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5-06-14 07:06:13 賽賽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1

  一、遺傳的基本規律

  (1)基因的分離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優點:

  (1)豌豆能夠嚴格進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閉花授粉,自然條件下能保持純種。

  (2)品種之間具有易區分的性狀。

  ②人工雜交試驗過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擾)→人工傳粉

  ③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象: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后代表現為一種表現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現性狀分離,分離比為3:1.

  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① 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象: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親本雜交后,產生的F1自交,后代出現四種表現型,比例為9:3:3:1.四種表現型中各有一種純合子,分別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雙顯性個體比例占9/16;雙隱性個體比例占1/16;單雜合子占2/16×4=8/16;雙雜合子占4/16;親本類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組類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③運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優良性狀分別在不同的品種中,先進行雜交,從中選擇出符合需要的,再進行連續自交即可獲得純合的優良品種。

  記憶點:

  1.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并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3.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存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表現型=基因型+環境條件。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范圍內,有n對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種。

  二、細胞增殖

  (1)細胞周期: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

  (2)有絲分裂:

  分裂間期的最大特點: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體的主要變化為:前期出現;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別注意后期由于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差異:a。前期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

  (3)減數分裂:

  對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時期:原始生殖細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細胞

  特點: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

  結果: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

  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主要變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復制,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非姐妹染色體單體之間常出現交叉互換),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體散亂地分布于細胞中,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染色體單體分離。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形的鑒別:(以二倍體生物為例)

  1.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離……減數第一次分裂

  3.同源染色體沒有上述特殊行為……有絲分裂

  記憶點:

  1.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2.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3.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4.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精子。

  5.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6.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1)XY 型的性別決定方式:雌性體內具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XX),雄性體內具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XY)。減數分裂形成精子時,產生了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雌性只產生了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作用發生時,X精子和Y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機會均等,比例為1:1.

  (2)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如色盲、血友病、果蠅眼色、女婁菜葉形等遺傳)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屬于交叉遺傳(隔代遺傳)即外公→女兒→外孫

  ③女性患者,其父親和兒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為攜帶者

  (3)X染色體上隱性遺傳(如抗VD佝僂病、鐘擺型眼球震顫)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連續現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4)Y染色體上遺傳(如外耳道多毛癥)

  致病基因為父傳子、子傳孫、具有世代連續性,也稱限雄遺傳。

  (5)伴性遺傳與基因的分離定律之間的關系:伴性遺傳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性染色體也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伴性遺傳從本質上說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記憶點:

  1.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分為兩類: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2.伴性遺傳的特點:

  (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遺傳現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一般是男性通過女兒傳給外孫);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親傳給致病基因。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連續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 患者全部為男性;致病基因父傳子,子傳孫(限雄遺傳)。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2

  1.兩對相對性狀雜交試驗中的有關結論

  (1)兩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

  (2) F1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一定分離,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且同時發生。

  (3)F2中有16種組合方式,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比例9:3:3:1

  注意:上述結論只是符合親本為YYRR×yyrr,但親本為YYrr×yyRR,F2中重組類型為10/16,親本類型為6/16。

  2.常見組合問題

  (1)配子類型問題 如:AaBbCc產生的.配子種類數為2x2x2=8種

  (2)基因型類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數為多少?

  先分解為三個分離定律:

  Aa×Aa后代3種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種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3種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雜交后代有3x2x3=18種類型。

  (3)表現類型問題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現數為多少?

  先分解為三個分離定律:

  Aa×Aa后代2種表現型 Bb×bb后代2種表現型 Cc×Cc后代2種表現型

  所以其雜交后代有2x2x2=8種表現型。

  3.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減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3

  第一章第一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對于單細胞生物而言,整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對于多細胞生物而言,其生命活動依賴于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方能完成;對于非細胞生物(病毒)而言,只有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即寄生生活。

  注意: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

  3.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

  主要特征:

  ①個體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間,大多數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

  ②一般僅具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③結構簡單,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衣殼)所構成。

  ④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有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三大類)..

  4.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細胞最大的生命系統:生物圈...

  注意:

  ①單獨的物質(如水)并不能表現生命現象,故不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

  ②植物組織主要包括分生、營養、輸導(導管和篩管)和保護組織,沒有系統;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③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既可以屬于細胞層次,也可屬于個體層次。

  ④動物的組織包括上皮、肌肉、神經和結締組織,其中血液、韌帶為結締組織;血管則屬于器官。

  第一章第二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1.細胞種類: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①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無成形的細胞核,被稱之為擬核;...

  遺傳物質為裸露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質結合成染色體;

  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為肽聚糖。

  ②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

  遺傳物質為DNA分子,與蛋白質分子結合成染色體;除核糖體外還有多種細胞器;植物的細胞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

  注意: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也有統一性,即具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且遺傳物質相同,均為DNA。

  2、細胞生物種類:

  ①原核生物:藍藻、細菌、放線菌、支原體等

  ②真核生物:動物、植物、真菌等。

  注意:

  ①細菌和真菌的區別細菌分為桿菌(大腸桿菌、乳酸桿菌)、球菌(葡萄球菌)和螺旋菌(霍亂弧菌);真菌主要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如蘑菇,木耳等)

  ②藻類中只有藍藻(念珠藻、顫藻、發菜)是原核生物,水綿,衣藻,紅藻等為真核生物;但它們均為光能自養生物。

  3、細胞學說的內容:

  細胞學說是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所提出,

  ①細胞是有機體,一切動植物是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組成;

  ②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③新細胞是可以從老細胞產生。

  細胞學說的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使人們認識到各種生物之間存在共同的結構基礎;也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依據,凡是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它們之間都存在著或近或...........

  遠的親緣關系。細胞學說的建立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到細胞水平,極大地促進了生物學的研究....進程。

  4、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實驗:

  ①操作的基本步驟:取鏡(左手托鏡座,右手握鏡臂)、安放、對光(光線暗時,可選用大光圈,凹面鏡;光線亮時,可選用小光圈,平面鏡)、壓片、觀察(先用低倍鏡找到目標,再轉動轉換器用高倍鏡觀察,且用高倍鏡觀察時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認識目鏡和物鏡(123為目鏡,456為物鏡)

  鏡長與放大倍數的關系: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③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且放大倍數指的是物體長度或者寬度的放大倍數,而非面積和體積的放大倍數。

  注意:采用目鏡放大10倍,物鏡放大10倍觀察裝片時,視野被16個細胞充滿,當轉動轉換器把物鏡換成放大40倍時,視野則僅被1個細胞所充滿(前者細胞面積被放大10000倍,后者則被放大了160000倍)

  采用目鏡放大10倍,物鏡放大10倍觀察裝片時,視野直徑上有16個細胞,當轉動轉換器把物鏡換成放大40倍時,視野直徑上則有4個細胞(前者細胞長度被放大100倍,后者則被放大了400倍)

  ④低倍鏡的放大倍數小,物鏡短,通光量大,視野亮;高倍鏡的放大倍數大,物鏡長,通光量小,視野較暗。

  ⑤物象移動與裝片移動的關系:由于顯微鏡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視野中物象移動的方向與載玻片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b字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視野中可看到的是q;顯微鏡觀察的目標在視野的右下角,要將目標移至視野中央,需要將裝片向右下角移動。

  第二章第一節組成細胞的分子

  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存在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細胞內的含量與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不............同.

  2.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有20多種:不同生物所含元素種類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等;①最基本元素(干重最多):C②鮮重最多:O

  ③含量最多4種元素:C、O、H、N④主要元素;C、O、H、N、S、P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鮮重,85%—90%)無機物無機鹽

  3.組成細胞蛋白質:含量最多的有機物(干重,7%—10%)...的化合物

  元素C、H、O、N(有的含P、S)

  脂質:元素C、H、O(有的含N、P)

  有機物糖類:元素C、H、O

  核酸:元素C、H、O、N、P

  4、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①還原糖的檢測:材料含糖量高,顏色較白的,如蘋果,梨

  試劑斐林試劑(由0.1g/ml的氫氧化鈉和0、05g/ml的硫酸銅等量混合后加入組織樣液)

  現象水浴加熱后出現磚紅色沉淀。

  注意:淀粉為非還原性糖,其遇碘液后變藍。

  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乳糖。但蔗糖為非還原糖。斐林試劑很不穩定,故甲液與乙液最好是現配先用,且必須混合均勻。

  ②脂肪的'檢測:材料花生子葉

  試劑蘇丹Ⅲ或者蘇丹Ⅳ染液

  現象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后可見視野中被染成橘黃色(蘇丹Ⅲ)或者紅色(蘇丹Ⅳ)的脂肪顆粒。

  ③蛋白質的檢測:材料豆漿、蛋清等試劑雙縮脲試劑(由0.1g/ml的氫氧化鈉和0.01g/ml的硫酸銅先后加入組織樣液)現象不需水浴加熱即可出現紫色反應。

  注意:用蛋清時一定要稀釋,若稀釋不夠,與雙縮脲試劑反應時,會黏在試管內壁,使得反應不夠徹底,且試管不易清洗;加入雙縮脲試劑的順序不能顛倒,先用A液造成堿性環境后再加入B液。

  第二章第二節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蛋白質(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NH2

  元素C、H、O、N(少量P、S)

  RCHCOOH

  基本單位氨基酸(20種)特點: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

  脫水縮合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氨基酸之間的差別是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多肽(鏈)肽鍵:─CO─NH─

  盤曲、折疊幾個氨基酸就叫幾肽.....

  空間結構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①氨基酸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結構多樣性)

  ②肽鏈的空間結構千變萬化決定

  功能結構蛋白與功能蛋白結構成分、催化、運輸、免疫、調節(功能多樣性)(角蛋白、酶、載體如血紅蛋白、抗體、胰島素和生長激素)

  相關計算

  ①肽鍵個數(脫水數)=氨基酸個數(N)─肽鏈條數(M)

  ②幾條肽鏈至少有幾個氨基和幾個羧基(至少兩頭有)..

  ③蛋白質分子量=N×a—18×(N─M)其中a代表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量

  第二章第三節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1、核酸(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一分子磷酸

  ①基本單位是:核苷酸一分子五碳糖(2種)

  (8種)一分子含氮堿基(5種)

  ②核酸功能: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③核酸的種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注意:遺傳物質和核酸的區別:如小麥的遺傳物質是DNA,而核酸則包括DNA和RNA兩種;RNA病毒的遺傳物質和核酸均是RNA;細菌的遺傳物質是DNA,而核酸則包括DNA和RNA兩種。

  2、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

  ①原理:用甲基綠和吡咯紅染液染色甲基綠使DNA變綠、吡咯紅使RNA變紅

  鹽酸可以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可以促使DNA與蛋白質的分離。

  ②步驟: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在30度的溫水中用鹽酸水解用蒸餾水沖洗涂片染色觀察(先用低倍鏡玄色染色均勻,色澤淺的區域,再換高倍鏡觀察)。

  ③實驗現象:細胞核被染成綠色,細胞質被染成紅色。

  ④實驗結論: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原核細胞DNA則主要位于擬核)

  第二章第四節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1.糖類的組成元素是C、H、O

  2.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主要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等

  ①單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動植物都有)②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兩分子單糖的糖。

  植物二糖:蔗糖(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麥芽糖(水解為兩分子葡萄糖)動物二糖:乳糖(水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

  ③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許多單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葡萄糖。

  植物多糖:淀粉(貯能)、纖維素(細胞壁主要成分,不提供能源)

  動物多糖:糖元(貯能)(如肝糖原、肌糖原提供肌肉能源)

  3、脂質的組成元素是C、H、O,有些脂質還含有P、N。脂質中的氧元素的含量少于糖類,而氫的含量更多,所以等量的脂肪和等量的糖類,前者釋放的能量更多。(O含量相對少、H比例高,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多,耗氧多)

  脂肪:儲能、保溫、減少摩擦,緩沖和減壓

  4.脂質分類磷脂:膜結構基本骨架,腦、卵、、肝臟、大豆中磷脂較多固醇:對生物體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和生殖起到積極作用。

  膽固醇(構成細胞膜重要成分,參與血液脂質運輸)、性激素(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生殖細胞形成,維持第二性征)、VD(有利于人體對Ca、P吸收)

  5、①單體:組成多糖,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②多聚體:多糖,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③每個單體都以若干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有許多單體連成多聚體。故碳元素為基本元素。

  第二章第五節細胞中的無機物

  1.水的概述:生物體內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同的生物種類含水量差異大,一般水生生物含水量多于陸生生物;同一生物不同發育時期含水量差異大,一般幼年大于老年;同一生物個體不同器官含水量也不同。

  2.存在形式自由水結合水含量約95%約4、5%功能1、良好溶劑2、參與多種化學反應3、運送養料和代謝廢物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聯系它們可相互轉化;代謝旺盛時自由水含量增多;隨結合水增加,抗逆性增強。注意:心肌含水79%呈堅韌形態是因為其結合水含量多,而血液含水82%呈流動狀態是因為其自由水含量多。

  3、無機鹽(絕大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

  功能:①構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Mg→組成葉綠素、Fe→血紅蛋白、I→甲狀腺激素②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動物缺鈣會抽搐、血鈣高會肌無力)③維持酸堿平衡(如NaHCO3/H2CO3)④調節滲透壓

  4、植物必需無機鹽的驗證(溶液培養法,注意對照)

  在植物需要的各種無機鹽中,攝取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鉀的無機鹽。如果用完全培養液(即包含植物生活需要的各種重要元素的礦物質溶液)培養植物,植物應能正常生長發育。如在培養液中特意缺少某種元素后植物發生生長發育不良或其他種異常現象,當再重新添加該種元素后,植物又重新恢復正常生長發育。運用這種方法就可以了解某種元素對植物生活所起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4-24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3-11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2-27

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12-04

[推薦]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11-28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熱]01-26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12-30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大全02-14

高中生物必修三必考知識點02-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成人免费观看 | 一级黄色日b片 |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婷婷狠狠干 | 欧美一区色 |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 欧洲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 |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永久网址 |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 | 欧美a级片在线观看 | 成 人 黄 色 全 集 |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 手机看片91精品一区 | 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观看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 欧美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 |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天天弄 | 91视频导航| 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 久久亚洲网站 |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 精品欧美 |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一级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91 | 日韩ab|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 日日摸夜夜爽夜夜爽出水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久久er|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天天cao在线 | 国产真实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羞羞午夜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japanese55老妇成熟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