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鬼谷子全書讀書筆記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鬼谷子全書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鬼谷子》是先秦時期留下來的一本探討語言藝術、語言智慧、語言策略的經典,是我國第一部口語修辭著作,開啟了中國修辭辯論的先河。它系統地糅入和整合了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莊子等人的語言藝術,極大地擴充了語言學的內涵與外延。仔細讀之,我們會深深感嘆語言的深奧、精準與玄妙,堪稱一部教人做思想工作的經典著述。
知己知彼,因人施策
做群眾思想工作,必須要深入群眾,了解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樣做群眾工作才能有的放矢,馬到成功。要做到熟悉對方,就要“審定有無與其虛實”,即考察對方才干的有無和思想的虛實;“可與不可,明審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即工作舉措的可行與不可行,必須先分析對方的思路,才能比較彼此相同與不同之處。在具體工作中,要像鬼谷子所講的,善于把握事情的關鍵,對工作對象要察言觀色,洞察其心理,了解對方的特點及優劣勢所在,把握對方言行的宗旨,找準突破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打開對方心扉,解開其思想上的“疙瘩”。要處事靈活,善于變通,注重協調,確保言出必成、成必有果。
善于傾聽,適時反應
善于傾聽他人說話,不只是一種素養,也是一種工作方法。鬼谷子教導我們,“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即要根據別人的言談,來了解他的辭意內涵。如果發現對方言辭有矛盾,不合乎實情,要反復地追問他,從對方的答辭中進一步了解他。因此,要耐心聽取對方的意見和建議,如果對方話里有話,要搞清楚隱含的意思,同時要抓住機會提問,從對方的回答中了解實情。輪到自己說話的時候,要盡量做到簡潔有力,善說通俗易懂的“群眾話”。當然,對于不善表達的人,要聲情并茂,注重細節,循循善誘,必要時反彈琵琶,激發對方吐露心聲。要有自知之明,不該說的不說,講話講究技巧,切不可“忘情失道”,以致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既講原則,又要靈活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鬼谷子告訴我們,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有的看似很遠卻很親近,有的看似很近卻很疏遠;有的天天在身邊卻不相知,有的雖只是聞其名聲,偶爾一見卻相見恨晚,引為知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但肯定事出有因,“平常的東西都與本源相結合”,雙方互不了解、互不信任或感覺言語行“合不來”都是其中的原因。在做群眾思想工作時,要先摸清楚對方的想法,在恪守原則的前提下,仔細揣摩,精心謀劃,“方來應時,以合其謀”,即方法策略應適應時勢的變化,靈活應對,以便與對方的想法相契合,只有這樣,才能在解決復雜的難題時,“先知而楗萬物”,即有先見之明,能夠駕馭萬物。
防微杜漸,防患未然
古語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事情的發展是一個由小到大、由微到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對群眾思想上存在的任何細小的矛頭性問題都能做到見微知著,就像鬼谷子所說的“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經其秋毫之末,揮之于太山之本”,即當危機征兆出現時,圣人就敏銳地察覺到了,他們總是密切注意危機的征兆,利用事物變化的原理進行具體分析,提出計謀,進一步認識征兆的細微變化。萬事萬物在開始時就像秋毫之末一樣微小,一旦發展起來,就像泰山的根基一樣宏大,這就需要我們防微杜漸,堵塞漏洞、縫隙,防止小事釀成大患。
事事洞察,善“箝”其心
在基層,諸多信訪問題其實就是利益之爭。要解決這些事關利益平衡的問題時,需做到恩威并舉,善“箝”其心,讓矛盾的雙方“各退一步”,從而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如何做到這一點,鬼谷子告訴我們,要考察“孰親孰疏,孰愛孰憎”,即考察誰與誰親密、誰與誰疏遠,誰與誰友好、誰與誰相惡。在這一基礎上,“察心意之慮懷,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以飛箝之辭鉤其所好,以箝求之”,詳細考察和分析對方的想法,審察其意向,了解其好惡,然后抓住對方最關注的問題游說他,使他信任你、倚重你。
善抓機遇,順勢而為
在做群眾思想工作時,往往會有一些化解難題的最佳“窗口期”,它們倏然而來、瞬時即逝。因此,必須善抓機遇,善于統籌,協和八方,一舉解決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按照鬼谷子所言“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即必須看清事物的發展變化,抓住有利時機,知道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由此做到先知其情,然后運用方法、措施,促進事態向有利的方面轉化。在這一過程中,要做“善背向者”,即做一個深知人心向背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把握大局、大勢,“乃協四!薄
揣情度勢,量體裁衣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鬼谷子告誡我們,在做群眾思想工作時,要審時度勢、權衡利害,善于觀察、揣度情理,并告訴我們,“夫情變于內者,形見于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隱者,此所謂測深揣情。”即那些感情從內部發生變化的人,必然要通過形態顯現于外表,所以我們要根據對方顯露出來的表面現象來了解那些隱藏在內部的真情,這就是所說的“測深揣情”。只要抓住對方“甚喜”、“甚懼”兩個時機,以此為突破口,就能獲得更快速、更完美的成功。
深藏不露,行事有道
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要認真籌劃,講究方式方法,該保密的一定要保密,只有如此,才能“主事日成”、“主兵日勝”。做群眾思想工作同樣需要如此。鬼谷子指出,“謀莫難于周密,說莫難于悉聽,事莫難于必成”,就是說籌劃謀略,最難的就是周到縝密;說服他人,最難的就是使其言聽計從;主持事務,最難的就是確保成功。要破解這三個“難于”,就要采取諸多有效的措施,如以對方為中心,針對對方需求,有的放矢,方法恰當,合情合理,而個中關鍵,就是要隱蔽周密,低調內斂,謹言慎行,不事張揚,“用之有道,其道必隱!
控制情緒,善于言談
在與群眾打交道時,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切不可口無遮攔、言語失當,這樣可能導致問題復雜化。尤其要注意避免鬼谷子列舉的“病”、“怨”、“憂”、“怒”、“喜”5種語言形態,即不能有病態之言、幽怨之言、憂郁之言、憤怒之言、宣泄之言。當然,要做到這些并非易事,既要能夠聽出說話人的動機所在,善于辨別真誠抑或奉承、諂媚、欺詐等語言,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又要思維敏捷,注重修辭,沉著冷靜,尤其要注意看對象說話,如“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
把握規律,進退有據
鬼谷子說,“故萬事一道,而百度一數也”,即萬事的變化都有一個規律,而各種方法謀略也有一定的法則。他指出,“故為強者積于弱也;為直者積于曲;有余者積于不足也”,即強者是由不斷發展的弱者形成的;直線是由許多微小的曲線形成的;富裕是由長期的節儉形成的。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做群眾思想工作時,要研究和發現其中的規律,從而依照規律辦事,推動問題解決。鬼谷子還指出,“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即有了良好的說服力,就可以進;在進的過程中要謀取退路,做到“進可攻、退可守”就可以徹底解決難題。
既重平衡,又善決斷
在基層,有的問題錯綜復雜,涉及多種利益關系,處理起來必須要做到合情合理。鬼谷子指出,“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隱托于惡,則不受矣,致疏遠。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離害者,此事之失”,即在處理問題做決斷時,如果只對一方有利,那么沒有利的一方就不會接受,這是因為依托的基礎不平衡。任何決斷本來都有利于決斷者的,但是如果在其中隱含著不利的因素,那么決斷者就不會接受,彼此之間的關系也會疏遠。所以,在決策方面,如果使對方失掉某種利益,或者使對方遭受禍害,這種決斷是失誤的。當然,平衡利益也不能作繭自縛,要認識到“決情定疑,萬事之機”,決疑斷難,是辦理各種事物的關鍵,要按照鬼谷子所言“度以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的原則,該決斷的立即決斷。
集思廣益,從善如流
做群眾思想工作,必須善于發動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正如鬼谷子所言,“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慮者,則無不知”,“輻楱并進,則明不可塞”,即若能集思廣益,就能明察秋毫,無可閉塞。要做到這些,就要明白鬼谷子所講的“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的道理,對別人的進言“勿堅而拒之”,要做到廣開言路,虛懷如谷。
【鬼谷子全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鬼谷子讀書筆記02-19
《鬼谷子》讀書筆記(通用21篇)02-23
百科全書讀書筆記01-24
《王者榮耀》鬼谷子玩法技巧詳解11-16
《鬼谷子》讀后感07-14
《鬼谷子的局》讀后感范文08-04
音樂讀書筆記范文_讀書筆記10-28
教育書籍讀書筆記-讀書筆記07-15
讀《百科全書》有感09-03
讀書筆記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