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陳良:嚴防年金管理機構發生“角色沖突”
日前,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二批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發布會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基金監督司司長陳良表示,勞動保障部將出臺文件,嚴格限制已獲得多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資格的機構在管理同一企業年金計劃中發生“角色沖突”。
陳良強調說,在第二批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中,讓部分銀行承擔企業年金受托人責任,是企業年金基金管理的試驗和探索。
按照23號令第十三條規定,受托人負有監督賬戶管理人、托管人、投資管理人的責任。為加強風險控制和防止關聯關系,管理一個企業年金計劃的受托人和托管人不得為同一法人。另外,按照23號令第四十五條規定,投資管理人與托管人不得為同一人,不得相互出資或相互持有股份。有企業年金基金托管資格的銀行持股的投資管理人,托管人與投資管理人也將不能同時管理一個企業年金計劃。
陳良說,第一批獲得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資格機構,實際操作不規范的要按照整改計劃如期達標;第二批機構起步就要按要求和承諾規范運作,這些都將作為檢查考核及資格評價的重要內容。
對于第二批機構資格認定總數比原定計劃20個左右多認定4家的問題,陳良解釋說,這次對受托人和賬戶管理人資格,勞動保障部6號通告分別公布評審6個左右和5個左右,最后公布的結果,受托人是7個,多出了1個;賬戶管理人是7個,多出了2個。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批認定的3個資格轉移整合。
在受理機構申報時,中誠信托公司經與中國人壽養老保險公司協商后一致提出申請,中誠信托公司通過參股的形式,擬將第一批獲得的受托人資格整合到中國人壽養老保險公司;中國人壽股份公司和泰康人壽保險公司為在集團內部實現專業化經營,申請將第一批獲得的賬戶管理人資格,分別整合到新成立的中國人壽養老保險公司和泰康養老保險公司。對此,勞動保障部采取的辦法是,由中國人壽養老保險公司、泰康養老保險公司和其他機構一樣,分別申請相應的資格,評審時單獨組成了一個專家評審組,這3個資格都以超過半數的票數獲得了通過。
目前,相關機構正在與原有客戶進行溝通,在企業和職工自愿的前提下,由雙方進行業務等項事務的交接,重新辦理管理合同備案后,勞動保障部再發布通告,取消中國人壽股份公司、泰康人壽保險公司的賬戶管理人資格和中誠信托公司的受托人資格。這樣,第一批認定的資格將變為34個。
另外,對投資管理人,勞動保障部6號通告公布評審5家左右,最后公布的是6家,實際多評審了1個。陳良特別指出,6號通告公布的評審數量,每個都留出了一定余地,可以少一、二個,也可以多一、二個,但專家評審結果,只有投資管理人多評出了1個,加上轉移整合的3個,總數為24個。
[陳良:嚴防年金管理機構發生“角色沖突”]相關文章:
【陳良:嚴防年金管理機構發生“角色沖突”】相關文章:
良渚文化是哪個朝代05-29
奔向藝術的良駒小學作文12-10
顧正良的藝術戒規散文12-14
兔年拜年金句文案02-10
合同管理機構與人員的設置11-21
徐良和阿悄《犯賤》歌詞07-22
燦爛的良渚玉文化作文12-13
交通行業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及職責01-09
2023年兔年金句文案02-10
年金融工作總結范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