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散系及其分類教案面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散系及其分類教案面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散系及其分類》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包括了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和分散系及其分類兩部分內容。本節內容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授課,在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的第一課中呈現了常見分類方法和常見化學物質的分類,本節內容是學習了化學實驗的方法和物質的分類內容的基礎上對二者聯合應用知識的學習。同時本節的內容生活性很強,學習了本節內容可以拉近化學與生活實際的距離,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知識,并用化學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已經學習了溶液和濁液的性質,學會了二者的鑒別方法,但并沒用涉及到膠體的相關知識。同時學生在第一章已經學習了化學實驗的方法和物質的分類,若能將前面的學習方法和知識應用到本節課中,那么對于掌握新的知識也輕松很多,同時學生學會了這種學習的方法,為以后的知識的牽引應有提供了學習的方式。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分散系的定義及其分類;認識膠體的性質和應用,能用物質的分散系的概念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用實驗、觀察、交流等多種方法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等方法對所獲取信息進行加工,歸納總結出新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實踐的科學精神;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勤于在生活中思考問題,從生活中學習化學的樂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我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
膠體的重要性質和應用;fe(oh)3膠體的制備實驗。
【難點】
膠體的重要性質和應用;fe(oh)3膠體的制備實驗。
【過渡】根基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主要采取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進行教學已完成教學目標的要求。
分散系及其分類的知識較為簡單,但是識記性知識較多,如果采取傳統的講授方法,學生不理解,同時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本節課在開始部分以學生常見的生活現象-陽光照進樹林的現象來引入新課,讓學生對分散性的知識有了直觀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找出問題的要點,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相關的結論。
教師結合實物、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不斷地拋出問題,學生展開對分散系重要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生的動手實驗制備fe(oh)3膠體,學生通過對制備的膠體進行進一步研究,獲取相關性質,通過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加強對于膠體性質的理解,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和應用分散系的性質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最后通過多媒體展示膠體應用的生活實例,讓學生能夠鞏固知識,同時學會應用,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過渡】接下來重點談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因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在此環節中我準備才用創設情境法進行導入。在課程開始前我問同學們在陽光明媚的清晨,走進樹林里,大家發現了什么現象了,引導他們對于分散系相關知識的思考。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找出問題的要點,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因為學生對于傳統的講授很難集中注意力,同時也對新知識的學習的興趣不高,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而學生往往對于生活中的情景比較感興趣。利用生活情景的創設和學生的求知的迫切心理引領學生積極主動的進入本課學習。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接下來進入新課教學環節。此環節我將借助多媒體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進行教師的教學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參與新知的建構。
1.自主學習,獲取概念。
在第一部分離子鍵的學習中,我通過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大家把課本翻到25頁,認真最下面那一段,找出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組成。
因為這部分知識比較簡單,學生自主學習就可以獲得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組成。又由于導入環節的創設情境,學生的興趣很強,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很容易獲得相關知識。這樣的預設學生不僅可以高效地獲取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實驗探究,討論歸納
在學生經歷自主學習后,教師展示cuso4溶液、泥水實物,學生判斷分散劑和分散質,加強對于新知的應用。教師再給出較難的分散劑和分散質的判斷,(1)空氣(2)95%的酒精水溶液,教師從而引出分散系中分散質和分散劑的判斷方法:量多的為分散劑、量少的為分散質,而當有水存在時,一般水做分散劑。接著教師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按分散質分散劑所存在狀態不同來分類的話,分散性可以分為幾種。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加強對分散劑和分散質的認識,教師因勢利導的安排實驗探究來研究分散系的性質。
【實驗與探究】
(1)取三個小燒杯,分別加入25ml蒸餾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飽和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觀察制得的fe(oh)3膠體,并與cuso4溶液和泥水比較。
(2)將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膠體的燒杯置于暗處,分別用激光筆照射燒杯液體,在與光束垂直的方向進行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3)將fe(oh)3膠體和泥水進行過濾,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通你過第一個探究認識到膠體、濁液、溶液的性質,以及fe(oh)3膠體的制備方法;通過第二個探究學生理解了丁達爾效應;第三個實驗在結合雞蛋膜的實驗,認識到膠體可以通過濾紙,不可以通過半透膜的性質。最后學生閱讀課本p28的科學視野,獲得膠體電泳的性質。
這一環節的設置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教師將實驗探究、討論歸納、自主學習的任務交給學生,能極大促進學生觀察總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更能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學生對于膠體性質的認識和理解。
3.拓展延伸,應有新知
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了膠體在生活中的應用的化學原理。比如涂料、顏料、墨水的制造,洗滌劑、噴霧劑的應用,是利用了膠體的介穩性;豆腐、肉凍、果凍是生活中經常見的凝膠態物質,是利用了膠體的聚沉;還有明礬凈水、激光手術刀、止血膠布止血等,都是膠體在生活當中的應用。
這一環節的設置中,教生共同討論,加強學生對于膠體發展的認識,幫助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和社會發展前沿問題,認識到化學在人類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當擔化學小主人翁的意識。
第三環節:鞏固提高
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試題,學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評,鞏固新知。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1.課堂小結
采取學生小結的方式,目的在于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和鞏固知識。
2.布置作業:
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本節課的課后作業預留了必做題及選做題的方式和課外學習提高能力題。
七、說板書設計
【分散系及其分類教案面試】相關文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類教案11-12
銷售總監面試問題及其考核考核點08-13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面試問題以及答案06-30
大學生面試常見問題及其回答分析33例解析04-10
[精選]設計的分類08-12
設計的分類08-12
垃圾分類演講09-11
設計的分類(必備)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