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音樂教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1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復習柯爾文手勢。
3、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同唱一首歌》
(1)結合歌曲《同唱一首歌》安排好一個參與歌曲表現(xiàn)的練習,教師可提示學生在歌中哪幾處節(jié)奏應注意。
(2)分組演唱,請一名同學,試一試,看哪一種節(jié)奏加入更好。
(3)選擇出最合適的一種方法完整地演唱。
2、編創(chuàng)與活動:
(1)、這是一個二聲部讀拍節(jié)奏的.練習,一個鴨子在“吹口哨”,發(fā)出“du”的聲音,其他幾只鴨子叫“ga”,請同學們按著節(jié)奏讀一讀,拍一拍,在把兩種聲音和起來。
鴨子的叫聲可分小組處理成有一定力度變化,可表現(xiàn)各種情緒的。
(2)、分小組設計,并表演給大家看。
三、結束部分:
課題:可愛的動物
教學目的:
1、通過聽、唱、說、感受表現(xiàn)小動物的音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能夠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重點: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難點: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2
教學內容:
歌曲《西風的話》
教學目標:
1.學唱《西風的話》,學習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過學唱歌曲,認識到歌曲的主旨--珍惜時間,熱愛美好生活。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教學方法:
聽唱法、啟發(fā)式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引入秋天美景圖片。
2.如果用綠色、紅色、金色、白色來形容四季,哪種顏色最適合秋天?請同學們說說關于秋天的主題詞:“秋收”、“秋高氣爽”、“收獲”、“火紅的楓葉”、“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麗的秋天是誰給我們帶來的呢?當夏天南風飄然離我們而去,陣陣西風,帶來了秋天的信息,西風對我們說?。讓我們一起學習歌曲《西風的話》。
三、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1.初聽歌曲。在聽歌曲的時候請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速度是怎樣的?(平緩級進,較慢)。
2.這么好聽的`歌曲,作曲家是誰呢?介紹作曲家黃自:黃自(1904--1938)作曲家、音樂家。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曾赴美國學習,先后在歐伯林大學音樂學院及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作曲、鋼琴。1929年歸國后,先后在上海滬江大學音樂系任教并兼任音樂教務主任,作品有: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愛國歌曲《熱血》、《九一八》;藝術歌曲《點絳唇》、《思鄉(xiāng)》、《玫瑰三愿》。著作有《和聲樂》、《西洋音樂史》等。其中《思鄉(xiāng)》、《長恨歌》、《抗敵歌》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jīng)典。
3.朗讀歌詞,仔細領會歌詞,西風到底告訴我們什么?(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和對美好時光的憧憬)。這也是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jié)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
4.聽師范唱。同位討論,這首歌曲節(jié)拍是多少拍?運用了什么節(jié)奏型?
5.教師簡單分析歌曲:這首歌為4/4拍,大調式,一段體。由四個樂句組成,這四個樂句都采用了相同的節(jié)奏:X X -- -- ︱ X - X - ︱ X X︱ X- - 0 ︱,但旋律的變化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緒對比。旋律流暢,在上下流動的級進中插入音程大跳,變化有致,力度運用細膩恰當,使歌曲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由于使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西風”作為第一人稱“我”, “你們”代表“孩子”,唱起來倍感親切。
6.學唱歌曲:
1) 跟琴視唱歌譜。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
2) 用“啊”隨琴唱旋律,并試著打節(jié)拍演唱。
3) 填詞唱歌曲,電子琴伴奏。
4)接龍唱練習。
5) 集體完整演唱歌曲。我們應該怎樣去演唱,來體現(xiàn)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圓,演唱“襖”、“高”、“蓬”、“紅”等字要使聲音飽滿,吐字清晰。)
6)邊聽邊唱,認真體會在演唱時,哪些地方可作漸強或漸弱的處理?分組討論,將歌曲的旋律線畫在課本上,說說注意歌曲的強弱變化有哪些好處?(使歌曲更好聽、更富有感情)
7) 嘗試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體會歌曲的意境,注意將歌曲的強弱對比表現(xiàn)出來,輕柔、舒展的聲音演唱,找一位同學指揮集體演唱 。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3
教學內容:
1、欣賞歌劇作品《洪湖赤衛(wèi)隊》、《托斯卡》
2、教唱歌曲《小草》
3、音樂知識:歌劇
教學目的:
1、通過歌曲的教唱,引導學生用綿延的氣息,優(yōu)美抒情的歌聲抒發(fā)情感。
2、了解大型音樂作品:歌劇,并能夠理解歌劇,學習欣賞方法。
教材簡析:歌曲為二段體體裁,以悠長的氣息,委婉的旋律抒發(fā)了對小草的熱愛與歌頌,歌曲為G調。前一段較抒情,后一段是歌頌。
教學重點:
1、用優(yōu)美、抒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2、體會歌劇的表現(xiàn)形式。
教學難點:理解歌劇
課時:三課時
第1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欣賞音樂歌曲《小草》
目的:引出課題
1、師:課前我們先請大家來欣賞一段音樂,同時要同學們思考以下一個問題: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樣的情緒?
2、(播放錄音)聽中學初中第五冊《小草》
3、學生談感受
生:略
4、師小結:同學們講得非常好,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小草》,它表達了作者對劇中主人翁的歌頌之情,聽了這段音樂,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一棵小草,為社會默默貢獻。
(一)、為教唱歌曲作準備
目的:為學生設計唱歌曲的感覺
1、師:在唱歌前我們先以二條發(fā)聲練習曲來開開嗓子。
出示課前準備的小黑板:
發(fā)聲練習
(1)連音練習
135653|135653|1--||
Lu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連音練習
1353|1353|1-||
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在電子琴上選擇弦樂合成音色(柔和效果),用中等音量伴奏,指導學生發(fā)聲。
3、師:請同學們用第二條發(fā)聲練習曲為老師的范唱領唱,給老師感情提示。
(二)、教師范唱《小草》
在同學們領唱后再接上。
(三)、教唱歌曲
1、讓學生看黑板答題
在畫報上畫G調譜表
師:請說出它是什么調號的譜表,它的音階如何寫?
學生回答板書(略)
2、給學生二分鐘時間自習視譜
3、跟伴奏用“Lu”哼唱第一聲部旋律(伴奏要求同發(fā)聲)
師:請同學們找出貫穿始終的節(jié)奏
跟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先用“Lu”跟伴奏輕輕哼唱,再唱歌譜,最后唱歌詞。
4、完成第二段的演唱
步驟同上。要求學生有感情演唱。
5、創(chuàng)編
請同學為本歌曲設計演唱形式,并予以表演。
生:領唱——合唱等
三、總結教學
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許多同學都已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應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心系家鄉(xiāng)、心系祖國,為祖國的建設事業(yè)作出貢獻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4
教學目的:
1.要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讓學生獲得心理的滿足、情感的共鳴,陶冶他們的情操。
2.構建音樂“情感教學”模式,以教材為依托,把握情感核心,達到育人的目的。
重點、難點:
1、調動學生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
2、通過情感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教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題:請問同學們平時都通過哪些手段和方法來欣賞音樂的?
(導入語:在大家的記憶中我們平時一般通過觀看電視,vcd,dvd和聽收音機,錄音機,mp3 ,現(xiàn)在還有電腦來獲得對音樂的欣賞,今天老師要讓大家換一種方式來欣賞和感悟音樂,引出今天的課題—《讓我們用心感悟音樂》)——(展示課件)
(二)欣賞與實踐
1、介紹一位著名的聾啞舞蹈藝術家—邰麗華并觀看她的代表作品《千手觀音》——(展示課件)
通過認識這群特殊的人,使學生在為表演者優(yōu)美的舞姿折服的同時,初步感悟音樂和感悟人生。——(情感鋪墊)
2、在一個感人故事之后,馬上進入主題《感恩的心》
故事根概: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jīng)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fā)現(xiàn),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jīng)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fā)現(xiàn)媽媽的手里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fā)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xiàn)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么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于是擦干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于閉上……
(1)、先讓學生初步欣賞歌曲《感恩的心》;(展示課件——教師范唱)
(2)、然后教師一邊教唱歌曲和一邊手語;(教師示范——學生試學)
(3)、讓全體學生起立和教師一起用手語演繹《感恩的心》
(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直觀感知,聽唱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形成藝術的審美施教法,實現(xiàn)教學目的 )
3、欣賞《天路》
愛,就是如此偉大也許身邊小小的細節(jié)你并未留心,但它無時無刻都陪伴在你身邊。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讓愛繼續(xù)伸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展示課件)
4、 欣賞《天亮了》(展示課件)
再由韓紅的另一首歌《天亮了》講述又個讓人感動的故事,進一步讓學生獲得心理的滿足、情感的共鳴,陶冶他們的情操,引導學生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以積極的姿態(tài)認真學習,面對人生。
(三)課堂小結
教師展示本堂課的寄語: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感謝師長、
感謝同學、感謝親朋!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讓這世界永遠充滿著愛!
(四)作業(yè)布置
1、給父母演唱《感恩的心》
2、主動做家務。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大提琴獨奏曲——《天鵝》,啟發(fā)學生展開豐富地想象,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自己的形體語言,結合音樂去表現(xiàn)天鵝,體會幽靜、優(yōu)美的意境。
二、教學重難點:
創(chuàng)造形體語言去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表現(xiàn)音樂的意境。
三、教學準備:
電視機、VCD機、磁帶、圖片、水彩筆、頭飾等。
四、教學過程:
(一)師生共律動,互問好!
(二)欣賞《天鵝》,提問導入。
1、師:既能在天上飛又能在水里游的動物有哪些呢?你覺得天鵝是怎樣的?(學生回答)
2、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到一個很美的地方欣賞天鵝吧!
(三)初聽樂曲,說說感受。
1、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乘上音樂的翅膀,讓我們展開想象,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播放樂曲,靜聽后,請小朋友說說。)
2、師:(出示圖片)瞧多美的地方啊!看遠處游來了兩只高貴的`天鵝。
(四)復聽樂曲,理解作品。
1、聽辯樂曲的演奏樂器。
師:讓我們再來欣賞一次,聽一聽那優(yōu)雅的旋律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它表現(xiàn)了什么? (播放樂曲,細聽后,請學生說說。)(出示大提琴圖片)
2、練習:檢測學生對樂曲的理解程度。(小組進行)
3、師:現(xiàn)在每組桌上都有一張題卡,請小朋友輕聲討論后完成。(老師巡回指導)(給優(yōu)秀的小組,發(fā)獎勵)
(五)觀看《圣桑—動物狂歡節(jié)》,作者介紹。
師:大家知道這首曲子是誰寫的嗎?那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播放VCD)(看后學生一起回答)
(六)觀看《天鵝湖》,感受芭蕾舞。
師:有許多芭蕾舞演員,聽到這首曲子后,就翩翩起舞,好象自己就是那優(yōu)雅高貴的天鵝。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吧!(播放VCD)
(七)表現(xiàn)音樂,翩翩起舞。
師:欣賞完了芭蕾舞演員的表演,讓我們也來一段吧!
1、播放樂曲《天鵝》,師生共舞。
2、請幾個較好的同學表演。(穿上裙子,戴上頭飾)
(八)課堂小結。
師:“丑小鴨”的故事,大家一定聽過吧!相信有一天,我們這群丑小鴨也會變成美麗的天鵝,讓我們隨著音樂飛出教室吧!再見!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6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目的:1. 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想象力,理解力,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
2.能從完整的《溜冰圓舞曲》樂曲中,聽出此曲的主旋律。
3.通過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使學生的人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音樂的能力。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多媒體計算機等。
教學進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律動。
二、新課教學
1. 導入。
師:設計情景。(出示溜冰場面。播放《溜冰圓舞曲》
2. 初聽樂曲。
聽的過程中,教師出示幾個問題,讓學生邊聽,邊思考。
a:你聽到了什么
b:有哪些很有規(guī)律的聲音
3. 師生交流( 學生之間交流)
生:聽到了……有……很有規(guī)律的聲音。
師:在多媒體中依次播放出有規(guī)律的聲音,讓學生體會。
師啟發(fā):溜冰的心情是怎樣的 ——它們是怎樣來表達它們的心情的. ——
生:活潑歡快的……
師:溜冰時的愉快心情,樂曲中是用哪一種風格的音樂來表現(xiàn)的
生:活潑富于動感。
4. 欣賞主旋律。
5. 人聲打擊樂伴奏(用拍手,踏腳)
用 的節(jié)奏模仿溜冰,為主旋律伴奏。
6. 小組創(chuàng)作,表演。
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進行創(chuàng)作性的表演。如:試著彈一彈主旋律,為這段旋律編一段小故事,創(chuàng)編一段節(jié)奏,配一段歌詞。
7. 復聽樂曲,集體表演。
a:電子琴表演。
b:聽到特殊的聲音拍打桌子。
c:活潑的輕輕跺腳。
d:抒情的輕輕晃動身體。
三、 總結
1. 請學生談談,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2. 鼓勵學生課后,試著彈一彈本課的樂曲。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7
【教案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呂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樂的構成;初步了解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樂要素對塑造音樂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標;能視唱《紅旗頌》的“歌唱性主題”;能感受,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跟隨作品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并應用音樂要素及表情術語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容。
3、情感目標:通過演唱和欣賞,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體會、表達愛國之情,熱愛民族音樂文化。
【教案重點和難點】
重點:聽賞《紅旗頌》;能唱一唱“歌唱性紅旗主題”;能分辨“歌唱性紅旗主題”和“進行曲式紅旗主題”的異同點。
難點:引導學生在聽賞過程中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增強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區(qū)別相同主題不同體裁的表演風格特點。
【教案過程】
(一)組織教案:課堂禮儀,檢查出勤,穩(wěn)定情緒,準備上課。
(二)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五星紅旗》(劉媛媛演唱),創(chuàng)設課堂教案情景。
(三)、講授新課:
1、賞畫:油畫《開國大典》
2、討論:★從畫面感受到一種什么樣的氛圍。
★身臨其境假象,我們置身在那樣一個場景中,感覺如何。
3、播放開國大典視頻,感受氛圍。
4、聽賞呂其明《紅旗頌》(管弦樂曲):
①、簡介呂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師生共同交流)
②、簡介管弦樂隊構成。(弦樂組、銅管組、木管組、打擊樂器組)
③、聆聽引子主題片段。
思考:你聽了《紅旗頌》號角主題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來源于哪一首歌曲?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感受:激動、振奮、具有強烈的號召力
來源:聶耳《義勇軍進行曲》(國歌)
④、聆聽紅旗主題。
教師播放“歌唱性紅旗主題”和“進行曲式紅旗主題”。
思考:這兩個主題有何異同點?能激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感受?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異同點:樂曲的節(jié)奏、旋律沒有變,節(jié)拍、速度、力度、音樂情緒變了。
結論:節(jié)拍、速度、力度的變化會產(chǎn)生旋律的風格特點的變化。
歌唱性主題的感受:紅旗迎著朝陽,烈烈招展;深情、眷戀、真摯贊頌的情緒。
進行性主題的感受:在紅旗的指引下,無數(shù)的革命先輩們英勇戰(zhàn)斗,奮勇前進的步伐;堅定有力、斗志昂揚的情緒。
⑤、分別用不同的節(jié)拍4/4和2/4,唱一唱兩個主題,加強對作品的感受和體會。
⑥、聽賞再現(xiàn)部。
思考:你能感覺到音樂情緒發(fā)生變化了嗎?請用手勢示意。
請學生聽辨出東方紅主題,并在聆聽過程中用手勢示意,強化學習的.目標,增強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⑦、完整聽賞《紅旗頌》。
5、課堂小結:
比較相同主題(紅旗)不同體裁(歌曲、樂曲)的表演風格特點。
相同點:都能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人的心靈,引發(fā)內心的共鳴。
不同點:
歌曲——動聽的旋律,動人的歌詞,動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達音樂情緒,刻畫音樂形象上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感受。
樂曲——豐富的和聲,多層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樂隊,使得樂曲在表達上更到位,更有層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難忘。
6、布置作業(yè):
課后唱背紅旗主題,嘗試為紅旗主題填上合適的歌詞并演唱出來,下節(jié)課同學之間交流一下,比一比誰的創(chuàng)作更精彩。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8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江南小調《無錫景》,感受民族音樂特點,產(chǎn)生對江南民間音樂文化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
學會方言演唱《無錫景》,樂意參與歌唱、互動等音樂活動,進一步品味歌曲的江南特點。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用委婉細膩、自然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無錫景》,并能把握歌曲節(jié)奏及裝飾音。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唱歌曲《無錫景》能夠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正確的演唱歌曲。
【難點】
歌曲節(jié)奏及裝飾音的把握。
三、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用無錫方言向學生問好。請學生猜猜老師說的是什么地方的方言?
由此導入新課。
(二)初步感知
(1)完整聆聽《無錫景》
思考:歌曲中描述了哪些無錫風景?
(2)再次聆聽《無錫景》,感受其情緒與速度特點。
教師組織學生聆聽《無錫景》,并請學生思考:歌曲的情緒與速度是怎樣的?
(三)探究學習
(1)聆聽教師范唱《無錫景》第一段
思考:
①歌曲共有幾個樂句?
②歌曲中沒有出現(xiàn)哪幾個音?
(2)輕聲柔和的跟琴唱一字多音練聲曲hi ya(一口氣)
(3)跟范唱不出聲讀第一段歌詞,帶上表情
(4)跟鋼琴輕聲學唱第一段歌詞
①歌唱狀態(tài)
②咬字
③節(jié)奏
(5)教師分別范唱帶襯詞和不帶襯詞的第一、二樂句,體會襯詞在歌曲中的.作用。
(6)跟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詞,遇到難點部分教師講解波音和裝飾音的定義。
(7)師生接龍學唱第二段歌詞
(8)學生分組視唱第三段歌詞,一組唱另外一組判斷視唱是否準確
①歌唱狀態(tài)
②咬字
③節(jié)奏
(四)拓展延伸
(1)欣賞方言版《無錫景》視頻,說說方言版給你怎樣不同的感受?
(2)跟鋼琴模仿用方言學唱歌曲的第一段
①歌唱狀態(tài)
②音色
③表情
(3)聆聽小調歌曲《桃花紅杏花白》
思考:這首歌曲是否也來自南方?為什么?
(4)民歌特色的形成與那些因素有關?
(五)小結作業(yè)
小調是民歌中的一種重要體裁,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希望大家能走進民歌,有興趣欣賞各地區(qū)、各民族留存的更多的經(jīng)典作品,你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許多非常動聽,有機會我們再來一起分享。
四、板書設計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教案10-31
初中音樂教學措施09-28
初中音樂教學措施10-29
初中音樂教學總結02-22
初中音樂教學設計10-09
初中音樂教學設計05-19
初中音樂教學小結08-05
【精選】初中音樂教學設計10-02
初中音樂教學隨筆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