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車間統計的工作內容
車間統計的工作內容
1、負責生產線每天物料實際領用跟蹤,提供真實準確的領料數據給生產計劃員,并作好統計匯總報表。
2、負責生產線每天產品進庫跟蹤,確認型號、數量、狀態的準確性,并作好統計匯總。
3、及時準確地核查各種數據和統計報表工作,確保統計資料完整、清晰,符合規范要求。
4、做好周報表、月末產、質量匯總和產量分析,編制并上報統計表,做好準確完善的月報 表。
5、認真做好每日統計資料、月報表的歸檔管理工作。
6、完成具體指定的數據統計分析工作,做好統計資料的保密和歸檔工作。
7、統計的完善統計方法,提升統計技能,增加統計經驗,節約工作時間。
8、及時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仔細核對數據,確保數據的真實和統一。
9、監督本部門人員的工作態度、熱情、工作效率等,記錄本部人員的出勤統計。
10、負責生產日報表、周報表、月報表的數據收集、統計、錄入工作,并及時將報表發送各 相關人員
11、跟蹤煤、電耗日單耗走失圖,出現異常及時反饋生產部長查找原因進行改善
12、負責生產部所有體系記錄的收集、檢查、整理、保管工作。
13、完成上級交待的各種臨時性任務及一些必需的文員工作。
延伸閱讀:
如何做好生產車間現場管理
1、健全車間生產組織,合理組織生產
車間的中心任務是生產,圍繞生產提高車間管理水平是車間管理的基本方向。為此,車間應在廠部生產指揮系統的領導下,建立健全統一的、強有力的生產組織機構。根據廠部下達的計劃任務,為車間各工段安排生產和工作任務,組織均衡生產,使人、財、物能夠得到有效地運轉,取得最優的經濟效益。
2、完善車間管理制度
車間在貫徹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要結合自身的特點,按照經濟責任制的原則,制定各項管理制度以及車間內部職能組、工段、班組等各項組織和車間主任、職能組長、工段長、班組長、技術人員、工人等各類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標準。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職,工作有標準,檢驗有依據,強化車間管理。
3、加強勞動組織
勞動力是生產力三要素中最關鍵的因素,人的行為影響著目標的完成。車間在組織生產時,要努力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研究科學的勞動組織和操作方法,制訂先進合理的定額,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獎勵辦法,不斷提高工人的技術和文化水平,使工人能夠心情舒暢地、操作熟練地去工作,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4、加強工藝紀律
車間生產過程,既是產品形成的過程,也是各種資源的消耗過程。車間要生產出高質量、低消耗的產品,就要加強工藝紀律,嚴格技術管理,健全消耗、質量管理制度,在保證生產任務的同時,力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把投入到車間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要素以最優化的方式、最合理、最有效地組織起來,從而取得最高的經濟效益。
5、大搞技術革新,促進技術進步
車間要保證高效率地、高質量地全面完成企業下達給車間的生產任務,就要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老設備,合理有效地計劃、組織和控制車間的生產技術經濟活動,使車間所生產的產品和采用的工藝方法、機器設備在技術上是先進的,在經濟上是合理的。從技術上保證車間提高生產效率,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6、管好、用好固定資產
機器設備是車間生產的主要手段。車間要保證生產任務的完成,就要不斷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建立科學的設備使用、維護制度,監督設備使用狀況,定期組織設備的中修和小修,不斷加強設備和工具管理,防止設備和人身事故,保護工人身體健康,實現高產、穩產、優質、低耗和安全生產。
7、加強核算工作
車間是企業內部的一級核算單位。車間核算由技術核算、統計核算和經濟核算三個部分組成。一個企業能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車間的生產經營效益,而生產經營效益只有通過核算才能有效地反映、控制和監督。加強車間核算工作,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車間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使車間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8、建立車間指標體系
根據車間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和要達到的目的,建立起一組能充分反映目的、衡量方案優劣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確定這些目標的要求值和目標的性能特點。
9、車間利潤評價
車間管理系統的分析和評價,是以價值為標準來評定的,即以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投入產出之比來評價的。車間對管理系統的評價主要是從利潤這一角度來評價,即對收益和費用進行綜合考慮。評價以模型為基礎,通過數學分析,以利潤的大小來衡量。
【車間統計的工作內容】相關文章:
車間統計工作總結09-22
車間統計工作計劃12-04
車間統計年終工作總結05-15
初中統計與概率教學內容感受12-15
車間生產統計員年終工作總結03-30
車間統計員年度工作總結范文04-19
統計師考試《統計工作實務》精選考點12-16
工廠文員的工作內容06-09
采購工作內容簡述02-26
酒店前臺的工作內容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