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舞蹈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舞蹈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舞蹈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能自如地隨音樂舞蹈,表達出小朋友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體驗歡樂的氣氛。
2、初步培養幼兒與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自學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圖譜兩張,歌曲《歡樂頌》磁帶,錄音機。
2、五個小組的標記(白、紅、黃、藍、綠五種顏色的'花形標記,幼兒各有一枚,活動室地面貼上相應花形標記)
3、舞蹈用小道具(腕花),幼兒人手一副。
三、活動過程:
1、隨《母鴨帶小鴨》律動音樂幼兒愉快地進活動室。(要求幼兒能隨音樂形象而有節奏地表演小鴨走路,游水的動作)
2、練生曲《你好,你早》(模仿小動物的叫聲,能與同伴自然地面對面表演唱,聲音整齊動聽)
3、復習歌曲《歡樂頌》
請外圈的小朋友站起來唱歌詞,里圈的小朋友哼唱“啦”,合唱的時候聲音要整齊和諧。
4、創編舞蹈《歡樂頌》
(1)幼兒聽音樂想動作(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初步設想舞蹈動作)
教師:“剛才小朋友的歌聲真好聽,今天老師要請你們來編《歡樂頌》的舞蹈動作,首先請大家仔細地聽音樂想動作。”
(2)幼兒分組商量討論,設計舞蹈動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在小組協商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
教師:“接下來要請每隊小朋友站到標記上,互相商量,為這首樂曲配上合適的舞蹈動作,開始。”
(3)引導幼兒集體創編舞蹈動作,教師及時記錄動作——畫在圖譜上。
(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引導幼兒編出與眾不同的優美的動作,并著重表揚動作富有創意及在創編時能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幼兒)
教師:“剛才小朋友都編得很認真,現在哪一隊先來試試,把你們設計的動作表演給大家看。”
(4)回憶創編動作,為連貫舞蹈作準備。(引導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圖譜,想象動作)
教師:小朋友真能干,我們的舞蹈動作已經全部編好了,先請大家看著圖譜來回想一下動作。(播放音樂)
(5)看圖譜學跳舞蹈。(能在參照圖譜的基礎上,初步隨音樂完整練習)
教師:“現在請大家找好舞伴一起來跳。”(特別提醒幼兒在需要合作舞蹈時兩人能互相配合好)
音樂連續播放兩遍。
(6)小朋友跳得真好,現在請大家帶上腕花來跳,你可以學圖譜上的動作,也可以自己想動作。
(幼兒集體戴上腕花練習,能在音樂的伴奏下投入地表演)
5、結束。
小朋友的舞跳得真美,以后我們再到小舞臺上去表演,好嗎?現在我們一起跟客人老師說再見!
(幼兒隨《母鴨帶小鴨》音樂愉快地出活動室。)
舞蹈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提高欣賞舞蹈藝術和音樂藝術的興趣和素養。
2、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舞蹈內容和音樂內容的方法。
3、熟讀課文,感受并學習文章生動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運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描寫藝術的方法。
2、學會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去描寫。
教具:電教器材
學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觀舞記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過印度舞蹈嗎?如果看過,能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嗎?(學生發言)如果沒有,今天我們就隨冰心一起去觀看卡拉瑪姐妹的同臺演出,順便聽聽冰心觀看后的感受。(如有條件,此環節可利用多媒體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麗、華貴的印度服飾;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綺麗的印度風情,使學生產生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在第一遍閱讀時,可采用默讀的方法來通讀全文,注意整體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請你試著用最簡潔的語言說說本文主要內容。(本文主要是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描繪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現了印度舞蹈的美。)
2、本文是怎樣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描繪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呢?再次閱讀文章。在這次閱讀時,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筆來,邊讀邊動筆做些圈點勾畫:
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優美,也有一些生字詞,請同學們參考注釋自讀全文,讀的時候用直線勾畫出不懂的詞句,可以查找字典、詞典;用波浪線勾畫出你認為用
的好的詞語、句子和段落。
3、指名讀、齊讀下列詞語:
清揚咿啞靜穆端凝顰蹙粲然嗔視變幻多姿本色當行離合悲歡低回婉轉叱咤風云渾身解數高視闊步盡態極妍息息相通
三、研讀課文:
1、本文描寫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語句或語段表現了舞蹈的美?——第2—6小節
——第13—18小節。
——體會這些語段從服飾、姿態、神情、動作等多方面來表現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
2、能否引用文中語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舞蹈?或說說印度舞蹈主要表現些什么內容?
——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可以表現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現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樂伴奏。
——印度舞蹈主要表現神和人的故事,模擬自然界生物的姿態。(在第17、18節)
四、閱讀探析:
1、用語言來表現舞臺藝術,是很困難的,需要高超的語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等,都盡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而又通過語言使讀者發揮自己的想象,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的享受
(找出精彩語句或語段,認真思考)試從文中找出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大聲朗讀,并從詞語、修辭、句式或表現方法等方面思考,簡單地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
——生動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態,以作者的贊嘆之情。
——正面描寫結合側面描寫,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發讀者的想象和聯想。
2、閱讀過程中,有沒有感到不理解的語句?
備案:
①為什么第17小節說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卡拉瑪的舞蹈非常優美,好像“飛動”起來。但是僅有“飛動”是不夠的,還要心靈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渾然一體,才能達到美的境界。
②第19小節中說:“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為什么看了她們的舞蹈會體會到她們的文化?你感到印度文化有什么特點?
(朗讀第19小節)
首先,藝術上的交流,能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所以,“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其次,所有優秀的藝術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養料,卡拉瑪姐妹也是一樣,“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沒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沒有印度文化歷史的內涵,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不會這樣優美動人。
插入介紹印度宗教及文化概況。
——雖然現在印度屬于資本主義國家,但宗教勢力極大,所以也有人說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印度幾乎所有的文化藝術形式、內容也都受此影響,多以表現宗教為主題。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也同樣如此,例如第18小節中提到的蓮花、鹿、孔雀、蛇等動物在印度的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義。
再次朗讀,深入感受
五、知識遷移
如果說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聲響的話,那么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是心靈之舞。只有心靈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請問我們中國有這樣的舞蹈嗎?
如楊麗萍的《孔雀舞》、黃豆豆的《豐收》等。
為什么說他們的舞蹈是心靈之舞呢?
明確:他們的舞蹈是整個身心的投入。楊麗萍的舞蹈不僅舞姿優美,而且還讓人能感受到中國女性的美麗和溫柔。黃豆豆的舞蹈,讓人感受到中國男兒強壯的體魄和力量,感受到中華男兒堅強不屈的精神。
六、作業:
1、反復誦讀課文。
2、摘抄本文中優美語段,做一點語言積累。
第二課時《聽泉》
一、導入新課:
大家愛聽音樂嗎?聽過民樂嗎?有一首中國民樂使著名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由衷傾倒,他說這首樂曲應當跪下來聽,大家到底想不想聽啊?
二、介紹阿炳,放送音樂《二泉映月》,聽后學生自由談自己的感受。
1、阿炳,本名華彥均,江蘇無錫人。父親是一位道士,,擅長演奏二胡、琵琶、三弦等樂器。從小時候起,阿炳就跟父親學習樂器,由于天資聰穎和練習刻苦,他13歲時就已熟練掌握二胡、琵琶、三弦、和笛子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藝。他的命運曲折坎坷,兒時喪母,二十歲喪父,三十多歲時雙目失明。生活無著落,,只好流落街頭,靠賣藝為生。五十多歲時,吐血病故。正是這位飽嘗了人間辛酸的苦難的藝人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傳世之作。阿炳賣藝幾十年,根據生活體驗,創作改編、演奏了許多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作品。
現存的傳世樂曲,有《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等六首。而最具吸引力的是他的代表作《二泉映月》。
2、播放《二泉映月》。
3、引入———今天我們來拜讀韓靜霆的《聽泉》,看他對盲人阿丙的《二泉映月》有怎樣的理解?
三、師范讀課文后,生再自由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細心品讀,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賞析第三段“泉水一沖出深山??跑向山外的世界”這一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從什么角度寫出了曲子的美妙動聽?
齊讀相關文句,問:哪位同學能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嗎?
四、探究問題:
1、文題中的“泉”指的是什么?
2、本文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那作者圍繞《二泉映月》寫了些什么內容?
(板書)
明確:(1)產生
(2)流傳
(3)內容(曲子的意境)
(4)評價(崇高的藝術地位)
五、我們學習了《聽泉》,你有什么感受?你贊成小澤征爾的評價嗎?那你對他的話是如何理解的?
六、課外拓展: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談談你對這首鋼琴曲的感受。
貝多芬簡介:出身于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并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里,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圣”。
七、背誦第三自然段。
舞蹈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的愿望。
2.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形象,感知歌曲雄壯有力。
3.啟發幼兒創造性模仿“吹喇叭”“打鼓”“打槍”“開炮”等動作,并情緒飽滿、動作有力、合音樂節拍。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在感知歌曲的基礎上創編“吹喇叭”“打鼓”“打槍”“開炮”等動作。
2.鼓勵幼兒情緒飽滿、動作有力、合音樂節拍地表現“小兵”形象。
活動準備:
1.精神準備:初步欣賞和感知歌曲。
2.物質準備:小椅子有間隔的擺放、紅色五角星頭飾若干、圖譜、解放軍圖片或錄像課件、錄音機/帶。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的愿望并引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帶領幼兒頭戴“軍帽”隨音樂有節奏地拍手進入活動場地。
2.出示圖片或錄像課件,提問:這是誰?解放軍叔叔有什么本領?他們在打敵人時表現得怎樣?你們想不想當小兵一起學習解放軍叔叔?教師當指揮員發出口令:請小兵們起立、稍息、立正、敬禮、禮畢;全體自豪地說:“我是小兵”。
3.導語:小兵要練什麼本領呢?請聽歌曲《這是小兵》。
二、傾聽音樂、熟悉旋律,感知歌曲雄壯有力的情緒
1.在教師適當的體態和面部表情感染下,安靜的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
2.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及動作節奏。
3.隨音樂合拍有力的拍手,進一步感受歌曲雄壯有力的情緒。
三、啟發幼兒創造性的`模仿“吹喇叭”“打鼓”“打槍”“開炮”等動作,配合音樂節拍,動作有力、情緒飽滿。
1.啟發提問,引導幼兒逐句創編并從跟隨教師唱歌詞練習每個創編動作,逐步過渡到隨音樂合拍地做動作。
2.隨音樂節拍,教師帶領幼兒動作有力、精神抖擻的完整表現舞蹈。
3.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練”,引導幼兒相互評價。
四、教師小結。
教師:小兵還有什么本領呢?用什么動作表現?走,咱一起到操場上練練吧!隨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繼續創編小兵練本領的動作。
舞蹈教案 篇4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哈達獻給解放軍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在跳邀請舞時,邀請者與被邀請者互換位置跳舞。
2、培養幼兒熱愛和尊敬解放軍的情感。活動準備:歌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山谷回音真好聽》
2、《小鳥醒來了》
3、《擠奶》
4、《采茶》
二、復習歌曲,進一步熟悉樂曲節奏。
1、播放歌曲錄音,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
2、這首歌曲講的.是什么事情?獻哈達的動作怎么做?
3、復習歌曲,要求幼兒唱準附點音符,并有表情地演唱。
4、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復習歌曲。
三、學習歌表演。
全班幼兒站在位置上。
前奏(樂曲的最后一句):邀請者右腳開始踢踏步前進(第一拍右、
左腳各跳動一次,第二次拍右腳腳跟伸向前方點地),同時兩手從胸前經兩側擺起,右臂屈成弧開,手心向上(托掌)在臂側平舉手指翹起(順風旗)。最后站在被邀請者前。
1- 2小節:邀請者右腳開始做彈簧肯四次,同時兩手落下后從兩側下方向胸前漸漸托起(手心向上),做托哈達狀。
3-4小節:繼續做彈簧步,同時兩手向左繞一小圈后擺向右上方(手心向上),眼睛看右手。
5-6小節:右腳開始原地做踢踏步兩次,同時手臂動作同前奏動作。
7-8小節:右腳原地頓四次,同時左臂輪流向上甩袖四次。
9-10小節:邀請者與被邀請者右臂屈舉肩上方,左手叉腰,用彈簧步互換位置。
11小節:右腳開始原地踢踏步一次,同時兩臂動作同前奏動作。
12小節:兩腳做踢踏步一次,同時上體前彎,兩手從胸前向內翻掌后向兩側打開(手心向上),做獻哈達狀。
四、表演律動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表演律動兩遍。
2、全體幼兒表演律動。
3、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弓箭步和跪姿的擠奶動作。
4、幼兒表演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
5、個別幼兒上前表演律動。
舞蹈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借助隊形變化圖,嘗試多人合作舞龍。
了解“百葉龍”是浙江省的民間藝術,喜愛民間藝術。
感受百葉龍舞動的姿態和氣勢,學習根據音樂的句段結構較準確地表現舞龍動作。
活動準備
課前已聽過《百葉龍傳說》;
舞蹈視頻和音樂;草龍兩條
活動過程
1、說說神奇的“百葉龍”
與幼兒一起回憶“百葉龍”的傳說。
2、欣賞舞動的“百葉龍”
(l)欣賞舞蹈第一遍
你看到百葉龍是怎么樣的?心里有什么感覺?
(2)欣賞舞蹈第二遍
百葉龍舞出了哪些形狀?
(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邊哼唱音樂旋律邊用簡單的符號記錄隊形,如直線狀、圓形、波浪形、螺旋形等,引導孩子找找龍頭龍尾的位置。)
(3)傾聽音樂,教師指畫隊形圖
(4)討論隊形與音樂的變化特點
3、試試合作舞龍
(1)教師帶領幼兒初步感知空手舞龍的`方法。
(2)簡單介紹草龍(數一數一條龍有幾根龍把),將幼兒分成兩組,推選出“龍頭”。
(3)幼兒嘗試隨音樂合作舞龍。
(4)分享交流,自主討論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困難。
(5)幼兒再次舞龍。
活動延伸
百葉龍是浙江省的民間舞蹈。在我們四川也有很多有名的民間舞蹈,比如“翻山鉸子”等,以后請你們的老師帶你們學,好嗎?
動作建議
前奏:全體幼兒分成兩條龍,上舉龍把立正姿勢準備。
A段:
[1]一[12]小節,在龍頭的帶領下,上舉龍把繞活動室場地跑動;
[13]-[20]小節,手舉龍把做大幅度左右擺動(4拍1次);
[21]小節,上舉龍把立正姿勢過渡準備。
B段:
在龍頭的帶領下,隨音樂邊做慢速左右擺動(2拍1次),邊按“S”形或圓形走隊形;
C段:
在龍頭的帶領下,上舉龍把隨音樂按逆時針方向跑動成螺旋形,在尾聲處保持造型不動。
舞蹈教案 篇6
活動名稱:會跳舞的身體
活動目標:
1、能隨著音樂的節奏大膽的用身體表演,體驗活動的快樂。
2、對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及功能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
2、在活動室內貼上各種姿態的.跳舞紙人。
活動過程:
1、游戲“小孩和熊”。
幼兒隨音樂自由跳舞,聽到“熊來了”的信號時,幼兒立即停止活動,并保持原姿勢。
“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老師扮演熊,你們跳舞,熊來了你們就停下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模仿墻面上各種跳舞人的姿態。
“你們有沒有發現,墻上有什么?我們仔細看看,模仿一下好嗎?”
3、組織幼兒討論探索身體各部位還可以做哪些動作。
“我們想一想腳可以做什么動作?手呢?”
4、鼓勵幼兒隨音樂節奏用身體大膽表演。
(1)引導幼兒隨著音樂節奏用身體各部位做動作。
“我們的頭可以怎么樣做?手臂呢?”
(2)引導幼兒利用身體各部位配合節奏發出不同的聲音。
“我們拍拍手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跺跺腳呢?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3)幼兒隨音樂舞動身體,要求當音樂停止時立刻找一位幼兒合作,用身體的某一部位做一個動作。
“你們的頭可以怎樣?肩膀呢?”
(4)鼓勵幼兒隨著音樂的節奏用身體大膽的表演各種姿態。
5、播放柔和的音樂,帶領幼兒做舒展的四肢運動。
舞蹈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創編動作,學習看圖譜標記進行隊形變化,完整表演集體舞。
2.在唱歌、共同舞蹈的過程中感受集體活動的歡樂。
活動準備:熟悉了解《玩具恰恰恰》歌曲,圖譜等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做一做,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視頻畫面)師:樂樂玩具店開張了,看!玩具店里有些什么玩具呢?他們都待在玩具柜里等顧客來挑選呢!誰會用身體動作來表示玩具們的在柜子里的姿態呢?(跟著視頻畫面里的玩具姿態擺相應的POSE)
二、聽一聽、演一演,創編《玩具恰恰恰》動作
1.出示圖譜,邊看邊完整欣賞《玩具恰恰恰》一遍
提問:這首歌我們都會唱了,唱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樣的感覺?(這首歌很歡快,很幽默)你猜猜看玩具店里發生了什么事?(幼兒自由猜測):原來玩具店里的正在舉辦舞會呢,你想一起參加嗎,那我們也一起跳起來
2.幼兒聽音樂,自由創編
3.根據圖譜完整展現創編的動作
(1)前奏和間奏部分,引導幼兒用已學過的舞步,并出示相應的舞步標記
(2)高潮部分,建議幼兒尋找舞伴,同伴之間合作表演4.幼兒看圖譜隨音樂表演,要求表演出玩具們開心、快樂、熱鬧的氣氛。
三、看一看、跳一跳,學習集體舞《玩具恰恰恰》
1.理解第一段音樂的.隊形,能隨音樂表演(出示帶有隊形圖標的圖譜)
(1)理解隊形看,這是出場隊形?誰能看懂來告訴大家?他是按什么規律來排列的112211(幼兒看圖譜,理解開場按男女1122的排序方法跑跳步變成大圈)這里是隊形變化了,怎么變呢?(1數的小朋友抱一起,2數的小朋友抱一起,交換的時候,1、2小朋友抱一起,左右同伴用進退步合作表演)
(2)幼兒在老師的哼唱中跳舞,提醒幼兒第二個“玩具跳舞恰恰恰”要及時交換舞伴。
(3)在音樂伴奏下跳舞
2.理解間奏音樂的隊形,能隨音樂表演
(1)幼兒嘗試自己進行隊形變換師:大家再看一看,這里是間奏,隊形發生什么變化呢?我們大家自己試一試
(2)在音樂伴奏下大家由大圈變換成一個雙圈的隊形,進行表演(幼兒在左右合作表演的時候,1數小朋友往左轉,2數小朋友往右轉)
3.在第二遍音樂的時候,幼兒嘗試由雙圈變成大圈4.聽音樂連續跳兩遍四、擺一擺玩具造型師:小玩具們玩累了,大家都乖乖的回到玩具柜里休息了,瞧!它們休息的模樣多可愛!(鼓勵幼兒擺出站立、彎腰、無力等姿勢)
舞蹈教案 篇8
【活動設計】
自從孩子們看了《小木偶歷險記》后,對里面的小木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生成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什么小木偶總是這樣直直地走路?”“為什么小木偶不能像我們一樣自由地轉動身體?”。我在區域中擺放的牽線木偶自然也成了小朋友的搶手貨。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欲念,我們利用廢舊盒子,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小木偶。當一個個可愛的小木偶在小朋友的手重出現時,孩子們更是愛不釋手。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小木偶的動作特征,特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操縱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動作的特征,引起對“關節”的興趣。
2、體驗與木偶共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自制木偶一個、小木偶的音樂磁帶、紙、筆。
【活動過程】
一、木偶跳舞。
師:前幾天,我們看了《小木偶歷險記》的影片,里面的小木偶一開始不喜歡上學,后來呀,它漸漸地變了,變得聰明又機靈,今天,小木偶又來了,現在,請出我們的小木偶。
1、聽音樂,幼兒集體操縱木偶表演:小木偶。
師: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們一起來表揚表揚它。
2、提問:剛才你們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們發現木偶的.動作和我們的有什么不一樣?(體會木偶的動作是由許多不連貫的定格動作組成的。)
3、師小結木偶動作的特征(大關節會動)
4、我們人的各個小關節都能動,做的動作柔軟、連貫(試著比較幾個動作)
二、幼兒學跳木偶舞。
1、幼兒聽音樂,自己學跳木偶舞。
提問:小木偶除了會做這些動作外,還會做什么動作?
2、幼兒自由討論表演。
3、個別幼兒表演。
三、游戲“拷貝不走樣”。
小木偶說我們的小朋友真聰明,學他們的動作真像。現在小木偶說要表演一個游戲給我們看看,今天他們玩的游戲是“拷貝不走樣”,也就是說木偶老師跳什么動作,你們的小木偶也要學什么動作,看你們哪個木偶學得最像。
1、師生共同做游戲。
2、幼兒自由結伴操縱木偶玩游戲。
四、記錄木偶的舞蹈動作。
師:小木偶說雖然他們只有大關節能動,但是他們會做各種舞蹈動作,現在請小朋友把你小木偶會跳的不同動作記錄下來。
1、師示范記錄方法(用單線條)
2、幼兒邊擺放木偶邊記錄
提醒幼兒先擺好木偶的動作,再記錄。相同的動作不要重復記。
五、展示交流。
互相交流:誰的木偶做的動作最多、最優美。(數一數、評一評、學一學記錄的動作)
六、聽音樂,幼兒操縱木偶自由跳舞。
舞蹈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扶把組合練習
教學目的
準備活動:
以各關節為主,目的在于預防和減少關節損傷,增強各關節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促使大腦中樞神經興奮、克服人體活動上的生理惰性,振奮精神。
扶把練習:
通過扶把練習掌握身體各部位規范的單一動作,克服站立時的腰部無力向下的毛病,增強軀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開度及靈活性。
組合練習:
通過動作的單一練習和組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和動作的協調性,是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準備活動:
1、胸腰練習,教師逐個活動
2、進行腿部前、旁、后的'韌帶和肌肉練習
中間練習
手位組合復習,結合舞臺方位、呼吸、音樂等練習
扶把練習
1、擦地2、小踢腿3、吸彈撩腿
學習新課
胯掖腿練習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開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腳
1——8左腳旁吸腿。
2——8勾腳,腳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腳硼腳面
4——4左腳成旁吸腿
5——8左腳放至右腳旁還原
反復共做二次,再轉身換成相反的方向。
學習組合《雪絨花》
1、學習華爾滋前、旁、后的運動
2、復習動作
3、結合音樂整體練習
課堂小結
總結本堂課的優劣之處,向學生提出希望。
【舞蹈教案】相關文章:
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模板范文04-02
舞蹈的教案05-23
【經典】舞蹈教案06-25
(經典)舞蹈的教案06-04
舞蹈教案07-04
舞蹈教案07-04
舞蹈教案詳細教案 舞蹈教案詳細教案幼兒園09-27
舞蹈教案模板11-08
高中舞蹈教案03-17
大班舞蹈教案(經典)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