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化建設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建設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在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學習中獲益良多,深受啟發。以下是我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一些觀點。
學校做為推動社會進步與文明發展機構,理應擔負建設和諧社會的重擔,專注于營造和諧校園。要實現“和諧校園”的目標,需要從學校文化的建設入手,激起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觀念,根植于學校具體,關心未來發展,積極營造一個開放、民主、融洽的學校環境,全面提高學校的文化品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學校育人的重要環節,它能促進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及教育理念的變革,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開發大腦,推動身體健康,豐富文化生活,幫助其建立良好的審美觀和人際交往,培養積極情感與創造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極其重要。
校園文化建設應以科學的教學發展觀為引領,根據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合,融合學校的具體發展,從物質、機制和精神三個層面進行,包含制度文化、課程文化、老師文化和學生文化,構建完善的校園文化體系。必須在人本理念與創新管理之間尋找均衡,創建既有人本民主又科學化制度文化,持續整合科學與人文,推動師德與師風的統一,造就嚴謹、靈便、高效的老師文化,同時注重自由與合作的融合,建設個性健全、人格健全的學生文化,積極倡導學習氣氛。
學校以“建設學習型校園”為目標,積極推進自主學習與終生學習,使學習變成學校及各成員不斷發展的動力,協助大家理解“學海無涯”的深意,理解“學習改變命運,學習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同時,學校要結合學習文化的特點,在物質、機制和精神方面造就有益于學習的環境,讓教師在個人學習與團隊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變成學生學習的榜樣,使校園文化富有活力,開放并寬容,持續自我更新和創造。
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在于精神文化,它專注于創建民主、公平、合作與和諧的人際關系,構建互幫互助、尊重與信任的文明氣氛,而精神文化的關鍵不在于名言佳句自身,而在于他們生成的過程和良好環境的形成。它表現在學校成員各種行為與狀況中,是學校的生命與靈魂,同時又是學校長期發展的物質、制度、文化和行為的積累,獲得全體人員的認同與維護,并隨著學校的發展不斷強化,最后成為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因此,校園文化建設不但要繼承與積累,還需不斷創新,開拓創新。大家應依據自身優勢,制訂有規劃、有目標的逐步建設方案,細膩運營與積累校園文化,而非簡易移殖外部的文化元素,要結合時代要求、學校發展規劃與辦學理念,逐步形成獨特文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神圣而艱巨的任務。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新情況和新問題層出不窮,建設先進的校園文化任重道遠。作為教師,我們應始終保持警醒,突破自我,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養,以淵博的知識啟發學生,以高尚的品格影響學生;喜愛自己工作,奉獻進取,求實創新,對學生承擔高度責任,持續提升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重視校園文化精神的塑造,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氣氛,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校園文化必將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建設與完善作出應有的貢獻。
【文化建設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文化建設心得體會10-31
文化建設心得體會10-18
班級文化建設的心得體會11-25
文化建設心得體會[合集]11-26
文化建設心得體會范文05-12
班級文化建設的心得體會07-26
班級文化建設心得體會07-26
文化建設講座心得體會01-15
班組文化建設心得體會03-23
班級文化建設心得體會[經典]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