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教師學科教學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歷史教師學科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基本情況:
我在高二任教C49、C50、C52、C57、C58五個班的歷史課,在五個班中,分為三個層次。普通班C49、C50基本偏差,學習習慣不好,所以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是本學期的重點。C52實驗班成績較好,學習認真,所以做好培優輔尖工作更為重要。C57、C58是理科,做好必修教材的教學。總之,要因材施教,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新一代。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培養學生利用歷史資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比較和區分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找出它們的異同。
2、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3、不歧視后進生,多與學生溝通,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進步,讓更多的學生進入高一學生深造。
4.使學生正確理解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整體與局部關系,辨證地理解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措施:
1、每周三上課時,根據進度要求完成新課程,每學習一個單元進行單元測試或單元訓練,每個部分進行適當的練習。
2、充分利用教材,改變教學方法,突出指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和討論,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3、引導學生上好活動課,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4、在現代教育手段下,開展研究性課程活動,探索中學歷史教學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以探究問題為目的。
沒有學習和研究的問題。有人曾經說過:正是問題把只是小碎石的東西變成了歷史的證據。然而,過去的歷史教學往往是固定的,對學生來說,沒有真正的探究性問題,或者只是膚淺的問題,或者是頭痛的問題(如被動接受、死記硬背、機械重復)。歷史教學的真正意義在于讓學生發現、討論、研究和解決問題。因此,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應該為探索問題而設計。要給學生機會了解事情的基本情況,讓學生深入探討。
(2)以思維訓練為核心。
歷史學習不應該是一個促進思想固定的過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歷史本身和歷史學科都不局限于某種僵化的模式。人們對歷史的正確理解需要發散的、復雜的思維、廣闊的、全面的、客觀的、辯證的、變化的、發展的視野,特別是對歷史因果關系的思考,是對人們思維水平的考驗。學生學習歷史,就像學習數學一樣,也是思維的訓練和加強,是思維的過程,是思維成就的經驗,是積累經驗的機會。因此,任何教學方法都應注重激發、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積極發展。
(3)以學生參與的形式。
讓學生參與教學,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是真正開展教學的關鍵問題。只有讓學生參與其中,才能激發動機,激發興趣,積極思考,勇于表達觀點;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體驗挫折感和成功感;看到學生的識別、理解和創造力;讓學生與老師和學生溝通,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因此,教學方法的設計和應用注重動員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況。
(4)開展多媒體教學。
深入探討多媒體教學模式,精心制作課件,努力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5)以精心設計導學案為準備。
任何教學方法的應用都不是隨機的,也不是隨機的。要提前做好周密的準備和安排,有具體的目標,有明確的設計理念,體現一定的教學理念。方法的實施是循序漸進的,還有旋轉的空間。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以認真客觀的態度對待。
【歷史教師學科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歷史學科教學計劃05-17
歷史學科教學計劃必備(15篇)05-17
[熱門]歷史學科教學計劃15篇05-17
初一歷史老師學科特色寄語11-07
歷史教師個人教學計劃02-08
歷史教師個人教學計劃03-12
歷史老師教學計劃10-18
歷史學科骨干教師先進事跡03-10
高一歷史教師教學計劃09-15
歷史學科心得范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