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湘西過年習俗
習俗就是習慣,風俗;個人或集體的傳統、傳承的風尚、禮節、習性。形成風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習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細小。前者與風俗同,后者就只能用"習俗"不能用"風俗"。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湘西過年習俗,供大家參考借鑒。
湘西過年習俗
1、殺年豬
殺年豬是在年前臘月進行的,殺年豬很講究的,一般來說,要看日子,不能亂殺,亂殺年豬家里有可能不利順。以前,湘西人生活貧困,很多人家里沒有年豬殺,也殺不起年豬,所以誰家有年豬殺說明這家人在村里算富裕的,現在湘西人民生活已大為改觀,殺一頭年豬,不成其問題。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余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干水,進行加工制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掛于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于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干。湘西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里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下親友熏上幾塊。熏好的臘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2、做豆腐
在臘月二十五的時候湘西人就開始做豆腐了。先把豆子在水里泡上一天,然后就和水用磨磨。再后來就把磨好的漿放入鍋中煮,煮開了就加上石灰水,和均勻,等它凝固后就將其放入做豆腐的布中,弄干水,然后切成方塊。現在科技進步了,一般都不用磨磨了,而是改用機器了。豆腐現在還可以作成可口的豆腐干,這也是湘西的特產之一吧。
3、掃房子
掃房子是為了表示今年你很勤勞,把房子弄的干干凈凈。傳說二十六這一天,灶神要去向玉帝報告今年的情況,所以就在這一天每個人都要好好的打掃干凈房子。
4、打粑粑
每逢春節來臨,農歷臘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據鄉土志書記載:“糯米飯就石槽中杵如泥,壓成團形,形如滿月。大者直徑1尺5,尋常者約4寸許,3至8分厚不等。”小糍粑做完后,由心靈手巧最會做糍粑的婦女,再做幾個大糍粑,小則三五斤,大則十多斤。這叫“破籠粑”,象征“五谷豐登”,又顯示湘西人大方。打糯米糍粑是一項勞動強度較大的體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漢打,兩個人對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講究,手粘蜂蠟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或木板壓,要做得光滑,美觀。
5、頓老人家、送飯
“頓老人家”是湘西本地話,意思是祭去世的祖宗和親人。這種習俗在湘西農村非常普遍,一般是在大年三十這天,把做好的大酒大肉,拿到堂屋,給神龕的祖宗牌位燒香。還要把大酒大肉,拿到門外面的大路口、村頭、村口或土地堂“頓”一下,讓在外面去世的沒有上神龕親人回家過年,還要燒紙。送飯也是祭去世的祖宗和親人,但是是在新年之后,初一或后面幾天都行,到近三年中才去世的親人的墓地上去祭,也是帶著大酒大肉和香紙。湘西人把這個叫“送飯”。
6、坐三十夜
坐三十夜就是在三十夜這天晚上,不睡覺,燒一大堆火,全家圍著火聊天扯家常或吃東西。坐到十二點搶年,搶年之后還要宵夜吃東西。平時,湘西人有時罵小孩子老是不睡覺說:你還不睡啊,是不是想坐三十夜啊?意思就是三十夜這個晚上不睡覺。
7、放鞭炮搶年
搶年是湘西過年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時間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點(即第二年初一的0點)交接之時,放鞭炮搶年!搶年是很有講究的,放早了不行,放早了等于送舊年;放遲了不行,放遲了等于別人已把年搶去了。所以一定要很準時地等到12點那個時候一齊放。放鞭炮搶年的習俗在城鄉很普遍。
8、進柴(財)
進柴也是湘西農村的一種重要習俗。是指在大年初一這天,要上山去撿點柴回來,不管多少,因為柴與財同音,所以進柴也就是進財,等于下一年都會“進財”,討個好兆頭。
9、趕肉(或叢肉)
趕肉或叢肉,其實是指上山打獵。叢,是湘西本地話,意思是追或打的意思。趕肉是湘西人在年后正月所進行的重要娛樂活動。趕肉這種活動非常有意思,村里有一個團隊,叫“壇”,掌壇人一般由經驗豐富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擔任,過年時,壇里還要做很多有趣的活動來進行壇祭,壇里專門有放獵狗的人,年青身強力壯的人則是獵手拿搶。打獵的過程先是叫放獵狗的人去樹叢里放狗,然后由獵手分布四周“端嗆”,“端嗆”也是湘西本地話,意思是守住獵物的必經之道,由于掌壇人經驗豐富,他懂每種獵物的必經之道,所以打臘一般只要獵狗找到獵物大叫之后,就八九不離十的會上“嗆”來。趕肉這娛樂名堂很多,如湘西打獵強調“上山趕肉,見者有份”只要上山看打獵,什么也不做,打得獵物后也要分他一份;還有湘西打獵不允許女孩子和女人參與,認為女人參與這事不吉利,等等。
10、行親
由于趕肉這樣好玩的事不允許女人參與,所以湘西女人家,就在大年初一后去娘家行親。行親是湘西媳婦們過年的必備功課。特別是剛結婚沒幾年的年青媳婦們,最喜歡行親了,行親也有一大堆講究,湘西各個縣有差別。
湘西過年風俗豐富多采,趣味橫生,我這里只挑幾種最一般的活動講一講,另外還有什么舞龍燈、拜年、唱對山歌、演洋戲、唱高腔等等之類的沒寫。朋友,歡迎您來湘西過年。
湘西本地民間故事:降伏蛤蟆精
傳說,麻陽縣康家灣這一帶的錦江河水深不可測,不知哪年哪月,河里來了一只癩蛤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癩蛤蟆成了精,經常變化成人形,在周圍活動,騙拐婦女,欺凌百姓,使四方百姓受害不淺。最為惱火的是,每逢刮風下雨,蛤蟆精就趁機興風作浪,使錦江河水暴漲,淹沒了兩岸糧田,作物連年受災,百姓有苦難言。
后來,有個叫陳法揚的人知道了這件事,早就想除掉這只蛤蟆精,為百姓除害。但他心里知道自己法術沒有蛤蟆精高超,就暗暗練習武藝。經過三年刻苦修煉,陳法揚終于練就了高超的法術,又得了降魔驅魔的七星劍。一天夜里,陳法揚悄悄在屋背后的池塘邊試了試七星劍的威力,只見他手臂輕輕一揚,一池水四處飛濺,池底的黑污泥巴都露了出來。
第二天,他告別了妻子兒女,來到康家灣的河邊上,潭水深不可測,一股股嗚嗚叫的冷風,吹得讓人毛骨悚然,陳法揚口中念動真言,睜開一雙法眼,只見蛤蟆精靜靜地臥在潭底,渾身發出綠幽幽的光,陳法揚毫不遲疑,立即做起真法,一揮動手中的令牌和印,用七星劍朝水中刺出,一陣轟響,正中蛤蟆精背根,蛤蟆精忍痛飛出水面,變成無數只兇惡毒蜂,鋪天蓋地地朝陳法揚撲來。只見陳法揚又一次念動真言,把手中那塊紅布一揮,霎時變成了一張天羅地網,把惡蜂全部裝進了袋中。然后對著牛角吹了一口氣,一袋惡蜂全化成了灰燼。
從此,康家灣兩岸的百姓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湘西過年習俗】相關文章:
神秘的湘西文化06-27
湘西外婆菜炒蛋的做法06-26
湘西游記的散文07-03
湘西吊腳樓作文12-08
過年的習俗作文02-04
閩南過年習俗03-13
過年習俗作文02-04
上海過年習俗07-01
過年的除夕習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