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集錦(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作文 篇1
端午節到了,大家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吃粽子,放艾蒿,佩香囊等場面吧!端午節也是我國傳統節日,傳說是屈原在亡國后跳江后人們為了紀念他而逐漸生成的一個節日,現已被我國列為法定假日,這不,媽媽正芾著我,為端午節做準備。
端午節前一天,媽媽帶著我出門為端午節做準備,首先是選艾蒿,在菜市場轉悠了五分鐘后在一個攤位停了下來,那老板一見有人來了,就滿臉堆笑的說:“看看?”媽媽“嗯”一聲,然后就開始翻看艾蒿的葉子,我不禁疑惑不解:艾蒿挑一把不就得了嗎?干嘛還要看一眼?這時,我媽轉身走向其他攤位,我趕緊趕上去,正當我還在疑惑不解時媽媽已經挑了一把走了,原來,艾蒿不是隨便挑一把就可以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艾葉正反都差不多白,先前那位老板賣的只不過是一面白一面略青的水蒿。這真讓我長見識了!
第二件事就是買粽子葉了,粽葉沒有艾蒿那么講究,挑寬大一點兒的就可以了。回到家之后,媽媽將艾蒿放在門口的兩側,我問緣由,媽媽說,這也是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端午節時將艾蒿放在門的兩側可辟邪。
媽媽在灶上架上一口大鍋,倒上水,然后倒上了一些堿開始煮粽子葉,目的是為了消毒,同時也是為了讓粽葉變的更加柔軟,然后媽媽又用水將糯米泡上,一切都準備完畢后,開始我們這個端午節可以算得上最浩大的工程——包粽子!但因為我們往年包粽子都是請鄰居阿姨幫忙包的.,所以我們早已忘了該怎么包了,為了親手包一回粽子,我們端著粽葉和糯米到鄰居阿姨家家討教,在阿姨一遍又一遍的演示下,我終于完成了第一個粽子,雖然包的總有點像被粽葉包起來的餅干,但是我終于包起了一個,懷著莫大的歡喜將它綁在了繩子上,望著那第一個粽子,我的信心被一股莫名的火點燃了,于是我再次拿起了粽葉。在包的時候有技巧:在挑選粽葉中。一定要挑選那種大小差不多大的,而且粽葉也有正反兩面,為了讓熟的糯米能快速離葉而不粘,必須將糯米包在光滑的正面里。為了使手容易抓握,則需要將粗糙的反面放在外。“原來包粽子有這樣的技巧!”我不由得發出感嘆。我的信心大增,一口氣包了二十多個,看著我的成果,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自信在心頭回繞,整個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暢快感,不禁說:“以后咱家包粽子,我一個人來負責!"
因為我們在端午節來臨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我們歡度了一次端午節。在吃著粽子時,我既沉浸在幸福之中又不斷地回憶著在端午節來臨之前所做的一切,這讓我覺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端午節作文 篇2
端午節前些天,總是陰雨連綿。潮濕的空氣,悶熱的環境,讓人不由地變得煩躁。可是轉念一想,端午節就要來啦,上天一定會像我們一樣,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那噴香噴香的粽子,才會這般“口水”流不斷呀!這樣一想,心情就豁然開朗許多。
一日三秋地度過了好幾天,終于讓我們盼來了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忙活起來了——掛艾葉、煮鴨蛋……當然尚少不了最隆重的一項:吃粽子。
今年端午,家里早早的就包起了粽子。雖然早點準備是好事,但準備得越早,對我越是一種煎熬。那雪白的糯米,那細膩的紅棗,光是視覺效果就讓人垂涎三尺了,更別說味道了。準備的這么早,卻一定要被允許才能吃,不能像端午節的時候,想吃就吃,這不是煎熬是什么呢!
然而,慶幸的是,端午總算來了,終于可以吃粽子了!
解開細細的紅繩,剝去綠綠的粽葉,米香加棗香再加上粽葉的'清香,和諧地交織在一起,散發到空氣中,聞一聞,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咬一口粽子,米粒細膩柔滑。在嘴里慢慢咀嚼,還能品味出一絲苦澀。再往里吃,就能吃到紅棗了。紅棗的外皮又滑又亮,棗肉香甜可口。紅棗與糯米配在一起,那真是天衣無縫的美味啊!
以前,我并不愛吃粽子,也不懂為什么大家那么喜歡吃粽子,粽子不就是糯米里包點餡兒嘛,還有點兒苦味,有什么好吃呢。可是媽媽告訴我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且,吃粽子不僅僅是吃粽子,這個等你以后慢慢就會知道的。”
今天一早,媽媽讓我幫忙包粽子,我笨手笨腳的,包一個粽子整整花了二十幾分鐘,急得我連汗珠都冒出來了,可我的成果確是“慘不忍睹”。于是,我不服氣,又包了一個,結果還是差不了多少。我的兩個粽子下鍋了,等了半個多小時,終于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撈出粽子,嘗了嘗,那味道比我吃過的所有粽子都要好吃。吃著吃著,我突然悟出了媽媽那句話的真諦:大家愛吃的不僅僅是粽子,而是藏在粽子里的先苦后甜的粽意人生啊!
品嘗粽子,品味人生。先苦后甜的粽意人生,何嘗不是我們人生的必經之路?
端午節作文 篇3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今天早上,我們家里吃粽子。因為粽子是人們為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制作的食物,所以人們在端午節都要吃粽子。
本來我們是想去看賽龍舟的,可是人太多了,我們改變了主意,約了爸爸朋友的兒子——小米多一起去中國美院看畢業作品展。在學校里,畢業生擺起了小攤,展示他們制作的工藝品。我買了一個印章,上面有西湖的`亭子。我送給了小米多一套拼圖,小米多他送給我了一個漂亮的杯子。我們還看了一些畢業生的作品,有他們設計的未來的車、可以染指甲的機器、漂亮的窗簾、軟軟的椅子什么的,我很喜歡那些東西,因為在別的很少見,這都是大學生們自己設計的。
我們在那里逛了一天,晚上回到了家不久,我的弟弟同同就來到我家吃飯了,一起過端午節。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晚上我們吃了黃鱔、黃魚、黃瓜,還有小米多家送的龍蝦,還有其他好吃的。可是黃鱔、黃魚和小龍蝦我都不喜歡吃,所以我只吃了黃瓜、茭白和鴨腿,喝了一碗鴨湯,不過大家在一起過節,我覺得很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4
每到農歷的五月初五,家鄉熱鬧的端午節也就到來了。
早上,天剛蒙蒙亮,家家戶戶的人們也就忙碌起來了。他們有的包粽子,有得做包子。因為我聽說玉溪過端午節有吃粽子和包子的習俗,有的人家還會在自家門口掛上艾草、菖蒲,聽大人們說這樣做可以辟邪。
上午,超市和菜市里的人們也忙碌起來。超市里掛起了大降價的牌子,所以里面人山人海。菜市場也是熱鬧非凡,賣艾草和菖蒲的,還有賣粽子的,到處都是。這樣一來賣其他東西的人們生意就顯得清淡一些。
下午時分,人們往往會三三兩兩的開著車,到撫仙湖邊觀看賽龍舟。等我們到的'時候,湖邊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龍舟賽馬上要開始了。張眼望去,五只龍舟一字排開,紅、黃、藍、綠、白,煞是壯觀。此時,“砰”的一聲槍響,五支龍舟像箭一般沖了出去,岸上響起了助威的吶喊聲,各自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加油,龍舟上則響起了戰鼓聲和隊員的號子。這時,五支龍舟交替前進,一會兒紅隊領先,一會兒綠隊領先,一眨眼,黃隊又沖到了最前頭。終點越來越近了,五只龍舟都卯足了勁爭第一。但實力也顯現了出來,我發現龍舟比賽需要整體有較強的實力外,協調配合更為重要。最終技高一籌的藍隊獲得了第一。
觀看龍舟比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一個人的強大很重要,但整體的協調配合更為重要,因為他們是一個集體。
家鄉的端午節真熱鬧,明年是什么樣子呢,我盼著。
端午節作文 篇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節日里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肉粽,在前一天晚上就想著明天的到來。
端午節終于到了,我一睜開眼睛就向廚房跑去。一跑進廚房,我就對媽媽說:“我想吃肉粽!”媽媽慢慢地說:“今天,你要學著包粽子了!”我心想:“我都不會包粽子,那我是不是要吃不成了。”媽媽好像看出我的心思,說:“那我就教你吧!”我被她說的話愣住了,過一會兒我才說:“好,那你教我吧!”媽媽又說:“先去刷牙,吃早飯。”
做好后我來到廚房,媽媽說:“開始。”我按她說的方法做,先洗好竹葉,再把竹葉巴成甜筒形,放把白白的.糯米,放一顆大的鮮肉,用葉子把口子蓋起來,然后綁上繩子,最后打一個結。我喜歡吃肉粽。我把它放進鍋里,還把其他的也放進去,過幾分鐘粽子就燒好了,我在鍋里翻找自己包的粽子,它非常顯眼,因為只有它,被繩子綁得像一個線團。我咬了一口,真是又黏又糯!“哎呀,我做得和五芳齋的一樣好吃!”
我喜歡端午節,緣起于那一個個小肉粽!
端午節作文 篇6
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那天,大家都吃粽子,賽龍舟,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兩千多年以前,有個叫屈原的人,因為不想看著自己的`國家滅亡,就抱著石頭跳江自殺了。人們就劃著船往江里扔粽子,是不想讓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就把吃粽子延續的今天,以此來表達后人對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志士的懷念。
我喜歡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粽子。它的形狀好像三角形,外面包著竹葉,里面有糯米,但是僅有糯米那就沒有什么味道,所以里面放上了大紅棗,吃起來黏而不膩,又香又甜,非常爽口好吃!
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天,我不光吃的粽子,還吃了肯德基、雞腿……
傳統節日端午節,我過得很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7
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端午這天的一大早,爸爸就買回了一束艾草。長長的個艾草比我的個子還要高,靠近一聞,有一種淡淡地清香味。爸爸說:“艾草能消災祛病,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其實是表達了人們心中最美好的祝福。”
上午,我剛做好語文作業,媽媽為我買來了五色絲線,給我帶在左用腕上。只見五種不同色彩的線擰成小一股小繩,繩上系著三個銀色的小鈴鐺。我輕輕晃一下小手,鈴鐺嘩啦嘩啦地響,真是悅耳動聽。媽媽又把五色線編成織的`鴨蛋網,掛在我的脖子上,爸爸把一個鴨蛋裝在里面。媽媽說,這些五色線是吉祥如意的意思,祝我健康成長。只是鴨蛋太重了,爸爸摘一把艾葉放在網中,既能聞到清香味又能驅蚊,真是一舉兩得。
在這個節日里,我不僅品嘗了五芳齋的粽子,第一次吃到了高郵的雙黃蛋,還又一次聽爸爸講起了愛國詩人屈原《天問》的故事。更令我難忘的是,在晚上睡覺之前,爸爸不知從何處抓來一只螢火蟲,放在蚊帳的上面。螢火蟲一眨一眨地閃著光,就像天上的一顆星星半著我進入了夢鄉。
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和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我們南方這邊過端午節時,要吃五黃:黃魚、黃瓜、蛋黃、黃鱔、黃酒。
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人去了外婆家,在外婆家里還有一個八十六歲高齡的太太,她現在躺在床上,腿腳不方便,生活不能自理,我們去看望她,在她的床邊,我們慰問她,問她身體怎么樣,太太說很好,我們來看望她,她有說不出的高興。而且我們送給她了好多禮物,有:餅干、糖果、牛奶;當然還不會忘記送粽子。在端午節就要吃粽子,可惜我們吃晚餐的時候沒吃到粽子,我告訴媽媽:明天早上一定要吃到粽子。媽媽答應了。
端午節的`時候,怎么不能忘記 插艾葉呢?在外婆家里我們好多地方插了艾葉。門上、花瓶里、籃子里……家里傳來了陣陣艾葉的味道。
端午節,我過得很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9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當讀到這首詩,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端午”。
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說道端午,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傳說以前有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自投于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悲痛萬分,用粽葉,糯米包成的`粽子投入河里喂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的尸體。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端午,以此來紀念屈原。
端午有著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的早晨,奶奶將事先準備好的材料拿出來。奶奶先拿出幾片粽葉,卷起來,弄得像個漏斗似的。然后,奶奶將糯米倒進“漏斗”里放上幾顆蜜棗和一點兒枸杞子,再鋪上一層糯米,弄剩余的粽葉裹好,拿一根細線綁好,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又陸續包了好多粽子。看著這些香噴噴的粽子,我不禁垂涎欲滴,早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了。端午還劃龍舟的比賽。一只只龍舟漂泊在水上,就像一只只天鵝在水上嬉戲。吃著香甜的粽子,看著精彩的龍舟比賽,我感到愜意極了!
端午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說,更是對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敬佩!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精選]端午節作文07-09
【精選】端午節作文07-13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07-10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7
【經典】端午節作文07-29
端午節作文03-29
端午節的作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