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驚蟄的習俗有哪些
驚蟄節氣到來意味著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蟄期間的天氣時而暖時而冷,但普遍而言還是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和西北地區,我國大部分平均氣溫都在0℃以上。那么關于驚蟄的習俗有哪些?下面就讓我們和聘才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驚蟄的習俗有哪些吧。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打小人”驅趕霉運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抒發內心不忿
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泄內心的不滿,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對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們知難而退及抒發個人內心的不忿。
驚蟄風俗
關注驚蟄,關注二十四節氣,關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驚蟄在哪一天呢?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2013年3月5日,節氣驚蟄。驚蟄有哪些風水習俗呢?今天,泰益豐周易會館就給大家講解一番。
一、驚蟄風俗萬物復蘇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它以物候現象特征為名!跋U”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币馑际钦f,此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
驚蟄前后,天氣開始轉暖,并漸有春雷出現,雨水漸多。驚蟄地氣通,各種動物開始活動,各種微生物能開始生長繁殖,其中也包括哪些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
二、驚蟄風俗“打小人”
因為驚蟄時節的特性,也就形成了一些與遠離病蟲害相關的習俗。比方說山西的驚蟄吃梨、山東的生火爐烙煎餅,用煙火熏燎死害蟲,以及廣西的“炒蟲”等。而進一步引申驚蟄“除害”的習俗,則當屬廣東、港臺、東南亞等地的祭白虎、“打小人”。
祭白虎習俗,相傳是這樣的:說以前人們認為驚蟄這天,白虎會出來吃人,為保平安,便要在驚蟄日舉行祭祀,求上天保佑,不要讓白虎出來害人,還用豬肉去喂白虎,以求塞住虎口。
打小人,一般在三叉路口、橋底、路旁、山邊等陰暗的地方進行, 相傳這樣的地方煞氣大,較易招惹鬼神,克制小人。
雖然打小人在平時也可以進行,但在驚蟄這天打小人,具有特別的寓意,據說效果也最好。因為驚蟄的時候,害蟲益蟲雖然都出來活動了,但這時他們的力量還比較弱小,沒形成氣候,比較好打。小人也一樣,在小人未成氣候之前給予迎頭痛擊,可以起到壓制小人、打擊小人,讓小人遠離的作用。
打小人的具體做法各地有所不同,有的是請專人進行,有的則是由自己進行。
如果覺得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總有人搗亂,感情中有第三者入侵的跡象,不妨試試驚蟄打小人。
三、驚蟄風俗招來貴人,增旺運勢
有貴人幫扶,自然是行事順利,身心舒暢。誰都希望有貴人相助,那么,在驚蟄時節采取一些招貴人的措施,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1、佩戴水晶飾物
紫色晶石具有招貴人的能量磁場,佩戴紫水晶飾品,有助于招來貴人相助。
2、佩戴、擺放與自己生肖相合的飾物
借助生肖之間相合、三合的關系,擺放或佩戴與自己生肖六合或者三合的生肖飾物,有助于招來貴人,相助自己。
3、凈化周邊環境,為貴人降臨創造磁場
干凈整潔的環境,是好風水的要點。所以,要想招來貴人,就要經常保持周圍環境的潔凈。
【驚蟄的習俗有哪些】相關文章:
立夏習俗有哪些07-05
元宵習俗有哪些07-12
雞年的習俗有哪些07-12
冬至民間習俗有哪些04-04
2018除夕習俗有哪些07-04
冬至民間習俗有哪些06-14
冬至各地的習俗有哪些06-11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08-29
關于小寒節氣的習俗有哪些01-05
2023年冬至的習俗有哪些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