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幼師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舞蹈幼師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舞蹈幼師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舞蹈幼師教案1
活動目標
在春風拂面、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和春天來個約會。整合學生所學的知識,尋覓春天,贊美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唱、繪以及信息搜集處理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陶冶愛美情操,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學生課外搜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字詞、詩、圖片等資料,學唱贊美春天的歌曲,畫一幅春天的圖畫。
活動過程
一、伴春舞
1、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后,野外草地上,春的使者(佩戴春風、細雨、鮮花、綠草、小樹、燕子等頭飾的小朋友)伴著
2、春姑娘:在這么美好的季節(jié)里,你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3、分小組交流。
4、指名說、評議。
5、播放春天美景的有關錄象,請學生自由說有關春天的一段話,表達通順,流利的學生,由春姑娘給予鼓勵,評為春的使者。
二、唱春曲
1、主持人(春姑娘)說:小朋友們,你們把我說得太美了,現(xiàn)在我想聽聽你們那甜美的聲音,會不會唱關于春天的歌?比比誰唱的多,誰唱得最動聽。
2、學生以春天為主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唱自己喜歡的歌:
如:獨唱、小組唱、男女生分別唱等。
3、重點唱好歌曲《春天在哪里》。
4、部分學生齊唱歌曲,部分學生表演。
三、繪春景
1、春姑娘說:小朋友,你們能說、能唱、又能跳,真是太棒了!現(xiàn)在我要你們大顯身手,把你們所看到的我用彩筆畫下來,看看誰是最出色的小畫家。
2、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大膽想象:
單獨創(chuàng)作。
小組合作。
3、舉辦小畫展,春姑娘作評委,評出畫的最漂亮的小朋友為春的使者。
四、總結
1、春姑娘:小朋友們,你們都很聰明,今天,我真高興,你們送給了我這么多美麗的圖畫,動人的歌曲,好聽的故事,謝謝你們!
2、老師小結:
是啊,春姑娘就在我們的身邊,它是一幅七彩的畫,一首無言的詩,一曲悠揚的歌,一個講不完的故事讓我們一起進入這美麗的春天吧!
3、課件展示春景,播放《春天在哪里》,學生齊唱并表演。
教材分析
《春天在哪里》是一堂口語交際課。陽光明媚的三月正是初春時節(jié),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jié)里,讓學生去尋找春天,發(fā)現(xiàn)春天,學生興趣極濃。針對兒童年齡小,好動,表現(xiàn)欲望強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我把這堂課設計成主題班會的形式,在安排口語交際的過程中,穿插了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更大程度上跳出自己所置身的課堂環(huán)境,自然地進入作為目標活動的口語交際情境之中。
整個活動過程由伴春舞、說春詞、誦春詩、唱春曲、繪春景五部分組成,通過舞蹈、朗誦、歌唱是、繪畫等形式贊美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定、唱、繪以及信息搜集處理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設計理念
教育家葉瀾曾言: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業(yè),教育除了有鮮明的.社會性外,還有鮮明的生命性,在一定的意義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能體現(xiàn)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yè)。因此,在實施課改的今天,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角度重新認識語文課堂教學,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觀。
所謂新的課堂教學觀,就是指在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課程是民主的,開放的,科學的,課程不僅是預設的,而且是生成的,教學不只是忠實的傳遞和接受課程的過程,而更是課程創(chuàng)生與開發(fā)的過程,教學過程因此成為課程內容持續(xù)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被建構與提升的過程,教與學其本身就是師生活生生的現(xiàn)實生活。教學就其本質而言,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是師生通過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chuàng)造意義的過程,口語交際課更能體現(xiàn)出這一點,因此,加強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是小學語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小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口語交際時總存在說話不完整,意思表達不清楚,甚至不敢開口等缺點,因此,培養(yǎng)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
1、首先要營造口語交際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只能在良好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中鍛煉發(fā)展,讓他們在民主、和諧、愉快、自由的氛圍中,樂于思維、取于表達,老師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以飽滿的熱情、微笑的態(tài)度、適當?shù)奶崾尽⒂H切的鼓勵,消除低年級學生怕說的心理,讓他們在大膽說的成功實踐中,產生說的自信和興趣。
2、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實踐機會,拓展口語交際的空間,口語表達能力,除了在語文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外,還應結合日常生活開展各種活動,為口語交際的教學提供源泉。
3、加強口語交際課的互動性,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在口語交際課中,我們必須充分依據(jù)學生生活實際,設置話題,使學生有話可說,不興趣說。其次,教學設計要突出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言用語言。然后,要重點進行生與生、師與生的雙向口語交流,生生互動時,老師應充當顧問,還可到小組與學生進行交流,適時地幫助學生,對學生的交際方式,態(tài)度等進行適當?shù)闹更c,并不失時機地給學生以熱情的鼓勵。
舞蹈幼師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旋律優(yōu)美的意境,愿意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更傾向于幼兒的動作和感受音樂中節(jié)奏的快慢)
2、模仿小精靈的動作,嘗試有節(jié)奏的舞蹈(“模仿”更多傾向于小班幼兒,并且對于大班幼兒和整堂活動的設計,教師關注的幼兒根據(jù)畫面做動作,并進行表述)
變?yōu)椋?/p>
1、聆聽《森林狂想曲》樂曲,感受節(jié)奏和動作的快慢
2、觀察圖譜,嘗試根據(jù)畫面做動作,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體課件、小精靈圖片
活動過程:
一、傾聽樂曲,表達感受
1、在樂曲中,你聽到了什么?
幼:小鳥的叫聲師回應:小鳥是怎樣唱的?
幼:小雞師回應:同樣是叫聲,但你們聽到的叫聲的動物是不一樣的!
播放第二遍:師:這可能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師:為什么是小河流幼:我聽到了河流的聲音
2、借助游戲‘神奇的魔法棒’,試著在音樂旋律中,有節(jié)奏的擺動身體
播放第三遍音樂,師:現(xiàn)在我們跟著魔法棒一起來擺動我們的身體吧,再次感受音樂有什么不一樣?
3、說說樂曲帶給自己的感受
幼:很開心師:擺動身體時,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
幼:像小河流師追問:你覺得你像一條怎樣的小河流
小結:原來這一首好聽的音樂,讓我們想到小鳥在天空嘰嘰喳喳的叫著,小河潺潺的流動著,讓我們聽的人感覺到美妙。
4、介紹歌名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機智巧妙從容的回應幼兒的回答這一點讓我受益匪淺,但是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讓幼兒聆聽音樂,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美妙及聽后用身體做個簡單的舞動,但是教師在這環(huán)節(jié)中給自己及幼兒兜了一個圈才回到用身體舞動,其實可以簡單的設為:
改變后:
1、播放第一遍:帶來一首樂曲,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好聽嗎?
2、第二遍:聽了樂曲后,你想做什么
3、第三遍:聽了這首樂曲后,我們用我們的身體也隨著音樂跟著跳舞吧,引導幼兒用身體進行簡單的舞動
4、介紹歌名
二、觀察圖譜,嘗試表演
1.播放音樂,美妙的音樂把精靈也吸引過來了,在看看他在干嘛?
幼:她在舞蹈
師回應:你怎么看出來他在舞蹈?教師“小步遞進”的給予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仔細觀察圖譜中的動作
2、他們是怎樣跳舞的?(鼓勵幼兒學一學)
師:看看小精靈做了哪些動作?(讓幼兒進行動作表演)
幼兒表演時,教師細化動作(在教師細化動作同時,教師并不是作為主導,而是一而三的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圖譜,來總結動作的優(yōu)美,這是我喜歡的一點,教師并沒有高控,而是多次請幼兒進行上了表演,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相互比較,作為總結出動作的優(yōu)美化)
師:有些人動作是這樣的,有些人動作是那樣的!——引導幼兒動作統(tǒng)一
師:你們覺得圖譜上哪個更像?
幼兒再次觀察圖譜
師:除了手臂不一樣,還與剛才圖譜上的哪里不一樣?(讓幼兒觀察到小精靈的眼睛方向不一樣,我無不感嘆,教師在動作上盡然能細化到一個眼神的變化,更加培養(yǎng)了幼兒細致觀察的能力)
3、播放音樂,幼兒再次感受動作的變化
師:除了不同動作的變化,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后來慢慢的動作快了
追問:哪里變快了?你覺得哪個動作開始快了?引導幼兒知道動作快慢的節(jié)奏和傾聽第一套動作過后的節(jié)奏開始逐漸變快
師回應:原來一樣的動作能變成不一樣的節(jié)奏提升:不同的動作加上有節(jié)奏的變化,就會讓舞蹈變得更加好看
三、延伸,引發(fā)創(chuàng)造
1.如果你也有個小精靈,你想讓他跳出怎樣的舞蹈?(自由創(chuàng)編)
教師在最后這個活動中,并沒有開展,首先這堂教學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幼兒觀察圖譜,并將重難點放在了細化動作,將動作做的更加優(yōu)美,如再次進行此環(huán)節(jié),就覺得剛才的活動就顯得毫無意思,因為創(chuàng)編是幼兒自由想象,并非要求幼兒將動作做的細化優(yōu)美,而是進行種想象的創(chuàng)編,對上個環(huán)節(jié)來說沒有實在的意義!教師在現(xiàn)場活動中改變了一定的策略,而是提供圖譜,讓幼兒在區(qū)角中操作,進行動作的`設計
2.提供圖片,鼓勵幼兒在區(qū)角圖片進行探索和嘗試
整堂教學活動教師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上筆墨下的非常多,更加的關注了幼兒的動作,用四張簡單的圖譜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在4張圖譜中的細微變化,培養(yǎng)了幼兒的細微觀察能力,把舞曲的節(jié)奏變化和四個簡單動作相互結合,更好的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妙。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中,用了許多策略:一是出示圖譜,養(yǎng)成他們細致觀察的習慣,二是用語言進行引導及提升:原來我們這些美麗的動作通過我們越仔細的觀察出來的動作越好看!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活動首先是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但是整節(jié)活動下來感覺孩子們有點蒙,不是我預期想到的。首先在出示魔法棒和魔法棒做游戲時就呆呆的,跟不上。其次,就是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感受樂曲得快慢這是重點反復聽了幾遍跟不上節(jié)奏。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可以慢慢的初步跟著音樂的變換做出不同的動作了。在幼兒還不很熟練的情況下第四環(huán)節(jié)時裝秀表演以失敗告終原先我是想再提高一個難度但沒想到音樂快幼兒變換不辦動作都是匆匆地就過去了,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舞蹈幼師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體驗手的靈活性。
2.傾聽并熟悉音樂樂意隨著音樂自由表演小魚游的情景。
活動準備:兩段音樂、錄音機、寶寶襪20雙。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手變變變”引起興趣
1.老師:小朋友,我的小手會變魔術哦,看我變了什么呀?(小雞)再看看這次變什么呢(蝴蝶)
2.那你們的小手會變什么呢?(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
二、回憶已有經驗,扮演動物初步感受手部跳舞的快樂教師小結:你們的小手真靈活,能變出這么多的小動物。那下面我們讓這些小動物來跳跳舞怎么樣?
合著音樂的節(jié)奏,引導幼兒扮演不同的動物來表現(xiàn)手部舞蹈。
老師:原來你們的.小手能跳這么好看的小動物舞蹈呀。
三、傾聽音樂,熟悉音樂旋律教師: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來聽一聽,在這音樂里是誰在跳舞。
1.教師播放一段音樂,幼兒自由發(fā)揮相像。
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里,是誰在跳舞呢?
2.教師出示襪子小魚:這是小魚在跳舞。
3.小魚是怎么跳舞的呢?幼兒完整欣賞一遍。
問:小魚怎么跳舞的呀?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小魚在水里可以翻身,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游,可以蜷縮身體,還可以吐泡泡做好多的動作
四、學習小魚游,感受新奇,快樂感
1.小朋友徒手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2.小朋友戴上襪子,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五、創(chuàng)編小魚游動作
1.請個別幼兒嘗試。
2.傾聽音樂單手表演小魚游兩遍。
3.傾聽音樂嘗試兩只手表演小魚游一遍。
六、結束延伸今天我們用小手跳了小魚的舞蹈,我們還可以用小手跳什么呢?對了,小手還能跳很多很多的舞,小朋友們可以想一想,下次來教我們好嗎?
活動反思:
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節(jié)奏的同時,用手表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物體。并在原有動作的基礎上,學習創(chuàng)編。在表演歌曲時我盡量引導幼兒用更多動作去表演,關注每位幼兒,使他們能更加大膽的參與。
【舞蹈幼師教案】相關文章:
舞蹈幼師教案11-27
幼師舞蹈培訓心得01-11
幼師舞蹈教學總結07-21
幼師舞蹈培訓心得感想01-21
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模板范文04-02
舞蹈教案07-04
【經典】舞蹈教案06-25
舞蹈的教案05-23
(經典)舞蹈的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