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戶口新政策
北京:積分落戶政策需三步走 目前在意見匯總中
積分落戶政策“三步走”、北京新的總體規劃年內出臺并上報、“小散亂污”企業兩年內全部清退……市人代會1月23日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市發改委、市規劃委、市經信委、西城區負責人圍繞疏解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話題,回答了各界最關心的問題。
關鍵詞:城市規劃
副中心與河北間設綠化帶
談到北京建設“攤大餅”的問題,市發改委主任盧彥明確表示,不論是“十三五”規劃還是北京總體規劃修編,在規劃思路和格局上都有重大調整,“北京城市不能沿著‘攤大餅’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將有相應的空間隔離”。
市規劃委主任黃艷坦言說,都說北京“攤大餅”,可實際上規劃并沒有“攤大餅”,只是在規劃的操作中管理沒有到位,土地規劃中農村規劃和城市規劃沒有銜接。在未來,本市將“多規合一”,通過法規的明確和執法的嚴格,讓制定好的規劃落實到操作。
盧彥介紹說,為了避免“攤大餅”,城市中心區和通州、大興、順義、房山、昌平等新城之間將形成新的綠化空間格局,行政副中心也要和河北“北三縣”之間通過大尺度綠化空間形成空間隔離,以實現京津冀規劃中提出的“構建以首都為核心的城市群”目標。
關鍵詞:用地規模
平原建設用地降到四成以下
黃艷表示,過去多年,北京的總體規劃都是擴張性規劃,用地規模和人口規模都是增長的規劃,此次將改為減量型規劃。她說,新的北京總體規劃的修改修編,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做減法,如何減量,“現在平原建筑的密度大大超過了市民宜居城市的范疇,要大大減量,控制土地使用規模、強度”。新的北京總體規劃設定了天花板,將保證平原地區的建設用地降到40%以下。
黃艷說,過去,北京有大量的工業和產業用地,占整個用地的25%到27%,這在全世界其他同類國際城市里不可想象,“今后,要大量壓減這些工業用地、低效產業用地,彌補生態空間和生活空間,將出臺剛性的土地規模限制,到2020年城鄉建設用地規模要減到2800平方公里以內,到2030年要減到2600平方公里以內,保證平原地區的建設用地從超過45%降到40%以下,騰出空間給綠色生態”。
關鍵詞:產業疏解
“瞄準”動物園等重點區域
談到四類產業的疏解工作,盧彥介紹說,今年四類產業的功能疏解要圍繞“聚焦、統籌”這四個字來做工作。“聚焦”二字上,要選定重點區域疏解,特別是在區產業功能疏解上要明確具體區域。比如豐臺區將集中在南苑鄉,西城區選定在動物園地區。另外,聚焦疏解的承接地,包括行政機構向通州疏解,批發業等相關產業和河北聯動,向河北白溝、永清方向“聚焦”。
在“統籌”二字上,將實現城市功能、產業布局、人口布局三方面的統籌。其中,城市功能將聚焦城市核心功能,進一步優化提升,提升出的空間要保證城市核心功能的實現;產業布局隨著產業結構空間調整和禁限目錄的調整,形成新的布局結構,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
關鍵詞:歷史名城
三個“文化帶”剛柔相濟
盧彥描繪了北京的歷史文化名城“金名片”規劃,他說,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依托的大背景有北部的長城文化帶、東部的運河文化帶、西部的西山文化帶,這三個文化帶都將制定實施保護利用規劃。將名城放在三個文化帶上看,將形成八個字“剛柔相濟、山水相依”,以此擁抱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其中,長城是一“剛”,運河是一“柔”,一剛一柔寫成一個“人”字;西山是山,運河是水,形成“山水相依”。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放在這個八字背景里看,將更加鮮艷奪目。
關鍵詞:積分落戶
指標公布需循序漸進
對于備受關注的居住證制度、積分的具體分數和指標,盧彥表示,積分落戶政策目前仍在意見匯總中,工作還在進行之中,今年內將做好相關工作。他說,目前居住證積分辦法還沒有出臺,大致要“三步走”,即首先要出臺居住證政策、積分落戶政策,然后出臺積分落戶實施細則,最后才會公布具體指標,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積分落戶政策去年底已經完成了征求意見的過程,正在匯總分類意見,確定哪些需要吸收、調整優化。
關鍵詞:人口規模
西城區今年再減3.6萬
首都功能核心區的人口將繼續“收緊”,作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戶”,西城區2016年常住人口將控制在126.2萬人以內。西城區區長王少峰介紹,2016年西城區將確保常住人口規模比2014年年底再下降3%左右,比2015年減少3.6萬人,控制在126.2萬人內。而未來五年,西城將疏解人口20萬人。
王少峰表示,今年將基本完成“動批”疏解,騰退升級共20萬平方米。此外,加大推進金開利德、萬容天地、天和白馬和眾合市場的疏解,全面啟動并基本完成世紀天樂、東鼎市場的疏解。今年還將啟動西天意、官批、萬通的疏解,共6.9萬平方米,將于2017年全面完成疏解,同時推動馬連道市場的主體升級。
教育與醫療疏解方面,王少峰表示,今年將推進昌平回龍觀人民醫院北院區建設,此外啟動在行政副中心的行政辦公區主辦一所幼兒園、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分別由北海幼兒園、黃城根小學和北京四中承辦。
關鍵詞:污染企業
再遇紅警停限只增不減
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介紹,去年,本市就地關停污染企業326家,2013年至今累計調整退出污染企業1006家。同時加大“小散亂污”企業的治理,以通州、大興、豐臺、房山四區為重點,今年年底前將率先完成退出2500家,兩年全面完成“小散亂污”企業清退。
張伯旭說,去年12月7日,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升級為紅色預警,工業系統立即啟動紅色預警應急預案,擴大停限產范圍,全市停限產企業達到2100家。他表示,今年如再遇紅色預警,停限產企業數量“只增不減”。
張伯旭還表示,今年,將會同東、西城繼續推動制造業生產制造環節疏解轉移,2017年年底前,東、西城生產制造業企業全部退出。對于城市功能拓展區(朝海豐石),推動制造業企業向郊區及津冀地區疏解。到“十三五”末,朝海豐石四區的生產制造環節基本完成退出。
【北京戶口新政策】相關文章:
上海戶口新政策201607-04
北京積分落戶新政策07-03
北京契稅新政策201607-02
北京無戶口律師or北京有戶口事業單位?07-09
北京戶口問題07-14
2016年北京落戶新政策07-03
2016北京車險新政策07-03
北京養老保險的新政策07-13
北京養老保險新政策07-13
在北京社工考試要求北京戶口嗎?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