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4篇(優選)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調查,了解自己喜歡的廣播.電視少兒節目的有關情況,《介紹少兒節目》教學設計。有條件的話可準備相關的錄音,錄象資料。
2.教師搜集中央,省,市不同級別的少兒節目,有條件可以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3.制作最優秀少兒節目選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大風車”“小喇叭”“動畫城”等少兒節目的主題曲。
2.學生聽后說說他們各是哪個少兒節目的主題曲。
3.導言:是的,中央,省,市等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為廣大少年兒童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少兒節目。這些節目對我們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想,我們每個同學都從中受到了不少教育。這節課我們就來說說:我們心中的“少兒節目”吧!
二.精彩回憶,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介紹少兒節目》教學設計》。
1.啟發:同學們,你一定看過或聽過許多少兒節目,請打開記憶的倉庫,回憶一下那些少兒節目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顯示展開回憶。(提示:回憶要講求方法。首先要整體回憶,自己看過哪些少兒節目,然后再一個一個回想最難忘的,最后想一想為什么它是最難忘的?)
3.同桌交流回憶情況,互相補充以豐富回憶內容。
4.指名說說回憶情景,促進全體學生激活記憶表象。
三.介紹最感興趣的節目。
引言:從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中可以知道,留在同學們記憶深處的少兒節目很多很多,下面請同學們每人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節目介紹給大家。介紹時,可以先談談積木的主要內容和特點,然后再說說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一)自主準備。
1.提示:先用比較的方法從多個印象深刻的節目中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然后想一想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特點,最后想一想自己看了它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另外,為了發言有條理,有順序,可以在想好內容后列一個發言提綱。
2.學生各自進行思考,準備。
(二)小組介紹。
1.組織學生自找伙伴組成學習小組。若有不平衡現象,教師可稍做協調。
2.人人發言,互聽互評。比一比,看誰的介紹最精彩。對個別發言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適當做好點撥,指導。
3.各小組選出2-3名講得好的學生,代表小組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介紹
1.各小組代表介紹。
2.小組成員補充發言。
3.小組評議,評一評哪個小組介紹得最有特色。
4.評出最佳介紹者4-6名。
設計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二、活動時間
5月10日—7月10日
三、廣告語
其實我想對您說:謝謝,老師
四、投放渠道與費用
1.投放渠道:
2.廣告渠道:
五、文案
什么叫母校?就是那個你罵一千遍娘,卻不許別人說一個壞的地方!
什么叫老師?就是那位幾來年被你捉弄或鄙視n遍,卻在畢業時一句語重心長的話讓你頓感眼眶濕潤的人!
什么叫謝師宴?就是平時覺得很二的老師、同學,卻在此時會很沖動沖上去緊緊擁抱的離別聚會!
畢業了,是否覺得好多事情還沒來得及? 還沒說出口的'“謝謝”? 還不好意思給出的擁抱? 還沒來得及的、、、、、、
都在畢業前的這場謝師宴!
六、活動預期效果
七、參與方式與獎品設置
1、活動期間,凡通過有位網成功預定謝師宴,可免費獲得有位網贈送價值1288元的感恩花束2束。
2、活動期間,關注有位網官方微信“有位網”并分享到朋友圈并推薦好友兩名, 關注官方微博“有位網”并@兩位好友,即可獲得珠江夜游買一送一大禮包。活動詳情咨詢有位網客服。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了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文字。
嘗試根據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
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掛圖第6號。
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8頁。
了解本班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和識字的情況。
活動過程
找漢字。
――出示掛圖一。圖片上有什么,這些文字一樣嗎,有誰知道是哪些國家的文字。
――找出圖片中的漢字,漢字是中國人發明和使用的文字。
看圖猜字。
――出示掛圖二(遮住漢字部分)。以游戲方式啟發幼兒辯識象形字。
――引導幼兒觀察漢字“火、口、山”的圖畫部分和象形字,猜一猜,認一認,并說說這些漢字是怎么認出來的。
――幫助幼兒了解我國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它是從各種具體形象的圖畫中創造演變過來的。
交流關于漢字的經驗。
――你看見過這些字嗎?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你們會認漢字嗎?
――教師記錄幼兒所說的漢字。認讀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發音。
嘗試看圖識字。
――請幼兒翻開活動教材,自己嘗試根據圖畫、象形字認讀漢字。
――鼓勵幼兒和同伴互相討論、交流。
――鼓勵幼兒在活動室、園內和各種場所尋找漢字。
設計方案 篇4
設計意圖:
有一天,孩子們在玩抓尾巴的游戲。這時,劉其昕抓到一條尾巴說:“老師,看我抓到一條大灰狼的尾巴。”聽到劉其昕的話,有幾個小朋友也參與到其中,紛紛說:“不對,這是小猴子的尾巴。”“這是小兔子的尾巴。”聽到他們的討論,我找來了一張尾巴的圖片,請他們說說這是誰的尾巴,說什么的都有,其實這是他們都認識的小馬的尾巴。可是,一旦尾巴和身體分開后,他們就不認識了。幼兒在認識動物時都是通過整體進行認識,他們看到一張完整的動物圖片時,能很快說出是什么動物,但是將動物分割開來變成一小部分時,就不認識了。于是,為了讓幼兒能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的更細致的了解動物的外型特征,特設計本次活動。并通過本次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愛動物的情感,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和與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參與科學活動,激發幼兒求知欲及對科學活動的探索精神。
2、能從動物的局部判斷出是哪種動物,并能合作將動物完整的拼出來。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本次活動重點是:鼓勵幼兒參與科學活動,激發幼兒求知欲及對科學活動的探索精神。
活動難點:理解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大森林場景布置、東方之星動物大轉盤、動物拼圖卡片、動物圖片、盤子、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大森林的場景中。
師:小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大森林,你知道大森林是誰的家?(小動物)
(設計意圖:讓幼兒通過觀察,增強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了解大森林是小動物的家,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感。)
2、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動物名稱。
師:大森林里有什么動物?
(設計意圖:直接導入課題,給孩子一個已有經驗的回憶,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動物名字,加深幼兒對動物的印象,激發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并使幼兒了解大森林是小動物的家,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感。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下面內容奠定基礎。)
3、游戲:《玩轉盤》
師:這些動物可調皮了,它們都藏了起來,看,有幾只藏到了大轉盤上,你們猜猜它是誰?(教師出示大轉盤,將轉盤的指針轉起來,幼兒自己玩轉盤,將轉盤的指針轉起來,轉到哪個地方,就根據對動物的認識說出動物的名字。)
師:剛才,你找到了哪些動物?
(設計意圖:通過玩轉盤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根據轉盤上提供的特征正確的`說出動物名字。該游戲的難度不大,動物的特征明顯,易于每一位幼兒的獨立操作,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能針對動物的頭部進行推斷動物名字,初步學習推斷的方法,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同時,幫助老師了解幼兒對動物的認識程度。將枯燥的認知活動轉變成幼兒喜愛的游戲活動,在游戲中掌握知識。)
4、游戲:《找動物》
師:在大森林里還藏著好多的動物?這些動物可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動物的身體、有的是動物的腳、有的是動物的頭。我們在找到后,要猜出它是誰,然后告訴老師。(幼兒到大森林里找動物卡片。)
(設計意圖:通過幼兒的尋找活動,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一位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并能通過自己手中的部分動物卡片找出相應的整體的動物,進行對應擺放,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動物的認識和了解。通過講述自己找到的動物,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5、將動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動物的家里。
(設計意圖:教師將動物的完整圖片展示出來,讓幼兒通過自己手中的部分動物卡片找出相應的動物圖片,進行對應擺放,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動物的認識和了解。)
6、結束部分――《拼圖游戲》
請找出相同動物圖片的小朋友,合作將動物的部分拼成一個整體的動物。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活動,能觀察到動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征,并能相互配合進行拼圖,將動物圖片拼完整。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嘗試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延伸活動:《玩拼圖》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人手一份動物拼圖,能獨立將拼圖完成。(設計意圖: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操作能力,提高幼兒對動物的了解。)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3-29
設計方案[精選]10-01
(經典)設計方案10-07
【經典】設計方案10-06
設計方案[經典]09-12
[經典]設計方案09-16
設計方案03-25
設計方案05-13
設計方案05-14
設計方案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