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歷史學科第一次月考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一歷史學科第一次月考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歷史學科第一次月考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歷史學科第一次月考總結1
一、出題宗旨和試題分析
月考前歷史科教學內容并不多,一共才學了4課,但因為是學古代政治制度,很多內容平時練習時是以古文材料形式出現,學生學起來感覺歷史很難學,再加上學生剛上高中,保持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重要,考慮到這些因素,我們科出題時,95%都屬于中等難度題,所以題目不難。從考試結果來看,達到我們預期目的,結果令人滿意。
二、卷面成績分析
1、月考時歷史科參考人數是1044人,級平均分是74.37,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11分(除作弊同學1分外),優秀率達38.8%,良好率達71%,及格率達87.9%,由此可見月考總體成績還是比較理想的'。
2、全級分數呈正態分布
A層班平均分是83.55分,B層班平均分是74.36分,C層班平均分是64.38分,不同層次的班大致拉開10分距離,可見本次月考試題發揮診斷功能方面的效果非常不錯,區分度良好。各班具體情況見下表:
光明新區高級中學10-11學年上學期高一年級第一月考歷史科成績統計表
三、存在問題
1、學生審題能力有待提高。初中題目問得比較直白,但到了高中對試題如果不認真審題,很容易出錯,這次考試學生審題方面問題表現很明顯,不管是選擇題還是主觀題都存在這方面問題,今后我們將在這方面加強輔導;
2、主觀題答題規范性方面有待加強。對這個問題,我們歷史科全體老師都在考后講評中給學生提出了答題規范性的要求,結合具體題目教他們如何去做到規范作答。
四、后一階段主要策略
1、繼續貫徹課堂有效教學原則,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
2、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適當加快教學進度,爭取在中考前上完14課。
高一歷史學科第一次月考總結2
作為分班后第一次政治教學成果檢測的月考成績已經出來了,對比出題前預設的成績分布以及高一政治備課組的五位教師的教學情況,再結合具體所任教的班級成績,做出如下分析:
1、試卷難度的把握。遵循難度系數為0.5至0.6,平行班的平均分為60分,非平行班則70分的原則,根據高考文綜政治考試大綱的考點進行出題。選擇題綜合了表格題、漫畫題和計算題等多種類型,非選擇題也包括了表格分析題、意義型和措施型題目,既有對課本基礎知識和基礎觀點的考察,也有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成績情況卻表明,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學都栽在選擇題上,失分相當嚴重。可見,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和基礎觀點掌握不夠到位、認識不夠全面,以致作出選擇時答案也是模棱兩可,準確率偏低。在非選擇題上,更是損失慘重。排除部分同學完全沒有認真聽課和考前背書的情況,仍然有很多同學對于教師課堂講授過程中所強調的重點問題沒有留意和及時掌握消化,答題的采分點不清晰、邊緣化。
2、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知識的生成,力求全面到位,以致重難點相對弱化,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講授內容有時偏多、偏難,占據了高效訓練的時間或者精講點評的效果不明顯;非選擇題訓練的強度和效度不足,答題技巧和規范缺乏強調。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要更加突出“三個精講、三個不講”,強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本框題的基礎知識和基礎觀點;完善和規范導學案的繼續推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默寫過關和高效訓練”四部曲切實到位;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有效課堂訓練,強化答題技巧和方法。
3、在教學中普遍發現學生還沒有完全轉變初中的學習方法,過分依賴教師,沒有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平常甚至考前也懶于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以致考時腦袋里只有模糊的印象或者一片空白。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適應高中政治的學習,多種途徑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適當進行限時記憶,及時掌握教學要求,達到教學目標。
【高一歷史學科第一次月考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歷史學科第一次月考總結01-07
高一歷史月考反思01-18
歷史月考總結01-22
學生歷史月考總結04-16
高中歷史月考總結06-23
歷史月考教學總結范例10-29
學生歷史月考總結(優選)01-20
歷史月考反思06-12
高一歷史教學總結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