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家書范文1000字
家書即家信,指漂泊在外的人與家人相互來往的信,是維系家人情感的一種聯系方式,其中包含著濃濃的親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家書,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家書 篇1
打很小的時候,便有人問我:“你長大后要做什么?”非常仔細地思考一陣,答道:“長大了我要賺許多的錢,全部給爸爸媽媽。”“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太辛苦了!”拖著稚嫩的童音。我總是高興地這樣回答。
漸漸地,我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了。我開始反感父母的嘮叨,“代溝”的神奇魔力,讓我與他們疏遠了。可是,家還是那個家,人還是那個人。這個曾經是我天堂的家呵,這些曾經是我榜樣的人呵,如今已成為了我在世上最討厭的了,其中的理兒誰也弄不清吧!
學校給我們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業:要每個同學給自己的父母寄一封感恩信!這如同上天給了我一個震天動地的驚雷,存心炸我于粉碎!我不想寫,但在學校一直遵規守紀的我不得不寫!隨手扯了張草稿紙,胡亂地涂了幾筆,塞進信封,寄了出去。仿佛它是一塊腐爛的香蕉皮,讓我厭惡。
信寄出去了,一連好幾天都沒什么動靜,我也漸漸淡忘了。突然有一天,我一踏進家門就感到氣氛不同平常。果然,午餐“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豐盛,爸媽在一旁神秘地笑。看著這樣的美食,我才不管父母有何“陰謀”,大吃大喝,撐得眼皮翻白,拍拍肚皮正要走人(在家多呆一秒都煩),忽然,似乎從很遠的地方響起一個陌生的聲音:“你真的懂事了,謝謝你的信!”媽媽說著從包里掏出一封壓得很平的信。“哦。”我低聲回答道,飛也似地逃出家門。心卻久久不能平靜,為什么會這樣?我的心為什么這么痛!
上學時見到媽媽的同事了,她夸我懂事,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晉晉,你媽那天收到你的信,可高興壞了,見到熟人便拿出來說:‘看,這是我女兒寄給我的。’晉晉,你比我那孩子懂事多了。”終于,淚水肆無忌憚地流了出來,我不敢去想,父母為我付出了那么多,面對女兒的挑三揀四,從來沒說過什么,只是默默地“改正”,以盡可能適應我,可我卻做了些什么?抱怨!排斥!而如今,一封亂七八糟的感恩信,就安撫了父母那很容易滿足的'心!我自責,我內疚,我恨我自己,恨我的種種行為,我對父母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創傷,僅是這封信便能拭去的嗎?那為什么父母竟如此滿足?
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爸爸每天早上6點便起來為我做早餐,讓我有足夠的營養,而等我慢騰騰地從床上起來,稍有一點不合我意便對爸爸吹胡子瞪眼,不管他怎樣勸我,我也不管他有多辛苦,頭一甩,便沖出家門,“砰”地把門一關。后來怎樣,我不知道,也許爸爸默默地吃了我的早餐吧!一進初中,無論刮風下雪,放學后我總能在校門口看見爸爸的身影。爸爸今年40來歲,頭發卻已白了許多,其中,又有多少是我為他添上的呢?媽媽每天早上4點多便去上班,掙錢讓我吃好的,穿好的,我卻總嫌這件衣服顏色太土,那條褲子不夠檔次,媽媽呢?總是一個人去服裝店幫我換了又換,而我,總有挑不完的毛病,不合我意就不穿。現在想起這些,我的心里如刀割一般。父母所做的一切,都圍繞著我,可我呢?我唯一報答他們的方式就是對他們耍小姐脾氣嗎?
對不起,爸爸;對不起,媽媽。你們的女兒傷了你們的心。醒來吧,我這可憐的人啊,家永遠是我避難的港彎,父母永遠是我傾訴煩惱的忠實聽眾,讓我們做子女的全心全意地愛我們的父母吧!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拿什么來回報他們?我正流著淚但已信心百倍地去籌劃著……
大學生家書 篇2
雖然現在電子通訊發達了,人們不再手寫家書報平安,但在我的書櫥里,卻珍藏著上百份書信。有些紙張微黃,有些信封破舊,還有不少其內容已過時,但我一直舍不得扔掉,也不知是懷舊,還是心中有道不明的隱情。
古詩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烽火苦教鄉信斷”,戰火紛飛的年代,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書勝過萬兩黃金。
“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書信是家庭成員之間傳遞信息的主要工具,但人們更看重的是,它能夠維系著一個家庭的親情,把它作為教育子女,表達自己思想的重要方式。
我讀過《傅雷家書》,我被傅雷閃光的思想所折服。傅雷的家書不僅談及生活瑣事,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的家書沒有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人生的教誨放在首位。雖然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卻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曾國藩家書》也是一本讓人讀了尋味的作品,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我的家書都很平常,但卻值得我珍藏。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唯一在世的二爺爺病逝,身為家中長子的父親,痛心不已,召集所有家庭子孫前來憑吊。身在外地參加黨務培訓的小叔,無法脫身錯過了給老人送葬的時機,脾氣暴躁的父親令二叔,一紙家書斷了兄弟情。
一張薄紙輕如鴻毛,卻斷了斷濃濃的親情,家人心里都在滴血。自古忠孝難兩全,誰人能理解誰人能做到。日子還在一天一天地過,時間還在一秒一秒地走,父親的心里也淌著酸楚,但倔犟的父親嘴上就是不說。我瞞著父親給小叔寫了份信,很快就收到了小叔的回信,小叔在信中倒出了苦水,這對于剛進入大學校門的我來說,是可以理解的,幾番來回,親情得到了修復。
這幾份信我一直留著,也就是在來往書信中,我得知了失散多年大姑媽的信息,上世紀八十年代交通還不是這么發達,我們憑著毅力帶著親情的美好,借著信中模糊的信息,從江南騎車幾百里,遠赴肥東尋找散落的親情,盡管信息有誤,多騎了幾十公里繞到滁州,還是找到了我們需要的親情。
還有一份值得我記憶的是小叔手上的一份家書,八十九歲父親的葬禮上,小叔拿出了一份姑媽托人寫的家書,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小叔在合肥上學,遠在肥東的姑媽聽說了,托人寫了一份信想找找小叔叔,找到后拎著個籃子,從肥東到合肥,步行幾十里路,送一把咸菜給叔叔下飯。困難時期,一把咸菜飽含幾多親情。五十多年過去了,叔叔一直記著,總想感這份情。于是當年春節,組織家族一班人,從江南到江北,途經肥東、巢湖、無為、宣城等多地,把散落在外的親情,全部串了起來。
這次非常規旅行,我們懷里揣著的就是家書,它讓我們找到了親情,讓我們把散落在外的親情聯了起來。小小的信封,裝的不只是幾張薄紙,而是滿滿的溫暖、厚重的親情。
大學生家書 篇3
“十年寒窗,書讀萬卷”一肚子知識墨水卻從未曾寫過信給你們,我深表內疚,“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你們的恩情我時刻銘記在心,不敢忘懷,只是外面腳步過于匆忙。我追逐急切而不敢懈怠。
今晚我守在這封心間,不知該如何說起,雖然想說的話有很多很多,但……
很多年了,一直有個心愿,希望能陪你們過個生日,能看到爸爸您滿足的笑容,能看到媽媽愉悅的表情,可惜,那么多年了,我一直因為各種原因而未能了此心愿。
我松開你們的手,離開了你們的懷抱,來到了立人這個大家庭中,開始獨立地生活了。立人學校有著美麗的環境和舒適的生活。特別是那“長城”,它雖然不像萬里長城一樣宏偉,一樣壯觀,頂峰有周恩來偉人的雕像,供人瞻仰,我喜歡到上面走走,清風徐徐,周圍青草清香撲鼻,使人心情愉悅,置愁于九霄云外,同時也吹散了離家的淡淡憂傷。
來到立人學校,我學到了很多很多,與同學相處飛這段日子,我學會了與同學團結互助,感受到了同學的熱情與關愛你,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開學的第一天,我來到宿舍,望著陌生的.環境和一張張陌生的笑臉,無名的傷感涌上了心間!當天晚上,我輾轉反側,想著你們的微笑,眼淚蹦了出來,在兩頰肆意橫流。現在,我已熟悉了環境。也結識了好多好朋友,如今,我已經能獨立地生活立人,您不必擔心!
我們的班級是一個溫暖的集體,各科老師上課都生動有趣,不會使人厭倦。老師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傳授給我們知識。雖然大家都還有點陌生,但是已經適應了,已拋開初來時的羞澀,與同學團結協作,努力創造“周恩來班”。
爸爸媽媽,你們勤儉持家,辛苦工作,為的是我能考上好學校接受好的教育。殊不知,歲月的滄桑和無情在你們的額頭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不知什么時候,您烏黑亮麗的頭發中增添了幾根白絲。我知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您放心,我一定會努力讀書,回報你們的恩情!
爸爸媽媽,請原諒女兒有時對您的不理解與頂撞,有時產生的隔閡的爭吵。是女兒的不懂事。您放心,我一定會努力地為您拼搏!
感謝爸爸,感謝媽媽,當我已不再年幼,當我悄悄地數著你們頭上的縷縷白發,當我輕輕摸著你們臉上的道道皺紋;我心痛了,真的心痛了,唯有努力才能報答你們的恩情。
感謝爸爸,感謝媽媽,當你們已不再年輕,當春去秋又來,你們無聲的愛依然陪伴著我在旅程,當你們的雙眼裝滿了數不清的與溫情;我終于明白:是我父母,給了我整個世界!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父母是一本古老的書,即使我用盡一生,也無法讀完……
【大學生家書】相關文章:
農家書屋作文12-12
《傅雷家書》有感04-19
傅雷家書有感04-29
農家書屋作文04-20
《傅雷家書》經典感悟12-16
傅雷家書心得 傅雷家書心得體會03-03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2-13
《曾國藩家書》讀書筆記04-15
傅雷家書有感范文04-14
《傅雷家書》有感范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