與其說中秋是個節日,倒不如說它是一段優美的神話,千百年來脈脈相傳,它更是一段無法割舍的眷戀,承載著千萬人無數的濃情思念。
中秋節隨筆7
在我的印象里,年年的中秋都是一個樣子,大家坐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家人臉上個個都是笑容,桌上放著各種樣子的菜,有魚,有肉,有月餅,就總是這些年年如此,直到去年,我一直覺得中秋不過就是一個放假,我們學生休息休息,放放松,再吃個飯,月亮我從來不看,到了晚上我就直接睡覺,而今年,我的中秋總感覺心里少了點什么。
一樣的家,一樣的地方,一樣的月亮,一樣的月餅,但……人不一樣了。每年的中秋,早上起來就會看到公公忙碌的身影,從一早上就開始準備中午飯和晚飯,以前總是習以為常,不理會什么,最多也就喊一聲“公公,早上好!”可今年的中秋,我再也看不到在廚房一大早忙碌的身影了,公公,他已經不在了。明明一樣的時間,一樣的地點,為什么我站在那里感覺到無比的空呢?
中午吃飯的時候,看著一桌滿滿的菜,我每個都吃了一口,但總感覺少了什么,我停下了筷子,頓了頓,回想起公公曾經每年中秋都會燒的羊肉粉絲,我的眼淚很不爭氣地在眼眶里打轉,我急忙跑回房間,走時為了不打斷家人的興致,我就說是吃飽了,其實我是到房間里哭了,雖然公公燒的羊肉粉絲很沖,味道也很重,其實吧,也不怎么好吃,可就是一道小小的菜,卻永遠在我心里。
回憶中的小時候,公公婆婆與我們一家三口一起住,五個人每天都很開心,公公時不時燒一些飯菜,雖然不怎么樣,不過還是很美味的,可以前不懂得珍惜,因為公公喜歡打麻將,打牌,經常一天都呆在樓下的麻將館里,早上很早走,晚上很晚回,又因為我學習忙,很少看見公公,所以我從10歲起,我感覺一周只能見到一兩次,有時經常見不到,因為住在一起,有時也不喊公公,這也是我終身的遺憾,小學的.時候,媽媽開店比較忙,每天都是公公接送我,到我媽媽有時間的時候才會去麻將館打麻將,當時太小了,不懂生離死別的痛苦,以為公公能陪我到我長大,然后我們一家一起去看海。
哎,有時候人的感情就是這樣,失去了才會珍惜,而中秋團圓的日子,終是不團圓,一樣的地點,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味道,今年的中秋,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味道,因為今年中秋的月餅,真的好苦……
公公,天上有月餅嗎?你要少吃一點,你血糖不好,要少吃甜的,公公,在街上開車,要小心一點了,不要再傷到自己。公公……中秋快樂,您要記得我對你的這份情,要記得永遠快樂……
中秋節隨筆8
我班開展了一次送月餅活動,孩子們每人從家里帶來了形狀不同,口味不同的各種月餅,瞧!每個孩子的臉上都綻放著開心的笑容,我更為孩子們高興。
孩子們將月餅放在桌上,相互觀賞者,有的`小朋友還主動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月餅是什么形狀、什么味道的,看到孩子們認真的樣子,我真為他們高興。唉!孩子們長大了。
不知是誰提議說:“這么多月餅我們送給幼兒園的所有老師們都嘗一嘗吧!”這個提議得到了全體幼兒的贊同,我這時就因勢利導“那對老師們怎么說呀?”“就說老師節日快樂!中秋節快樂!”袁軼霖小朋友的話讓我很感動,我大聲鼓勵他說:“好,太棒了”,于是,就組織了七名幼兒為所有的老師送去了中班全體孩子們對老師的愛,以及中秋的祝福!
中秋節隨筆9
我喜愛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馬上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愛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愛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奇的面,新奇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愛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開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變更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愛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情愿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盼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漂亮、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興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隨筆10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候是一年中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所以中秋又稱為仲秋。
中秋節的夜晚,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盤似的朗朗明月,就會期盼著家人一起團聚,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相傳古代齊國有一位丑女,名叫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天子在月光下見到無鹽,覺得她美麗出眾,就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燈塔、舞龍燈等特殊風俗。中秋節習俗很多,形式也不一樣,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聽了我的介紹,你們都知道中秋的來歷了吧?
中秋節隨筆11
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國的中秋節有優美的神話傳說: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
我和姐姐在觀賞月亮,圓圓的月亮像一個玉盤掛在天空,一道銀光照亮了整個大地,有許多小朋友在玩五顏六色的燈籠,燈籠還會唱起動聽的歌兒,月亮越升越高,它像一位少女陶醉在人間的美景里。“吃月餅了”!我和姐姐沖出大廳品嘗了各種各樣的'月餅和水果。
八點三十分我們就去看電影。
我期待著下一個中秋節的到來。
中秋節隨筆12
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的寓意是團圓,一家人可以快快樂樂地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吃月餅。
中秋節的寓意所以是團圓,是因為在中秋節時月亮會滿月,像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因此古人在月亮滿月設為中秋節,希望在外拼
搏的游子可以回到家鄉和家人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蘇軾也為此寫下一首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中秋節還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吃月餅,和家人一起賞著圓月,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然后和家人一起閑聊以前的趣事,那可真是令人向往呀!
如今的我只是一名學生,并沒有離開過父母,但是我知道終有一天,我會離開他們,獨自一人去進入社會,到那個時候,恐怕不會每天都看見他們那慈祥又疲憊的臉了,所以我要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分每秒。
想著遠方的哥哥,他現在一定很想回家吧?想一家人一起賞著圓月,吃著月餅,而不是一個人看月亮。
看著圓月,再看看父母和哥哥,忽然有種幸福感。
中秋節隨筆13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在中國各地區,各民族中秋節的習俗非常多。其中,賞月和吃月餅最為普遍。
晚上爸爸做了很多很多美味佳肴:有白嫩好吃的白切雞,香甜可口的油燜大蝦,清爽提神的'碧綠青菜……爺爺,奶奶,叔叔和妹妹都來到我家吃晚飯,大家都因為這頓豐盛的晚宴感到十分高興。吃完飯后,媽媽把切好的月餅和美味的水果從廚房搬出來給大家品嘗。月餅有:百吃不厭的豆沙餡,味道香甜的五仁餡和最受我喜愛的蛋黃蓮蓉餡。水果有:柚子,冬棗,石榴,水蜜桃。我最喜歡吃晶瑩剔透的石榴了,它們像極了一顆顆發著光的紅寶石,咬下去別提有多甜了。
天公作美,下午突發雷陣雨,到了傍晚天放晴了,月亮出來了。大大的圓盤似的月亮掛在天空,讓人不經想起“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傳說。
最后,祝大家能夠享受這個中秋佳節。
中秋節隨筆14
綿綿秋意中,中秋不約而至!
關電腦的時候發現手機已經更換了的節日鎖屏紙壁中間寫著中秋節三個字,兩側是花花綠綠的彩燈,張顯出了節日的氣氛。作為一個山炮,腦海里這樣的場面總冒著過年的錯覺……
匆匆忙忙中,為期一周的培訓就在昨天下午結束了。感覺有點疲憊的一群身軀被大巴從忻州運到集團公司門口就各奔東西,各找各“媽”了。我和姓甘的同事手機搜附近,就住到了一家小旅館等待今天的行程。屁股剛坐到床上準備歇腿腿,部門老大的電話來了。說不要來了,又有任務,把機票退了明天找公司趙總。雖然感覺任務有點艱巨,但是不能浪費老大給的機會,就答應了這回差事。掛了電話突然記起丁姐說她老公也在太原。要不把機會給她?干這行的,回家已成為是一種公認的奢侈。牛哥今天說中秋只有三天假,看媳婦的話見一面就得返,流淚的表情發了一串串。我說了一句你就知足吧,才換來了一個微笑!和丁姐聯系,最后還是決定要多照顧幾天她生病的老爸!
今天送走同事,我硬著頭皮趕到公司報了到。雖然是公司的人,進了辦公樓的陌生感從腳底升到了頭頂,幸好有文明哥在,在他的引導下順利找到了落腳點,再次感謝!
就這樣,把在太原的日子從中秋前的.一周延伸到中秋后的一周,海貍打電話說讓我別加班了,這么晚了人家都過節去了,你在傻乎乎的干嘛。我只能呵呵,我是強子,不是人家!其實中秋和我沒關系……只求天際的那輪圓月把我的思念和祝福送給我親愛的人們!
公司門前的人民北路還被疾馳的車輛喧鬧著,一道燈光透過窗子,從床頭迅速移動到門口的那個角落就消失了。大概可能也許都是從外地趕回來過節的人熬了一夜!
晚安!我要去領那個標注著晚安的紅包。
中秋節隨筆15
今天,是中秋節。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有很多詩歌都是寫中秋的,比如:(唐)李樸的《中秋》“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就是其中一首。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因為月亮是圓的,所以把月餅也做成圓的。月餅有很多種味道,有蓮蓉味,有叉燒味,有哈密瓜味等等很多的味道。
我喜歡中秋!
【中秋節隨筆】相關文章:
中秋節隨筆11-13
中秋節隨筆07-02
中秋節的隨筆11-01
中秋節隨筆(必備)07-26
初中中秋節隨筆07-02
【熱門】中秋節隨筆12-09
【熱】中秋節隨筆12-15
中秋節隨筆【薦】12-16
【薦】中秋節隨筆12-08
中秋節隨筆熱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