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創業勵志故事
創業勵志故事1
作為一名運動員,退役后的主流職業就是當教練,前國家女子摔跤隊運動員張曉慧也是如此。她卻不安于這份收入穩定的工作,一心想做生意,于是選擇了餐飲。
她在舟山經營的幾家小咖啡館生意都不錯,卻因為炒股賠掉了大部分積蓄。隨后張曉慧賣掉所有家產,揣著50萬元,到上海重新開始。
那是20xx年8月,上海的高溫還未散去。張曉慧穿著T恤和牛仔褲,只背著一個包,就來到了上海。一個人也不認識,地鐵都不會坐,她住在50元一天的青年旅社里尋找機會。
剛到上海的第一年,她開過快餐店,做過外賣。在這個過程中,張曉慧慢慢嗅到商機,這次盯上的也是麻辣燙。
她進行了周密的分析:
首先,麻辣燙食品安全性高且容易做到標準化;
其次,年輕人更鐘愛麻辣燙、火鍋類食品;
第三,餓了么的數據顯示,全國大概有8萬家麻辣燙商戶,搜索關鍵詞排名也比較靠前,體量和市場前景都不錯。
張曉慧意識到,要想超越楊國福和張亮,就一定要走差異化道路,而不是拼規模,她要做一個主打外賣的新式麻辣燙品牌。
她先是對門頭、店面進行統一裝修,然后把運營環節系統化,監督夫妻店的`店主來執行。這些店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系統沒有標準化之前,很難管控。
初期,張曉慧可能要從早盯到晚,或者花一天的時間去跟他們溝通。但他們也有一個優勢——能吃苦。“他們能營業到凌晨2點,平效特別高”。
這就是上海地區規模領先的“新麻辣燙品牌”——覓姐麻辣燙,從開第一家店到現在,一年多時間,覓姐在全國已有600余家門店,遍布18個省份,35個城市,復購率約為67%。
創業勵志故事2
1995年,一個山東小伙放棄了最后一年大學包分配的政策,畢業第二天就扛起行李來到北京,住進了“北漂標配”地下室。
在四處找活干的過程中,他在一個農貿市場里吃到了讓他驚為天人的麻辣燙,頓時覺得是門好生意。他趕緊向攤主大姐表示想拜師學藝,不出意外地立刻被拒絕了。
之后的半個月,他天天到大姐攤位上轉悠,搶著幫忙打下手,軟磨硬泡許諾大姐,自己會在距她很遠的地方擺攤,終于買下了大姐的“獨門秘笈”。
于是他成了一個每天在北外門口賣麻辣燙的小販,日復一日,辛苦奔波,有一次生火的時候直接暈倒在了地上。
很多年后,回憶起這段創業經歷,他說:“也許我N年后成了李嘉誠,有人問今天苦不苦?如果認為苦,很多事情就走不下去了。”
農貿市場大姐算是他事業中的第一位貴人。
命運如同按下了復制鍵,20xx 年,他在成都偶然吃到一家梭邊魚,被美味驚艷的他,立刻向餐館老板徐伯春請求加盟,又被拒絕。
為了說服徐伯春做自己的技術合伙人,他拿出了比“三顧茅廬”還誠懇的`行動,花 6 個月時間,幾乎一兩周就飛一趟成都。
徐伯春過生日,李劍甚至買花送給他,比追女朋友還下功夫。就這樣,徐伯春終被打動,跟他來到北京發展。
山東小伙名叫李劍,他們創立的餐飲品牌就是年銷售額曾突破10億的新辣道。20xx年他創立信良記,如今已經是中國餐飲行業的供應鏈巨頭。
創業勵志故事3
美國一出版商有一批滯銷的書久久不能脫手,便給總統送去一本,并三番五次地征求總統的`意見,忙于政務的總統沒有時間與其糾纏,便隨口應了一句:“這本書不錯!”出版商如獲至寶般地大肆宣傳:“現在有總統先生喜歡的書出售。”于是,這些滯銷的書不久就被一搶而空了。
不久,這個出版商又有書賣不出去了,他又送給總統一本。總統上了一回當,想奚落他一下,便說:“這本書糟透了。”出版商聽后大喜,他打出廣告:“現在有總統討厭的書出售。”結果,不少人出于好奇爭相購買,書隨之脫銷。
出版商第三次將書送給總統的時候,總統接受了前兩次的教訓,不置可否。出版商卻大作廣告:“現在有總統難以下結論的書出售!”居然又一次大賺其利。
【創業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勵志故事10-16
戴爾勵志創業的故事04-14
餐飲創業的勵志故事04-26
自主創業的勵志故事05-29
【實用】創業勵志故事15篇10-17
一個勵志者的創業故事12-10
創業小故事06-25
餐飲創業故事03-16
農民創業故事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