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先進集體主要事跡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先進集體主要事跡,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先進集體主要事跡 篇1
十年資助情,放飛育人夢。12月13日下午4時,我校“國家新資助政策實施十周年——‘助學·筑夢·鑄人’學生資助工作表彰大會暨優秀學生事跡報告會”在學校體育館隆重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陳文慧、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輔導員、獲獎師生代表,以及2017級本科生、研究生3000余人參加了大會,會議由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王春海主持。
學生資助表彰大會以視頻短片的形式回顧了國家新資助政策實施十周年來我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剪影。與會領導先后為獲得校2016年度學生資助工作績效考評優秀單位、資助工作先進個人及單項獎獲得者頒獎。為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優秀學生特等獎學金、“牽手”獎(勵)學金各類獎勵學金獲獎代表和獲得“東林勵志之星”榮譽稱號及入圍獎,以及在“國家新資助政策體系十周年”和全國“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征文比賽中獲獎的同學頒獎。
黨委副書記陳文慧在表彰大會上講話。陳文慧副書記對受表彰的獲獎集體和個人表達了祝賀。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這一戰略部署,總結回顧了新資助政策實施十年來我校學生資助工作取得的成績。她說,10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不斷完善資助體系,在物質幫扶的基礎上始終注重精神扶貧,助學扶志、資助育人,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00%獲得了有效資助,涌現出全國勵志典型葉楠、劉大睿、“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韓晴等一大批優秀學生代表,展現了東林學子勵志自強、斗志昂揚的精神風貌。
陳文慧副書記分別對全體學生工作干部和廣大同學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她要求全體學生工作干部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握“精準資助”主旋律,讓學生都能“學得好,出得去,有作為”;希望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不辜負黨的期望,做新時代奮發有為、敢于擔當的大學生。
獲獎師生代表在會上分別發言。交通學院團委書記、資助專干高璐璐老師代表資助工作先進個人發言。她回顧了十四年的資助工作經歷,暢談了見證十年來國家新資助政策在我校資助工作實踐中日益完善的心得體會,并代表所有資助專干發出在工作、學習、生活方面三個繼續的倡議和決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4級本科生田靜同學代表獲獎學生發言。她說,作為一名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是學校精準、全程化的資助讓她完成了自身的蛻變,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她對國家、學校、校友資助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并向在場同學發出倡議:心系母校,“牽手”勵學,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加入校友基金會,將這份愛心和責任傳承下去。
表彰會還播放了輔導員龔露老師創作的資助主題歌曲MV《我在你身旁》!爱斈闾と霒|林校園的時候,我就默默出現在你身后”悠揚的旋律配上熟悉的工作場景,讓在場同學深刻感受到了來自學校的關心與愛護,詮釋了圍繞學生、貼近學生、關愛學生的資助育人工作宗旨。
學生資助工作表彰大會后進行了優秀學生事跡報告會。由資助專干宋天宇、鄭憲兩位老師以現場互動的方式與“東林勵志之星”王發利等四名同學分享了他們各自的勵志故事,為新生開展了一場生動的感恩勵志成長成才的朋輩教育。
先進集體主要事跡 篇2
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教科研團隊現有成員xx人,其中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1人,博士學位教師5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6人。團隊建立至今,堅持學科特色,打造教育品牌,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良、成果顯著的教師團隊。
關愛學生,師德高尚
團隊十分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經常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高校教師教育教學技能》《教師禮儀》《教師法》及《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一系列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法律法規,督促廣大教師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提高理論水平,依法執教。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團隊教師堅持尊重信任和嚴格要求相結合,對學生要有愛心、耐心、信心、熱心。每一位教師都能公正、全面、客觀地評價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團隊還開展了教師與學生結對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淡泊名利,不因學生家庭地位、狀況來偏倚學生,也不以學生成績和表現來薄厚待之,針對每個學生具體情況,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恒、嚴而有方地面向全體學生施教,在尊重保護教育學生的基礎上,使學生健康地、生動活潑地茁壯成長,密切師生關系。近年來,團隊中多人被授予“黑龍江省師德先進個人”“佳木斯大學師德先進個人”“校優秀教師、優秀實驗教師、優秀實習教師”等榮譽稱號。
業務精湛,育人卓著
團隊要求每一位教師注重學習有關教育思想和理論,并能結合教學內容介紹學科發展的新動向和新成果,開展教學研究。團隊帶頭人之一——院長祝麗玲身先士卒,積極參與教學改革,主持省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在線課程、校級精品課程、網絡課程各1門。其中《兒童少年衛生學》被確定為佳木斯大學教學改革百門課程。在教學工作中,祝麗玲精心組織課堂教學,采用對分教學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曾獲第十五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微課組優秀獎、黑龍江省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佳木斯大學優秀獎學成果一等獎、佳木斯大學首屆微課比賽一等獎、大學教學年終獎二等獎等教學獎勵。
20xx年,祝麗玲主講的《健康膳食解碼》課程加入中國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目前已有163所院校近6萬名學生選修該門課程。該課程的成功上線,使我校與國內一流院校同臺競技,為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團隊其他教師堅持以課堂教學為本、以學生需要為本,努力抓好課堂教學,教授年均課時量225學時,副教授年均科時量370學時,指導學生科研立項、創新創業項目25項。
科研創新,成果突出
團隊積極開展學科建設及課題研究工作,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增強學院科研活力。依托該團隊,公共衛生學院現有省級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示范基地、省級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全科醫學培訓中心、校級預防醫學研究所、校級社會醫學研究室、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校級重點學科及培育學科各1個,為學院的科研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積極承擔國家或地方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發任務。近五年,學院教師團隊承擔國家級項目5項、省部級20項、校級13項;發表論文82篇,其中中華系列雜志、SCI收錄57篇;出版論著、教材19部;帶領本科生主持創新創業項目13項;帶領研究生主持科技創新項目15項,科研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較好的發展前景。此外,團隊教師多次參與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及學術會議,承辦學術報告及培訓,多項科研成果實現了應用轉化,較好地實現為教學和地方經濟服務。
服務社會,聲譽良好
團隊自成立以來,全體教師始終秉持著知行統一、甘于奉獻的工作態度,開展多項工作,積極服務于社會。團隊著眼于科研成果轉化問題,注重知識在科技創新中的能動作用。教師關寶生發明了一種一次性全血尿酸檢測試紙條,因其操作方便,目前已被廣泛推廣;教師張強研制了一種新型藍靛果-獼猴桃復合飲料,因其具有獨特的工藝配方且口感獨特,目前已成為一種具有開發潛力的新型功能飲料,并處于試生產階段。
同時,團隊利用醫學優勢,開展防艾宣傳,并組織學生定期深入社區,針對不同人群進行不同層次、形式和內容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梯隊合理,注重建設
團隊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實力較強、年齡結構合理、發展趨勢良好的中青相結合的教學科研梯隊。學科帶頭人邱洪斌教授現任佳木斯大學黨委書記,此外還任中國高教學會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研究會理事長、中國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委員等多個職務,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持多個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許多有影響力期刊中均有其創新型的科研成果發表。在學術集體中,學科帶頭人能正確控制學術研究進程和方向,將團隊中的教師人才有效的組織,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務,保證學術研究工作能有節奏地向前推進。
在教學管理上,團隊注重學習共同體建設,努力完善老中青傳幫帶機制,如新青年教師上崗后由團隊確定培養導師,一對一跟蹤培養,導師負責青年教師教學科研全過程。此外,團隊還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努力研究教學方法,探索教學規律,踴躍參加院系組織的教學競賽活動,為教師的發展搭建通暢的平臺,整體提升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先進集體主要事跡 篇3
xx鉆探鉆井xx公司xx隊一直以“xxx”搞好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及設備的維修工作,保障設備的正常高效運轉,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為宗旨。20xx年我隊被評為公司設備管理先進單位,這標志著我們隊設備管理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今年以來,隨著生產步伐不斷加快,我們隊從強化設備基礎管理工作入手,以提高設備綜合利用率、實現設備零故障為目標,積極探索加強設備管理新思路,為全年生產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日常維修維護工作中,各位同志兢兢業業工作,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精湛的技藝為公司奉獻著他們的智慧,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優秀工人的光輝形象,被大家贊譽為技術上的“排頭兵”:我們基層隊的各路大班就是設備的醫生,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多學習、多實踐、多掌握一些科學的檢修方法。對設備隱患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只有這樣才不至于讓你的設備患上絕癥,才能盡可能地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他們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提前制定了詳細的設備應急預案,并進行了多次演練,將技術風險降至最低。與此同時,我們加強對設備的專業化管理,不斷修訂和完善設備管理制度、規程、考核辦法并嚴格執行,加強設備的巡檢和有目的的點檢;組織實施“設備零故障”競賽,大力推廣設備科學管理;強化設備的群眾性管理,堅持“紅旗設備”的評選,規范現場管理;建立“功勞薄”大張旗鼓地表彰及時發現設備隱患,防止設備重大事故發生的先進事跡,大大提高廣大員工參與設備管理的.積極性。不斷健全設備管理制度,努力實現設備管理規范化為現場設備的穩定。
維修上的“急先鋒”:設備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搞好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及設備的維修工作,保障設備的正常高效運轉,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設備的日常維護是很關鍵的一步,為什么同樣的設備使用壽命卻有長有短?我想關鍵問題就在于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是否搞好。
各位工人師傅在設備故障維修中總是走在最前列。他們憑著一顆真誠的心,無論是搶修、還是技術改造,也不論白天與黑夜,哪里的設備出現故障,哪里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即使是深更半夜他們也毫無怨言地隨叫隨到。
工作上的“癡心人”:對工作兢兢業業,有人形容他們已達“癡”的程度。為了做好設備的維護工作,保證鉆井設備的正常運行,他們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錄了每次設備維護時遇到的種種情況,無論是技術問題還是設備問題,他們都會細心的記錄和認真的分析,同行們都稱贊他們很專業。
正是他們這種對工作的“癡心”,在今年的設備檢查過程中,獲得了相關領導的表揚。
先進集體主要事跡 篇4
我校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成立了資助工作領導組,校長宋全會擔任組長。本著對社會負責,對學生負責的態度,通過各種途徑關愛經濟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緩解心理壓力、增強學習動力,順利完成學業。
我校積極落實各項資助政策。每年開學初,學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關愛特困生工作。通過學生處、年級、班主任對全校學生進行家庭情況調查,經濟困難的'學生登記建檔,并區別不同情況確定幫扶措施。從家庭情況的初審、材料的收集、審核、匯總、上報到資金的發放,嚴格按照程序操作,做到應助盡助,同時也嚴格執行標準,努力做到不漏助也不錯助。做好“國家助學金”和其他資助項目工作,20xx年度國家助學金發放達105萬元。
除了國家助學金之外,學校還有宏志生助學金和學費減免、獎學金、特殊困難補助等項目,20xx年共有453人次獲得學校各類資助,總金額38萬元。
在資助過程中,開封高中堅持將資助工作與學生思想教育相結合,資助工作與感恩教育相結合,資助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通過豐富教育內涵,充分發揮資助工作的教育功能,力求做到經濟上資助學生,精神上培育學生,能力上鍛煉學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將困難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和特殊的人生體驗,勇敢拼搏、自強不息,發奮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用拼搏書寫人生。
【先進集體主要事】相關文章:
先進集體主要事跡02-28
先進集體主要事跡11-24
消防先進集體主要事跡11-26
關于先進集體主要事跡06-29
環衛先進集體主要事跡03-23
醫院科室先進集體主要事跡01-15
醫院科室先進集體主要事跡02-02
環衛先進集體主要事跡范文10-10
護理部先進集體主要事跡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