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驚蟄養生粥
粥水是滋養佳品,驚蟄節氣前后要多喝粥。那么驚蟄節氣養生喝什么粥呢?順應節氣養生最合宜,下面一起來看看。
驚蟄養生粥
菠菜粥
配制:菠菜500克,粳米200克,豬油25克,精鹽5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菠菜粥具有養血止血、斂陰潤燥、通利腸胃的作用,適合平時血虛腸枯而致大便秘結,尤其是老年慢性便秘、習慣性便秘以及痔瘡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壓引起頭暈等患者食用。
人參大棗粥
[原料]人參6克,大棗(去核)15枚,粳米50克。
[制作]大棗與人參、粳米共煮為粥,即可。
[功效]適于月經超前,量多、色淡、質地清稀,神疲怠倦,食欲不振,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者食用。
牛乳粥
[原料]鮮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制作]將粳米淘洗干凈,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置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加入牛奶、白糖后,燒沸即可。
[功效]補虛損,益肺胃,補氣養血,生津潤腸。
[禁忌]不宜合用酸性食物。脾胃虛寒作瀉、痰飲積滯者慎食用。
芹菜粥
[原料]芹菜40克,粳米50克,蔥白5克,花生油、鹽、味精若干。
[制作]將芹菜洗凈去根。鍋中倒入花生油燒熱,爆蔥,添入水、米、鹽,煮七成熟成粥,再加入芹菜煮至粥熟,調味精即可。
[功效]平肝清熱涼血,化濕,利大小便。
[禁忌]平素脾腎陽虛者不宜食用。肝硬化、痢疾泄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腎炎、小兒腹瀉等患者慎食。
生姜粥
[原料]鮮生姜6克,紅棗2枚,粳米(或糯米)100克。
[制作]將生姜洗凈,切片,紅棗洗凈,粳米(或糯米)淘洗干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水,置于大火上燒沸,再改用小火煮熟即成。
[功效]暖脾胃,散風寒。
[禁忌]生姜不能用食過多,以免口干、喉痛、便秘等癥出現。外感風熱、暑熱實邪、陰虛內熱者忌食用。
黑米黨參粥
配制:黨參、白茯苓各15克,生姜塊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黑米黨參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目的`作用,適合氣虛體弱、脾胃虛弱、全身倦怠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豬肝瘦肉枸杞葉粥
做法:大米150克,豬肝100克,瘦肉200克,枸杞葉150克,姜絲3g。枸杞葉擇洗干凈,豬肝、瘦肉切片,瘦肉用少許生粉腌制5分鐘;大米淘洗干凈,鍋中加入1500ml清水,用大火燒開后,加幾滴色拉油,倒入大米,沸騰后改用小火熬制20分鐘。改大火放入姜絲、豬肝、瘦肉,再倒入枸杞葉,煮滾兩分鐘,加入鹽和雞精調味即可。
功效:枸杞補養肝腎、益精明目。豬肝有護肝、養血、明目的作用。瘦豬肉有滋陰養血、潤燥生津的作用。本粥養肝陰,清肝熱。用于肝陰不足,癥見視物不清,或風熱目赤、眼澀流淚,亦可用于夜盲癥、眼結膜炎、視力減退等屬肝陰不足、肝經有熱者。
如何熬好一鍋粥?
第一步:浸泡
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是熬起粥來節省時間,且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面轉,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第二步:開水下鍋
大家都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卻是用開水煮粥,為什么?在水開時下米,由于米粒內外溫度不一,會產生壓力使米粒表面形成許多微小裂紋。這樣,米粒易熟,淀粉易溶于湯中。另外,開水下鍋不會有糊底的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第三步:控制火候
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要想使粥黏稠,就必須盡可能讓米中淀粉溶入湯中,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加速米粒與鍋壁和水間的摩擦,因此,必須開水下米,以使粥鍋內水保持沸騰。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第四步:攪拌
這是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到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
第五步:點油
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第六步:底、料分煮
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里,百年老粥店可不這樣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來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及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
注意事項:1、煮粥全過程均需加鍋蓋,這樣既可避免水溶性維生素及某些營養成分隨水蒸氣跑掉,又可減少煮粥時間,煮的粥也好喝。
2、如遇到溢鍋現象,可在煮粥時鍋內加幾滴植物油或動物油,能避免米粥外溢的現象,且成品粥色澤鮮亮,入口也別樣鮮滑。
【驚蟄養生粥】相關文章:
驚蟄養生概要06-23
寒露養生粥07-05
夏季養生粥-荷葉茯苓粥06-21
小雪養生粥推薦07-02
補血養生的女人粥06-28
秋季的養生粥介紹06-25
夏季養生粥大全06-21
女人養生粥食譜06-22
養生粥的做法大全06-21
適合冬季養生粥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