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教案
課題名稱 | 八年級上冊第9課 新文化運動 | ||
科 | 初中歷史 | 年級 | 八年級 |
教學時間 | 一課時 | ||
學習者分析 | 初中生學習能力有差異,缺乏必要的理論修養,對歷史人物和故事感興趣,對一些概念性知識理解困難。 |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1)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著 (2)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3)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系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4)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學生對于歷史新事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 過程與方法:(1)呈現史料,讓學生從史料中獲取信息,形成認識。 (2)通過情境體驗,使學生在過程中形成感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用李大釗、魯迅等人在反封建斗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 (2)感受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兩面旗幟就是“民主”與“科學”,新時代的青年必須增強民主與科學意識。 | ||
教學重點、難點 | 教學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教學難點:新文化運動為什么把斗爭鋒芒指向孔教 | ||
教學資源 | 多媒體 | ||
教學過程 | |||
教學活動1 | 1. 導入新課師: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社會發生了怎樣的巨變? 學生復習回答。 | ||
教學活動2 | 師: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那么中國的思想界發生了怎樣的大事件?這一事件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提供史料,學生從中分析。 討論:新文化運動是不是幾個青年憑空造出來的呢? | ||
教學活動3 | 師: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意義?請做出客觀評價。 學生回答。 學生觀看影片迅速回答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口號、代表人物、內容。學生介紹陳、李、胡、魯四位人物。 師: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1)提倡民主,反對專制。也就是提倡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反對封建獨裁; (2)提倡科學,反對迷信。強調的是用自然科學一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反對封建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強調從個人有獨立自主權利的觀點出發,提倡獨立思考,反對依附古人,反對盲從封建權威,反對做習慣勢力的奴隸。要求從封建傳統下解放人的個性與才能,使其能夠得到自由的發展; (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主張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文章,反對模仿古人,反對言之無物。斗爭鋒芒直指孔教,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潮流。 討論:反對舊道德為什么要打倒孔子?今天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師: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把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矛盾以極其尖銳的形式暴露出來,人們對西方文明價值產生了懷疑。世界的形勢和國內的現實使國人感到資產階級思想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是什么事件讓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呢”? 討論:新文化運動發展到新時期學到了什么?主要是誰的貢獻?有什么作用? 師: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意義?請做出客觀評價。 學生回答。 | ||
教學活動4 | 教師小結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口號、代表人物、內容,學生完成表格。 師:你所理解的新文化運動的精神有哪些?結合中國人的思想現狀,你有何感受? 學生討論。 |
【新文化運動教案】相關文章:
《新文化運動》教案08-25
《新文化運動》教案7篇08-25
《新文化運動》教案(7篇)08-25
《新文化運動》教案(合集7篇)08-25
新文化運動論文02-21
初二歷史教案: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愛國運動11-29
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之間有什么聯系09-28
中班音樂教案教案08-27
小班音樂教案小司機教案06-09
小班音樂教案打電話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