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復習提綱
分享下人力資源二級的復習資料,希望對想考二級的朋友有所幫助!
人力資源規劃
1、戰略管理過程三個階段:戰略制定、戰略實施、戰略評價。
2、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發展過程三個階段: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戰略管理。
3、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的框架體系三個層面:組織行為、個人行為、技術支持。
4、人力資源戰略管理體系的建立過程:
1)企業在確定未來幾年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后,首先應確立與之配套的組織結構框架和運作模式;
2)為達成企業發展戰略需要制定與之相配套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
3)企業戰略能否得以實現需要要有暢通的業務流程作保證,各業務部門確定相應的部門責任和具體部門組織結構,最終分解成每個崗位的崗位職責;
4)根據人力資源戰略和崗位職責制定各個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質要求;
5)根據崗位能力素質要求配置人員,并制定員工發展和培訓計劃;
6)根據企業經營戰略目標、崗位職責和能力素質要求建立績效考評體系和薪酬激勵機制;
7)人力資源管理要素必須有信息技術作為運作支持平臺,才能大大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運作效率和質量。
5、組織結構:是組織內部各單位間關系、界限、職權和責任的溝通框架,是組織內部分工協作的基本形式。
6、組織結構的類型:
1)直線制(軍隊式結構):是一種最簡單的集權式組織結構形式,其領導關系按垂直系統建立,不設立專門的職能機構,自上而下形同直線。優點:結構簡單、指揮統一、責權明確、反應靈敏、費用低廉。
缺點:缺乏分工、權力集中;適用:規模小、業務簡單的企業。
2)直線職能制:以直線制為基礎,加上職能部門。特點:廠長對業務和職能部門均實行垂直領導;職能部門只有建議權,沒有直接領導權與業和部門是指導關系,而非領導關系。集權與分權相結合; 適用:規模中等的企業。
3)事業部制(分權制結構):是一種在直線職能制基礎上演變而成的現代企業組織結構形式。優點:權力下放;各事業部主管能自主處理日常工作;各事業部高度專業化;經營責任和權限明確。缺點:容易造成組織機構重疊,管理人員膨脹現象;各事業部獨立性強,考慮問題時容易忽視企業整體利益。適用:經營規模大、生產經營業務多樣化、市場環境差異大的企業。
4)矩陣制:由職能部門系列和為完成某一臨時任務而組建的項目小組系列組成,它的最大特點在于具有雙道/重命令系統。優點:加強各職能部門間的協作和配合;組建方便;較好的解決組織結構相對穩定和管理任務多變之間的矛盾;企業綜合管理和專業管理的結合。缺點:組織關系比較復雜。
5)子公司和分公司
7、企業發展階段與組織結構的關系:
發展階段 | 企業特征 | 結構類型 |
1 | 簡單的小型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或生產一個產品系列,面對一個獨立的小型市場。 | 簡單結構、職能制結構 |
2 | 在較大的或多樣化的市場上提供單一的或密切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 職能制結構或事業部制結構 |
3 | 在多樣化的市場上擴展相關的產品系列。 | 事業部制結構或矩陣制結構 |
4 | 在大型的多樣化市場進行多種經營,提供不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 事業部制結構或戰略經營網絡型結構 |
8、組織變革:是指隨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對組織結構中不適應發展的部分進行調整、變革乃至重新構架。
9、組織變革的原因:1)企業經營的環境變化;2)組織內部的環境變化;3)企業發展的戰略變化。
10、組織變革的目標:1)組織結構的完善;2)組織功能的優化;3)組織社會心理氣氛的和諧;4)組織效能的提高。
11、組織變革的程序:1)診斷;2)計劃與執行;3)評價。
12、組織變革的內容:1)技術變革;2)結構變革;3)人事變革。
13、組織變革的模式:1)三階段變革模式(解凍/改革/再凍結);2)計劃性變革模式;3)分享式變革模式。
14、組織變革的策略:1)變革方針策略;2)變革方法策略;3)化解阻礙策略。
15、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變革的內容:1)組織管理理念的更新;2)組織結構的扁平化和直線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共同責任的強化;3)組織目標;4)組織領導者;5)人力資源部門職能。
16、企業制度:是以產權制度為基礎和核心的企業組織制度。
17、人力資源規劃的影響因素:1)企業發展戰略;2)企業管理狀況(生產規模/研究開發水平和管理水平/財務情況)。
18、人力資源規劃的制定程序:1)提供人力資源信息;2)預測人力資源的全部需要;3)清查內部人力資源情況;4)確定招聘需要(數量,崗位結構);5)與其他規劃協調;6)對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結果進行評估。
19、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方法:1)定性預測(競標法/德爾菲法);2)定量預測(時間序列分析法/移動平均法/指數平滑法)
20、影響人力資源供給的因素:1)外部人力資源市場因素(社會生產規模的大小 / 國家的經濟體制 / 經濟結構狀況 / 所有制結構本質上取決于生產的技術水平 / 科學技術進步);2)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市場。
21、人力資源供給預測方法:1)企業內部人力資源供給預測(A、馬爾可夫分析法:是找出過去人事變動的規律,以此來推測未來人事變動趨勢的一種常用方法;B、管理人員接任計劃:是對管理人員供給預測最簡單有效的方法。)2)企業外部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22、影響人力資源供求平衡的因素(企業人力資源短缺)方面:1)業務高速發展;2)人員流動;3)培訓與開發;4)績效管理。
23、人力資源供給綜合動態平衡的方法和措施:1)建立人員數據庫;2)進行戰略性人力資源儲備;3)制定人員繼任計劃;4)制作關鍵人才晉升圖。
24、人力資源供求平衡的解決方法:
1)供〉求:A、解雇;B、暫時解雇;C、凍結雇傭;D、提前退休;E、強制休假F、縮短工作周;G、調換崗位。
2)供<求:A、招聘B、臨時雇傭;C、內部調配;D、關鍵崗位人員接任。
25、人力資源規劃評估標準:1)五要素模型(外部環境/人力資源特征/文化特征/發展戰略/工作的組織方式);2)內部一致性模型(原則:整合性/公平性/持續性)。
26、工作分析:是收集與工作崗位有關的信息,并以此來確定工作的任務和內容,以及哪種人(從知識、能力、技能和其他特征的角度)可以勝任的過程。
27、工作分析的內容:任何復雜的工作系統都是從產出、投入、過程及其關聯因素四個層面來進行分析的。
28、工作分析的目的:在于撰寫工作描述和職務規范。
29、崗位分析的內容:
1)崗位名稱分析:職務、工種、職稱
2)崗位任務分析:任務的性質、內容、形式、執行任務的步驟和方法
3)崗位職責分析:資金、設備、完成工作的質量、數量,與他人協作、專業素養
4)崗位關系分析
5)崗位勞動強度和勞動環境分析
6)崗位對勞動者智力水平、體力要求、專業技能、工作經驗要求分析
30、崗位說明書的內容:工作描述(工作職責、工作概要、工作方式、任職資格、職務名稱);職務規范(體力、智力、技能、經驗)
31、工作分析的方法:1)觀察分析法;2)工作日志法;3)訪談法;4)問卷調查法;5)關鍵事件法。
分析方法 | 優點和缺點 | |
觀察分析法 | 優點 | 根據工作者自己稱述的內容。再直接到現場深入了解狀況 |
缺點 | 干擾正常的工作行為或工作者心智活動;無法感受或觀察到特殊事故;如果工作本質上偏重心理活動,則成效有限。 | |
工作日志法 | 優點 | 可充分了解工作,有助于主管對員工的面談;逐日或在工作活動后做記錄,可以避免遺漏;可以收集到最詳盡的數據。 |
缺點 | 主要收集描述性資料,分析性較弱;需進行較長時間的資料收集。 | |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復習提綱】相關文章: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考試心得04-03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經典范文07-15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經典范文07-29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考試心得02-18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經典范文[合集]07-30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考試心得7篇02-18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考試心得(7篇)02-18 人力資源管理師崗位職責06-08 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生涯12-18 人力資源管理師初級證報考條件08-04 |