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生物表皮知識點
1.角質層:由數層角化細胞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體液外滲和化學物質內侵。角蛋白吸水力較強,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維持皮膚的柔潤。如低于此值,皮膚則干燥,出現鱗屑或皸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異甚大,如眼瞼、包皮、額部、腹部、肘窩等部位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質層的細胞無細胞核,若有核殘存,稱為角化不全。
2.透明層:由2~3層核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細胞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份、電解質、化學物質的通過,故又稱屏障帶。此層于掌、跖部位最明顯。
3.顆粒層:由2~4層扁平梭形細胞組成,含有大量嗜堿性透明角質顆粒。
粒層里的扁平梭形細胞層數增多時,稱為粒層肥厚,并常伴有角化過度。顆粒層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細胞層:由4~8層多角形的棘細胞組成,由下向上漸趨扁平,細胞間借橋粒互相連接,形成所謂細胞間橋。
5.基底層:又稱生發層,由一層排列呈柵狀的圓柱細胞組成。此層細胞不斷分裂(經常有3%~5%的細胞進行分裂),逐漸向上推移、角化、變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層,最后角化脫落。基底細胞分裂后至脫落的時間,一般認為是28日,稱為更替時間,其中自基底細胞分裂后到顆粒層最上層為14日,形成角質層到最后脫落為14日。基底細胞間夾雜一種來源于神經嵴的黑色素細胞(又稱樹枝狀細胞),占整個基底細胞的4%~10%,能產生黑色素(色素顆粒),決定著皮膚顏色的深淺。
另發現:從護膚的角度來講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膚成分,外面還有一種起保護作用的皮脂膜。
【初中生物表皮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中生物知識點總結08-19
初中生物會考知識點總結07-08
初中生物知識點總結錦集14篇11-06
最新初中生物03-09
初中生物教案11-18
初中生物隨筆11-22
初中生物教案11-22
初中生物教案(經典)10-22
初中生物《血液》說課稿11-23
初中生物教案[集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