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中科技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科技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科技作文 篇1
科技,這個詞自誕生之初就不是一個冷漠的詞,而是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詞語。科技發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強者間接地將物質,精神投入到弱者身上,所以科技的發展與救濟弱者并不矛盾,反之,科技的發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保護弱者的途徑。并且,科技在保護弱者的同時還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使我們的世界的結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打個比方來說,如果用現有的金錢,精力保護弱者的話,就好比是用原油來做飯,那么發展科技就是將原油精煉得到汽油及其他產物,然后再用其中的一種來燒火,做飯。這樣,既達到了一開始的目的,又得到了其他有用的東西。發展科技來保護他人就是這樣。雖然,我們需要許多時間來研究怎樣精煉原油,但最后的回報無疑也是豐厚。所以說,科學的探究精神與人文的救贖精神在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個世界,去改變那些被不幸之人的命運,就如同我們從兩個不同方面看待同一個問題一樣。那么這個問題是什么呢?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與世界有關的,與我們想擁有怎樣的未來有關。這個問題是需要人類共同回答,并不是誰可以左右的。不管是科學的探究精神還是人文的救贖精神,都是我們人類自己選擇的通向未來的道路,但在本質上這二者有是統一的,所以我們可以說科技決定著未來,科技正在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生活作為世界的一部分,作為人類所能感受到的世界最小單位,科技在不停地改變著它。如果沒有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就不會使人進入工業時代,使社會有原始向現代邁進;如果沒有奧托發明的汽油機,就不能讓人類飛上藍天的愿望得以實現,使生活由緩慢向快速邁進;如果沒有馮?諾伊曼提出計算機理論,就不能讓人的思想得以解放,使生活由現實向虛擬邁進。正是科技在不斷地改造著生活,使生活一步步的由原始向現代邁進,由緩慢向快速邁進,由現實向虛擬邁進,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然而,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之后,就會去關注那些他們不曾關注過的問題,是世界的結構在科技的指引下發生改變。只有絕大多數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后,他們才懷著一顆充滿愛的心去關注那些弱者。雖然,人性本善,但在外物的壓迫和欲望的脅持下,人們不會表現出善的一面,而是更多表現的是惡的一面,就如同你不會看到鹿群去救一頭被獅子抓住的鹿一樣。所以,科技改變生活,通過生活去幫助弱者,通過生活去改變世界。
科技改變生活不僅表現在現實世界,同時也表現在虛擬世界。在電腦出現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改變從未停止。這里的虛擬不僅僅指互聯網上的虛擬,我認為只要是通過智能機器完成工作都可算作虛擬,只不過是低級的虛擬。現在在游戲市場上被炒得很火兩種技術――AR技術與VR技術,即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這兩種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兩種真正打破虛擬與現實的壁壘的技術。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完成一系列復雜的工作,甚至可以避免生命的.危險。這兩種技術一旦成熟就可以是現實與虛擬進行溝通,使原本一體的虛擬與現實重新結合。達到我們不曾想象的地步,使我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那時,人文與科技也就同一了,使人們用兩個世界的力量去幫助現實世界中的弱者。
如今的世界并不是我們所想要的世界,現在的世界無非是利益的戰場,大國肆意碾壓小國,強國無情摧殘小國罷了。這就是使我們想要的世界嗎?顯然不是的,我們想要的是一個和諧的世界。而科技正是推動當今世界變革的重要推力。
人文,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在一定程度上,科技是人文的基礎,推動著人文的變化。如果不發明顏料,就不會有繪畫;如果不發明樂器,就不會有音樂;如果不發明攝影機,就不會有電影。人們就是在科技不斷地發展過程中,創造著各種各樣的人文現象。如果人文是一個精神世界,那么生活就是一個物質世界,所以說,科技在改變著精神與物質世界,即改變著這個世界。反過來,世界也在選擇著科技發展的道路。
世界是怎樣選擇科技發展的道路呢?是通過一門古老的學科――哲學。哲學通過研究精神與物質誰是世界的本源,通過世界觀與方法論,決定著科技發展的道路。讓科技為世界的變革服務,讓科技與世界同步。
科技通過影響人文與生活,改造著世界,使世界向著我們所期望的方向變革;世界通過哲學選擇著科技,及時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甚至會危害世界的科技,使科技為世界服務。所以說,科技改變世界,世界選擇科技,使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
高中科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科技節開始了,這次科技節的主題是“制作陀螺”,想起在二年級科技節比賽時,我制作的“會飛的蝴蝶”獲得了特等獎,至今的我心里還有一絲得意,心想:這次陀螺比賽我一定要竭盡全力,爭取取得好成績。
放學路上,我一直在想怎么制作陀螺呢?由材料想到制作方法,由樣子想到旋轉的時間。這一路算是費勁心思。到家后我便急不可待的四處找材料,不一會就找來了廢棄的光盤、跳棋、媽媽的化妝品蓋、膠水,當我把三樣材料組裝在一起時,它真的神奇的轉了起來。這可是我自己制作的玩具,我好喜歡它。可惜不久我就發現它旋轉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才30秒左右。哎!看來我還得好好考慮考慮。
第二天,我來到市場,開始東奔西走的尋找制作陀螺的'材料。什么地方有圓形的又比較重,中間最好有孔的材料呢?最后我來到了“標準件”,哇!這里都是各種金屬制品,終于找到了心儀的圓形厚鐵了,我暗自慶幸。上面搭配什么金屬的漂亮“把手”呢?這可難倒了我。接著,我又走了幾家文具店,發現這里有一款油筆筆帽即是金屬材質又有“長矛”模樣,就選擇它了。回到家后我把找來的兩樣寶貝和一個玻璃彈珠小心翼翼的粘合在一起。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的陀螺竟然能旋轉1分30秒。由于它長的像木星,于是我給它起名神奇“小木星”。
我得意的將“小木星”帶到學校和其他同學炫耀起來,但是他們做的居然能轉到2分鐘。回家后我繼續想辦法進行改良,看來我還得增加陀螺下面的重量。我冥思苦想,決定把旋轉的玻璃球改換成磁鐵球,這樣不光重量增加了好幾倍,色澤上也比以前好看多了。做好后我拿著秒表提心吊膽的計算著這改進的小陀螺。1分30秒、1分50秒、2分20秒、2分30秒。哇!我高興得蹦了起來。心也終于落地了,由于上面畫上了螺旋紋,轉起來讓人看著有點暈呼呼,就取名“小迷糊”。
終于等到班級里的陀螺大比拼了,大家都使出全身解數旋轉自己心愛的陀螺。不幸的是我的陀螺就像是丑小鴨遇見了美麗的孔雀。雖然轉的很起勁但它真的不華麗,盡管沒有成功,但我也很珍惜它,因為它是自己用心設計并制作的。
高中科技作文 篇3
生活,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存活,而當人類一次次地打破自然界的規律創造科學的奇跡時,我們的存活變成了生活,這其中多出來的,是一份享受。直到今天,我們的城市生活還在逐漸地改進著,作為首都北京的中學生,我認為,是科技,改變了生活。
上個周末,我陪媽媽去醫院做體檢,本來我是很不情愿的,想起醫院以前對待我并不友好的護士姐姐,就巴不得敬而遠之!但當時,因為種種原因,就怎么也逃不開了,非要去不可。
在醫院,我被一股醫藥用品的氣味包圍著,尤其是在抽血室,仿佛能聞到血液的腥味!正要轉身離開的時候,我卻被護士姐姐手中的針管吸引住了。
針管的針頭又細又長,在沒人的時候偷偷拿起來觀察,針頭是中空的且擁有一個鋒利的斜面,是蝶形針,針頭后面連接著一根軟管,軟管又連接了另一個普通針頭。針管和針頭分開放,每一個針管上面都塞著不同顏色的橡膠塞子,針管也長短不一。打針時,拔開蝶形針的保護塑料,扎到血管里,護士們看到有血流進軟管就拔開另一端普通針頭的保護塑料,迅速扎進針管的塑料塞子里,然后血就會自己流進針管里!不用護士“手動抽血”了!一向恐針的我,今天竟愿意親自抽血試一試!回到家問問從醫四十多年的爺爺,爺爺說那種針管是真空管,現在北京各大醫院已經開始采用這種“神奇”的針管了。
雖然抽血程序相對于傳統針管麻煩一些,但用這種針管抽血十分安全,用完的針管會自行破壞結構,因此不能進行二次使用,而且顯然不需要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既方便了護士姐姐的工作,又減少了被抽血者的痛苦(是媽媽告訴我的),真是一舉兩得!
奶奶說過:發明洗衣機的人才最應該獲得諾貝爾獎!因為它解放了婦女的洗衣生活。爺爺一向鐘愛高科技電子產品,因為它拉近了世界間的距離。爸爸媽媽覺得微波爐在生活中也格外重要,因為它大大節省了做飯的時間。而我認為,越是細小的東西,微妙的科技,哪怕是人們在閑暇時也懶得去關注的小玩意兒才更重要,就是它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造福人民,就是它們才越能達到科技走入生活,同時,它們也改變了北京的科技面貌。
這種科技針管,在北京這個大城市里顯得如此渺小,但就是它,使病患減少了痛苦。所謂科技改變生活,并不單單是指宇宙飛船飛入太空,同時也指那些造福平民,讓人們真真正正在生活中體會到科技力量。
科技一點一點的進步著,它也一點一點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高中科技作文 篇4
一直很難忘記這樣一個例子:說一位當教師的爸爸突然有一天讓其讀二年級的女兒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女兒不會;又讓其量一下書桌長多少,結果連尺都不會用,可是她會做1米=100厘米,而且連續兩次期末考還都是100分。另外,我們同學中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作業:小明身高1。5厘米,爸爸體重60克,一支粉筆長8米,一棵大樹高12分米……對于這樣的答案,老師們表現出來的很多是搖頭嘆息,認為現在的學生真是不可理喻,一點生活常識都沒有,簡直無可救藥。真的是這樣嗎?顯然不是。我想那是因為在傳統教育教學中,生活化教育還沒有被提到日程上來,或者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學生都是一味地坐在教室“啃”書本,沒有生活的經驗、沒有實踐的體驗,他們只有唯一的標準,固定的格式,沒有獨特之個性的張揚,智慧之樹的生長,想像之鳥的高飛,創新之花的綻放。這是我們日常學習過程中缺乏了體驗式教育的不良后果。
江蘇科技館舉辦的科普互動劇展演活動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缺憾,把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科學問題,采用多媒體方式集中地予以展現,讓學生在生活中親身體驗,寓教于樂。科普互動劇是在國內外新興的獨特、新穎的科普形式。它以多個原理簡單、現象明顯的物理、化學實驗為基礎,配以相應的劇情,通過藝術表演的形式向孩子們傳授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是將科學知識、實驗、戲劇情節等以舞臺表演劇的形式展現出來,使青少年學生觀眾感受和體驗科學知識,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科普互動劇拉近了枯燥的科學知識與孩子們的距離,以奇幻的實驗效果和幽默有趣的.表演形式給孩子們留下難忘的記憶。
十一長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走進了科學的殿堂。在國慶節的當天下午,我去參加了江蘇科技館舉辦的科普互動劇展演活動,欣賞了由南京芳草園小學表演的《魔盒》。真實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魔盒》介紹的主要是一種新型環保溶劑,可以把平常非常難以處理的泡沫包裝材料直接溶解,化于無形,很有意思。后來芳草園小學的同學又介紹如何把一杯清水變成一杯“牛奶”,把一杯“牛奶”又變成一杯“橙汁”,把一杯“橙汁”變成一杯“西瓜汁”。看上去很神奇,聽爸爸講解了之后,我終于明白原來是化學的力量在起作用。
我本來覺得科學離我們生活很遙遠,實際上,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我們處處都會遇上科學的例子。除了化學反應以外,物理學、仿生學、氣象學等方面的知識,我們也隨處可見。如我們乘坐電梯下降的時候瞬間失重,電梯快速上升的時候還有些感覺超重,實際上都是物理力學的反應;看到蜻蜓飛翔和藍鯨在海上浮出水面的情形,原來與飛機飛行的姿勢和潛艇的出沒水面的姿態并無二致,實際上這些都是科學家們在研究了昆蟲和海洋動物以后,利用仿生學原理的發明和創造。
因此,我覺得,在學校學習期間,如能夠將生活與科學有機的結合起來,融為一體,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注重學習科學的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覺的學科學、用科學,不但能夠開闊我們作為新世紀學生的視野,豐富知識結構,鞏固科學技能,而且能夠培養我們新世紀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張揚我們這個年代學生的活潑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生活處處是教育,生活中的學生是一星星需要點燃的火種,是一顆顆需要激活的苞芽。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孕育著無數個科學真理,需要我們細心的學生去發掘、去發現。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就是看到了蘋果掉在地上,才發現了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萬有引力定理。
同學們,不要輕視生活、不要小看生活,我們要在生活中學習科學,在學習過程中細心體驗科學,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完善。
讓科學走進生活,讓科學走進校園!
【高中科技作文】相關文章:
高中科技作文10-14
精選高中科技作文四篇03-12
精選高中科技作文3篇02-13
【精選】高中科技作文4篇02-23
科技改變生活高中作文03-01
高中科技作文4篇02-11
高中科技強國夢作文12-10
科技改變生活高中作文06-26
科技改變生活作文高中12-06
高中科技作文7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