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育隨筆反思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體育教育隨筆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育隨筆反思1
新年即將到了,班里為了創設新年環境,請家長協助帶來各種廢舊材料。寶寶帶來了一本舊掛歷,整本掛歷都是活潑可愛的卡通小猴子形象。里面有小猴醫生、小猴畫家、小猴警察……尤其是封面,是兩只正在拱手拜年的小猴子。畫面熱鬧祥和,非常符合節日的氣氛。于是我決定把它剪下來貼在活動室的門上,烘托節日的氣氛。當我正在剪的時候,正巧讓寶寶看見,寶寶著急地問:“剪下來干什么?”“把它貼在教室里,多漂亮呀。小朋友都在喝水,你也去吧。”“剪下來干什么?”寶寶邊不情愿的重復著邊去拿水杯。
下午當我把兩只可愛的小猴子貼在門上的時候,寶寶又走過來說:“哼,把它剪下來了,這是寶寶的。”說完走開了。“這個小財迷。”我笑著自言自語的說。今天早晨寶寶的奶奶來送他入園,指著門上的小猴子對寶寶說:“寶寶,看,老師把它貼在這多漂亮。”“哼!這是寶寶的。”寶寶仍然氣呼呼的說。“不許這樣,寶寶。”寶寶的奶奶說。說完寶寶的奶奶又對我說:“昨天回家,寶寶對我說,老師把我的掛歷剪了,我說,咱們帶去就是讓老師用的。”“我覺得這本掛歷非常符合幼兒的特點,很適合在活動區使用,尤其是這張拜年的,非常可愛。”我對寶寶的奶奶說。寶寶的奶奶笑著說:“是呀,這本掛歷挺好玩的,這是他自己留的`,”“啊?怪不得寶寶這么舍不得。剪的時候我應該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沒關系,劉老師。不就是一本舊掛歷嗎,過兩天他就忘了。”寶寶的奶奶說。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在每次的教育活動中我都是努力這樣去做的,但是所有的教育環節我都能做到對幼兒的尊重、理解嗎?“掛歷風波”不是就傷害了寶寶稚嫩的心了嗎?我在剪掛歷之前為什么不去征求寶寶的意見,聽聽寶寶的想法呢?因為我和寶寶奶奶的想法是一樣的―――不就是一本舊掛歷嗎?既然孩子把它帶到了幼兒園,就該由老師支配了。這件事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教育觀念。
自由活動的時候,我蹲下對寶寶說:“對不起寶寶,老師不知道這本掛歷是你最喜歡的,沒有征求你的同意就剪了,請你原諒老師。”寶寶看了看我,笑了“嘻嘻,沒關系老師,下次再剪你告訴我吧。”多么可愛的孩子呀。我摸著寶寶的頭說:“好的,下次再用的時候老師一定先和你商量。”
教師平等地對待和尊重幼兒,既是幼兒的權利與成長的需要,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榜樣和教育。這是“掛歷風波”留給我的重要啟示。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育隨筆反思2
《從小開發幼兒的數學潛能》
都說什么都得從娃娃抓起,抽象的數學我認為也得從娃娃抓起,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如何開發幼兒的數學潛能是幼兒教師乃至每位家長都應該高度重視的。
對于剛上小班的幼兒來說,數學就是一張白紙,對于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吃和玩的他們,如何在這張紙上增添色彩,我選擇了用生活化的方式讓孩子理解數字,加強理解和記憶。
每次早午點,幼兒園都會提供不同的實物,一開始我只是照常分給這些還沒有適應的寶貝們,慢慢的等待幼兒們都情緒穩定了,我開始有意識地插入數學,面對好吃的時,孩子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比如吃之前我先舉起一包南瓜餅告訴小朋友們,今天的點心是“一”包南瓜餅,告訴他們南瓜餅是圓形的,有時吃數字餅干時,我會先讓幼兒們找出數字“2”或者找出幾個一樣的,再或者讓幼兒說吃的是數字幾。再例如,我們幼兒園有時會吃鵪鶉蛋,每個小朋友3個,我會讓幼兒自己在盤子里拿上三個,不能多也不能少。
慢慢的,小二班的寶貝們每次吃點心時都會自己主動說數字或者認圖形,現在每次吃鵪鶉蛋寶貝們都能正確的拿3個鵪鶉蛋。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理解的數學會越來越多,對數字或者圖形的概念也會越來越清晰。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育隨筆反思3
《面對一些不勇敢的孩子,我們如何做?》
我們班上的昊昊小朋友,幾乎每天都是爺爺奶奶一起接送的,孩子在老人的過渡保護下,就像是一個“洋娃娃”一樣,處處小心謹慎,連打招呼也是家長搶先代替,我們老師和他說話,他奶奶常常幫忙回答,并不知道給孩子機會,逐漸的昊昊就形成了擔心、不敢說、也懶于說的局面,不僅自理能力偏弱,而且上課的時候沒有積極性,常常在別人唱歌的時候,他都只是呆呆的聽著,不知道跟著一起歌唱。在一次穿衣的時候,他居然說:“我是大笨蛋,我什么都不會,奶奶說我要長大了才會自己穿!”這種不自信的表現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些家長在打電話或者在來接孩子的時候,常常會這樣問我:“老師,孩子最近乖不乖?”有時我會這樣回答他們:“嗯,現在的表現比以前好了,在不斷的進步中,在其他方面都還好,就是膽子有點小了點兒,而且表現欲望也不怎么不強!”家長們又總會說:“給他們多鍛煉的機會,上課的時候多請他們發言。”可是這些小朋友往往上課喊了他,站起來卻什么都回答不出,這應該怎么做呢?常常發現不少幼兒在日常生活、班級活動和同伴交往中,都表現出“膽小”。這不僅影響了幼兒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對其身心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障礙。為了消除這個障礙,幫助孩子自信、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老師和家長都有必要重視起來。
而且,我還發現我們班里的一部分孩子常常會表現出種.種不勇敢的行為,比如犯了錯誤不敢承認,老師一批評就哭鼻子,并且不敢在集體面前大聲說話、勇敢的'表現。我們想有些孩子可能對某些事情有種天生的恐懼,但除此之外,還會是因為以前的不愉快的經驗、陌生事物等都使得小朋友們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另外,幼兒的“膽小”還與他們的自信心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他們常常會因為對某一事物缺乏足夠的自信而產生畏懼心理。
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應從改變家長和老師等成人對孩子的評價開始,慢慢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來。并且膽子也是練出來的,成人多鼓勵、多促進,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每一個“膽小”的孩子都會變的勇敢起來,變的更加自信!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育隨筆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育反思隨筆01-18
幼兒園中班常規教育反思隨筆01-18
中班幼兒園教育隨筆06-27
幼兒園教育中班隨筆09-27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經典)12-14
教育隨筆幼兒園中班12-14
中班教育隨筆幼兒園12-17
(經典)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2-17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