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訓伴我成長
校訓伴我成長征文1
校訓是一所學校的教育理念,也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精神所在。一所好的學校,校訓也必然與眾不同。而這次,我就來說說我心中的校訓。
首先,我心中的校訓要有“健康”兩個字。因為一切思想創造大多都建立在一個健康的身體上,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就等于有了一筆無法衡量的財富,一個多姿多彩的人生。
其次,校訓里還要有“誠信”之念,一個人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擁有誠信,你會擁有數不清的成功機會。更有古人曰“民無信不立”。誠信的重要性也可見一斑。
然后,校訓必須有一個“孝順”。父母為自己操勞一生,生身養身之恩重大,一個孝敬父母的人才能有比他人更大的前途。
最后,當然離不開“勤奮”了,懶人是終究不會有大作為的。
這就是我心中的校訓。
校訓伴我成長征文2
文明嚴謹,勤奮成材。
這是我們學校的校訓。
文明,就是要講文明。嚴,對自己要嚴格。謹,認真。勤奮成材,只有勤奮,才能成才啊!要想成為一個成功者,除了勤奮,你認為還有別的辦法嗎?勤奮對于以前的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艱巨的任務,真的太難了。因為在平常的生活中,有這許多對于我來說很好玩的東西,正不斷地在呼喚著我,吸引著我,往往使我失去了自控能力,不由自主地就去玩。但在以后的三年里,我將提高控制力,絕不會玩物喪志。
我會嚴格要求自己,校訓,會伴隨我三年。
校訓,伴我成長。同樣,好習慣,伴我成長。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相信……
文明嚴謹,勤奮成材……
其實,我也想問你,你的校訓是什么?有什么意思?這,就是我們的校訓,五十四中學的校訓,伴我成長的校訓。
雖然只是很簡單的幾個字,甚至幾句話,有時候,會給學生很大的目標,去努力,這就是校訓的意義。
我會去努力。
我愿意為此去努力。
那么,你呢?
校訓伴我成長征文3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春華秋實的輪回流轉間,我在我的母校——華東理工大學身邊,已經陪伴走過數十載的風雨變遷,周圍昔日的阡陌變成交通,當年英姿勃發的少年也已生出華發。然而,有那么一個聲音,在母校前進的步伐中始終縈繞耳畔,矗立心間,用最強勁的力量去指引一代代華理人奮斗,迸發著熠熠生輝永不磨滅的光芒,它就是我們華東理工大學的校訓——“勤奮求實,勵志明德”,這是時間的洗禮中從不曾改變也不會改變的精神的脊梁,更是我的人生道路中堅持的信仰。
1978年的秋天,我第一次踏進當年還是華東化工學院的母校,迎來了奠定未來發展的嶄新開端。大學階段是影響我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很幸運的是,我得到母校校訓“勤奮求實,勵志明德”的教誨,這便如一顆智慧的種子播撒在心間,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我也從少不更事的少年時代漸漸成熟起來。現在想來,我后來的許多教學科研成果也要歸功于大學本科階段就培養起來的一絲不茍和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與此同時,我那時便懂得了立志高遠奮發圖強,告訴自己要出類拔萃不斷進取,這是我后來在教學科研方面孜孜不倦深入探索不竭的動力和支持。其實現在看來大學里真正學到的知識與后來相比還是有限的,然而良好品德的樹立卻是那時開始的,這也對進一步的科研發展以及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我恪守校訓,起初是遵守一個規定,而后來,便是一種融入到靈魂的性格和習慣了,短短八個字,為我的人生鋪下了堅實的基石,讓我站得更高,行得更遠。
我的研究生階段依然選擇留在母校,宛如孩子對母親難舍的留戀。那時母校的名稱變了,由“華東化工學院”變為“華東理工大學”;母校的容顏也變了,有了歲月滄桑的痕跡,也有了欣欣向榮新的輝煌和榮耀。而一如既往的,是母校的神韻與精神——“勤奮求實,勵志明德”,我渴望留在母校溫暖寬厚的懷抱里,汲取知識和靈魂的營養。研究生的生活主要就是與實驗為伴了,每個實驗,每組數據,每個結論,我從不草率敷衍,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科研之路的起步,我走得踏實穩健,光明磊落。校訓是一把嚴厲的標尺,衡量我、提醒我要謹言慎行,校訓也是母校慈愛的眼睛,目送我走向成功的殿堂。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確是這樣。人生的階梯,我繼續攀登,而母校的校訓——“勤奮求實,勵志明德”是階梯的扶手。這條屬于我自己的科研之路,也累積了收獲的喜悅。現在我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承擔人,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應用方面,已承擔和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30 余項,并且許多科研課題和方向與國內國際知名企業進行合作。中國有句話叫做“小成靠智,大成靠德”,能成大事者必然要有端正的品德修養為基礎,對我而言,正是母校的校訓塑造了我良好的品格,教會我為人處事坦坦蕩蕩光明磊落,為我不斷的進取注入永不枯竭的動力。
我不僅僅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更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知道,在我的肩上,除了向年輕的頭腦傳播知識,更加承載著一項神圣而光榮的使命——傳承我們的校訓“勤奮求實,勵志明德”,我們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從1982 年7 月起在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系任教至今,從助教到教授,從青蔥歲月到飽經滄桑,三尺講臺之上,我時刻謹記自己教書育人的偉大使命。我力求傳授給學生更豐富和實用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方面的知識,在我的負責帶領建設下,《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實驗》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已經分別是國家及上海市精品課程,我個人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上海教學名師”的榮譽稱號,并且現任國家級特色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責任教授。然而在我看來,個人的榮譽帶來的喜悅遠比不上看到自己的學生長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喜悅之情。我始終懷揣虔誠的心,兢兢業業,在與學生交流和溝通中,向他們言傳身教,把這盞知識和信仰的燈火綿延傳遞。
在華東理工大學這片充滿夢想和力量的土壤,我已經度過了34年的時光,在這里有我飛揚的青春年華,有我奮斗的汗水和腳印,有我沉淀的果實和幸福。我生命里最至關重要的一句話,就是這句“勤奮求實,勵志明德”,簡單樸實蒼勁有力的八個字,在我的人生寫下了最濃墨重彩的筆畫。我要對母校的培育道一聲深深的感謝,但愿為母校昌盛和傳承盡自己綿薄之力!
【校訓伴我成長】相關文章:
校訓伴我成長演講稿09-11
讀書伴我成長02-17
書伴我成長02-20
愛伴我成長02-20
書籍伴我成長02-04
經典伴我成長作文07-28
伴我成長作文01-18
母愛伴我成長02-17
書香伴我成長02-18
好書伴我成長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